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马可远 | 维持 | 增持 | 光伏业务阶段性承压,新材料业务量利齐增 | 2025-10-31 |
博威合金(601137)
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4.74亿元,同比+6.07%;实现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19.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16.73%。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52.52亿元,同比-8.12%,环比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55.53%,环比-43.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49.83%,环比-35.10%。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系新能源业务盈利下降所致。
期间费用率优化,资产负债率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3.20%,同比-2.53pct;净利率为5.69%,同比-1.83pct。单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1.35%,环比-2.67pct;净利率为3.89%,环比-2.94pct。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5%/2.97%/2.31%/0.25%,同比下降0.43pct。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5.54%,较2024年年末提升4.22pct。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2亿元,同比降幅较大,主要系新能源美国工厂运营储备原材料、存货增加所致。
光伏业务阶段性承压,新材料业务量利齐增。公司三季度业绩同环比有所下滑的原因是生产经营变动过程中的阶段性下滑,主要由于:1)美国对越南光伏电池组件加征高额双反税率,导致越南出口至美国的组件盈利能力显著受挫;2)美国电池组件投产后,在三季度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成本较高,未反映真实盈利能力。在新能源板块业绩下滑的同时,公司新材料板块净利润同比有较大增长,销售量提升,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产销量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 2 | 中原证券 | 石临源 | 首次 | 增持 | 公司点评报告:铜合金业务量利双增,美国光伏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 2025-09-25 |
博威合金(601137)
事件: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7.88%,基本每股收益0.83元。
投资要点:
公司是高端铜合金制造企业,同时注重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在新材料业务板块,公司是国内铜基特殊合金材料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从事中高端铜合金棒材、板带材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2025年公司新材料和新能源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8.53%,21.47%。
新材料业务稳健增长,上半年量利双增。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35亿元,同比增长23.83%;实现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10.21%。公司新材料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稳步提升主要受益于储备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人工智能行业的客户销量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带来的规模效应。从产量来看,上半年公司新材料产品销量合计12.56万吨,同比增长11.03%,完成全年目标销量的45.18%。合金棒材/线材/带材/精密细丝销量分别为5.59/1.53/3.60/1.84万吨,同比增长11.76%/2.57%/11.90%/14.85%。从单吨利润来看,上半年产品单吨净利润为1865.48元/吨,同比小幅下滑0.73%。
新能源业务净利润和销售量同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70亿元,同比下滑10.10%;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3.96%。公司在美国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客户战略合作关系,因此光伏组件销售量同比有所增长,上半年销售1017MW,同比增加4.52%。但由于美国组件终端价格有所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所降低。从单瓦净利来看,上半年组件单瓦净利0.43元,同比小幅下滑2.27%,光伏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盈利能力有所波动,费用管控表现稳健。从盈利能力上来看,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16%,较去年同期减少1.12pct。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1%/5.62%/-0.23%/2.25%,较去年同期分别-0.02/+0.11/-0.03/-0.46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合计6.80%,较去年同期增加0.06pct。公司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新能源美国工厂开始运营,运营费用增加所致。公司净利率为6.62%,较去年同期减少0.57pct。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能持续优化。新材料方面,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已于2025年6月底正式投产。3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扩产项目已完成工厂设计规划、主体设备合同签订等工作,正在优化建设方案;新能源方面,美国2GW N型组件项目正在提升产能利用率,新增1GW N型组件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3GW。同时2GW N型电池片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并新增1GW N型电池片产能,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2025年7月4日,美国“大而美”法案签署生效,法案保留了美国光伏组件和电池片项目的IRA联邦补贴,同时逐步限制海外组件在终端电站项目上的使用量。与海外产能相比,公司美国产能具有一定的稀缺优势,有利于项目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铜合金产品下游应用领域涵盖AI、半导体等高景气行业,高端产品具有成长性。新能源业务随着美国本土产能有序释放,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因此,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06.60/224.86/253.56亿元,净利润为14.73/15.63/16.93亿元,对应的EPS为1.81/1.92/2.08元,对应的PE为14.18/13.37/12.34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化经营及国际政策变动风险,铝加工费下调,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 3 | 山西证券 | 肖索,贾惠淋 | 首次 | 买入 | AI算力发展提振新材料产品需求,美国新能源产能有序推进 | 2025-09-16 |
