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源证券 | 陆韵婷 | 首次 | 买入 | 资产负债匹配良好,分红险转型处于行业领先 | 2025-06-23 |
中国人寿(601628)
投资要点:
中国人寿25年1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5%至288亿元,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加4.5%至5325亿元,表现稳健,具体来看:
1、归母净利润主要由保险服务业绩(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分出保费的分摊等+摊回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增长124%驱动,其中保险服务收入在总保费平稳的背景下温和上升0.8%,而保险服务费用大幅下降32.8%,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24Q1肺炎和支气管炎赔付基数高,而今年同期恢复至正常水准,以及国寿过去销售的万能险保证利率较高,24年较低的利率环境造成亏损,25Q1利率阶段性回升使得亏损有所转回;
2、国寿25Q1新单保费同比下降4.5%,扣除高增的短期险,国寿长期险新单同比降幅约为15.1%,显示出新单的业务压力,国寿25Q1新业务价值在同比口径下增长4.8%,我们认为相较主要同业略慢主要源于开门红就转型销售难度较高的分红险,以及银保基数较高,Q2以来公司已经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提升新业务价值的完成进度,我们预计年内新单和新业务价值都将有所回暖,举措包括:产品结构由中期年金转向价值率更高的传统/分红养老年金;部分产品在保持客户利益不变的情况下,在个险报行合一的框架下通过佣金时间分布和费用结构上的调整提升价值率;集团多种方式支持Q2的绩效达成,强化必保目标的达成;
3、国寿25Q1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6.8%至538亿元,对应总投资和净投资收益率为2.75%和2.60%,较去年同期微幅下降48和22bp,整体稳定。
国寿的核心优势在于资负匹配优秀,长期风险把控严格,分红险转型领先:
1、资产负债匹配优秀:公司多年来持续收窄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且相较于其他上市同业保险合同负债的折现率采用20/50/60日的均线(movingaverage),国寿采取即期利率(spot),和资产端计量方式保持一致,从而减少净资产的波动,在25Q1
利润表体现为“其他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的-470亿元,和“可转损益的保险合同金融变动”411亿元的相对匹配;
2、负债端长期风险把控较严:我们认为近年来国寿主要销售的产品是实际久期约为10年的年金,而非同业的传统增额终寿,从而有利于规避未来的潜在利率下行风险,且由于负债端久期较短,其对应的准备金折现利率处于曲线近端,较2.5%的预定利率接近,使得国寿的服务边际(CSM)安全性较高;
3、分红险销售转型较早:分红险具有刚性成本较低、各类经济和非经济假设偏差可被CSM吸收,以及类浮息债的短有效久期特点,国寿在25年开门红就主打分红,25Q1分红险占新单期缴比例达到51.72%,进度优于大部分上市同业;销售转型较顺利的背后是个险队伍良好的姿态,国寿持续经营客户、保费、主管和新人4条生产线并保持对月均星级人力、增率等核心指标的追踪;
4、偿付分红未来有空间:截至25年Q1末,国寿的偿付能力报告中对资产端依然采用老会计准则口径,后续资产重分类后将有较大的偿付能力释放。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0/1213/12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11.3%/4.1%,25-27年每股内含价值为55.1/59.7/64.1元,当前股价对应PEV估值为0.73、0.67和0.6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下降;2、权益市场大幅向下波动;3、新单保费大幅下降。 |
2 | 开源证券 | 高超 | 维持 | 买入 | 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超预期,分红险转型成效明显 | 2025-04-30 |
中国人寿(601628)
业绩增长超预期,分红险转型成效明显
(1)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288亿,同比+39.5%,业绩超预期。从利源分解看,保险服务业绩增长明显、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是拉动业绩增长主因。保险服务业绩259亿,同比+124%,主要得益于保险服务费用同比下降影响,预计当期赔付减少和亏损部分的转回(一季度利率抬升对VFA法下合同负债影响)两方面带动保险服务费用下降;投资服务业绩91亿,同比-49%,投资服务业绩下降预计主要受债市下跌影响。(2)截至2025Q1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6%,较年初-7.22pct,在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中,公司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3)我们维持公司归母净利润1171/1290/1478亿预测,分别同比+9.5%/+10.2%/+14.6%,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估值0.68/0.63/0.58倍,股息率(TTM)1.79%,公司资产负债匹配较好,利率波动对净利润和净资产影响较小,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关注后续权益市场beta催化,维持“买入”评级。
价值率提升带动NBV可比口径下提升,个险代理人队伍规模保持稳定(1)2025Q1公司总保费3544亿,同比+5.0%,新单保费1074亿,同比-4.5%,其中短期险保费415亿元,同比+19.2%。使用相同经济假设重述口径下,一季度NBV同比+4.8%,预计预定利率调降带来NBV Margin提升,驱动NBV增长。(2)公司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浮动收益型产品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提升至51.7%,同比大幅提升,转型成效明显。公司一季度末个险销售人力为59.6万人,环比-3.1%,队伍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新型营销模式试点有序推进,“种子计划”在前期改革基础上持续深耕。
债市下跌拖累公司总投资收益率,跨周期长期视角做资产配置
2025年一季度,面对波动的市场环境,公司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持续稳固配置底仓;权益投资继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着眼长远开展投资布局。2025年Q1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538亿,总投资收益率为2.75%,同比-0.48pct,预计受债市下跌影响;净投资收益442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2.60%,同比-0.22pct。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投资资产达6.82万亿,较2024年底增长3.1%。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寿险需求超预期减弱;权益持仓波动加剧。 |
3 | 国信证券 | 孔祥 | 维持 | 增持 | 负债结构优化,利润水平提升 | 2025-04-30 |
中国人寿(601628)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及成本表现分化。营收方面,一季度受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及权益市场震荡加剧影响,公司投资收益拖累营收表现,总营收同比下降8.9%。支出方面,2025年以来,受益于医疗险及健康险赔付水平大幅优化及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公司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2.8%,带动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因VFA保险合同采用当期市场利率计量,因此一季度债券市场波动导致短期保险服务费用出现一定波动。预计未来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推进,公司赔付水平将持续优化。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优于行业。2025年以来,行业受制于保险需求透支、预定利率调降、缺乏爆款产品等因素影响,保费收入增速疲软。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大优质产品供给,把握差异化销售策略。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代理人的“三化”转型,人均产能及队伍留存率同比提升。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3544.1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受益于优质存量客户及产品体系,续期保费同比增长9.7%;新单保费同比下降4.5%。
