|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爱建证券 | 吴迪,徐姝婧 | 首次 | | 首次覆盖报告:空悬业务增长加速驱动业绩修复 | 2025-11-03 |
保隆科技(603197)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4.13/5.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5/19.3/14.8x。考虑25Q4及2026年空悬持续放量带来业绩修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三季报营收高增,利润承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48亿元,同比+20.32%,市场渗透与订单获取态势稳健。25Q3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36.95%,系国内汽车价格竞争加剧拖累毛利率,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20.35%,主因政府补助、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缓冲,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2.95%/4.84%/7.52%/1.26%。经营活动现金流2.94亿元,回款能力稳定,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6.09亿元,对外战略投资与产能布局加速。
行业与公司情况:公司主营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空气悬架系统+传统优势业务(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气门嘴等)。未来增长点在于智驾产品及空悬业务:智驾需求预计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提升而持续增长,25Q1中国乘用车L2及以上智驾渗透率达52.09%;空气悬架受益于配置车型价格带的下探与渗透率提升,公司空悬装机量25年1-8月市场份额达19.7%,行业第三。公司TPMS业务覆盖丰田、大众、保时捷、比亚迪等全球主流车企,二十余年积累全球化服务能力。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我们认为市场普遍低估了公司在智能悬架与智能感知两大主线的高成长确定性及盈利修复弹性。1、TPMS进入替换周期,支柱业务业绩稳健。控股子公司保富电子居全球TPMS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受益于全球汽车安全标准提升,直接式TPMS在OEM新车配置率持续攀升;北美、欧盟等主要市场进入TPMS发射器更换高峰期,售后替换需求稳健。2、空悬业务增长确定性被低估。1)市场关注短期盈利承压,但忽视排产数据反弹。公司25Q3空簧交付约8.6万套,随着25Q3蔚来ES8、理想i8、乐道L90等车型量产爬坡,公司预计25Q4空簧交付或达20万套;储气罐市场份额约75%,集成式提升价值量;全主动悬架合资公司威孚保隆开业,26Q1或具备量产条件,空悬业务将贡献确定性增量。收入结构优化,25H1TPMS发射器/汽车金属零部件/空气悬架/气门嘴/传感器收入占比分别为31.3%/19.3%/16.5%/10.4%/9.5%,空悬成为第三大收入来源。2)ASU自制率提升驱动毛利修复:自研无刷电机气泵已量产供货并获联合定点,ASU供气单元自制率显著提高,有望正向支撑全年盈利修复。3、汽车传感器受益于智驾升级,机器人传感器拓展潜力高。1)智驾升级驱动传感器数量倍增、感知精度提高,域控制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公司已布局上述核心环节,将直接受益于智能驾驶产业扩容。2)双目立体摄像头和位置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可应用于机器人,具备业务拓展潜力。4、关税影响可控、盈利拖累减弱。公司已与客户协商关税承担机制,并加速布局全球化生产,在中国、北美、欧洲设有生产研发中心,泰国、美国DILL、匈牙利工厂加速建设,未来或规划摩洛哥产能以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关键假设点:1)空气悬架放量提速:空悬定点与核心车型放量驱动业绩增长,预计25-27年空悬业务收入增速为49%/76%/33%。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ASU自制率提升、海运费等因素影响减弱,毛利率或显著修复。2)TPMS发射器稳定增长:预计25-27年TPMS业务收入增速为22%/23%/25%。3)传感器:预计25-27年传感器业务收入增速约18%。4)汽车金属零部件业务基本维持。
催化剂:1)空悬订单落地,25H2开始量产。2)全球化产能落地,马来西亚、匈牙利工厂2025年陆续投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风险:主机厂降本压力延续,若返利及价格让渡超预期,将压制毛利率恢复速度。2)空悬订单兑现节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或客户排产调整,影响收入增长节奏。3)关税风险:国际贸易政策变化或地缘摩擦升级,或扰动海外项目进程。 |
| 2 | 东海证券 | 陈芯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2025Q3毛利率环比修复,业绩静待Q4订单释放 | 2025-11-01 |
保隆科技(60319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3实现营收20.98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7%,扣非净利润0.34亿元,同比+63%;2025Q1-Q3实现营收60.48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20%,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37%。