博威合金(601137)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15.2%;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6.0%。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同比+19.9%,环比+5.9%;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4.2%,环比+13.4%。
事件点评
新材料:销量持续增长,净利润稳步提升。得益于公司储备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人工智能行业的客户销量持续增长,2025年H1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23.8%,在总营收中占比78.5%。2025年H1,公司新材料产品合计销量为12.56万吨,同比+11.0%;其中合金棒
材、合金线材、合金带材、精密细丝销量分别为5.59万吨、1.53万吨、3.60万吨、1.84万吨。2025年H1,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净利润2.3亿元,同比+10.2%,单吨净利润为1865.5元/吨。展望未来,在AI、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爆发式增长下,公司铜合金材料有望在液冷散热及高速互连等方向充分受益,凭借高性能产品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新能源:利润同比增长,美国产能有序推进。受美国组件终端价格下降影响,2025年H1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10.1%,在总营收中占比21.5%。由于公司在美国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客户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光伏组件销售量同比维持增长,2025H1光伏组件销售量为1.017GW,同比+4.5%。公司在美国投资建设的2GWN型组件项目4月末已正式试产,扩产的1GW组件项目预计8月份开始试产。此外,美国2GWN型电池片项目的制造装备已经到项目建设仓库,新增的1GW电池片产能在同步建设之中,争取在2026年年底投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2/1.94/2.38,对应公司
9月15日收盘价,2025-2027年PE分别为13.5/12.7/10.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新材料业务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电解铜、电解锌、电解镍、锡锭等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 |
| 4 | 国信证券 | 刘孟峦,马可远 | 维持 | 增持 | 25H1归母净利润同增6%,美国光伏产能有序推进 | 2025-08-21 |
博威合金(601137)
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13%。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2.21亿元,同比+15.21%;实现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6.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7.88%。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57亿元,同比+19.94%,环比+5.90%;实现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4.17%,环比+13.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2.02%,环比+14.06%。上半年铜合金产品销量同比提升11%,净利润同比提升10%。公司25H1实现铜合金新材料合计销量12.6万吨,同比+11.0%,完成了2025年全年目标销量一半的90%。铜合金中棒材销量5.6万吨(同比+11.8%),线材销量1.5万吨(同比+2.6%),带材销量3.6万吨(同比+11.9%),精密细丝销量1.8万吨(同比+14.9%)。盈利方面,25H1新材料板块实现营收79.35亿元,同比+23.83%;实现净利润2.34亿元,同比+10.21%;单位净利润为1,865元/吨,同比-0.73%。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人工智能等行业的铜合金销量增长,带动板块营收和利润提升。重点项目方面,2025年6月底公司的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线材扩产项目投产,3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扩产项目目前已完成工厂设计规划、主体设备合同签订等工作。
上半年新能源板块利润同比提升4%,美国项目如期推进。公司新能源板块25H1实现销量1,017MW,同比+4.5%;实现营收21.70亿元,同比-10.10%;实现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3.96%;单位净利为0.43元/W,同比-0.53%。美国2GW N型组件项目在2025年4月试产,目前产能利用率正逐月提升;新增1GW N型组件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5年8月开始试产,投产后公司在美国的光伏组件产能将提升至3GW;公司在美国的N型电池片项目正在进行基建工程,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届时公司在美国的光伏电池片产能能够和光伏组件产能相匹配。7月4日美国“大而美”法案签署落地,保留了光伏组件和电池片项目的IRA联邦补贴政策,同时逐步限制海外组件在终端电站项目上的使用量,截至25Q2末美国市场光伏组件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产销量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06.15/236.83/240.20亿元,同比增速10.50%/14.89%/1.42%;归母净利润为13.90/14.96/16.78亿元,同比增速2.70%/7.60%/12.21%;EPS为1.71/1.84/2.06,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4/14.3/12.8x。考虑到公司的铜合金产品壁垒较高,且新能源业务也抓住美国市场,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