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信达证券 | 匡培钦,黄安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Q2归母净利润+8.64%,集装箱板块业绩高增 | 2025-09-01 |
青岛港(601298)
事件:青岛港(60129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营业收入:25H1实现94.34亿元,同比+4.04%;25Q2实现46.26亿元,同比-0.23%。
归母净利润:25H1实现28.42亿元,同比+7.58%;25Q2实现14.39亿元,同比+8.64%。
扣非归母净利润:25H1实现26.90亿元,同比+3.83%;25Q2实现13.22亿元,同比+1.85%。
点评:
集装箱:分部业绩实现16.23亿元,同比增长49.9%,占比39.1%,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海向、陆向市场拓展。
集装箱吞吐量:25H1实现1703万标准箱,同比+7.65%;25Q2实现881万标准箱,同比+8.10%。其中,25H1实现国际中转箱量实现同比增长10.5%,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15.1%。
QQCT投资收益:25H1实现5.71亿元,同比增长2.85%。
干散杂货:分部业绩实现3.03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7.3%,主要受益于公司精准营销、积极匹配客户需求。干散杂货吞吐量25H1实现1.27亿吨,同比下滑1.7%。
液体散货:分部业绩实现10.69亿元,同比下滑14.1%,占比25.8%,阶段性受制于需求承压,但公司多措并举持续拓展货源。
液体散货吞吐量:25H1实现0.49亿吨,同比下滑10.1%,其中董家口港区两座12万吨级泊位投产争揽中转货源超300万吨。
青岛实华投资收益:25H1实现0.50亿元,同比下滑52.91%。分红: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划分配可用于分配利润的35%。叠加2025~2027年分红规划提出“可适当增加分红频次,可在年度内进行多次分红,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40%”,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后续分红水平。基于我们的盈利预测,假设公司分红比例为40%,对应2025年9月1日收盘价,股息率为3.9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暂不考虑公司并购计划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94.75、199.98、205.42亿元,同比增长2.82%、2.69%、2.72%,实现归母净利润55.08、57.86、60.79亿元,同比增长5.23%、5.04%、5.06%,对应EPS为0.85、0.89、0.94元,2025年9月1日收盘价对应PE为10.22、9.73、9.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港口整合推进不及预期;集装箱吞吐量不及预期;液体散货吞吐量不及预期。 |
2 | 华源证券 | 孙延,刘晓宁,曾智星,王惠武 | 首次 | 买入 | 北方沿海枢纽港口,成长与红利兼具 | 2025-06-06 |
青岛港(601298)
投资要点:
北中国集油枢纽港,整合红利赋能成长性。青岛港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港,依托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区位优势,背靠广阔经济腹地,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稳居全球第四、第五。公司提供集装箱、干散货、液体散货的装卸和配套服务、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港口配套服务等。其中,液体散货和集装箱业务板块贡献主要利润。自2018年山东省港口整合进程开启后,港口发展一体化效应逐步释放。青岛港作为龙头港享受整合红利,枢纽地位进一步突出。公司财务表现持续优化,ROE常年领跑行业,分红率可观,成长性、红利性兼具。
集装箱板块:北方枢纽港,成长态势强劲。2024年,公司实现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TEU(同比增长7.2%),实现营收16.78亿元(同比增长39.89%),对利润总额贡献率超30%。作为北方集装箱枢纽港,用高密度航线覆盖广阔腹地,成长动能多点发力。费率方面:市场化定价有望释放费率增长空间;产能方面: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升30%作业效率。目前,码头装卸效率达60.9自然箱/小时,持续拓宽产能上限;吞吐量方面:山东外贸进出口差距不断扩大,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外贸结构与集装箱运输高度契合,货源基础稳定。此外,公司不断扩航线,拓中转,建陆港,通过密集布局航线网络套牢腹地货源,强化区域枢纽地位。
液体散货板块:短期承压,长期韧性犹存。2024年,腹地炼厂炼油效益持续亏损,叠加国际博弈推高原油价格,腹地炼油厂开工负荷持续处于低位,公司液体散货吞吐量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韧性仍在。公司通过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等优质油质资产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整合红利犹存。同时,依托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石化产业基地的集群优势,公司逐渐形成"前港后厂"运营模式以降本增效。青岛石化异地搬迁项目加速落地,有望为液散业务提供稳定的长期需求支撑。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2/57.95/60.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0%/5.52%/5.0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0.66/10.10/9.62倍。首次覆盖,鉴于公司业绩成长性和分红率可观,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港口整合或不及预期;国际宏观贸易形势不及预期;现金分红或不及预期 |
3 | 信达证券 | 匡培钦,黄安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6.51%,经营稳健看好后续分红能力 | 2025-04-30 |
青岛港(601298)
