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邮证券 | 付秉正 | 维持 | 买入 | 业绩持续稳增,认证检验一体化协同步稳蹄急 | 2025-04-30 |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6.97/9.08/8.69亿元,同比+14.7%/+8.65%/+15.3%,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8.87/1.78/1.66亿元,同比+0.6%/+6.3%/+8.6%。
一、聚焦主业和新兴业务,汽车技术服务板块保持较快增速。
公司核心主业汽车技术服务业务24年/25Q1分别实现营收41.25/7.94亿元,同比+21.4%/+11.5%,主要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模化落地,标准法规与行业监管加强,公司不断拓展核心客户群取得成效。新业务方面,公司通过“Super AI”“Super Crash”“SuperCare”等超级试验品牌的推广,提升行业影响力,增强了客户粘性。装备制造板块24年/25Q1分别实现营收5.35/0.93亿元,同比下降20.50%/45.2%,主要系专用车市场需求减少,公司优化资源配置,主动收缩了相关业务规模。
二、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费用率同比下降。
公司24年毛利率为44.5%,同比+1.7pct,主要系报告期内毛利率较高的汽车服务业务占比提升,24年汽车技术服务毛利率48.4%,同比基本持平。24年公司精益管理、提质增效成果逐步显现,总费用率18.3%,同比-1.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0%/8.5%/5.9%/-0.1%,同比-0.2pct/-0.8pct/-0.4pct/+0.4pct。
三、认检一体化协同效应放大可期。
1)24年公司向控股股东中检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等关联方提供劳务实现营收0.51亿元,同比高增88%。据公司关联交易公告,25年预计金额为3.05亿元,此类关联业务营收落地规模有望持续扩大。2)公司在24年完成对中检集团天津港汽车检测业务的整合;拟与CQC共同向南方试验场进行投资(待反垄断审查后生效),该试验场预计于2025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有利于汽研完善华南区域业务的属地化布局。公司未来有望深度受益控股股东的业务协同支持,在机动车认证及检测领域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投资策略: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55.07/65.16/77.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79/12.86/15.26亿元,EPS分别为1.08/1.28/1.5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8/14.9/1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检测认证资质准入放宽,行业竞争加剧;新车型数量增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检测需求不及预期。 |
2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前沿布局持续跟进市场需求 | 2025-04-30 |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6.97亿元,同比+14.65%;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8.56%;扣非净利润8.69亿元,同比+15.25%。汽车技术服务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同比+21.36%,装备制造业务受专用车市场景气度影响收入同比-20.50%。2025Q1实现营收8.87亿元,同比+0.62%,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11.45%;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6.29%;扣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8.59%。
技术持续突破+试验场整合,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布局深化。2024年公司氢能产业化与装备业务实现“零突破”,公司依靠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技术优势,提升公司行业地位。此外,公司通过新增苏州阳澄半岛、成都中德试验场合作运营权,控股南方试验场公司,整合试验场资源,场景测试能力进一步夯实。国际化层面,利用中国中检国际化网络资源,与马来西亚、意大利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海外服务网络持续拓展。
双轮创新驱动,助推新兴业务发展。能源动力事业部通过构建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体系及发布汽车能效分级规程,聚焦"电能、氢能、储能"三大战略方向深化产业链布局,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矩阵升级,实现订单产能协同提升。信息智能事业部紧抓智能驾驶产业升级与监管体系重构的叠加机遇,通过前瞻性技术储备强化市场竞争力。在智慧座舱交互系统、车载信息安全防护等前沿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带动整体订单规模与业务边界同步延展,形成新的业绩增长极。
经营性利润稳健释放,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壁垒。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2024年综合毛利率44.5%,同比+1.3pct,汽车技术服务毛利率48.42%,同比+0.2pct;2024年研发费用2.78亿元,同比+7.86%,研发费用率7.14%,重点投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测试装备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2024公司发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债务重组收益-0.42亿元,影响全年利润释放,刨除该因素影响公司全年业绩增长稳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智能网联业务释放需要时间,我们下调2025-2026年的营收为54.7/63.2亿元(原为59.1/70.7亿元),预计2027年营收为73.7亿元,同比+17%/+16%/+17%;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1/12.8亿元(原为11.7/13.6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23%/+14%/+13%,对应PE17/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法律法规限制自动驾驶发展,下游车企价格战超预期。 |
3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四:业绩稳健增长 属地布局成效显现 | 2025-04-27 |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2024年营收46.97亿元,同比+14.65%;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8.56%;扣非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15.25%;2)2024Q4营收16.49亿元,同比+10.99%,环比+62.27%;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11.66%,环比-9.57%;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19.24%,环比+15.26%;3)2025Q1营收8.87亿元,同比+0.62%,环比-46.49%;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6.29%,环比-2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8.59%,环比-37.03%。
