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姜美丹 | 维持 | 买入 | 天然气量价齐升,抵抗油价波动 | 2025-08-29 |
中国石油(601857)
2025Q2归母净利润372亿
中国石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0亿,Q2归母净利润372亿,上半年分红0.22元/股。
上游业绩波动显著好于油价波动
勘探开发板块,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同比+0.6%,天然气产量+4.7%。原油实现价格66.2美元/桶,同比-11.2美元/桶。经营利润857亿,同比-62亿(同比-6.8%)。业绩波动显著好于油价同比变化原因可能包括量增、原油操作成本和从价税下降。
面临成品油达峰问题,炼油及销售板块积极优化结构
炼化销售板块,原油加工量基本同比持平,汽油、柴油、煤油产量分别同比-4.3%、-0.7%、+7.6%,乙烯产量同比+5.3%。车用LNG加注量同比增长58.9%,充换电量增长213%,反映了公司结构优化。炼油经营利润97亿(-8亿);化工经营利润14亿(-17亿);销售经营利润76亿(-25亿)。
天然气销售板块利润增长
天然气销售板块,上半年销售天然气1515亿立方米,同比+2.9%。经营利润186亿(同比+18亿)。单位实现价格2.05元/方(去年同期2.02元/方);单位利润0.123元/方(去年同期0.114元/方)。
资本开支有所下行
上半年资本开支642亿(同比-147亿),下降主要来自油气和新能源板块。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原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62/1692/1741亿,2025年考虑油价下行,下调至1509亿,26/27年维持1692/1741亿,A股对应PE10.5/9.3/9.1倍,H股对应PE7.5/6.7/6.5倍。按照去年52%分红比例,对应A股分红收益率5%,H股分红收益率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衰退带来原油需求下降,从而导致油价大幅跌落的风险;未来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天然气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天然气量价齐升,盈利稳定凸显韧性 | 2025-08-29 |
中国石油(601857)
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5万亿元(同比-6.7%),主要由于原油、成品油价格下降及油气产品销量变化综合影响,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9.9亿元(同比-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1.2亿元(同比-8.4%)。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69.9亿元(同比-6.1%,环比-7.5%),实现归母净利润371.9亿元(同比-13.6%,环比-2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18.0%,环比-19.4%)。
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量价齐升,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油气与新能源板块实现经营利润856.9亿元(同比-6.8%),主要由于原油销售价格下降,实现油气当量产量923.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2.0%),其中原油产量476.4百万桶(同比+0.3%),原油平均实现价格66.2美元/桶(同比-14.5%),油气单位操作成本10.14美元/桶(同比-8.1%);可销
售天然气产量2683.6十亿立方英尺(同比+3.8%),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
2.334元/立方米(同比+5.2%);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70.0%)。炼化、成品油销售板块需求承压,新材料业务加速推进。2025年上半年公司炼油、成品油销售板块分别实现经营利润96.6亿元(同比-8.0%)、75.6亿元(同比-25.2%),主要由于随着原油、成品油价格下降,炼油业务毛利收窄、国际贸易业务毛利减少。公司原油加工量694.3百万桶(同比+0.1%),生产成品油5957.2万吨(同比-0.9%),成品油销售7783.1万吨(同比-1.5%);化工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3.9亿元,同比减少17.3亿元,主要由于大部分化工产品随着原油价格下降,公司加大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力度,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1万吨(同比+4.9%),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同比+54.9%)。
天然气销售量效齐增,拟收购集团公司三家储气库公司,推动天然气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86.3亿元(同比+10.8%),公司持续优化资源池结构和客户结构,国内销售天然气1197.7亿立方米(同比+4.2%),市场份额提高2.1pcts。公司拟出资99.95亿元、170.66亿元及129.55亿元,分别收购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新疆油田储气库公司、相国寺储气库公司及辽河油田储气库公司100%股权,三家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8.6亿元,此次收购有助于促进公司实现优质资产及业务的优化整合,推动天然气产业链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中期股息0.22元/股,派息额402.6亿元,保持历史同期高位。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风险;需求复苏不达预期;国内气价上涨不达预期。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74/1709/1740亿元,摊薄EPS为0.91/0.93/0.95元,对于当前A股PE为9.4/9.3/9.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天然气量价齐升、成品油需求边际改善,利润稳健性较强 | 2025-08-27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2025年8月26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01.0亿元,同比下降6.7%;实现归母净利润839.9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1.2亿元,同比下降8.4%。
25Q2公司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较小,主因天然气销售和炼油业务业绩良好。
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69.9亿元,同比下降6.1%,环比下降7.5%;实现归母净利润371.9亿元,同比下降13.6%,环比下降2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下降18.3%,环比下降19.3%。25Q2,公司总经营利润为518.5亿元,同比下降14.4%;其中,炼油/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51.1/51.2亿元,同比+44.7%/+14.0%,油气和新能源/化工/销售业务分别实现经营利润395.9/5.6/25.2亿元,同比-19.0%/-72.0%/-24.6%。
