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王剑,张绪政,陈俊良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中有进,资产质量改善 | 2025-09-03 |
中信银行(601998)
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营收略降,净利润微增。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5.76亿元,同比下降2.99%,其中二季度同比下降2.28%,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44个百分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4.11%,较一季度提升2.45个百分点。上半年年化加权ROE10.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从业绩增长归因来看,净息差下降仍是最大不利因素,拨备反哺利润实现正增长。
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9.86万亿元,同比增长8.28%,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存款同比增长10.73%,贷款同比增长3.79%。资产结构中一般性贷款占比56.56%,较2024年末提升1.28个百分点,信用债占比24.72%,较2024年末提升3.45个百分点。公司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9%,较2024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继续开展中期分红,拟派息104.6亿元,分红比例30.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净息差同比下降,手续费收入逆势增长。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63%,同比下降14bps。上半年非息净收入345.61亿元,同比下降5.08%,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06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他非息收入176.55亿元,同比下降11.98%。非息收入下降主因去年同期高基数及当期债市波动等因素影响。
资产质量略有改善,拨备覆盖率保持合理水平。我们测算的2025年上半年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17%。不良率1.16%,较2024年末持平。关注率1.65%,较2024年末略有上升0.01个百分点。上半年拨备覆盖率为207.53%,较2024年末下降1.90个百分点,较2025年一季度提升0.42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整体表现符合预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95/724/7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2%/4.3%,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16/1.22/1.2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6.7/6.4/6.1x,PB为0.59/0.55/0.5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2 | 开源证券 | 刘呈祥,吴文鑫 | 维持 | 买入 | 中信银行2025年中报点评:利润平稳增长,中期分红比例拟提升 | 2025-08-28 |
中信银行(601998)
营收降幅收窄、利润正增,净息差领先上市银行同业
中信银行2025H1实现营收1058亿元(YoY-2.99%),同比降幅较2025Q1收窄。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94%。2025H1净息差为1.63%,在已披露中报的16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居前,环比下降仅2BP。2025H1存款平均成本率1.65%,同比下降33BP。受低基数影响,2025Q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38%;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1.09%;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7亿元,主要受市场波动及基数影响,对营收形成一定掣肘。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4.11%,盈利能力韧性较强。我们维持其盈利预测,预计中信银行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711/7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36%/+3.30%/+1.01%;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分别为0.59/0.56/0.52倍,维持“买入”评级。
存款增速仍较高,零售财富管理效能释放
2025Q2末总资产为9.86万亿元,同比增长8.28%,其中贷款同比增长3.72%,Q2对公贷款增速放缓且个人贷款未明显复苏。2025Q2末存款余额为6.1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0.74%,仍处于较高水平。存贷增速差(存款YoY-贷款YoY)为7.01%,较2025Q1环比继续提升。此外,中信银行财富管理的效能持续释放,2025Q2零售AUM达4.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52%。
资产质量稳健,拟提升中期分红比例至30.7%
中信银行近年资产质量保持稳健,2025Q2末不良率边际持平为1.16%,其中对公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3BP至1.14%,个人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4BP至1.29%。2025Q2末拨备覆盖率为207.53%,较2025Q1末略有上升。此外,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9%/10.94%/13.47%,均较2025Q1末边际上升,资本“弹药”较为充足。2024年中信银行普通股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升至30.50%,中报明确“拟将2025年度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高分红投资属性延续,截至2025-08-27静态股息率为4.48%。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监管政策收紧,公司转型不及预期等。 |
