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郭丽丽,王钰舒 | 维持 | 买入 | 电量高增,盈利能力同比向好 | 2024-11-07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7.60亿元,同比增长12.81%;实现归母净利润50.93亿元,同比下降6.31%。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7.01亿元,同比增长19.97%;实现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14.69%。
点评:
新机组投产带动发电量增长,单三季度同比高增38%
单三季度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433小时,同比提高5小时;太阳能平均利用小时为333小时,同比下降26小时。叠加新机组投产,单三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164.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5%。其中,风电9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08%;太阳能6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74%;水电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3%;独立储能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2.73%。
盈利能力向好,毛利率同比提高1.9pct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7.01亿元,同比增长19.97%,低于电量增速,或系公司上网电价有所下行。成本端,随着新机组投产,固定资产折旧及项目运营成本增加,单三季度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73%至34.51亿元。综合来看,公司单三季度毛利率为48.5%,同比提高1.89pct。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有所优化,单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2.24%,同比下降3.6pct。叠加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致投资净收益由正转负,单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21.10%,同比提高1.51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14.69%。
公司在手项目充足,新能源装机有望快速提升
截至6月末,公司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合计2347.70万千瓦,其中风电551.14万千瓦、太阳能1334.56万千瓦、抽水蓄能360万千瓦、独立储能102万千瓦。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144.12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0万千瓦,剩余均为太阳能发电项目。此外,公司近日公告,拟投资建设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共建设光伏85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建设煤电6×66万千瓦和新型储能500万千瓦时。
投资建议:考虑到前三季度业绩及电量情况,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2、82、91亿元(前值为78、87、97亿元),对应PE19、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补贴兑付节奏大幅放缓、行业技术进步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开发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2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蔡思 | 维持 | 增持 | 风资源转好带动业绩超预期 期待绿电价值回归 | 2024-11-07 |
三峡能源(60090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1亿元,同比增长19.97%,实现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14.69%,超出我们的预期。
9月风资源显著好转,使得公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超出我们的预期。
2024年Q3公司实现发电量164.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5%,其中陆上风电发电量6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6%,海上风电发电量2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光伏发电量6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74%,风电发电量超预期是公司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根据中电联的数据,今年7、8、9月风电利用小时数分别同比变化-20、-7、32小时,9月风资源显著好转,扭转三季度前期风资源较差的情况。受此影响,Q3公司毛利率48.5%,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另外,Q3公司实现投资收益-0.5亿元,同比减少1.8亿元。
计划投资新疆新能源大基地21.5GW,特高压外送项目收益率存在保障。公司公告计划在南疆投资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项目总规模21.5GW,包括8.5GW光伏、4GW风电、4GW火电和5GW储能,项目总投资718.5亿元,按照25%资本金投入,公司持股项目公司比例34%,剩余股权由长江电力、三峡资本等集团兄弟公司持有。值得强调的是,本项目为“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项目,计划依托已纳规的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消纳,项目建设期3-4年,其中新能源与储能项目建设将根据煤电项目、外送通道建设进度适时调整,保障“三位一体”同步建成。我们认为,该项目作为特高压外送项目,同时配套火电、储能调峰,并且强调项目进度根据外送通道建设进度适时调整,保障同步建成,一定程度上为项目未来的消纳、电价和回报率提供保障。
近期绿电利好政策频发,期待绿电价值回归。一方面,近期宁夏、内蒙分别出台政策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目标比例向下游用户进行分解,有望从企业层面入手提升对于新能源消费量和绿证的需求,释放绿电环境价值;另一方面,今年广西率先提出政府授权合约机制,明确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价与合约电价(0.38元/千瓦时)的差额予以补贴或回收,引导新能源项目电价维持在某一电价附近,保障新能源项目的回报率,这一政策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有效提升新能源项目回报率的稳定性,提升新能源项目价值。我们认为,行政手段稳定电价和提升绿证价值双管齐下,有望稳定未来新能源项目回报率预期,推动绿电价值回归。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7.2、70.1、73.2亿元,同比增长率-6.4%、4.2%、4.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20、19倍,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化交易带来的电价下滑风险,限电率提升带来的电量下滑风险 |