空悬业务在手订单充足,2025Q4营收有望高增。2025Q1-Q3公司TPMS、汽车金属管件、智能空气悬架、轮胎气门嘴、汽车传感器业务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11.21亿元、9.53亿元、6.18亿元、5.57亿元,同比+13%、+0.4%、+52%、+5%、+18%,TPMS和空悬、传感器等新兴业务增速较快,金属管件、气门嘴等成熟业务稳步增长。2025Q3单季度TPMS业务短期有所放缓;空悬业务受益于乐道L90、新蔚来ES8等热销车型集中放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奇瑞捷途G700、吉利银河M9等项目陆续量产交付,2025Q4公司空悬业务有望维持高增,推动营收向上。
单季度利润同比承压、环比改善,控费良好。2025Q3公司毛利率为21.34%,同比-3.27pct环比+0.86pct,同比下滑主要受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以及毛利率较低的国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影响,环比改善主要系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车企降价返利影响减弱及前期“抢出口”导致的运费高峰已现回落。此外,针对排气系统管件产品征收的232钢铝关税在9月集中清关,这部分额外关税支出有望后期向客户追溯补偿,增强未来季度盈利弹性。期间费用率为16.57%,同比-1.22pct,环比+0.39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3pct、-1.06pct、-0.42pct、+0.39pct,环比-0.29pct、+0.09pct、-0.27pct+0.86pct,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系汇率波动及融资结构变化影响。
新兴业务多点开花,海内外定点持续斩获。悬架方面,截止2025年9月底,公司储气罐产品已获30家国内外车企的126个定点项目,量产突破100万台套,覆盖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多元场景;2025年9月获首发配置全主动悬架的头部自主品牌高端豪华SUV车型单腔前空簧滑柱总成、单腔后空簧产品定点,生命周期金额约2亿元。传感器及ADAS方面,公司汽车传感器业务已形成6个品类40多种传感器产品,其中COB封装摄像头已通过AEC-Q认证,在散热和成本节省方面表现突出的COB方案已在头部主机厂规模交付并获得多个主机厂项目定点;2025Q3轮速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产品获多个国内头部合资和自主品牌以及欧美海外品牌多个定点,将在2025Q4-2027年陆续量产。机器人方面,公司正通过投资孵化与创业团队合作切入机器人传感器领域,团队成员将于10月起逐步组建,样品预计2025年年底或2026Q1完成,并启动与汽车产业链客户的对接。
投资建议:公司成熟业务全球份额领先,新兴业务在手订单丰富,但考虑到利润端受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短期扰动,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4.56亿元、5.82亿元(原2025/2026年预测分别为4.96/6.47亿元),对应EPS为1.63元、2.14元、2.72元(原2025/2026年预测分别为2.34/3.05元),按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23X、18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市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3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余珊 | 维持 | 增持 | 毛利率环比逐步修复,智能悬架新业务布局加速 | 2025-10-31 |
保隆科技(603197)
核心观点
25Q3收入同比增长14%,净利润短期承压。保隆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0.48亿元,同比增长20.32%;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20.35%;单季度看,2025Q3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2.59%;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36.92%,环比增长59.99%,主要受北美关税、主机厂价格战等因素影响。
毛利率表现环比逐步修复。公司2025Q3整体毛利率为21.34%,同比-3.26pct,环比+0.86pct。主要受主机厂价格战等影响,环比逐步修复;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2.96%/4.81%/7.53%/1.29%,同比分别-0.14/-1.10/-0.39/0.42pct,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传统业务持续发力,公司份额业内领先。1)TPMS标配产品,公司前三季度
收入18.22亿元,同比上升13.11%,稳居高位。2)气门嘴及平衡块市场需
求平稳,公司是全球最大轮胎气门嘴企业之一,前三季度收入6.18亿元,同比上升5.09%;3)金属管件从排气管转向新能源,液冷板等新产品持续获单,收入此消彼长,前三季度收入11.21亿元,同比上升0.35%。
空气悬架完善空气弹簧、减震器、供气单元产品布局,海外订单加速突破。公司复用气门嘴橡胶能力,12年开始做皮囊,17年切入乘用车空簧,自主掌控配方、混炼、压延、成型、硫化、装配全工艺链,完善减震器、供气单元产品布局。前三季度智能悬架收入9.53亿元,同比上升51.73%。今年公司空气弹簧、供气单元、减震器、主动悬架电液泵定点持续获得海外高端车型产品定点突破。
保隆形成6类40种车身传感器布局,同时切入环境传感器+域控,完善智驾感知、规划布局。公司自研+并购形成压力类、光学类、速度类、位置类、加速度类、电流类6个品类、40多种产品布局,覆盖传感器平均单车价值量约1000元。前三季度公司汽车传感器收入5.57亿元,同比上升18.23%。并在智能驾驶业务布局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风险、TPMS降价风险、客户价格战持续风险、智能驾驶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全球TPMS龙头,新品在手订单充足,考虑产品结构变动及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净利润3.03/3.92/5.65亿元(原25/26/27年预测为3.9/4.7/5.9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4 | 民生证券 | 崔琰,杜丰帆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八:25Q3业绩承压 静待客户新项目放量 | 2025-10-30 |
