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任鹤,朱家琪 | 维持 | 增持 | 地产建筑龙头保持稳健增长,现金流明显改善 | 2025-08-31 |
中国建筑(601668)
核心观点
收入与利润保持稳健增长。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83亿元,同比-3.2%,实现归母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3.2%,扣非归母净利润275.0亿元,同比+2.0%。上半年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3265亿元,同比+1.7%,其中房建/基建/设计分别新签14964/8237/64亿元,同比-2.3%/+10.0%/-11.1%。按地区分,境内新签22117亿元,同比+2.2%,境外新签1148亿元,同比-6.7%。
毛利率同比持平,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025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9.43%,同比基本持平,净利率为3.63%,较上年同期上升0.12pct。期间费用率为4.26%,较上年同期微升0.05pct。2025上半年公司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6.2亿元,确认信用减值损失59.9亿元,合计确认减值损失76.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14.7亿元,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为0.69%,较上年同期下降0.10pct。
地产业务聚焦核心城市,积极补充土地储备。2025上半年公司地产业务实现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8.9%,实现合约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同比-3.3%,地产业务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13.3%,新购置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同比+52.6%,期末土地储备7488万平方米,同比-10.4%。公司地产业务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区域,上半年地产项目新开工面积445万平方米,同比-16.2%,竣工666万平方米,同比+74.3%,随着地产项目陆续完工交付,公司积极补充土地储备,新增土储按购地金额口径,上半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市购地金额占比达到75%,其中北京占比达到46.8%。
现金流明显改善,股息率有吸引力。2025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828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160亿元,收现比为93.7%,较上年同期上升6.1pct,付现比为102.7%,较上年同期上升5.4pct;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79亿元。公司主业现金回款较上年有所改善,同时加快对分包分供付款;同时公司加快在手投资类资产处置,缩减新增投资规模,投资性现金流显著改善。公司重点推进市值管理举措落实落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分红政策,2024年分红比率上升至24.3%,分红比率进一步提升至25%,估算2025年股息率将达到5.4%。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新签订单保持稳健增长,现金管理成效显著,持续加大分红力度,彰显行业龙头投资价值。预测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493/507/520亿元,每股收益1.19/1.22/1.25元,对应当前PE为4.7/4.6/4.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和基建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的风险,国际经营风险,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减值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王雯 | 维持 | 买入 | 利润逐季改善,基建业务表现亮眼 | 2025-08-30 |
中国建筑(601668)
Q2业绩稳健增长,关注后续订单结转速度
公司25H1实现营业收入11083.07亿元,同比-3.17%,实现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304.04、274.98亿元,同比+3.24%、+2.00%,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5529.65亿元,同比-7.11%,实现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153.91、126.48亿元,同比+5.94%、+3.58%,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改善明显。
能源、市政、水利水运订单高增,境外及战新产业快速发展
分业务看,25H1公司房建、基建、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6963.76、2734.28、49.36亿元,同比分别-7.1%、+1.5%、-9.0%,25H1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4964、8237、64亿元,同比分别-2.3%、+10.0%、-11.1%,房建业务聚焦工业厂房、科教文卫体设施、商业综合等公共建筑领域,上述类型新签合同占比提升至62.1%,其中工业厂房新签4522亿元,同比+16.2%,跃居房建业务细分领域规模首位。基建业务中,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等细分领域快速扩容,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34.2%、+43.8%、+31.4%。地产开发业务方面,25H1实现收入1318.8亿元,同比+13.3%,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8.9%,销售面积633万平米,同比-3.3%。新增土储520万平方米,25H1末土储7488万平方米,总购地金额858亿元。境外业务方面,25H1新签合同1254亿元,同比-2.9%,实现收入598.1亿元,同比+5.8%,继续维持稳健增长态势。此外,25H1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1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26%。
减值对利润侵蚀影响减弱,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收窄
