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源证券 | 葛星甫 | 维持 | 买入 | 车载CIS驱动业绩高增,产业协同能力持续强化 | 2025-08-25 |
晶方科技(603005)
投资要点:
事件:晶方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5H1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24.68%;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49.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67.28%。
行业步入复苏期,公司业绩延续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AI、汽车智能化和机器人等因素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复苏趋势,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5H1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18.9%。在复苏趋势下,公司25Q2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27.90%,环比+29.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63.58%,环比+52.25%,延续了2024年良好
的增长态势。
车载CIS市场扩张提供增长动能,公司持续巩固技术优势。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渗透,车载CIS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期,根据Yole数据,全球车载CIS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3.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约31.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5.4%。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机遇,持续迭代技术工艺并积极提升产能,在车载CIS领域的规模和技术优势持续增强,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公司正继续加强“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车规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所”的能力建设,围绕车规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智能光学照明、功率半导体等方向,布局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构建产业生态链。
WLCSP先进封装引领者,外延并购拓展能力圈。公司是全球将WLCSP专注应用于CIS等传感器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技术积累丰厚,具备8英寸、12英寸的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技术与规模量产能力。此外,公司已并购荷兰Anteryon,拥有一站式的光学器件设计、研发与制造能力,并积极推进WLO在汽车智能投射领域的新产品开发与商业化应用;并购整合以色列VisIC,积极拓展车用高功率氮化镓技术。公司有望通过外延并购进一步打开技术边界,强化在车规领域的产业协同。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5.34/6.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50%/36.84%/20.1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3.93/39.41/32.80倍。鉴于公司为WLCSP先进封装领域龙头,受益于车载CIS等应用市场的快速扩张,并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创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技术更迭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
2 | 华源证券 | 葛星甫 | 首次 | 买入 | WLCSP先进封装龙头,车载CIS需求扩张带来增长新动能 | 2025-07-14 |
晶方科技(603005)
投资要点:
公司为特色OSAT厂商,专注图像传感器封装业务,2024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公司是全球WLCSP先进封装的主要供应商和技术引领者,拥有量产8英寸和12英寸WLCSP的封装产线,专注于生产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生物身份识别芯片等封装产品,应用领域涉及汽车电子、IoT、智能手机等。近年来,公司陆续拓展布局光学器件、氮化镓器件等新兴领域,同时,为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和产业重构趋势,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搭建海外投融资平台和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度回暖以及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公司在车用CIS领域的技术优势凸显,2024年封装订单与出货量增加,业绩增速重回增长区间。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30亿元,同比增长23.72%;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68.40%;毛利率为43.28%,近年来普遍领先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紧抓汽车CIS市场扩容机遇,凭借WLCSP先进封装技术打造先发优势。从需求端看:一方面,尽管安防和消费级CIS增长放缓,但车载摄像头的多重应用和智驾下沉趋势带来车载CIS的需求快速增长,为行业带来增量;另一方面,国产替代加速,国内CIS厂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公司已积累大量优质客户,与豪威、思特威等头部内资车载CIS均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作为细分领域龙头或充分受益国内供应链优势。从供给端看:公司深耕传感器WLCSP先进封装技术,是该领域的先行者,且2017年即建成全球首条车规级产品12英寸晶圆级硅通孔封装技术量产线,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此外,车规级CIS设计周期长、技术壁垒高,豪威科技为该领域全球领先厂商,曾参与公司关于建设12英寸TSV产线的定增计划,巩固了公司在车载CIS领域的技术护城河。鉴于公司汽车产线储备完备,可随下游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能,车载CIS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带来公司晶圆级封装的产销齐升。
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布局光学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充分发挥与主业的协同效应。公司2019年完成对荷兰Anteryon公司的并购整合,成功实现了光学器件研发、生