业绩稳健增长将本增效不断强化。1)收入端:公司持续开拓业务市场,加强重点客户拓展,收入稳健增长。2024年度实现营收46.97亿元,同比+14.65%。2024Q4营收16.49亿元,同比+10.99%,环比+62.27%;2025Q1营收8.87亿元,同比+0.62%,环比-46.49%;2)利润端: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坚持高效管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8.56%,同比实现稳步增长;2024Q4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11.66%,环比-9.57%;2025Q1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6.29%,环比-25.16%,同比实现稳步增长。2024Q4公司毛利率为48.81%,同比+8.72pct,环比+3.52pct;2025Q1毛利率为45.58%,同比+6.08pct,环比-3.22pct,毛利率较高;3)费用端:公司逐步推广精益管理,不断强化将本增效。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22%/11.67%/6.84%/0.03%,同比分别-2.35/-7.50/-5.40/-0.51pct,环比分别+2.04/+5.01/+0.66/-0.01pct;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2%/7.09%/6.53%/0.00%,同比分别-0.23/-0.45/+1.41/+0.38pct,环比分别-2.30/-4.58/-0.31/-0.03pct。
技术服务快速增长新产品新业务突破。1)汽车技术服务业务。2024年,公司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1.25亿元,同比+21.36%。公司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客户合作与市场开拓,聚焦战略优势主业和新兴业务,打造核心客户集群,加强各业务板块协同;2)装备制造业务。2024年,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5.35亿元,同比-20.50%。由于专用车市场需求减少,轨道交通建设放缓,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理,收缩相关业务规模且与专用车业务相关的凯瑞科信公司进入清算退出程序。
属地布局成效显现国际化业务实现突破。2024年,公司西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国外收入同比分别-8.96%/-8.48%/+40.57%/+18.30%/-9.67%/+15.19%/+22.97%/+298.68%。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地区收入增长,主要是汽车技术服务战略布局成效显现带来的业务规模增长;西南、西北地区收入下降,主要是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业务在西南地区的订单减少;华中地区收入下降,主要是汽车技术服务、轨道交通及零部件业务在该区域的收入规模下降;国外地区收入增长,主要是汽车技术服务国外客户收入规模增加。
华东基地将于下半年开始试生产即将贡献新收入增量。公司持续深入推进国内外布局,已基本形成以重庆本部为中心,覆盖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属地化技术服务能力。公司华东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3.82亿元,其中苏州基地拟投资23.49亿元,常熟基地拟投资0.33亿元。常熟基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苏州基地已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11月,苏州基地已完成基建任务85%,正开展办公区精装修施工和实验室粗装修施工;预计2025年H1完成所有基建施工任务,2025H2进入联调及试生产阶段,年底完成试生产,2026年全面投入生产。2024年,公司完成华东总部基地建设主体结构封顶,建成投产技术领先、功能完善的汽车信息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
投资建议: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公司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成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55.84/65.88/76.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09/13.84/16.87亿元,对应EPS为1.11/1.38/1.68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19.55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8/14/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创新不及预期等。 |
4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三:业绩符合预期 华东基地即将贡献新增量 | 2025-01-24 |
中国汽研(60196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全年预计营收46.98亿元,同比+14.68%;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9.33%;扣非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15.25%。
业绩符合预期管理效能不断释放。1)收入端:公司预计2024Q4营收16.51亿元,同比+11.10%,环比+57.69%,公司持续开拓业务市场,加强重点客户拓展,收入稳健增长;2)利润端:2024Q4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9.29%,环比-9.29%,扣非2.64亿元,同比+19.46%,环比+15.79%。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坚持高效管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2024Q4良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1)业务范围持续拓展,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坚持高效管理,推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技术服务稳健增长新产品新业务突破。1)技术服务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技术服务业务收入25.91亿元,同比+18.69%。公司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客户深度合作,聚焦战略优势主业和新兴业务,积极完善技术服务综合能力,产品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2)装备制造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15.02%。公司持续深化区位优势,优化市场开发策略,加强重点客户拓展,新签订单不断增加。
属地布局成效显现国际化业务实现突破。2024H1,公司西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国外收入同比分别+1.11%/-23.80%/+51.39%/-18.55%/+24.85%/+25.11%/+404.23%。华东地区收入增长迅猛,主要系技术服务战略布局成效显现;国外地区收入增长,主要系技术服务国际化业务有所突破,国外客户收入规模增加。公司深入实施“354”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区域属地化服务能力,基本建立涵盖欧洲、东南亚、日韩等重点地区海外路试服务网络。
华东基地将于下半年开始试生产即将贡献新收入增量。公司华东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3.82亿元,其中苏州基地拟投资23.49亿元,常熟基地拟投资0.33亿元。常熟基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苏州基地已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11月,苏州基地已完成基建任务85%,正开展办公区精装修施工和实验室粗装修施工;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基建施工任务,下半年进入联调及试生产阶段,年底完成试生产,2026年全面投入生产。
投资建议: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公司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成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46.98/55.90/65.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14/11.15/13.27亿元,对应EPS为0.91/1.11/1.32元,对应2025年1月23日16.60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8/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创新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