保隆科技(603197)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0.48亿元,同比+20.32%;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20.35%;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36.95%。其中2025Q3营收20.98亿元,同比+13.85%,环比+2.59%;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6.92%,环比+59.99%;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62.95%,环比+103.80%。
2025Q3业绩承压静待订单释放。1)收入端:公司2025Q3营收20.98亿元,同比+13.85%,环比+2.59%,我们认为营收同环比实现增长系重点客户销量增长所致:2025Q3蔚来汽车交付87,071辆,同比+40.77%,环比+20.84%。2)利润端:公司2025Q3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6.92%,环比+59.99%,受关税及海运费影响,利润有所承压;公司2025Q3毛利率为21.34%,同比-3.26pct,环比+0.86pct,我们认为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变及客户降价影响;公司2025Q3净利率为3.46%,同比-2.32pct,环比+0.98pct。
3)费用端:公司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5%/4.84%/7.52%/1.26%,同比分别-0.13/-1.06/-0.42/+0.39pct,环比分别-0.29/+0.09/-0.27/+0.86pct,财务费用变动系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公司调整融资结构与产品所致。
海内外市场获新定点新兴业务加速起量。公司新兴业务快速增长,随智驾水平向更高阶升级,传感器业务及ADAS业务持续斩获新定点。公司传感器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57亿元,同比+18.23%;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2025Q3,公司车身高度、轮速传感器等产品获得国内以及海外头部车企多笔订单。截至2025Q3,公司ADAS业务累计在手订单超68.70亿元,客户拓展持续加速;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2025年10月公司COB封装摄像头通过AEC-Q认证,COB方案已在头部主机厂规模交付并获得多个主机厂项目定点,市场拓展顺利。
空悬业务加速成长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公司智能悬架业务加速成长,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智能悬架收入9.53亿元,同比+51.73%,海外产能建设启动。截至2025Q3,公司智能悬架业务累计在手订单超240.70亿元,其中智能悬架业务获得海外新定点,驱动公司空悬业务稳步增长,公司2025Q3新获订单累计超5.9亿元,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全球市占率领先、基本盘稳固;新兴业务产品矩阵完整,打造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85.7/107.0/1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3.8/4.8亿元,对应EPS为1.42/1.79/2.23元。按照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39.36元,对应PE分别为28/22/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
| 5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余珊 | 维持 | 增持 | 产品结构及行业压力影响短期盈利,空悬收入同比增长50% | 2025-09-04 |
保隆科技(603197)
核心观点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空悬收入同比增长50%,整体净利润短期承压。保隆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05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9.15%,主要受北美关税、主机厂价格战、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单季度看,25Q2公司实现营收20.45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7%;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58%。行业压力及产品结构短期影响毛利率表现。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1.14%,同比下降5.31pct,主要受产品结构、关税、价格战等影响;产品结构角度,25H1公司智能悬架/传感器贡献收入整体的16.5%/9.54%,同比+2.94/-0.38pct;TPMS/金属管件/气门嘴分别贡献收入的31%/19%/10%,同比0/-5/-2pct,低毛利新品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5H1公司归母净利率3.42%,同比-1.23pct;其中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3.06%/5.32%/7.39%/0.43%,同比分别-0.64/-1.72/-1.12/-1.01pct。