事件:青岛港(601298.SH)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
营业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48.07亿元,同比增长8.51%。
归母净利润: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14.02亿元,同比增长6.51%。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13.68亿元,同比增长5.83%。
点评:
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增,我们认为受益于山东省出口需求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集装箱吞吐量82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2%,山东省出口金额实现0.53万亿元,同比增长3.5%,支撑集装箱吞吐量。
行业干散杂货、液体散货吞吐量承压,我们认为公司货物吞吐量稳增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腹地需求韧性。根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2025年一季度铁矿石、煤炭、原油主要接卸港口企业吞吐量整体承压。分货种看:
铁矿石: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进口铁矿石接卸港口企业铁矿石吞吐量实现3.39亿吨,同比下滑1.68%;
煤炭: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煤炭下水港口企业煤炭吞吐量实现1.55亿吨,同比下滑7.40%。
原油: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原油接卸港口企业原油吞吐量实现0.98亿吨,同比下滑7.95%。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货物吞吐量实现1.77亿吨,同比增长2.9%。综合考虑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我们认为公司干散杂货、液体散货吞吐量整体表现优于行业,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腹地需求韧性。
分红:我们认为公司维持高分红的能力,确保投资价值。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2.37亿元,同比增长120.47%。叠加前期2025~2027年分红规划提出“可适当增加分红频次,可在年度内进行多次分红,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40%”,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后续分红水平。基于我们的盈利预测,假设公司分红比例为40%,对应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股息率为4.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暂不考虑公司并购计划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94.75、199.98、205.42亿元,同比增长2.82%、2.69%、2.72%,实现归母净利润55.17、58.04、60.95亿元,同比增长5.38%、5.21%、5.02%,对应EPS为0.85、0.89、0.94元,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为10.11、9.6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港口整合推进不及预期;集装箱吞吐量不及预期;液体散货吞吐量不及预期。 |
4 | 天风证券 | 陈金海 | 维持 | 买入 | 低PE、高ROE,拟现金收购增厚EPS | 2025-04-30 |
青岛港(601298)
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业绩稳增长、持续高分红
青岛港是山东国资控股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吞吐量增速领跑行业,综合实力世界一流。青岛港货源结构综合,航线分布广泛,抗风险能力较强,美国方向的进出口货量约占青岛港总货物吞吐量的5%。2014-24年,青岛港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迅速,主要系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提速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外需韧性逐步体现,叠加内需疲软及港口分流有望缓解、整合持续推进,2025年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重组方案调整:拟现金收购优质油品资产
2025年2月,公司对重组方案进行调整,仅保留以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油品公司100%股权和日照实华50%股权。预计合并后,青岛港ROE有所摊薄,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公司EPS增厚6.07%,且资产包对应PB为1.2倍,低于青岛港A股上市公司,估值合理。同时,收购附带业绩承诺及补偿约定,保障公司权益。本次交易将日照港集团下属优质液散码头资产注入青岛港,有利于发挥相关业务的协同效应,提高青岛港油品业务稳定性。
低PE、高ROE,长久期投资价值凸显
2024年青岛港ROE(加权)和ROA分别为13%和9.3%,在A股上市港口中居首位,液散、集装箱业务有望推动公司ROE稳中有升;青岛港具备较高的ROE和ROIC,兼具较低的杠杆率,如果未来适当加杠杆,ROE会进一步提高。青岛港现金流充裕,常年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2018-24年青岛港分红比例均值为44%,居于行业前列,股息率托底投资价值。截至目前,青岛港PE(TTM)为10.7倍,低于多数同行。若利率震荡下行,永续经营模式下青岛港的贴现价值提高,投资价值凸显。
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外贸或将承压、经济波动等因素,调整2025-26年的预测归母净利润至54、56亿元(原预测56、58亿元),引入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5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对区域腹地经济发展依赖的风险,港口整合的风险,测算结果具有主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