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王璐 | 维持 | 买入 | 2025H1同比减亏,年内有望实现业绩扭亏 | 2025-09-06 |
隆基绿能(601012)
主要观点:
2025H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69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公司2025H1实现收入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母净利-25.69亿元,同比减亏;其中,2025Q2实现收入191.61亿元,同比下降8.12%,环比增长40.35%;归母净利-11.33亿元,同比减亏。
2025H1硅片及组件产品销售同比微增,单位亏损收窄
25H1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其中组件出货量39.57GW),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导致经营亏损、增量不增收。
BC产能稳步爬坡,2025年底BC产能有望超过60%
25H1公司高价值HPBC2.0先进产能稳步爬坡,量产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上半年出货约4GW,畅销至中国、欧洲、亚太、拉美、中东非等70多个国家或地区,基于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引领行业高价值市场布局。预计2025年末,通过技术升级,公司HPBC2.0电池高效产能占比超过60%。面向高端分布式市场,公司融合HIT高质量钝化和BC工艺,创新开发并成功量产HIBC(高低温复合钝化背接触技术)组件,首次依托2382mm×1134mm黄金尺寸实现组件功率700W+,效率达到25.9%,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一款工业化光伏产品。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收入676/723/742亿元,同比-18.1%/+6.8%/+2.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20/49亿元(此前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4/19/46亿元,本次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主要系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库存减值影响利润),同比+58.8%/+156.1%/+144.3%,对应当下-/66/27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组件行业价格竞争超预期的风险、硅片及组件价格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自律行为不及预期的风险、BC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 | 维持 | 买入 | 2025中报点评:Q2环比减亏,BC量产逐步推进 | 2025-08-26 |
隆基绿能(60101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5H1营收328.1亿元,同-14.8%,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50.9%,毛利率-0.8%,同-8.5pct,归母净利率-7.8%,同5.8pct;其中25Q2营收191.6亿元,同环比-8.1%/40.3%,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环比-60.7%/-21.1%,毛利率1.6%,同环比-5/5.8pct,归母净利率-5.9%,同环比8/4.6pct。
Q2出货环比提升、BC量产稳步推进:公司25H1硅片出52.08GW(外销24.72GW),电池组件出货41.85GW(其中组件出货量39.57GW);测算Q2硅片出货约28.62GW(外销13.46GW),单瓦亏损环比略有收窄;Q2电池组件出货约24.92GW,其中BC组件出货持平Q1约4GW,受益于Q2抢装价格提升、组件单瓦亏损大幅收窄。公司二代BC量产持续推进,截止Q2末公司BC2.0自有产能达24GW;组件量产效率达24.8%,签单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出货约4GW,我们预计25年末通过技术升级,公司HPBC2.0电池产能占比超过60%。
财务指标健康、在手现金充沛:25H1末公司资产负债率60.72%,有息负债率21.45%,财务健康行业领先。公司25H1期间费用25.2亿元,同-30.8%,费用率7.7%,同-1.8pct,其中Q2期间费用11.9亿元,同环比-33.5%/-10.3%,费用率6.2%,同环比-2.4/-3.5pct;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4.8亿元,同-92.4%,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12.6亿元,同环比-182.9%/-172.3%;25H1资本开支42.1亿元,同24.4%,其中Q2资本开支7.7亿元,同环比-70.3%/-77.7%;25H1末存货144.6亿元,较年初8.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行业竞争加剧,光伏组件价格下行,我们下调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8/31.2/72.7亿元(25-26年前值为33/49亿元),同增48%/170%/133%,考虑公司BC量产稳步推进,财务健康程度行业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行业供需失衡等 |
3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朱碧野,王一如,林誉韬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盈利阶段性承压,坚定BC产品领先布局 | 2025-08-25 |
隆基绿能(601012)