3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 | 维持 | 增持 | 电量增长使得营收提升,电价下降影响利润 | 2024-11-03 |
三峡能源(600905)
核心观点
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60亿元(+12.81%),归母净利润50.93亿元(-6.31%),扣非归母净利润50.89亿元(-4.89%);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1亿元(+19.97%),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14.69%),扣非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12.61%)。前三季度营收增长的原因:公司新项目投产发电,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1)平价电量增加、占总上网电量的比重上升,且上网电量结构变化,同时市场化交易存在波动性,总体电价同比有所下降;2)受电源分布和各地区消纳情况综合影响,发电收入增幅放缓;3)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6.23%。
2024Q3公司风光发电量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发电量164.87亿千瓦时(+38.05%),风电发电量91.78亿千瓦时(+24.08%)其中陆上风电发电量62.12亿千瓦时(+19.46%),海上风电发电量29.66亿千瓦时(+35.00%);太阳能发电量67.75亿千瓦时(+62.74%);水电发电量3.64亿千瓦时(+0.83%)。
新能源项目建设推进,装机容量有望持续增长。公司拟投资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共建设光伏85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建设煤电6×66万千瓦和新型储能500万千瓦时。南疆基地项目的投资主体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三峡若羌公司,若羌公司股东为三峡能源、长江电力、三峡资本、三峡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16.5%、16.5%。南疆基地项目动态投资金额718.48亿元,所发电力拟依托已纳规的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消纳,预计南疆基地项目整体工程建设期3-4年,其中新能源与储能项目建设将根据煤电项目、外送通道建设进度适时调整。目前,公司在建项目装机规模较大,未来项目投运将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电量下降;电价下滑;新能源项目投运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投资建议:由于电价下降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80/89亿元(原预测值为81/92/100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0%/13.4%/11.8%;EPS分别为0.25/0.28/0.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3/17.0/15.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4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黎静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Q3发电量高增,拟建12.5GW新疆大基地项目 | 2024-11-01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受益于公司新项目顺利投产发电,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7.6亿元,同比增加12.81%;归母净利润50.93亿元,同比下降6.31%;扣非归母净利润50.89亿元,同比下降4.89%。单季度来看,24Q3公司收入67.01亿元,同比增加19.97%,环比下降6.41%;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加14.69%,环比下降34.77%;扣非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加12.61%,环比下降34.98%。
电价下滑叠加投资收益表现较差,盈利能力承压。盈利能力方面,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3.47%,同比下降1.82pcts,净利率为28.7%,同比下降3.42pcts,主要系平价电量增加、占总上网电量的比重上升,总体电价同比有所下降,发电收入增幅放缓,以及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6.23%所致。单季度来看,24Q3毛利率为48.5%,同比增加1.89pcts,环比下降3.56pcts,净利率为21.1%,同比增加1.51pcts,环比下降6pcts。
费用率方面,24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5.8%,同比下降15.73pcts;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74%/0.05%,同比下降0.16pct/增加0.01pct。
单季度发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总发电量5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0%。2024Q3总发电量164.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5%。其中:1)风电:完成发电量9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08%(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6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6%,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2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00%);2)太阳能:完成发电量6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74%;
3)水电:完成发电量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3%;4)独立储能:完成发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2.73%。
拟718.48亿元投资建设新疆南疆大基地项目,光伏+风电共12.5GW。10
月3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共建设光伏85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建设煤电6×66万千瓦和新型储能500万千瓦时。项目动态投资金额为718.48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占投资金额的25%,由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出资,公司出资61.07亿元。预计该基地项目整体工程建设期3-4年,所发电力拟依托已纳规的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消纳,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新能源发电利用率不低于90%,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川渝地区送电约360亿千瓦时。