3 | 国信证券(香港) | 王剑,陈俊良 | | | 零售战略推进,对公根基深厚 | 2025-08-07 |
中信银行(601998)
核心观点
中信银行是一家大型全国性股份行。中信银行是中信集团旗下的全国性股份行,公司治理结构稳定,资产规模、创收能力、网点布局等均处于上市股份行前列,是一家大型股份行,2024年末总资产超过9.5万亿元。
中信银行零售转型成效显现,对公业务根基深厚。(1)中信银行不断提高零售业务的战略定位,零售转型持续推进。2021年中信银行提出“新零售”战略定位,2022年将零售业务提升至“第一战略”地位。近两年行业整体面临零售资产质量压力,但中信银行2024年年报中强调坚定践行“零售第一战略”,彰显其战略定位更加注重长远发展。近两年中信银行零售AUM、零售客户数等快速增长,零售贷款占比、零售业务营收贡献也提升至高位,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现。(2)中信银行长期深耕对公业务领域,对公业务仍具优势,在战略转型过程中起到压舱石作用。近几年中信银行对公客户数量、对公存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对公业务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负债方面,中信银行在对公交易结算业务优势显著,对公活期存款占比居股份行首位;资产方面,背靠中信集团,中信银行在对公综合融资方面也具备优势。
中信银行盈利能力赶超股份行整体水平,资产质量表现相对较好。从财务分析来看:(1)中信银行ROE和ROA自2023年开始赶超股份行整体水平。从杜邦分解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相对改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负债成本和“手续费净收入/平均资产”贡献较为明显,前者主要得益于交易结算银行建设带来的活期存款优势以及“稳息差”经营主题下主动加强负债久期管理等,后者则得益于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和传统对公收入使得手续费收入降幅相对较小,显现出零售转型的成效和对公业务的压舱石作用。(2)公司近两年的收入利润增长略快于股份行整体水平。(3)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持续下降,但零售贷款不良率近两年持续上升,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不过横向来看,中信银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在股份行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良生成率也优于股份行整体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95/724/7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2%/4.3%,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16/1.22/1.27元。综合考虑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股价在8.65-10.35元,相较当前(2025年8月4日收盘)8.25元的股价有大约5%-25%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 |
4 | 国信证券 | 王剑,陈俊良,田维韦,刘睿玲,张绪政 | 维持 | 增持 | 零售战略推进,对公根基深厚 | 2025-08-06 |
中信银行(601998)
核心观点
中信银行是一家大型全国性股份行。中信银行是中信集团旗下的全国性股份行,公司治理结构稳定,资产规模、创收能力、网点布局等均处于上市股份行前列,是一家大型股份行,2024年末总资产超过9.5万亿元。
中信银行零售转型成效显现,对公业务根基深厚。(1)中信银行不断提高零售业务的战略定位,零售转型持续推进。2021年中信银行提出“新零售”战略定位,2022年将零售业务提升至“第一战略”地位。近两年行业整体面临零售资产质量压力,但中信银行2024年年报中强调坚定践行“零售第一战略”,彰显其战略定位更加注重长远发展。近两年中信银行零售AUM、零售客户数等快速增长,零售贷款占比、零售业务营收贡献也提升至高位,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现。(2)中信银行长期深耕对公业务领域,对公业务仍具优势,在战略转型过程中起到压舱石作用。近几年中信银行对公客户数量、对公存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对公业务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负债方面,中信银行在对公交易结算业务优势显著,对公活期存款占比居股份行首位;资产方面,背靠中信集团,中信银行在对公综合融资方面也具备优势。
中信银行盈利能力赶超股份行整体水平,资产质量表现相对较好。从财务分析来看:(1)中信银行ROE和ROA自2023年开始赶超股份行整体水平。从杜邦分解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相对改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负债成本和“手续费净收入/平均资产”贡献较为明显,前者主要得益于交易结算银行建设带来的活期存款优势以及“稳息差”经营主题下主动加强负债久期管理等,后者则得益于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和传统对公收入使得手续费收入降幅相对较小,显现出零售转型的成效和对公业务的压舱石作用。(2)公司近两年的收入利润增长略快于股份行整体水平。(3)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持续下降,但零售贷款不良率近两年持续上升,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不过横向来看,中信银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在股份行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良生成率也优于股份行整体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95/724/7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2%/4.3%,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16/1.22/1.27元。综合考虑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股价在8.65-10.35元,相较当前(2025年8月4日收盘)8.25元的股价有大约5%-25%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