产和销售的一站式能力,并推动晶方光电在车用WLO领域实现量产,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产业链布局。此外,Anteryon的技术产品在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医疗诊断、农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和客户积累,为公司扩大下游市场打开新窗口。2021-2023年,考虑到氮化镓器件在车规级的应用趋势,公司通过并购整合以色列VisIC公司,拓展布局氮化镓功率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技术能力,为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次并购均围绕公司主业延伸,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有望发挥较大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公司技术壁垒。
盈利预测与评级: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5.34/6.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50%/36.84%/20.15%,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46.49/33.98/28.28倍。我们选取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作为可比公司,鉴于近十年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且为WLCSP先进封装领先企业,在传感器细分领域具有规模优势、封装工艺迭代的同时通过外延并购拓展光学器件和氮化镓器件业务,预计将受益封装应用升级和车载CIS市场扩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技术更迭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
3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周高鼎 | 维持 | 买入 | 动态跟踪点评报告:TSMC预计推出CPO技术,先进封装迎来新增长 | 2024-12-31 |
晶方科技(603005)
投资要点
台积电发布CPO技术,行业景气度再度向上:台积电(TSMC)近日正式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全新的共同封装光学(CPO)技术,融合其业界领先的Chip-on-Wafer-on-Substrate(CoWoS)封装技术与硅光子(SiliconPhotonics)技术。此举旨在满足人工智能(AI)与高性能计算(HPC)领域对高速数据传输和低能耗的迫切需求,同时引领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技术潮流。根据台积电的时间表,COUPE将在2025年完成小型插拔式连接器的验证,并于2026年与CoWoS封装技术结合,实现CPO方案的全面部署。通过将光学连接直接嵌入封装层,CPO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还能降低功耗和延迟,为AI和HPC应用带来革命性提升,当前台积电正大幅扩充CoWoS封装的产能,先进封装景气度再度向上。
硅光方案趋势显著,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硅光方案当前技术水平国内外趋同,同时结合当下单模产品EML芯片短缺,硅光方案能缓解光模块在AI数据中心的交付问题。同时,从技术商业化落地的角度看,光模块带宽迭代至1.6T后,硅光方案的技术和成本性价比有望逐步凸显,规模有望随着NV服务器的需求量而提升,而硅光渗透率受益于光芯片短期短缺以及AI需求紧迫,故从2025年起,硅光的占比有望逐年提升。
开拓TSV应用场景,优化公司盈利结构。公司根据产品与市场需求持续进行工艺创新优化,一方面优化提升TSV-STACK封装工艺水平,同时发挥自身TSV、Fan-out、模组集成等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能力,开发拓展A-CSP等新的创新工艺,从而增加量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缩减生产周期与成本,拓展新的产品市场,一方面持续提升公司在原有车规CIS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公司通过TSV技术的新应用领域,打开公司新的增长点。AI的景气度持续向上,公司通过对于TSV技术的布局,将有望受益于AI景气度从而提升公司业务的盈利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CIS领域下游需求下降,行业内产品价格承压,我们将24-25年预测从3.5/5.2调整至2.4/3.9亿元,新增2026年预测为4.9亿元,对应PE估值为78/49/39倍,基于公司在TSV技术布局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4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首次 | 买入 | 新技术逐步推进,海外产能积极布局 | 2024-12-09 |
晶方科技(603005)
投资要点
海外产能积极布局。依托新加坡子公司国际业务总部,进一步完善公司海外业务中心、研发工程中心与投融资平台,并积极推进马来西亚槟城生产与制造基地的筹备与建设,以更好贴近海外客户需求、巩固提升海外产业链地位,推进工艺创新与项目开发,搭建布局全球化的投融资平台与生产制造基地。
新技术不断布局。公司作为晶圆级硅通孔(TSV)封装技术的领先者,聚焦以影像传感芯片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市场,持续根据产品与市场新需求,对工艺进行创新优化。不断提升车规STACK封装技术的工艺水平与量产能力,推进A-CSP工艺的开发拓展,扩大在车载CIS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生产规模;发挥产能、技术、核心客户等优势,进一步巩固在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数码等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积极布局拓展新的应用市场,大力推进MEMS、Filter、AR/VR等应用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规模;积极开发晶圆级集成封装技术,把握产业和市场不断变化的创新需求。加强微型光学器件设计、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整合与拓展。发挥Anteryon公司领先的光学设计与开发能力,通过设备投资与团队引进,持续提升混合镜头产品在半导体设备、智能制造、农业自动化市场的业务规模;积极扩大晶圆级光学器件(WLO)制造技术在汽车智能投射领域的量产规模,并加大与TIE1的共同合作,努力推进汽车大灯、信号灯等车用智能交互系统产品的开发进程。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11/15/2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7/4.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75倍、50倍、4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波动风险,技术产业化风险,成本上升风险,全球产业链重构下行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