传统业务持续发力,公司份额业内领先。1)TPMS标配产品,公司25H1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3%,稳居高位。2)气门嘴及平衡块市场需求平稳,公司是全球最大轮胎气门嘴企业之一,25H1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6%。3)金属管件从排气管转向新能源,液冷板等新产品持续获单,收入此消彼长。
空气悬架完善空气弹簧、减震器、供气单元产品布局,海外订单加速突破。公司复用气门嘴橡胶能力,12年开始做皮囊,17年切入乘用车空簧,自主掌控配方、混炼、压延、成型、硫化、装配全工艺链,完善减震器、供气单元产品布局。25H1智能悬架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50%。今年公司空气弹簧、供气单元、减震器定点持续获得海外高端车型产品定点突破。
保隆形成6类40种车身传感器布局,同时切入环境传感器+域控,完善智驾感知、规划布局。公司自研+并购形成压力类、光学类、速度类、位置类、加速度类、电流类6个品类、40多种产品布局,覆盖传感器平均单车价值量约1000元。并在智能驾驶业务布局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风险、TPMS降价风险、客户价格战持续风险、智能驾驶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全球TPMS龙头,新品在手订单充足,考虑产品结构变动及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净利润3.9/4.7/5.9亿元(原25/26/27年预测为4.79/5.70/6.89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6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毛利率/所得税压制Q2业绩,看好Q3业绩拐点出现 | 2025-09-01 |
保隆科技(603197)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低于我们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50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9.2%,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17.0%。2025Q2营业收入为20.5亿元,同环比+20.23%/+7.34%,归母净利润为0.40亿元,同环比分别-50.8%/-5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7亿元,同环比分别-68.9%/-79.8%。
基盘业务稳定增长,新业务增长势头强劲。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业务传感器/空气悬架业务收入分别为3.7/6.4亿元,增速分别为+18.7%/+50.2%,公司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持续向前,但同时整车厂激烈的价格竞争或影响行业盈利水平。成熟业务中TPMS业务收入增速为+22.69%,延续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汽车金属管件/气门嘴业务公司市场份额较高,格局较为稳定,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分别为-0.94%/+5.92%。
毛利率同环比下降,新业务放量利润短期承压。2025H1毛利率为21.8%,同比-5.37pct,主要受主机厂年降压力、海运费提升等外部因素扰动,同时公司智能悬架等新业务高增长(智能悬架业务营收25H1同比+50.22%),但该类业务尚处于产能爬坡期,或拉低整体毛利水平。费用端,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为6.4亿元,同比-2.3%,管理费用同比-0.14亿,主要系公司管理效率优化,财务费用同比-0.29亿元,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其中2025Q2研发费用为1.59亿元,同环比+14.0%/+20.0%,匹配公司构建长期竞争力战略,筑高行业壁垒。2025Q2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93%,同环比-2.8pct/-3.1pct,利润短期承压。
海内外产能持续拓展,协同效应形成或改善盈利。公司合肥园区二期、上海临港和上海松江新厂区的新建厂房已经陆续投产,为空气悬架系统产品、传感器、TPMS提供产能补充。海外方面,匈牙利生产园区将加速产能新建,进一步扩大公司传感器和空气悬架业务的产能规模和全球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传统业务增速放缓,且新产品放量对整体毛利率有所影响,我们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87/103/125亿元(原为91/111/135亿元),同比分别+24%/+18%/+22%;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5.7/7.5亿元(原为5.1/7.2/9.2亿元),同比分别+35%/+41%/+31%,对应PE分别为20/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乘用车价格战超出预期。 |
| 7 | 国元证券 | 刘乐,陈烨尧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底稿构建悬架全链条产品线,国际化加速 | 2025-08-31 |
保隆科技(603197)
事件:
8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收39.50亿元,同比增长24.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9.1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8亿元,同比-17.01%。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0.45亿元,同比增长20.23%,环比增长7.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0亿元,同比-50.76%,环比-58.47%;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7亿元,同比-68.88%,环比-79.80%。