公司25H1毛利率为9.43%,同比-0.01pct,其中房建、基建、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3%、10.2%、16.0%、16.2%,同比分别+0.4、+0.0、-3.4、-0.8pct。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26%,同比+0.05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06、+0.02、-0.08、+0.04pct。25H1公司合计计提了76.06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少损失14.7亿元。综合影响下25H1公司净利率为3.63%,同比+0.12pct。现金流方面,25H1CFO净额为-828.31亿元,同比少流出259.38亿元,收现比同比+6.15pct至93.65%,付现比同比-0.70pct至99.44%。
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建筑领域龙头央企,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考虑到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变化趋势,我们略微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润至475.1、487.2、500.2亿元(25-27年前值475.2、487.3、500.2亿),截至8月28日收盘,公司股息率(TTM)为4.88%,建议关注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明显放缓,现金回收效果低于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3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维持 | 买入 | 净利润同比微增,新签合同稳健提升 | 2025-08-29 |
中国建筑(601668)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和2025年1-7月经营情况简报
业绩稳健提升,经营现金流改善。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1083.07亿元,同比下降3.17%。其中房建营业收入6964亿元,同比下降7.1%,实现毛利511.5亿元,同比下降1.7%;基建营收2734.3 亿元,同比增长 1.5% ;实现毛利280.0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营收1318.8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毛利210.5 亿元,同比下降6.8%;勘察设计营收入49.4亿元,同比下降9.0% ,实现毛利8.0亿元,同比下降13.2%;公司境外营业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5.8% ;实现毛利31.7亿元,同比增长23.8%。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04.04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扣非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2%。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828.31亿元,去年同期为-1087.69亿元,主要是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净利率提高,资产减值损失减少。2025H1,公司毛利率为9.43%,同比下降0.01pct;净利率为3.63%,同比提高0.12pct。期间费用率为4.26%,同比提高0.0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7%/1.51%/0.8%/1.57%,同比+0.06pct/+0.02pct/-0.08pct/+0.04pct。应收账款为3720.11亿元,同比增长17.32%。资产负债率为76.27%,同比下降0.01pct。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76.06亿元,同比减少14.7亿元。截至8月28日,公司股息率为4.88%,位居建筑行业前列。
新签合同稳中有升。2025H1,公司新签合同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建筑业务新签合同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025年1-7月,公司新签合同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房建新签合同16258亿元,同比下降0.4%;基建新签合同8533亿元,同比增长7.4%;勘察设计新签合同77亿元,同比下降7.2%。国内/海外新签合同分别为23595/1273亿元,分别同比+2.6%/-5.5%。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69、508.15、545.08亿元,分别同比+4.51%/+5.27%/+7.27%,对应P/E分别为4.76/4.52/4.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东莞证券 | 何敏仪 | 维持 | 增持 | 动态点评:上半年新签合同稳健增长,将有力支撑未来业绩 | 2025-07-25 |
中国建筑(60166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了2025年1-6月主要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为2.5万亿元,同比上升0.9%。房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金额1745亿元,同比下降8.9%;合约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
点评:
新签合同稳健增长,有力支撑未来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2.5万亿元,同比+0.9%;其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32万亿元,同比+1.7%。细分业务来看,房屋建筑新签合同额1.49万亿元,同比-2.3%;
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同比+10.0%;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额64亿元,同比-11.1%。基建新签增长较快,房建新签合同也相对稳健。
房地产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地产业务方面,1-6月合约销售额为1745亿元,同比-8.9%;合约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同比-3.3%。虽然房地产整体销售有所下降,但销售规模行业领先,同比降幅也远优于行业整体。上半年公司新购置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截至期末土地储备为7627万平方米,土储资源丰富。整体看,在行业周期性下行下,公司房地产业务稳健,彰显公司的竞争实力与业务韧性。