投资建议:公司23年新增装机正逐步兑现业绩,发电量明显提高,但电价有下行压力,业绩有所承压,我们预计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90/74.96/79.58亿元,24/25/26年EPS分别为0.24/0.26/0.28元,对应10月31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8/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风光自然条件变化;电量消纳不及预期;电价波动风险。 |
5 | 中国银河 | 陶贻功,梁悠南,马敏 | 维持 | 买入 | 三峡能源2024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拟投资新疆大基地项目 | 2024-11-01 |
三峡能源(600905)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实现营收217.60亿元,同比+12.81%,实现归母净利50.93亿元(扣非50.89亿元),同比-6.31%(扣非同比-4.89%)。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67.01亿元,同比+19.97%,实现归母净利10.55亿元(扣非10.52亿元),同比+14.69%(扣非同比+12.61%)。
风光发电量同比高增,水电发电量同比基本持平。24Q3,公司总发电量164.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5%。其中,受装机规模增长和风资源条件边际改善影响,24Q3风电完成发电量9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08%(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6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6%,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2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00%);太阳能完成发电量6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74%;受8-9月份来水边际转枯影响,24Q3水电实现发电量3.64亿千瓦时,同比微增0.83%。
电价、成本双降,盈利能力同比提升。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较高(23年达到98%),我们以营业收入/发电量粗略估算公司新能源上网电价。24Q3,公司综合上网电价为0.40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3.1%,主要系平价电量占比提升以及市场化交易电价有所下行。成本端,24Q3,以营业成本/发电量衡量的度电成本为0.209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6.2%,超过电价降幅,由此带动公司24Q3毛利率提升1.89pct至48.50%。此外,投资收益下降和少数股东损益增加亦对公司业绩形成一定拖累。24Q3,公司实现投资净收益-0.46亿元,去年同期为1.31亿元,预计主要受参股企业盈利波动影响。24Q3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3.59亿元,同比大增106%。
拟投资新疆大基地项目,外送川渝保障消纳。公司公告拟投资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共建设光伏85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建设煤电6×66万千瓦和新型储能500万千瓦时。项目总投资718亿元,其中公司出资61亿元。上述大基地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对公司新能源装机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所发电力将依托已纳规的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消纳,考虑到近年来川渝地区电力需求旺盛,项目消纳具备保障。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2.00、86.29、96.65亿元,对应PE18.29x、15.26x、13.6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风资源不及预期的风险;新项目建设进度&投产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电价下行风险等。 |
6 | 天风证券 | 郭丽丽,王钰舒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短期有所承压,充足在建项目有望带动规模快速扩张 | 2024-09-06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0.59亿元,同比增长9.89%;实现归母净利润40.39亿元,同比下降10.58%。
点评
H1新增装机1.3GW,6月末在建规模达23GW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132.6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37.08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62.46万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68.64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90%);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58.26万千瓦。截至6月末,公司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合计2347.70万千瓦,其中风电551.14万千瓦、太阳能1334.56万千瓦、抽水蓄能360万千瓦、独立储能102万千瓦。此外,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144.12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0万千瓦,剩余均为太阳能发电项目。
风光电量同比增长,H1营收同比+10%
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243小时,同比减少10小时;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小时为693小时,同比减少12小时。叠加装机增长,上半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2.04%至230.58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73.28%至126.18亿千瓦时。综合来看,上半年公司实现发电量36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58%;叠加电价有所下行,公司实现营收150.59亿元,同比增长9.89%。
受风光资源下滑等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承压
