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陈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主业经营稳定,预计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50% | 2025-04-28 |
骆驼股份(601311)
2025Q1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主业经营稳定
骆驼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92亿元,yoy+10.7%,实现归母净利润6.14亿元,yoy+7.3%。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1.36亿元,yoy+19.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yoy+51.9%,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yoy+22.1%,公司2025Q1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主要系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带来的利润增加及部分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的正向影响。考虑到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公司国内铅酸电池销量增速略有放缓,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9.60/12.72亿元(前值为10.90/14.05亿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4.4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0.1、7.6、6.7倍,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主业汽车铅酸电池稳定增长,低压锂电业务随规模效应持续减亏,维持“买入”评级。
国内低压铅酸电池龙头,2024年低压锂电销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公司是国内汽车铅酸电池龙头,2024年国内主机配套、维护替换市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0.6%、6.6%,国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同时,公司加快海外市场渠道拓展,2024年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68.5%,持续巩固低压铅酸电池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也积极发力低压锂电池,2024年低压锂电销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收入4.05亿元,yoy+376%,毛利率同比提升20pct,随出货量提升实现规模效应,低压锂电业务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积极回报股东,规划2025-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0%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合计分红3.40亿元,分红比例为55.41%。2025年4月,公司发布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预计2025-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0%,积极回报股东。
风险提示:技术变革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难以传导至终端。 |
2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孙树林 | 维持 | 增持 | 海外与国内业务推进,2024年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 2025-04-21 |
骆驼股份(601311)
核心观点
海外与国内业务持续推进,2024年公司业绩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155.92亿元,同比+10.75%,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7.26%,扣非净利润5.93亿元,同比+10.85%;24Q4营收42.6亿元,同比+13.1%,环比+11.9%,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26.3%,环比-27.2%,扣非净利润1.1亿元,同比-26.3%,环比-20.5%。整体来看,2024年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售3830万KVAH,同比+10.69%,其中铅酸类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销量同比+约40%;另外公司持续布局海外产能、加大渠道建设,整体出口业务同样贡献增量。2024年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分红率55.4%。
费用管控稳定,锂电业务持续减亏。费用层面,24Q4骆驼股份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5%/2.8%/1.9%,同比分别-0.1/0.0/-0.2pct,环比分别+1.2/-0.1/0.0pct;盈利能力层面,24Q4公司销售毛利率15.6%,同比-0.7pct,环比+2.2pct,盈利能力依旧稳健扎实;24年公司低压锂电减亏明显,营收4.05亿元,同比+376.0%,毛利率提升至12.3%,同比+20.2pct,全年累计完成41个项目技术对接,共获得29个项目定点。
渠道扩张、客户认证、产能布局并进,出口业务提速。1)渠道扩张:截至24年底,公司拥有“优能达”服务商3400多家,终端商超12万家,已实现全国2742个区县服务商及终端商的注册;2)出口推进: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68.49%,积极开拓海外主机配套业务,2024年新获7个海外配套定点;分区制定海外营销策略与产品清单,开展精准营销;3)产能建设:截至24年,公司国内铅酸电池产能约3500万KVAH/年、国外铅酸电池产能约500万KVAH/年,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能力86万吨/年,并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提升领先优势。
低估值细分赛道龙头,渠道升级、业务开拓打开成长空间。骆驼股份未来的成长空间主要在于:1)渠道升级,铅酸蓄电池的后装市场、海外市场的规模远大于国内前装市场;2)业务开拓,公司积极开拓锂电池业务,储能电池研发持续推进,同时完成动力锂电池回收全流程研发标准化建设工作。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及经济环境变化,汽车行业需求承压。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业务稳定增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看好骆驼股份主业稳定放量,出海+业务开拓+渠道拓展打开成长空间,考虑到公司业务开拓带来的资源投入,维持公司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8.6/10.7/12.6亿元,对应EPS为0.73/0.91/1.07元,对应PE分别为11/9/7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武浩,徐国铨 | | | 一季报预增超预期,铅酸电池业务进一步向好 | 2025-04-18 |
骆驼股份(60131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同比+10.8%;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10.9%。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为2.2亿元到2.5亿元之间,同比增加6723.64万元到9889.91万元,同比+43.2%到+63.5%。
点评:
铅酸电池业务进一步向好带来一季度业绩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为2.2亿元到2.5亿元之间,同比增加6723.64万元到9889.91万元,同比+43.2%到+63.5%。今年一季度,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稳步增加,废旧铅酸电池回收盈利情况好转,汽车低压锂电池销量大幅提升,带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同时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以及汇兑收益增加等均对净利润的提升带来正面影响。并且公司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同比增加,也对净利润的提升带来正面影响。
公司打造多品类、差异化产品矩阵的优势满足多动力类型需求。公司产品涵盖汽车低压电池、储能电池及再生资源产品,打造了多品类、差异化的产品矩阵,满足内燃机车型、纯电动车型以及其他车型的各种产品要求。汽车低压电池方面,公司推出了起动富液电池、启停EFB/AGM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驻车空调电池12V/24V/48V全系低压锂电产品。公司通过实施铅酸与锂电“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优势板块,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加大推动新能源转型升级,汽车低压锂电池销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155.9/178.8/196.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1/9.5/12.9亿元,对应PE为15/10/7倍。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4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陈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一季度业绩快报超预期,主营业务经营扎实 | 2025-04-11 |
骆驼股份(601311)
一季度业绩快报超预期
骆驼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92亿元,yoy+10.75%,归母净利润6.14亿元,yoy+7.26%,扣非归母净利润5.93亿元,yoy+10.85%。其中2024Q4实现营业收入42.59亿元,yoy+13.07%,归母净利润1.26亿元,yoy-26.45%。同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2.23-2.55亿元,yoy+43.15~63.47%,扣非归母净利润1.90-2.23亿元,yoy+13.17%~33.02%。根据业绩快报,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并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14/10.90/14.0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5.4、8.7、6.7倍,公司主业汽车铅酸电池稳定增长,低压锂电销量实现大幅提升,有望随规模效应持续减亏,维持“买入”评级。
主业经营扎实,2025Q1业绩显著提升由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损益同时贡献公司深耕低压电池40余年,可提供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种产品。2025Q1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稳步增加,废旧铅酸电池回收盈利情况好转,汽车低压锂电池销量大幅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优化。此外,2025Q1资本市场表现较好,公司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同比增加,非经营性损益对净利润也有一定贡献。
低压锂电新产线预计年内投产,持续探索低压电源应用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催生了对12V锂电池的市场需求,24V锂电驻车空调电池可以满足商用车大部分日常用电需求。公司低压锂电池产品包括12V/24V/48V,截至2024H1已完成12个项目定点,为完成锂电产品的交付,2025Q1公司新能源产业园首条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工作,预计年内正式投产。公司坚持探索低压电源产业的应用场景,着力将战略版图向无人智能装备、电动船舶等全新应用场景延伸。
风险提示:技术变革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难以传导至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