2024年业绩下降近一成五,2025Q1业绩有所修复。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71.5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归母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下降14.9%。其中房地产销售费用增长及计提减值带来净利润降幅大于营收下降。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53.42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150.13亿元,同比增长0.6%。2025Q1业绩实现同比转正。在近年房地产及建筑业经历周期性下行之下,公司业绩相比同行稳健。
重视分红,股息率具备吸引力。公司重视分红回馈投资者,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1040亿元,分红占净利润约20%。2024年公司分红率为24.3%,比例创上市以来新高,按照当前股价股息率约4.5%。公司持续稳健的分红派息,并且股息率较高,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吸引力。
总结与投资建议:作为全球建筑业龙头,在近年房地产及建筑业经历周期性下行过程中,公司业绩相比同行稳健。年内新签合同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基建新签增长较快,将有力支撑未来业绩。而房地产业务销售规模行业领先,作为央企持续经营稳健,逆市中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2025Q1业绩同比转正,下半年业绩持续修复可期。同时公司多年来稳定分红,股息率较高,具备吸引力。根据wind一致预期,公司2025-2026年EPS分别为1.16元和1.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08倍和4.9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优化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楼市销售下降。基建投资增速低于预期,带来行业需求下滑。公司新签合同低于预期,房地产减值计提高于预期。公司市场份额提升及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分红不及预期。 |
5 | 华源证券 | 王彬鹏,戴铭余,郦悦轩 | 维持 | 买入 | 主业稳健增长,新兴与海外动能加速释放 | 2025-04-29 |
中国建筑(601668)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小幅提升。公司2025Q1实现营收5553.42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为150.13亿元,同比+0.6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8.50亿元,同比+0.75%。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投资收益增加以及信用减值准备部分冲回,整体经营韧性良好。
新兴业务加速增长,海外布局稳步推进。分业务来看,2025Q1公司房建、基建、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649亿元、1283亿元、537亿元和23亿元,同比-0.2%、+0.5%、+15.5%、-11.3%;对应毛利率分别为6.09%、8.12%、16.87%、8.70%,同比变动-0.09pct、-0.43pct、-2.31pct、-2.07pct。整体来看,25Q1综合毛利率为7.8%,同比-0.24pct。公司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5年第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收入453亿元,同比+34.2%,有效增强了整体增长动能。分区域看,境外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5Q1实现收入239亿元,同比+8.5%;实现毛利11.8亿元,同比增长8.8%,海外市场拓展成效逐步显现。
新签合同保持增长,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5Q1公司建筑业新签合同总额为12037亿元,同比+8.4%,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623亿元,同比+178.5%。分业务来看,房建、基建、勘察设计分别新签订单7799亿元、4206亿元和33亿元,同比-3.3%、+40.0%、-18.3%。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厂房、科教文卫体设施及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建筑领域新签合同占比提升至75.97%,其中工业厂房新签合同同比增长7.5%至2318亿元。基建业务保持强劲增长,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务环保及水利水运板块均实现高增,新签合同金额分别达到1848亿元、821亿元、479亿元及97亿元,同比+96.6%、+44.4%、+31.2%、+29.3%。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合约销售额为665亿元,同比-14.5%;销售面积251万平方米,同比-4.4%。一季度公司新增土地储备195万平方米,布局全部位于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费用管控成效显现,CFO流出规模收窄。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65%,同比-0.1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6pct、+0.00pct、-0.09pct、-0.07pct。25年第一季度,公司冲回信用减值损失1.51亿元,同比多冲回1.19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67亿元。综合影响下25Q1净利率同比-0.02pct至3.23%。25Q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958.52亿,同比少流出7.43亿,收现比、付现比同比分别+0.10pct、-0.59pct至100.79%、118.10%。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亿元、494亿元、5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3%、+3.97%、+3.7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79/4.61/4.44倍。考虑到公司主业规模稳步增长、战略性新兴业务快速扩张、海外业务拓展成效持续显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方财政恶化和回款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6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任嘉禹 | 维持 | 买入 | 基建订单同比高增,境外业务持续扩容 | 2025-04-29 |
中国建筑(601668)
Q1收入业绩稳健增长,关注后续订单结转速度