原油价格下滑是油气业务利润下滑的主因,天然气产销表现亮点突出。
25H1,公司实现油气当量产量924百万桶,同比+2.0%;其中,原油产量476百万桶、同比+0.3%,天然气产量26836亿立方英尺(约760亿立方米)、同比+3.8%。价格方面,公司实现油价为66.2美元/桶,同比-14.5%;天然气外销价格为2.33元/立方米,同比+5.2%;同时,公司持续拓展直销客户,巩固扩大优质市场份额,实现天然气销量1515亿立方米,同比+2.9%。成本方面,25H1公司单位油气操作成本10.14美元/桶,同比-8.1%。
成品油需求边际改善,批发端利润环比回升、销售端利润仍待修复。25H1,公司原油加工量为694百万桶,同比+0.1%。其中,汽/柴/煤油产量分别为2336/2659/963万吨,同比-4.3%/-0.7%/+7.6%;同期,销售业务的汽/柴/煤油销量分别为3087/3545/1151万吨,同比-5.0%/-2.4%/+12.4%,煤油需求增长明显。单看25Q2,公司汽/柴/煤油产量分别为1182/1419/500万吨,环比+2.4%/+14.4%/+7.9%;销售业务的汽/柴/煤油销量分别为1529/1932/645万吨,环比-1.8%/+19.7%/+27.3%;两业务的经营利润分别为51.1/25.2亿元,环比+12.3%/-50.0%。
化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25H1,公司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万吨,同比+4.9%;其中,乙烯/合成树脂产量为447/694万吨,同比+5.3%/+5.3%,化工品尿产量为130万吨,同比-12.8%。此外,公司持续推动炼化转型升级,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广西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实现中交,蓝海新材料公司高端聚烯烃项目、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乙烷制乙烯二期项目积极推进,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芳烃产业链项目顺利启动。
中期分红率47.8%,A/H股股息率为2.5%/3.2%。公司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2元,合计分红总额402.7亿元,分红率达47.8%,以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计算,A股股息率为2.5%,H股股息率为3.2%。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油气龙头企业,油气上游资源丰富,下游产业链完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3.86/1544.60/1620.84亿元,EPS分别为0.83/0.84/0.89元/股,对应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1/10/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品所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信达证券 | 刘红光,刘奕麟 | 维持 | 买入 | 油价震荡下行,上游及炼化业务短期拖累公司业绩 | 2025-08-27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2025年8月26日晚,中国石油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00.99亿元,同比下降6.74%;实现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1.16亿元,同比下降8.4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6元,同比下降5.4%。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69.91亿元,同比下降6.09%,环比下降7.45%;实现归母净利润371.86亿元,同比下降13.59%,环比下降20.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5.54亿元,同比下降18.01%,环比下降19.3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下降13.04%,环比下降23.07%。
点评:
油价中枢下行,勘探开发及炼化业务小幅拖累业绩。油价端,202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主要受OPEC+超预期增产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冲击需求预期影响,虽6月伊以冲突推升国际油价,但地缘溢价在停火后边际走弱,油价震荡下跌。2025年上半年布伦特平均油价为71美元/桶,同比下降15%。分板块盈利看,上半年油气及新能源、炼化及新材料、销售板块、天然气销售板块分别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857、111、76、186亿元,同比-62、-26、-25、+18亿元。总体来看,一季度油价单边下跌,二季度油价波动较剧烈,勘探业务受油价下跌盈利有所收窄,炼化板块受供需偏弱及库存跌价影响,对公司盈利带来一定拖累,天然气销售业务仍保持增长。
油气产量稳中有增,新能源业务持续突破。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高效勘探,油气产量稳步增长,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油气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油气当量产量923.6百万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产量476.4百万桶,同比增长0.3%,天然气产量447.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3.8%,油气产量稳中有增。公司上半年由于作业费等基本运行费减少,单位油气操作成本10.1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8.1%,降本增效成果突出。新能源方面,公司加速完善新能源业务布局,持续推进塔里木上库光伏、青海格尔木风电、吉林昂格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70.0%,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炼化板块周期磨底,新材料业务加快推进。炼油板块,2025年上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为694.3百万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成品油产量5957万吨,同比-0.9%。成品油销售板块,公司分品种、区域、客户开展差异化营销,助力国内成品油销量逆势增长,上半年公司成品油销售量5865万吨,同比+0.3%,主要贡献来自柴油及煤油产品。