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联证券 | 贺朝晖 | | | 业绩短期承压,负极持续放量 | 2024-05-08 |
杉杉股份(600884)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190.70亿元,同比-12.13%,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71.56%。公司2024Q1实现营收37.52亿元,同比-15.67%,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112.80%,业绩短期承压。
受负极降价和非核心业务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6.22%,同比下降7.81pct;净利率为4.01%,同比下降9.01pct;2024Q1公司毛利率为14.20%,同比下降2.18pct。我们认为公司盈利短期承压的原因为:1)上游材料碳酸锂降价叠加石墨加工费下调,公司主要产品负极盈利空间缩窄;2)非核心业务电解液和光伏由盈转为亏损,公司已于23年完成两块业务的股权出售,23年资产减值损失3.87亿元,同比+180.94%,信用减值损失0.55亿元,同比+443.81%。
负极与偏光片产品持续放量,市占率保持领先
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26.44万吨,同比+44.55%,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推进一体化产能建设,目前四川基地一期已投产,云南基地一期石墨化产能爬坡中,产能结构的优化和石墨化自给率的提升有望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修复产品盈利水平。2023年公司偏光片销量为1.40亿平,同比+10.18%,其中大尺寸偏光片市场份额达33%,同比提升3pct,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后续产能的稳步释放有望带来公司整体利润增厚。
落实聚焦策略,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和低效资产
公司于23年至24年初相继完成电解液、光伏业务的剥离。1)电解液方面,公司完成衢州公司51%的股权转让交割和东莞公司100%股权出售;2)光伏业务方面,公司完成光伏电站子公司杉鑫光伏90.035%股权出售和宁波尤利卡90.035%股权出售交割。非核心业务和低效资产的有序剥离有望助力公司专注核心主业发展,落实聚焦战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49/241.42/275.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90%/14.16%/14.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5/14.91/17.4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2.27%/27.90%/16.90%,EPS分别为0.52/0.66/0.77元/股,3年CAGR为31.6%,对应PE分别为23/18/15倍,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负极一体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
2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李孝鹏,王一如,朱碧野,李佳,赵丹,席子屹,黎静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双主业市场份额再创新高 | 2024-04-28 |
杉杉股份(600884)
事件。2024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7亿元,同比下降12.13%;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71.56%;归母扣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89.41%。
24Q1业绩拆分。营收和净利:公司2024Q1营收37.52亿元,同比-15.67%,环比-13.96%;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112.74%,环比亏损大幅收窄。
毛利率:2024Q1毛利率为14.20%,同比-2.19pct,环比+3.06pct。净利率:
2024Q1净利率为-2.33%,同比-15.67pcts,环比+9.06pcts。费用率:公司2024Q1期间费用率为15.9%,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5%、6.06%、5.45%、3.04%。
负极主业龙头地位稳固,扩产降本规模优势突出。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同比增长44.55%,国内市占率19%,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夯实。消费类快充产品实现5C产品的批量出货和6C产品的吨级供货;动力类快充产品实现4C、5C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千吨级硬碳产线建成投产,已实现在钠电、锂电(含半固态电池)和超级电容领域的批量应用。截至2023年底,杉杉负极已完成国内70万吨产能布局、海外芬兰10万吨产能规划,依托内蒙古、四川、云南三大基地“负极材料+石墨化”一体化产能建设,以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实现降本。
偏光片技术研发精益革新,拟收购SP业务实现突破。2023年公司偏光片业务研发创新持续突破,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申请1000余项LCD偏光片相关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1149项,其中发明专利1067项。为完善偏光片产品布局,加快推进LCD+OLED偏光片突破,公司2023年9月拟以14.07亿元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韩国及越南的SP业务及相关资产。2023年12月公司偏光片研发取得重大成果,通过持续技术革新攻克了超大尺寸激光裁切的难点,与客户合作同开发115英寸超大尺寸TV用偏光片并实现大规模量产,该产品可满足4K/8K超高清分辨率高端显示需求,加速110英寸以上TV的普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215.75、233.55、261.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8.2%、11.9%,归母净利润依次为12.31、15.91、18.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0.8%、29.3%、15.3%,当前收盘价对应2024-2026年PE依次为20、16、14倍。考虑公司人造石墨、偏光片业务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显著,产线建设有序合理,客户开拓进展良好,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和汇率波动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