公司25Q1实现营业收入5553.42亿元,同比+1.1%,实现归母净利润150.13亿元,同比+0.6%,扣非归母净利润148.5亿元,同比+0.8%,一季度基建及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容,给公司收入及订单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订单层面来看,25Q1公司建筑业务新签订单12037亿元,同比+8.4%,其中工业厂房、能源工程、水利水运等领域的订单延续了24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且海外业务收入及订单规模仍在快速放量。
能源、市政、水务水利订单高增,境外及战新产业规模扩容
分业务看,25Q1房建、基建、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649、1283、23亿元,同比分别-0.2%、+0.5%、-11.3%,新签合同额分别为7799、4206、33亿元,同比分别-3.3%、+40.0%、-18.3%,房建业务中,工业厂房、保障性住房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318、427亿元,同比分别+7.5%、+43.8%。基建业务订单增长势头强劲,其中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务及环保分别新签1848、821、479亿元,同比分别+96.6%、+44.4%、+31.2%。地产开发业务方面,25Q1实现收入537亿元,同比+15.5%,合约销售额665亿元,同比-14.5%,销售面积251万平米,同比-4.4%。新增土储195万平方米,25Q1末土储7625万平方米。境外业务方面,25Q1新签合同674亿元,同比增长1.5倍,实现收入239亿元,同比+8.5%。此外,25Q1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34.2%,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2%。
盈利能力小幅下滑,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收窄
公司25Q1毛利率为7.85%,同比-0.24pct,其中房建、基建、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1%、8.1%、16.9%、8.7%,同比分别-0.1、-0.4、-2.3、-2.1pct。25Q1期间费用率为3.65%,同比-0.1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6、+0.001、-0.09、-0.07pct。综合影响下25Q1净利率为3.23%,同比-0.02pct。现金流方面,25Q1公司CFO净额为-958.52亿元,同比少流出7.43亿元,收现比同比+0.10pct至100.79%,付现比同比-0.59pct至118.10%。
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建筑领域龙头央企,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我们维持此前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5、487、500亿元,截至4月28日收盘对应24年股息率为4.95%,建议关注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明显放缓,现金回收效果低于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7 | 西南证券 | 颜阳春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增速下滑,现金流持续改善 | 2025-04-23 |
中国建筑(60166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中国建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71.5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下降14.9%,EPS1.12元。拟派发红利每股0.27元。
境内建筑业务运营有所承压,订单增速放缓。公司位居2024年《财富》榜单世界500强榜单第14位、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第13位,是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71.5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下降14.9%。分业务来看,房建规模12955亿元,同比下降4.5%,基建业务5459亿元,同比下降1.0%,地产业务收入下降0.8%,海外业务收入达1186亿元,同比增长2.5%。公司2024年新签订单4502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基建合同增长21.1%。
盈利能力略微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2024年毛利率9.9%,同比基本持平;净利率2.1%,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分拆来看除研发费用同比略微下降外,其他费用基本略增。经营性现金流157.7亿元,较去年同期110.3亿元增加47.4亿元,大幅改善。
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公司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公司带来巨大市场。此外今年基建部分领域增长较为景气,如水利电力等领域的较快增长也为公司基建业务带来结构性机遇。公司全面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024年境外订单2110亿元,同比增长20.3%,公司大力实施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海外业务量质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8元、1.25元、1.31元,对应PE分别为5、4、4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给予公司2025年6倍PE,对应目标价7.08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行业下行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
8 | 华源证券 | 王彬鹏,戴铭余,郦悦轩 | 维持 | 买入 | 分红提升释放经营韧性,新签订单展现成长潜力 | 2025-04-20 |
中国建筑(601668)
投资要点:
业绩有所承压,分红稳定彰显韧性。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21871.48亿,同比-3.46%,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1.87、415.81亿,同比-14.88%、-14.33%;其中Q4单季实现收入5606.07亿,同比-5.67%,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84、45.60亿元,分别同比-38.89%、-39.03%。全年业绩承压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及公司房建业务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叠加减值计提显著增加,对利润形成较大拖累。2024年公司拟派发现金分红112.18亿元(含税),分红比例为24.29%,同比提升3.47pct,股息率为4.94%(截至2025/4/18收盘)。