事件: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同比-14.83%;实现归母净亏损2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实现扣非净亏损3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2025H1公司拟计提减值准备11.67亿元,包括存货跌价准备7.61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32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0.49亿元、合同资产减值准备0.25亿元。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61亿元,同比-8.12%,环比+40.35%;实现归母净亏损11.33亿元,亏损环比收窄;实现扣非净亏损13.21亿元,亏损环比收窄。
盈利阶段性承压。2025H1,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其中组件出货量39.57GW),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导致经营亏损、增量不增收;2025H1公司实现同比减亏,主要受益于运营提效促进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下降,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
坚定BC产品领先布局。2025H1,公司高价值HPBC2.0先进产能稳步爬坡,量产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产品签单量快速增长,2025H1出货约4GW,畅销至中国、欧洲、亚太、拉美、中东非等70多个国家或地区。公司持续推进BC产品效率提升,2025H1,公司BC电池研发效率达到27.81%,BC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再度刷新全球晶硅电池和组件效率纪录。基于BC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公司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BC渗透率加速提升,引领行业高价值市场布局。公司持续扩张先进产能,通过技术升级,公司预计2025年末HPBC2.0电池高效产能占比将超过60%,有望率先完成产品结构升级。
持续完善全球化布局。2025H1,公司在国内市场紧抓政策窗口期抢装机遇,国内组件销量实现同比超70%强劲增长;海外聚焦高价值客户和细分市场,欧洲市场地位不断稳固,在西班牙、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高价值细分市场取得突破性增长,并荣获澳大利亚SolarQuotes半年度评级光伏组件品牌TOP1。硅片业务方面,公司高品质泰睿硅片快速实现全面推广,截至25年6月末,外销N型硅片泰睿渗透率达90%;此外,海外硅片客户拓展卓有成效,上半年硅片海外销量同比大幅增长70%以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6.51、847.61、94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9、29.89、50.80亿元,以8月22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6-2027年PE为42X、25X,公司坚持BC技术领先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等。 |
4 | 国金证券 | 姚遥,张嘉文 | 维持 | 买入 | 提效降费显著减亏,BC产品加速渗透 | 2025-08-24 |
隆基绿能(601012)
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28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25.69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其中Q2实现收入192亿元,同比-8%,环比+40%;归母净利润-11.33亿元,同比(24Q2为-28.93亿元)、环比(25Q1为-14.36亿元)均减亏。
经营分析
期间费用下降、减值减少带动亏损显著收窄。上半年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同增17%,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其中组件出货量39.57GW)、同增23%。受光伏产业链价格跌破成本的影响,公司毛利率仍处亏损状态,但公司凭借运营提效带动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大幅下降37%/23%,同时资产减值大幅减少,上半年亏损较去年同期显著收窄。Q2产业链抢装带动价格回升,测算公司硅片、电池组件业务单位亏损收窄,公司销售毛利率环比修复3.4PCT至-0.8%。
领先BC技术加速渗透,海外硅片销量占比提升。上半年公司HPBC2.0先进产能稳步爬坡,电池量产良率达97%、量产组件转换效率达24.8%,BC技术加速市场渗透,签单量快速增长,上半年HPBC2.0出货约4GW。截至报告期末公司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西咸、铜川HPBC2.0电池产能开始逐步投产,渭北项目稳步推进中,与英发德睿、平煤隆基协作产能开始逐步投产,预计2025年末HPBC2.0高效电池产能占比超过60%。此外,公司高品质泰睿硅片快速实现全面推广,外销N型硅片泰睿渗透率达90%;公司敏锐把握行业内电池制造的分散化趋势,海外硅片客户拓展卓有成效,上半年硅片海外销量同比大幅增长70%以上。
“反内卷”有望推动产业链价格及盈利修复,财务稳健保障穿越周期。6月底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多个环节价格已上涨,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参会,预计后续组件价格有望传导上游涨幅、逐步覆盖成本,带动行业盈利修复。截至Q2末公司在手现金近500亿元,资产负债率60.72%、有息负债率21.45%,债务压力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保障公司穿越周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行业的最新判断,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7、39.3、60.8亿元,公司BC产品加速渗透,光伏“反内卷”推进下盈利有望逐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