投资要点:
2025H1产能持续提升,国际化加速
公司产能布局与全球化战略持续深化:
国内产能维度:合肥园区二期、上海临港及松江新厂区陆续投用,聚焦空气悬架、传感器等新质产品产能布局,精准匹配多维度定点项目的量产需求。通过关键产线升级与产能释放,有效保障重点项目交付节奏,强化国内市场供应韧性,助力公司在智能底盘部件领域巩固份额优势。
全球拓展维度:匈牙利生产园区加速产能新建,深化智能底盘(空气悬架、传感器等)全球布局,依托本地化产能辐射欧洲及海外市场,同步加强境内外团队协同,提升全球供应链响应效率。伴随国际化战略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突破海外客户壁垒,挖掘全球市场增长潜力。
公司已成功构建一站式智能悬架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
公司自研的连续阻尼可调电控减振器于2025年7月获得海外知名电动车新势力高端车型定点,生命周期总金额超1.6亿元。通过与量产的空气弹簧、供给单元、悬架控制器等全部件深度匹配,叠加与威孚高科合资布局的全主动悬架电液泵,公司已实现智能悬架解决方案“部件-系统”的全链条覆盖。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30\106.83\130.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5.53\6.74亿元,按照当前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2.03\2.58\3.14元,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19.59\15.41\12.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的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 8 | 民生证券 | 崔琰,杜丰帆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七:25Q2业绩承压 业务多元发展 | 2025-08-29 |
保隆科技(603197)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营收39.50亿元,同比+24.06%;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9.15%;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17.01%。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32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0.68亿元。
2025Q2业绩承压静待订单释放。1)收入端:公司2025Q2营收20.45亿元,同比+20.23%,环比+7.34%,我们认为营收同环比实现增长系重点客户销量增长所致:2025Q2理想汽车交付111,074辆,同比+2.30%,环比+19.61%;2)利润端:公司2025Q2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50.76%,环比-58.47%,受全球关税政策及海运费影响,利润有所承压;公司2025Q2毛利率为20.48%,同比-4.60pct,环比-2.77pct,我们认为毛利率同环比大幅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变及降价影响;公司2025Q2净利率为2.48%,同比+2.76pct,环比-3.19pct。
3)费用端:公司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4%/4.75%/7.79%/0.40%,同比分别-0.48/-1.78/-0.43/-0.69pct,环比分别+0.37/-1.19/+0.82/-0.06pct,财务费用变动系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公司调整融资结构与产品所致。
海内外市场获新定点新兴业务加速起量。公司新兴业务快速增长,随智驾水平向更高阶升级,传感器业务及ADAS业务持续斩获新定点。公司传感器业务2025H1营收3.68亿元,同比+18.71%,占比9.54%。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2025年7月,车身高度传感器、座椅高度传感器等产品获得海外新能源车企订单;截至2025H1,公司ADAS业务累计在手订单超68.70亿元,客户拓展持续加速;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2025年6月公司斩获头部自主品牌毫米波雷达项目新订单,订单超2亿元,市场拓展顺利。
空悬业务加速成长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公司智能悬架业务加速成长,在手订单充足。2025H1公司智能悬架业务营收6.37亿元,同比+50.22%,占比16.50%。截至2025H1,公司智能悬架业务累计在手订单超238.70亿元,其中智能悬架业务获得海外新定点,驱动公司空悬业务稳步增长。根据公众号披露,2025年7月和8月,公司电控减振器与闭式供气单元首获海外知名电动车企业订单,自2025Q2以来累计订单超3.9亿元,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全球市占率领先、基本盘稳固;新兴业务产品矩阵完整,打造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86.8/108.4/13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5.0/6.4亿元,对应EPS为1.87/2.36/3.01元。按照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42.72元,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