传统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力,海外收入稳步增长。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房建、基建、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3,218.01亿元、5,509.03亿元、3,062.34亿元和108.22亿元,同比下降4.5%、1.0%、0.8%、7.9%;毛利率分别为7.4%、10.0%、17.3%、21.0%,同比变动+0.1pct、+0.2pct、-0.9pct、-0.3pct,房建与基建业务盈利能力略有提升。公司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收入2,241.8亿元,占总收入的10.25%,协同拉动整体增长动能。分区域看,境内实现收入20,685.14亿元,同比下降3.8%;境外实现收入1,186.33亿元,同比增长2.5%,海外市场呈稳步扩张态势。
新签订单稳步增长,工业厂房与能源工程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新签建筑合同额达40,80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境外新签合同2,110亿元,同比增长20.3%,海外拓展势头良好。分业务看,房建、基建、勘察设计分别新签订单26,516亿元、14,149亿元和143亿元,同比变动为-1.4%、+21.1%、-3.8%。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厂房、科教文卫体设施、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建筑领域新签合同占比提升至65.6%。其中,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7,216亿元,同比增长16.0%,占房建合同比重上升至27.2%,成为房建业务最大细分领域。基建业务中,能源工程、水务环保及水利水运板块维持高增长,新签合同总额占比提升至53.7%。其中,能源工程新签合同额5,008亿元,同比增长85.6%,占比跃升至35.4%,成为基建业务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水务环保与水利水运新签额分别为2,040亿元和5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3%和8.6%。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合约销售额4,219亿元,同比下滑6.5%;销售面积1,46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1.4%。全年新增土储882万平方米,年末土地储备总量达7,718万平方米,土地资源保持充足。
毛利率小幅回升,现金流改善显著。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9.86%,同比+0.02pct,Q4毛利率为12.84%,同比+0.46pct。全年期间费用率为4.95%,同比+0.2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6、+0.06、+0.04、+0.07pct。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为200.90亿元,同比多损失57.88亿元,投资净收益为15.05亿元,同比减少25.31亿元,综合影响下净利率为2.87%,同比-0.38pct,Q4单季净利率为1.89%,同比-0.94pct。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7.74亿,同比多流入47.43亿,收现比、付现比同比分别+1.28pct、+0.21pct至102.38%、102.19%。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42、494.31、512.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3%、+3.97%、+3.7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78/4.60/4.43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业务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安全边际较高,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结合公司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重点细分领域保持高景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放缓;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
9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张渌荻 | 维持 | 买入 | 经营现金流改善,基建新签合同增速快 | 2025-04-17 |
中国建筑(601668)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1-2月经营情况。
经营现金流改善。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871.48亿元,同比下降3.46%。其中房建营业收入13218亿元,同比下降4.5%,实现毛利978.5亿元,同比下降2.6%;基建营收5,509亿元,同比下降1.0%,实现毛利552.4亿元,同比增长1.0%。房地产营收3,062亿元,同比下降0.8%,实现毛利529.3亿元,同比下降5.9%;勘察设计营收108亿元,同比下降7.9%,实现毛利22.8亿元,同比下降8.9%。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61.87亿元,同比下降14.88%;实现扣非净利润415.81亿元,同比下降14.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57.74亿元,同比增长43%,主要由于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现金流管控。
资产减值损失有所增加。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9.86%,同比提高0.03pct;净利率为2.87%,同比下降0.38pct。期间费用率为4.95%,同比提高0.2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1.58%/0.89%/2.08%,同比+0.06pct/+0.06pct/+0.07pct/+0.05pct。应收账款为3170.94亿元,同比增长23.05%。资产负债率为75.81%,同比提高0.99pct。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00.91亿元,同比增加57.89亿元,主要系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减值损失较多所致。