成本端,2023年新并网项目在24年上半年内陆续投产,固定资产折旧及项目运营成本增加,带动公司营业成本提高。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为66.74亿元,同比增长18.27%。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略下降0.34pct,主要系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43pct,其他费用率同比微增。此外,公司实现投资收益3.42亿元,同比下降18.59%。综合来看,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39亿元,同比下降10.5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装机增长情况、风光利用小时等,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8、87、97亿元(前值为88、99、113亿元),对应PE为15、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补贴兑付节奏大幅放缓、行业技术进步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开发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7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蔡思 | 维持 | 增持 | 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绿电价值回归 | 2024-09-04 |
三峡能源(600905)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6亿元,同比增长9.89%,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滑10.6%,对应2024年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滑22.91%,符合我们的预期。
受利用小时数和电价双重下滑影响,上半年公司利润有所下滑。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上网电量3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6%,其中风电/光伏分别实现上网电量223.3/123.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73%,增速略低于装机增速,从利用小时数来看,公司上半年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分别下滑10/12小时,预计主要受到风资源较差和部分地区限电率较高影响。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增长9.9%,其中风电/光伏分别同比增长2.8%/27.1%,低于发电量增速,预计主要因为平价项目占比提升,叠加市场化电价下行,公司上半年上网电价有所下降,受此影响,公司上半年发电毛利率55.7%,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3.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0.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4亿元,多重影响下,公司上半年利润下滑明显。
海上风电引领者,在建拟建项目超3GW。公司持续发展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截至2024年6月底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7GW,占全国海上风电装机的15%,另外,据我们统计,公司目前还有在建拟建海风项目超3GW,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苏、上海等地,预计有望在未来几年陆续投产,当前海风项目造价较低,电价水平较高,预计投产后项目回报率较高。展望未来,公司秉持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预计未来有望持续获取海上风电项目,保障项目和利润的稳定成长。
近期绿电利好政策频发,期待绿电价值回归。一方面,近期宁夏、内蒙分别出台政策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目标比例向下游用户进行分解,有望从企业层面入手提升对于新能源消费量和绿证的需求,释放绿电环境价值;另一方面,今年广西率先提出政府授权合约机制,明确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价与合约电价(0.38元/千瓦时)的差额予以补贴或回收,引导新能源项目电价维持在某一电价附近,保障新能源项目的回报率,这一政策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有效提升新能源项目回报率的稳定性,提升新能源项目价值。我们认为,行政手段稳定电价和提升绿证价值双管齐下,有望稳定未来新能源项目回报率预期,推动绿电价值回归。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到上半年业绩表现和新能源电价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7.2、70.1、73.2亿元(下调前分别为75.68、80.43和87.7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4.3%、4.3%,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17、17倍,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化交易带来的电价下滑风险,限电率提升带来的电量下滑风险 |
8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 | 维持 | 增持 | 电价下降影响业绩表现,在建项目装机容量较大 | 2024-09-01 |
三峡能源(600905)
核心观点
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59亿元,同比增长9.89%;归母净利润40.39亿元,同比下降10.58%;扣非归母净利润40.38亿元,同比下降8.59%。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0亿元,同比增长4.51%;归母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下降22.91%;扣非归母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下降20.22%。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原因系上半年公司新项目投产发电,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1)平价电量增加、占总上网电量的比重上升,且上网电量结构变化,同时市场化交易存在波动性,总体电价同比下降;(2)受电源分布和各地区消纳情况综合影响,发电收入增幅放缓;(3)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8.59%。
绿电消纳政策持续出台,新能源消纳有望改善。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升,预计未来新能源消纳水平将逐步改善,且随着新能源市场化比例增加,市场化交易对新能源电价的影响将逐步弱化,新能源板块的盈利将逐步稳定。
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业绩有望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并网装机132.64万千瓦,其中风电新增并网20.8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并网75.84万千瓦。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装机容量4137.08万千瓦,其中风电1962.46万千瓦,光伏2058.26万千瓦。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144.12万千瓦,其中风电20万千瓦,光伏124.12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合计2347.70万千瓦,其中风电551.14万千瓦,光伏1334.56万千瓦,抽水蓄能360万千瓦。公司在建项目装机规模较大,未来项目投运将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电量下降;电价下滑;新能源项目投运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投资建议:由于电价下降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2/100亿元(原预测值为88/101/1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12.7%/9.1%;EPS分别为0.28/0.32/0.