负债端提高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优化中长期资负管理水平。2025年一季度,公司把握“开门红”销售窗口期,主动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其中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例提升至51.7%,产品转型成果显著。此外,公司持续推行多元化产品供给,推动包括两全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健康险等业务的均衡发展。截至一季度末,公司使用相同经济假设重述背景下NBV同比增长4.8%,产品价值率持续优化。
资本市场震荡延续,公司投资收益承压。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类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现536.5亿元,同比下降17.2%。其中,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75%,较2024年同期的3.23%有所下滑;实现净投资收益442.4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60%,反映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资产配置压力。一季度,公司把握固收类资产配置机会,叠加权益投资结构的优化,稳定中长期收益水平,兼顾股息收益与增值空间。截至目前,公司高股息类权益资产投资规模已超1500亿元,在“资产荒”背景下,预计相应资产仍是公司未来核心布局方向。
投资建议:作为我国人身险行业龙头,中国人寿不断推进负债端一系列转型措施,叠加资产端配置结构优化,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EPS为3.83/3.88/3.9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69/0.64/0.58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增速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资产收益下行等。 |
4 | 东吴证券 | 孙婷,曹锟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新单结构显著优化 | 2025-04-30 |
中国人寿(601628)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人寿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1)营业收入1102亿元,同比-8.9%。2)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39.5%,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减少134亿,我们认为与健康险业务赔付优化以及利率上行导致部分VFA保单转盈利等有关。3)归母净资产5325亿元,较年初+4.5%。4)加权ROE为5.5%,同比+1.2pct。
寿险:浮动收益业务期交占比过半,可比口径下NBV同比正增长。1)新单业务结构显著改善。一季度新单保费规模1074亿元,同比-4.5%。公司积极推进产品供给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一季度首年期交保费中浮动收益型业务(分红险为主)占比为51.7%,同比大幅提升。2)可比口径下NBV同比+4.8%,我们预计公司NBV margin同比有所提升,主要与预定利率下调、业务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
人力:代理人规模基本稳定,队伍转型有序推进。1)销售队伍基本盘保持稳固。个险人力2024Q1、2024年末、2025Q1分别62.2万人、63.4万人、59.6万人,同比-4.2%,较年初-3.1%。2)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新型营销模式试点有序推进,“种子计划”在前期改革基础上持续深耕。
投资:资产规模稳健增长,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1)投资资产达6.82亿元,较年初+3.1%。2)总投资收益达到538亿元,同比-16.8%,净投资收益442亿元,同比+3.7%。总、净投资收益率分别同比-0.48pct、-0.22pct至2.75%、2.6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寿险行业龙头的竞争优势,预计伴随公司个险营销转型的深入推进,队伍质态和业绩表现将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2025Q1年经营情况,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5/1120/12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PEV0.68x、PB1.95x,仍处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新单保费增长不达预期。 |
5 | 太平洋 | 夏芈卬,王子钦 | 维持 | 买入 | 中国人寿2024年年报点评:保费结构改善,EV韧性充足 | 2025-04-27 |
中国人寿(601628)
事件:中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6714.57亿元,同比+4.7%;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108.9%;为337.09亿元,2023年经济假设下为458.05亿元,可比口径同比+24.3%。
负债端结构优化,业务质量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总保费收入同比+4.69%至6714.57亿元,其中首年期交保费、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分别+5.78%、+14.30%至1190.77、566.03亿元,占比同比分别+0.18pct、+0.71pct。14个月保单持续率达91.60%,同比+1.20pct,退保率为1.01%,同比-0.10pct。
个险渠道改革持续推进,人力质效延续改善趋势。报告期内,个险渠道、银保渠道、团险渠道、其他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5290.33、762.01、276.25、385.98亿元,同比+5.47%、-3.23%、-1.88%、+17.33%。个险渠道有序推进“种子计划”布局,已在24个城市启动试点。截至报告期末,个险销售人力为61.5万人,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5.0%。
投资收益驱动利润高增。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投资资产为6.61万亿元,同比+22.14%,其中债券、股票、基金占比分别为59.04%、7.58%、4.64%,占比同比分别+4.93pct、-0.37pct、+0.82pct。受益于资本市场表现回暖,报告期内,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137.78%至3082.51亿元,带动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为3.47%、5.50%,同比-24bp、+293bp。
经济假设调整,内含价值仍实现两位数增长。公司对经济假设进行适当调整,投资回报率假设下调至4%,普通型业务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假设保持为8%,浮动收益型业务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假设下调至7.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内含价值达1.40万亿元,同比+11.15%。
盈利预测:公司负债端结构持续优化,人力队伍质效不断改善,投资端收益弹性充足。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378.43、5669.13、6123.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07.79、1040.82、1101.04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0.48、22.72、24.42元,对应4月25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1.78、1.61、1.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大幅波动、渠道改革不及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