工业厂房、能源工程、水务及环保新签合同增速快。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4.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建筑业务新签合同4.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房建新签合同26516亿元,同比下降1.4%;基建新签合同14149亿元,同比增长21.1%;勘察设计新签合同142.7亿元,同比下降3.8%。海外新签合同2213亿元,同比增长19.0%。从结构看,工业厂房新签合同7216亿元,同比增长16.0%;能源工程新签合同5008亿元,同比增长85.6%;水务及环保新签合同2040亿元,同比增长76.3%。2025年1-2月,公司新签合同7136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基建新签合同2317亿元,同比增长30.8%。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69、509.76、546.70亿元,分别同比+4.51%/+5.61%/+7.25%,对应P/E分别为4.61/4.36/4.0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10 | 国信证券 | 任鹤,朱家琪 | 维持 | 增持 | 龙头优势凸显,现金流持续改善 | 2025-04-17 |
中国建筑(601668)
核心观点
收入小幅下滑,回款压力增大拖累盈利。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871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14.9%。其中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6亿元,同比-5.7%,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38.9%。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降幅大于收入降幅,主要原因有二:1)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分别增加7.5/50.3亿元,同比+13.1%/+58.5%;2)2024年公司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金额有所增加,确认的终止确认损失增加14.1亿元,同比+84.4%,二者均与应收款质量下降相关。
新签订单逆势增长,地产销售彰显韧性。2024年公司全年建筑业新签合同额40808亿元,同比+5.4%,其中房屋建筑新签26516亿元,同比-1.4%,基础设施新签14149亿元,同比+21.1%,境内新签38697亿元,同比+4.7%,境外新签2110亿元,同比+20.3%。地产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4219亿元,同比-6.5%,实现合约销售面积1464亿元,同比-21.2%。
毛利率筑底回稳,费用率保持平稳。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86%,同比上升0.03pct,其中房建/基建/地产毛利率分别为7.40%/10.03%/17.28%,同比+0.14/+0.20/-0.93pct,建筑业务毛利率筑底回稳有效抵消了地产业务毛利率下行。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5%,同比上升0.24pct,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费用分别同比+0.6%/-1.3%/+14.4%。销售费用增长主因地产业务加大广告投入,相应支付的费用增加。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五年为正,投资收支比显著改善。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7亿元,连续五年为正。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102.4%/102.2%,分别同比+1.3/+0.2pct。同时,公司严控新增投资项目质量,加大项目投资回款力度,投资收支比显著提升,2024年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25.1亿元,净流出规模为2006年以来最小值。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受建筑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公司在手订单执行和回款周期拉长,收入和利润承压。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保持稳健增长,现金管理成效显著,持续加大分红力度,彰显行业龙头投资价值。结合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预计公司未来将持续控制经营风险,提升经营质效,预测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493/507/520亿元(前值605/642/677亿元),每股收益1.19/1.22/1.25元(前值1.44/1.53/1.62元),对应当前PE为4.54/4.41/4.3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和基建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的风险,国际经营风险,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减值风险。 |
11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任嘉禹 | 维持 | 买入 | 现金分红比例稳步提升,关注中长期投资价值 | 2025-04-16 |
中国建筑(601668)
现金分红比例稳步提升,股息率价值凸显
公司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71.5亿元,同比-3.46%,实现归母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14.88%,扣非归母净利润415.8亿元,同比-14.30%,其中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5606.1亿元,同比-5.67%,实现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38.89%,24年建筑市场竞争加剧、房地产业深度调整,导致公司收入业绩显著承压,同时24年减值计提显著增加,影响了较多利润。订单角度,24年公司累计新签建筑业务合同40808亿元,同比+5.4%。此外,公司制定24年每10股派息2.715元,现金分红比例为24.29%,同比提升3.47pct,截至4月15日收盘对应24年股息率为5.05%,建议关注中长期投资价值。
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厂房、能源、水利高景气