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1/14.3/13.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9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黎静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海陆并进,风光装机规模持续扩张 | 2024-08-31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59亿元,同比增加9.89%;实现归母净利润40.39亿元,同比减少10.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40.38亿元,同比减少8.59%。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0亿元,同比增加4.51%,环比减少9.36%;实现归母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减少22.37%,环比减少33.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6.18亿元,同比减少20.18%,环比减少33.14%。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8.59%。
发电量增长,但总体电价下滑导致业绩同比减少。24H1公司新增装机132.6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为4137.08万千瓦。海南崖州10万千瓦光伏项目、盂县10万千瓦光伏+储能项目、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颍上)25万千瓦风电项目等陆续投产并网发电,1H24完成发电量361.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8.58%;其中陆风/海风/太阳能/水电/独立储能分别完成发电量152.11/78.47/126.18/2.57/1.8亿千瓦时,YOY+7.29%/+22.55%/+73.28%/+27.23%/+640.00%。24Q2完成发电量183.83亿度,同比增加28.47%;其中陆风/海风/太阳能分别YOY+3.52%/+18.81%/+80.43%。
投资新能源大基地,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公司投资近800亿元建设库布齐基地项目,计划24年9月开工,27年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作为“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项目,建设800万千瓦光伏、40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热,并配套400万千瓦煤电项目及5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拟通过已完成预审的蒙西-京津冀±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将所发电量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实现高比例外送消纳。送端:资源禀赋优异,所处Ⅰ类风能和光伏资源区,风光资源丰富。受端:京津冀地区第二、三产业电力负荷较大,仍存在电量缺口,消纳能力较强。有利于打造示范性项目,扩大规模优势。
加大海上风电优势,海风项目频获突破。截至24H1,海风累计装机容量已达568.64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14.90%。福建漳浦六鳌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6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全面投产后可完成上网电量超16亿千瓦时/年;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场共300万千瓦项目预计25年投产;上海金山30.6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24年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江苏大丰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完成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参股长乐外海J区65.6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获得核准。
投资建议:公司23年新增装机正逐步兑现业绩,发电量明显提高,但电价有下行压力,我们预计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比为83.08/96.62/104.47亿元,24/25/26年EPS分别为0.29/0.34/0.37元,对应8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16/14/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风光自然条件变化;电量消纳不及预期;电价波动风险。 |
10 | 华源证券 | 刘晓宁 | 首次 | 增持 | 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平台 静待绿电机制理顺 | 2024-05-16 |
三峡能源(600905)
三峡集团旗舰上市平台,“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公司为三峡集团旗舰上市平台,截至2024年3月,三峡集团直接持股28.11%,通过长江三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股20.96%。除三峡能源外,三峡集团上市公司还包括长江电力、湖北能源以及三峡水利(综合能源业务),公司业务定位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
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龙源电力,大力发展海风为公司特色。从体量上看,公司新能源在运规模已经超过龙源电力,位居A+H股首位。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42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4%,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49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73%,为全国在运海风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982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25%,光伏绝对体量也处于A+H股首位。
应收账款仍然是制约公司估值扩张的核心因素,期待存量带补贴项目回款改善。公司乃至整个绿电板块2022年以来表现不甚理想,补贴款项回收滞后仍然是主要因素。受补贴拖欠影响,公司近年来存量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下同)规模激增,截至2023年12月底已达367.2亿元。从公司历年净利润与应收账款增加值对比来看,两者几乎处于同一量级,市场对补贴款项回收节奏的担忧持续压制公司估值。但是从估值的角度,我们分析当前市场对补贴款回收滞后的反应已经较为充分,建议密切关注补贴款项回收情况,相关政策性利好有望成为公司趋势性行情的催化剂。
