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西南证券 | 陈柯伊,谭陈渝 | 首次 | 增持 | 门店调改效果显著,静待长期业绩回报 | 2025-06-12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本土全国性商超龙头,规模优势仍在。公司是国内率先实行“农改超”的企业,是生鲜超市的先驱,生鲜营收占比接近50%。截至24年在全国29个城市共开设775家门店,全国化布局规模优势明显。2)社零数据回升,新零售模式逆势增长。据统计局数据,24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5%,25年1-4月同比增长4.7%,整体表现回归增长趋势。分业态来看,超市业务零售增速相对更稳定。另外如山姆会员商店、胖东来等新零售模式逆势增长,胖东来22-24年营收CAGR为55.8%,优于传统超市。3)永辉学习胖东来调改,人货场全面升级。24年永辉开始学习胖东来进行门店调改,提高员工福利待遇、选品更新比例超过60%、货场布置全面升级更注重消费体验。调改后门店重新营业短期内均实现客流和销售额的翻倍增长。
全国化布局,生鲜超市行业领先。公司是全国化布局的连锁生鲜超市,截至24年共有775家门店,并且门店类型包括普通大众民生超市、精致生活超市和仓储超市,能够覆盖不同人群所需。近年来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和实体零售消费需求变革,公司营收持续下滑,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25Q1实现盈利。公司是首家“农改超”生鲜超市,在行业领先地位仍在。
社零数据回升,新型商超模式兴起。据统计局数据,我国社零总额增速经历短期下滑后已重新回到增长趋势,25年1-4月累计同比增长4.7%。分业态来看,超市24年零售增速2.7%,优于百货和专卖店,表现在五种业态中相对更稳定。另外在传统商超普遍式微的情况下,新型零售模式如山姆一类会员仓储超市则逆势增长,而胖东来作为本土超市凭借良好的服务和优秀的选品异军突起,近三年以55.8%的复合增速快速逆袭。
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短期反馈良好。永辉超市24年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从人货场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升级,人方面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以及提供人性化设施;选品方面进行全面汰换升级,换新率普遍在60-70%,引入更多进口品牌、胖东来品牌和自由品牌,同时增设中央厨房;场方面对货场装修进行调整,更加注重消费体验。调改后重新开业的门店普遍迎来消费者热烈反响,客流和销售额都实现翻倍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调改后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效果有待验证,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07、0.07、0.12元,对应26-27年PE分别为74、40倍,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调改门店持续性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国金证券 | 赵中平 | 首次 | 买入 | 永辉超市:极致预期差下的龙头重估 | 2025-06-05 |
永辉超市(601933)
零售行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过去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盈利不佳留给投资者零售业很难投资的固有印象,其背后根源于“入场费+联营制”传统模式带来的行业高度同质化问题,在渠道稀缺性不再,线上冲击到来的时代整个行业因此陷入泥潭。近两年中国已出现“以买手制为核心”的新型零售模式(胖东来/奥乐齐/Costco),在线下消费占比达70%的中国,优质线下零售龙头有望复制美国1970s后/日本1990s后的故事,成长出贡献长期高收益率,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优秀零售公司。
永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永辉商业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革,走向精选型零售路线,新型模式具备在后消费时代长期快速增长的潜力:①货的改革:通过取消数十年入场费制度实现裸价采购,完全恢复选品话语权,降低不合理高价,增加高质量商品;加工食品重视度大大提升,顺应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下加工食品需求,增加获客能力。②人的改革:通过优选门店点位+新增烘焙熟食品类,核心客群已从45岁以上忠于品牌的传统群体转换为25-45岁忠于价值的年轻群体,推动客单价提升,降低对传统大牌依赖。③场的改革:避开老城区,在收入较高和年龄年轻社区开店,全面升级卖场,增加人性化服务。
永辉在胖东来式改造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模仿胖东来模式的超市众多,但永辉超市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①中国人对生鲜蔬菜的钟情成为中国公司超越海外同行最佳切入口,生鲜销售占比高、获客能力强,但经营难度也最高,永辉20年全国化生鲜经营专属经验构筑难以逾越的护城河。②永辉规模优势长期赋能,对于标品,裸价采购+规模优势=更低进货价,对于自有品牌,规模优势带来代工厂更优质+成本价更低优势。③上市地位融资优势。转向胖东来模式对资金需求较高,非上市企业较难承受,这阻碍了相当多同行的模仿。胖东来式调改特点是“需要全面改,改一点是没用的”,因此门店调改费用和中央工厂建设费用带来的资金需求将相当的区域型、规模不大的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571.04/1068.21/1242.11亿元,同比-15.50%/+87.10%/+16.30%;归母净利润-4.73/12.78/18.33亿元,同比-67.75%/N/A/+43.40%。鉴于短期调改带来的变化较快,我们以2027年盈利预测为基础,给予2027年35倍PE,目标价7.00元,目标市值为641.59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调改门店客流量下滑、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 |
3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1稳态调改店实现盈利,渠道改革有望提速 | 2025-05-01 |
永辉超市(601933)