分业务看,24年房建、基建、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3218、5509、108亿元,同比分别-4.5%、-1.0%、-7.9%,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6516、14149、143亿元,同比分别-1.4%、+21.1%、-3.8%,房建业务聚焦工业厂房、科教文卫体设施、商业综合等公共建筑领域,上述类型新签合同占比提升至65.6%,其中工业厂房新签7216亿元,同比+16.0%,跃居房建业务细分领域规模首位。基建业务中,能源工程、水务及环保等细分领域快速扩容,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85.6%、+76.3%。地产开发业务方面,24年实现收入3062亿元,同比-0.8%,合约销售额4219亿元,同比-6.5%,销售面积1461万平米,同比-21.4%。新增土储882万平方米,24年末土储7718万平方米。境外业务方面,24年新签合同2213亿元,同比+19.0%,实现收入1186亿元,同比+2.5%,继续维持稳健增长态势。此外,24年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41.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0.25%。
毛利率小幅改善,现金流稳步向好
公司24年毛利率为9.86%,同比+0.02pct,其中房建、基建、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4%、10.0%、17.3%、21.0%,同比分别+0.1、+0.2、-0.9、-0.3pct。24年期间费用率为4.95%,同比+0.2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6、+0.06、+0.04、+0.07pct。24年公司合计计提了200.9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多损失57.88亿元。综合影响下24年净利率为2.87%,同比-0.38pct。现金流方面,24年CFO净额为157.74亿元,同比多流入47.43亿元,收现比同比+1.28pct至102.38%,付现比同比+0.21pct至102.19%。
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龙头优势在行业下行周期内提升市场份额,考虑到24年业绩不及我们预期,我们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5、487、500亿元(25-27年前值为542、56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明显放缓,现金回收效果低于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12 | 华源证券 | 王彬鹏,戴铭余,郦悦轩 | 首次 | 买入 | 基建龙头稳健发展,政策与海外市场助推成长 | 2025-03-24 |
中国建筑(601668)
投资要点: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中国建筑是全球领先的投资建设集团,长期稳居ENR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榜首,在房建、基建、房地产开发及勘察设计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2024年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4位,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承建众多高技术含量工程。2013-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68万亿元增至2.27万亿元,CAGR为12.8%;归母净利润由204亿增至543亿,CAGR为10.3%。2024年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达4.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展现稳健的增长态势。
三大业务:基建快速增长,房建地产市占率提升。①房建业务在施工规模收缩背景下市占率逆势提升,2024H1实现营收7,493亿元,同比增长1.7%。公司聚焦中高端“新房建”领域,尤其是工业厂房需求快速增长,2024H1新签合同额达3,891亿元,同比增长26.1%。②基建业务受益于财政扩张和政策红利,2024H1基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7%,全年新签合同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2025年《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地方专项债增至4.4万亿元,并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保障增强有望推动基建投资加速落地,未来增长动能充足。③地产开发业务在行业承压背景下,凭借央企资金和平台优势,逆势布局一线城市优质地块,旗下中建壹品、中海地产等企业在行业内排名领先。2024年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金额位居行业第一,未来公司地产业务市占率有望迎来进一步提升。
强化市值管理,股东回报水平提升。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来,持续进行现金分红并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分红率达20.82%,对应当期股息率达5.0%,在164家申万建筑装饰公司中排名第5,高于其他七大建筑央企。2024年初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与证监会多次强调央企市值管理,相关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伴随业绩增长及央企市值管理政策推进,公司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一带一路”加速国际化布局,海外业务快速增长。中国建筑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业务覆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聚焦基础设施、房建、工业园区等领域。截至2024H1,公司境外业务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3.7%。2024年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达2110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高于国内市场。公司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明显,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为长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国内基建房建领域龙头,受益于财政扩张及“一带一路”深化,基本盘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亿元、546亿元、57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3、4.1、3.9倍。参考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5.93倍的PE估值,结合央企市值管理推进,估值修复可期,海外业务持续拓展,长期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分红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