除应收账款外,我们分析制约绿电股价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市场对新项目收益率的担忧,背后是新能源不稳定的劣势过早暴露,电力系统消纳压力超预期。从机制建设来看,2023年7月新一轮电改顶层文件过会,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但是目前现货市场建设进度领先其他机制,碳市场建设严重滞后,新能源的环境价值难以体现,消纳不足带来现货市场电价下行压力。我们分析双碳战略进一步发展需要相关配套机制保驾护航,尤其是碳市场、绿电交易以及相关的碳-电协同机制,机制理顺将成为绿电板块趋势性机会的底层驱动力。
整体而言,站在当前时点,收益率承压客观存在,我们分析未来两年新能源行业的三个观察指标:新增装机增速、碳市场进展、非技术成本缓解。新能源行业最大的底牌为双碳战略的硬约束,目前国家态度依然坚定,长期需求量值得期待。我们认为随着时间消化,绿电投资终将回归理性,在乱象整治/需求回升/产业链上游降价等多重利好下,在整个产业链中,运营端回报率有望向稳定类公用事业的收益率靠拢。相关政策性利好有望成为公司趋势性行情的催化剂。
盈利预测与估值: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和装机规划,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68、80.43和87.7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18、17、15倍。选取龙源电力、中闽能源、嘉泽新能、晶科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公司具备明显规模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现货市场落地后的电价风险;弃风弃光率超预期;辅助服务分摊超预期。 |
11 | 西南证券 | 池天惠,刘洋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稳中有增,装机规模持续扩张 | 2024-05-08 |
三峡能源(60090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11.2%);实现归母净利润71.8亿元(+0.9%);24Q1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15.3%);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0.10%)。
风电业务增长平稳。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风力发电业务实现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0.0%,毛利率56.9%,同比下滑4.60pp;光伏发电业务营业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53.20%,同比持平;水力发电业务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下滑18.5%,毛利率49.4%,同比下滑2.87pp。
发电量高增,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2023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390/15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8%/14.0%,公司完成上网电量5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其中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分别为377/15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7%/14.0%。公司全年市场化交易总电量达261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48.6%,同比增长8.05pp。
装机持续扩张,在建项目达18.8GW。2023年公司新增并网装机13.54GW,其中,风电新增装机3.49GW,光伏发电装机新增9.54GW。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装机达到40.0GW,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4GW,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4.4%,海风累计装机5.49GW,占全国市场份额14.7%;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8GW,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3.3%。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建装机达18.8GW,其中风电/光伏分别为5.86/12.4GW。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4亿元/101.6亿元/11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1、0.36、0.39元。考虑到公司装机规模保持高速扩张,20-23年装机规模CAGR达36.9%,目前在建装机达18.8GW,作为新能源发电行业龙头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19倍PE,对应目标价为5.8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重大变动、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等风险。 |
12 | 德邦证券 | 郭雪 | 维持 | 增持 | 装机规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 2024-05-07 |
三峡能源(60090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64.85亿元,同比增长11.23%(调整后),归母净利润71.81亿元,同比增长0.94%(调整后);2024Q1公司实现营收78.99亿元,同比增长15.26%(调整后),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同比增长0.1%(调整后)。
装机规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规模13.5GW,总装机规模突破40GW,其中风电新增装机349.44万千瓦,太阳能新增装机954.02万千瓦,独立储能新增装机50.1万千瓦。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调整后)增长11.23%,主要系2023年公司新项目投产发电,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调整后)增长0.94%,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1)2022年新并网项目在2023年陆续投产,折旧及运营成本增加;(2)2022年12月开始发电企业计提安全生产费,营业成本同比净增加;(3)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7.48%。
24Q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99亿元,同比增长15.26%,主要原因:(1)公司新增并网运营的风电、光伏机组增加,上网电量、收入增加;(2)公司风电(陆风、海风)、光伏项目资源情况优于去年同期。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同比增长0.10%,主要原因:公司新增投产的风电、光伏机组增加,试运行收入同比有所增加,折旧及运营成本同比增加较多,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有所增加。
储备项目充足,支撑公司稳步发展。截至2023年底,公司风电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585.67万千瓦,新增核准/备案项目的计划装机724.18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1241.03万千瓦,新增核准/备案项目的计划装机1492.56万千瓦;抽水蓄能新增核准/备案项目的计划装机260万千瓦;独立储能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50.1万千瓦,新增核准/备案项目的计划装机173.18万千瓦。我们认为公司在建及核准项目充足,将支撑公司未来稳步发展。