化工板块,上半年公司增产增销高效益炼油产品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并加大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力度,实现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1万吨,同比增长4.9%,生产新材料166.5万吨,同比增长54.9%,新材料业务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当前炼化行业或仍处于周期磨底阶段,但公司炼化板块加快生产结构优化,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并加大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力度,在行业景气低迷阶段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量效双升,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天然气资源池结构和综合采购成本,稳步提升高效市场、高端客户销量占比。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天然气151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国内销售天然气119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市场份额提高2.1pct。公司天然气产业链创效能力突出,助力公司业绩安全边际增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0.87、1689.72和1726.00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2.4%和2.1%,EPS(摊薄)分别为0.90、0.92和0.94元/股,对应2025年8月26日的收盘价,2025-2027年PE分别为9.72、9.50和9.30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油气龙头的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和降本增效推进过程中的业绩修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增储上产不及预期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新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汽车销售替代风险 |
5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董丙旭 | 维持 | 增持 |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 2025-08-10 |
中国石油(601857)
事项: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应当实行统一定价模式,并对管输价格做了相关规定。
国信化工观点:
1)气源端:中石油坚持增储上产,公司作为国产天然气的主力军,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进口管道气方面,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带来增量,2025年中俄东线管道气进口量预计同比增加80亿立方米;进口LNG作为供应最为灵活的天然气,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由于进口管道天然气价格多挂钩原油,2025年上半年进口天然气价格下降明显。公司天然气资源池平均价格预期有所下降。
2)管输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要求,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核定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可采取标杆价格或者分区定价的方式确定价格水平,省内天然气管输价格有望逐步统一;准许收益率原则上不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4个百分点,这有望进一步降低省内天然气运输价格;指导意见明确减少运输层级,支持具备条件的城镇燃气企业和大用户就近接入国家及省内干线、支干线等管道下载天然气;管输环节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工商业用户与城燃用户的交叉补贴有望得到缓解,用气潜能有望得到释放。
3)终端:2025-2026年中石油管道天然气定价方案更加市场化,管制气占比进一步降低,天然气综合售价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国内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持续深入,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石油】作为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74/1709/1740亿元,摊薄EPS分别为0.91/0.93/0.95元,对于当前A股PE为10.09/9.87/9.66x,对于H股PE为6.79/6.65/6.5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6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董丙旭 | 维持 | 增持 | 油气产储日新月异,炼化产能减油增特 | 2025-06-20 |
中国石油(601857)
事项:
中国石油近期进行了2025年度反向路演,调研团队参观了呼图壁储气库、百里油区、新能源&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页岩油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克拉玛依石化及独山子石化等生产科研设施,向广大投资者介绍了中国石油在能源保供、非常规油气开发、炼化升级等方面进展。
国信化工观点:
1)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公司作为国内最大油气生产供应商,其油气产销直接支撑了全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运转。在民生保障方面,中石油呼图壁储气库是国内首座库容超100亿立方米的大型储气库,具备北疆地区及西气东输管线系统季节调峰和事故应急双重功能,该储气库有效保证了居民供暖和城市燃气稳定;油气勘探开发方面,中石油不断进行技术开发,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增产,并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战略。克拉玛依油田探索了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技术),助力环烷基稠油的经济开发和稳产增产,并通过“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实现了综合利用煤炭、低碳效益开发油气、融合发展新能源的目标。
2)公司通过炼厂升级改造及延长天然气产业链,积极践行“减油增特”战略。克拉玛依石化经过多年研发,实现了稠油加工技术从空白到国际先进的跨越,目前建成稠油集中加工、环烷基润滑油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低凝柴油生产"四大基地"。独山子石化则实现了塔里木油田丰富、稳定的乙烷高值化利用,一期已经建成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2026年即将建成12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该项目充分发挥中国石油上下游一体化的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74/1709/1740亿元,摊薄EPS分别为0.91/0.93/0.95元,对于当前A股PE为10.09/9.87/9.66x,对于H股PE为6.79/6.65/6.5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等 |