公司经营业绩受门店调改影响明显承压
公司发布年报、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675.74亿元(同比-14.1%,下同)、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2024年同期为-13.29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74.79亿元(-19.3%),归母净利润1.48亿元(-80%)。考虑门店调改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38/4.10/11.95亿元(2025-2026原值2.88/8.38亿元),对应EPS为-0.08/0.05/0.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为114.1/39.2倍。我们认为,公司向品质零售转型进展顺利,随调改店逐渐盈利,长期经营拐点可期,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短期拖累盈利能力
分行业看,2024年公司零售业/服务业分别实现营收637.68/38.06亿元,同比分别-13.5%/-22.8%;分产品看,生鲜及加工/食品用品(含服装)分别实现营收288.25/349.43亿元,同比分别-12.8%/-14.0%。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5%(-0.8pct),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公司在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优化过程中主动推裸价、控后台。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1.5%(-1.4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6%(+1.0pct)/2.4%(+0.4pct)/1.5%(+0.0pct),费用率整体呈抬升趋势,毛利率短期承压。
稳态调改店实现盈利,有望加速推进品质零售转型
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即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未来目标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及长期主义,反对采购随意更换供应商。基于此,永辉超市有望快速推进供应链革新并向品质零售转型。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共调改47家门店,其中41家“稳态调改店”(开业满3个月)已实现稳定盈利,预计2025年6月底,永辉超市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调改情况不及预期;同店增长放缓等。 |
4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趋势向好,供应链改造及关店影响短期利润 | 2025-04-29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事件: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76亿元,同比-14.1%;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10.3%。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2%。2025Q1,公司收入为175亿元,同比-19.3%;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80%;扣非净利润1.4亿元,同比-77%。公司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关店影响。
采购改革、关店计提、公允价值损益影响短期业绩:①采购改革影响短期毛利率,2024年/2025Q1公司毛利率同比-0.78pct/-1.35pct,主要是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此过程中,公司整体毛利率短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②2024年对集团长期亏损或准备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8亿元。③2025Q1公司持有的Advantagesolutions股票本期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2.49亿元。④营业外支出有所增长,主要是闭店门店同比增加,长期待摊费用报废所致。
采购改造影响毛利率:20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1.50%/0.76%,同比-1.35pct/-2.5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额为16.63%/2.45%/0.24%/1.46%,同比+1.04/+0.43/-0.10/+0.01pct。研发费用下降主要是因为前期信息系统爱发已基本完成。
门店调改和关店在快速推进,关店影响短期收入:①2024年底公司门店数为775家,同比净减-225家;经营面积同比-21%。2025Q1继续关闭长尾门店,门店数同比减少273家。门店和经营面积的减少使公司收入下降,但这也是未来要扭亏为盈的必经之路。②调改店仍在快速开店,2024年底/2025Q1/一季报披露日,公司调改店数量分别为31/47/61家,看好调改店推广后助力公司业绩改善。③未来公司或仍保持较高的门店调改/关闭的步伐,根据3月17日公司的股东大会,公司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目标2025年年底调改门店数量将达到200家,并关闭250-330家;到2026年全部存量门店完成调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整体经营基本面在持续得到改善,包括采购、商品结构、供应链改善,以及门店端调改店加速开店、长期亏损门店关停等。考虑公司供应链改造的短期利润影响和关店成本,我们下调公司短期业绩指引,并给予较高的远期业绩预期。我们将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润从2.7/5.6亿元,调整至-8.7/2.4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考虑调改店推进和关闭长尾门店之后公司远期业绩有望展现较好弹性,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波动、调改效果和复制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