投资建议与估值:我们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4.41亿元、390.4亿元、462.29亿元,增速分别为22.5%、20.3%、1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29亿元、101亿元、117.83亿元,增速分别为17.4%、19.8%、16.7%,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光建设不及预期;电价波动风险;利用小时数下滑风险。 |
13 | 天风证券 | 郭丽丽 | 维持 | 买入 | 23年新增并网再创新高,业绩稳健增长 | 2024-05-06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64.85亿元,同比增长11.23%;归母净利润71.81亿元,同比增长0.94%;2024Q1公司实现营收78.99亿元,同比增长15.26%;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同比增长0.1%。
点评:
新增并网再创历史新高,海上风电差异化优势显著
2023年公司建设项目规模超1800万千瓦,新增并网装机1353.56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349.4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954.02万千瓦。公司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合计3924.08万千瓦。公司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发挥差异化优势,截至2023年底,公司海上风电并网装机总规模549.16万千瓦,保持国内领先。
受发电量增长、折旧及运营成本提高等影响,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从2023年运营情况来看,公司风电、太阳能利用小时同比提高79小时、下降31小时,叠加装机增长,发电量同比增长15%、14%。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微增0.9%至72亿元,归母净利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系2022年新并网项目在2023年陆续投产,折旧及运营成本增加;2022年12月开始发电企业计提安全生产费;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7.48%。
受益于23年装机快速增长,24Q1发电量同比+29%
受益于2023年装机快速增长及公司风电、光伏项目资源情况优于去年同期,2024Q1公司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16%、65%,带动营收同比增长15%。成本端,公司折旧及运营成本同比增加较多。此外,由于一季度福建风资源较弱等,投资收益同比显著下滑至1.6亿元。综合来看,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4pct,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3%。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8、99、113亿元,对应PE15、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补贴兑付节奏大幅放缓、行业技术进步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开发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14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李依琳 | 维持 | 买入 | 业绩表现稳健,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较大 | 2024-05-03 |
三峡能源(600905)
核心观点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微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64.85亿元(+11.23%),归母净利润71.81亿元(+0.94%)。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原因在于公司新项目投产发电,发电量同比增加,2023年公司发电量551.79亿千瓦时(+14.12%)。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原因在于:1)2022年新并网项目在2023年陆续投产,折旧及运营成本增加;2)2022年12月开始发电企业计提安全生产费,营业成本同比净增加;3)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实现投资收益7.15亿元(-47.48%),影响盈利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系坏账准备转回导致非经常性收益高于去年。
2024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99亿元(+15.26%),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0.10%)。公司营收增长的原因在于:1)公司新增并网运营的风电、光伏机组增加,上网电量、收入增加,2024Q1公司发电量177.35亿千瓦时(+28.69%);2)公司风电(陆风、海风)、光伏项目资源情况优于去年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的原因在于公司新增投产的风电、光伏机组增加,折旧及运营成本同比增加较多,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有所增加。
2023年新能源装机大幅增加,在建项目装机容量较大。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1353.56万千瓦,增幅达51.06%,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349.44、954.02万千瓦,增幅分别为21.95%、92.77%;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004.44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1941.66、1982.42万千瓦。在建项目方面,截至2023年,公司在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1876.80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分别为585.67、1241.03万千瓦,2024年公司将加快工程建设,提升方案审查、招标采购、造价控制、合同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装机容量持续稳步增长。
风险提示:用电量下滑;电价下滑;新能源项目投运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营业成本及少数股东损益增加,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101/113亿元(2024-2025年原预测值分别为91/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5%/15.2%/12.0%;EPS分别为0.31/0.35/0.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3/13.2/11.8X。给予公司2024年17-18倍PE,对应公司合理市值为1495-1583亿元,对应5.22-5.53元/股合理价值,较目前股价有11%-18%的溢价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