7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姜美丹 | 维持 | 买入 | 新疆油田绿色转型,从“跟随者”向“开拓者”蜕变 | 2025-06-15 |
中国石油(601857)
新疆油田2025Q1油气生产超预期完成
2025Q1新疆油田的生产指标均超预期完成,“油气新”业务分别完成季度计划任务的100.0%、102.2%、102.4%,其中实际完钻及新建产能分别完成计划的168%、157%,实际投产新井完成计划的170%,吉木萨尔页岩油产量同比增加1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新疆油田致力于提升天然气产量,4月份开始实施了三年加快行动方案,力争实现年产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目标。2025年是新疆油田“跨越2000万、挺进5000万”的起步之年。
新疆油田主动破局,加速绿色转型
1)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绿电41.7亿千瓦时、火电52.8亿千瓦时,捕集二氧化碳100万吨。目前,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呼图壁县165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该项目的内容为建设165万千瓦光伏,新建两座220千伏的升压站,配套建设电化学储能165兆瓦时。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绿电”27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7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00万吨。
3)2025年5月日注碳量首次突破3000吨大关,同比增长500吨/天,力争年底前完成一百万吨注碳目标和530先导试验区日产油突破100吨的“双百”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62/1692/1741亿,A股对应PE9.9/9.7/9.5倍,按照50%的分红比例计算,A股对应2025年分红收益率5.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油需求受到关税战和美国宏观经济等因素,低于预期,导致价格加速破位风险;2)OPEC放弃控价、转为份额策略,导致油价加速破位的风险;3)伊朗或俄乌地缘冲突升级,带来意外供给损失,导致油价超预期反弹的风险。 |
8 | 中银证券 | 徐中良,余嫄嫄 | 维持 | 买入 | 油气新能源深度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 2025-06-13 |
中国石油(601857)
事件:根据中国石油报及新疆油田报等系列报道,新疆油田加快CCUS建设,2025年CCUS日注碳量突破3000吨,全年计划注碳100万吨,规划2030年实现1000万吨注碳目标。新疆油田坚持“做强油气优势主业、做大新兴能源产业”两条主线,2024年,油气产量实现双超,其中,页岩油革命工程跨越100万吨。新疆油田落实“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第二曲线”。
中国大型油田通过“稳油、增气、强新、降碳”等综合举措,促进传统油气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技术进步或推动传统油气资产价值重估,看好中国石油油气及新能源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清洁替代有序推进,技术创新增油省气。新疆油田完成《新疆油田生产用气清洁替代规划方案》编制,加快推进生产用气清洁替代,通过井下电加热和地面高温光热、“绿电+谷电+电蓄热”锅炉、生物质锅炉的多能耦合“立体”清洁替气等技术创新,减少天然气自用消耗,实现增油省气。风城油田重37稠油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项目是世界首个SAGD稠油塔式水工质高温光热试验工程,年可供应高品质过热蒸汽5.23万吨,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0.85万吨。未来随着新能源利用技术与油气田开发技术的深度耦合,风光资源效能进一步提升或助力传统油气田实现清洁替代。
CCUS技术应用多元化,绿色低碳进入新阶段。CCUS项目通过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既可以降粘驱油,而且可以实现碳封存,是油田未来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报导,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煤电+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一体化项目一期有望于2026年全部建成,该项目是中国石油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上的重要尝试,将实现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同时捕集煤电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用于油田驱动原油开采,构筑火电低碳生产新愿景。根据新疆油田“2112四大工程规划,2030年注碳量将达到1000万吨,中国石油的CCUS技术应用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油气新能源融合深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再提升。根据中国石油2024年年报,2024年风光发电量4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2%;吉林油田首个大型集中式风电项目、青海格尔木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大庆林甸风光发电、克拉玛依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等项目开工建设,全产业链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业务加快发展。2025年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的资本性支出预计为人民币2,100.00亿元,主要用于国内及海外油气项目的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加大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储气能力建设,推进清洁电力、地热供暖、CCUS及氢能示范等新能源工程等。我们认为,公司在油气上游的资本开支维持高位,未来随着油气开采技术和新能源应用技术的深度耦合,油气和新能源板块有望实现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估值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79.58亿元、1,692.26亿元、1,798.82亿元,对应市盈率为9.7倍、9.6倍、9.0倍,公司油气和新能源技术深度耦合,可持续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油价剧烈波动风险、环保政策变化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生产装置异常,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全球经济低迷、关税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