15 | 民生证券 | 严家源,赵国利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盈利企稳,业绩逐步兑现 | 2024-05-01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概述:4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64.85亿元,同比增长11.23%(经重述);归母净利润71.81亿元,同比增长0.94%(经重述);扣非归母净利润70.09亿元,同比下降2.39%(经重述);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78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32亿元,现金分红比例约31.09%。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8.99亿元,同比增长15.26%(经重述);归母净利润24.22亿元,同比增长0.10%(经重述);扣非归母净利润24.20亿元,同比增长1.28%(经重述)。
装机突破40GW,1Q24逐步兑现电量: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合计1354万千瓦,累计装机突破4000万千瓦,其中陆风、海风、光伏分别新增288、62、954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26.1%、12.6%、92.8%;但考虑到新增装机主要集中在2H23尤其是四季度,对2023年公司整体电量及电价影响有限。2023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5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其中,陆风、海风、光伏分别完成发电量263.51、126.06、153.5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6.5%、11.2%、14.1%;2023年风电平均电价(不含税)下降2.13分至0.4923元/千瓦时,降幅4.1%;光伏平均电价(不含税)下降0.24分至0.4927元/千瓦时,降幅0.5%。1Q24公司单季度完成发电量17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其中,陆风、海风、光伏同比分别增长11.4%、25.5%、64.9%,考虑当前西部地区的消纳、送出能力承压,新增装机虽正逐步兑现电量,但仍未“火力全开”;但从盈利性看,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9.0%,同比微增0.2pct。
费增利缩、税率提升、少数股东权益膨胀拖累业绩释放:1Q24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加0.76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3亿元,总体期间费用同比增加1.83亿元;单季度公司投资净收益1.64亿元,同比减少1.66亿元,主要是参股的风电装备制造、运营企业利润下滑所致。费增利缩,公司营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2.8pct至41.5%。Q1公司综合所得税率提高3.4pct至10.7%,单季度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26亿元;此外,截至1Q24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同比增长23.8%至144.81亿元,单季度确认少数股东损益4.69亿元,同比增加1.18亿元,进一步扰动业绩释放。
投资建议: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建风电、光伏分别为586、1241万千瓦,Q1电量表明23年新增装机正逐步兑现业绩,而大体量在建项目保证24年仍能维持装机高增。根据装机、电量调整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4/25年EPS分别为0.32/0.37元(前值0.32/0.37元),新增26年EPS为0.41元,对应4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14.9/12.6/11.5倍。考虑行业可比公司估值与公司的动态估值水平及业绩成长潜力,给予公司24年20.0倍PE估值,目标价6.40元/股,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自然条件变化;2)电量消纳不及预期;3)补贴账期延长。 |
16 | 国联证券 | 贺朝晖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迎高质量发展 | 2024-03-03 |
三峡能源(600905)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3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业绩情况较好,202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4.51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11.08%,实现归母净利润73.46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4.50%,业绩符合预期。
高装机提振发电量增长
公司2023年预计新增装机规模13.5GW,总装机规模突破40GW,公司装机持续高增,带动发电量提升,带动业绩提升。发电量方面,2023年累计总发电量511.79亿kWh,同比增长14.12%,其中风电同比增长14.75%(陆风同比增长16.53%,海风同比增长11.21%),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4.23%。
新增装机陆续并网,2023Q4发电量高于全年平均
2023Q4,公司总发电量15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9%,风电同比增长11.06%,太阳能同比增长33.32%。太阳能发电量增速远高于全年平均,主要系大规模新增装机并网所致。一方面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较大,另一方面受益光伏、风电装机成本降低,新增项目盈利能力提升,2024Q1发电量和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抽蓄业务迎来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三峡新能源抽水蓄能发电(格尔木)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至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陆上能投系公司控股子公司,三峡能源持股34%,长江电力持股33%,三峡资本持股16.5%,三峡投资持股16.5%。通过和长江电力、三峡资本的合作,公司抽蓄业务有望借鉴经验,迎来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E-2025E营业收入分别为339.32/387.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29%/14.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42/112.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99%/13.96%,EPS分别为0.34/0.39元/股。鉴于公司为新能源运营商龙头企业,风光抽蓄均迎来高质量发展,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6倍PE,目标价5.4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装机进度不及预期,装机成本上涨,电价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