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金证券 | 杨晨,任旭欢 | 维持 | 买入 | 短期业绩承压不改长期发展趋势,核心能力持续突破 | 2025-08-31 |
中航重机(600765)
业绩简评
2025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收57.51亿(-4.51%),归母净利润4.92亿(-32.59%);25Q2单季实现营收34.44亿,同比+11.20%,环比增长49.3%;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同比-27.5,环比+48.7%。
经营分析
25H1公司经营符合“2332”节奏,实现营收和利润总额“双过半”:1)25H1公司营收57.51亿(-4.51%),完成全年营收115亿目标的50.01%;25H1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86亿(-23.91%),完成全年利润总额13亿目标的52.77%。2)25H1公司营收同比下滑主要系受产品配套交付进度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所致:其中锻铸件营收47.74亿(-11.29%),液压环控业务营收98.82亿(-8.67%)。3)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29.3%(-1.3pct),期间费率13.2%(+0.5pct),或系营收规模减少所致;25Q2公司综合毛利率26.2%,同比-5.1pct,环比-7.6pct;期间费率11.6%,同比-0.7pct,环比-3.9pct。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商用、非航、“大国防”业务保持稳定增长:1)开拓新产品、新用户,订单稳健增长:25H1公司开发新产品4002项(+10.07%),新签订单、储备订单同比增长9.39%、9.26%,产品中标率较25H1提升10.07pct。2)积极开拓商用飞机、航天、船舶、核电、机载、无人机市场,成功突破船舶领域,签订订单7828万元,开发海外客户意大利依维柯公司配套产品并实现突破,成为阳光电源全球首款400KW组串逆变器散热技术准入供应商。
核心能力持续突破,科创竞争力持续增强:1)加速研发框、梁、轴、环、机匣等新工艺新产品加速研发,宏远公司钛合金整体框锻件顺利通过装机评审,具备了承制超大型整体框锻件的能力。2)安大公司成功实现4T级高筒和6T级厚壁超大型锻件研制。3)核心设备建成,产能步入平稳期:2024年模锻项目建成,25H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1亿,较24H1的4.8亿大幅减少。积极回购股份,彰显长期发展信心:1)公司2025年4月15日公告,拟以不超过26.01元/股价格回购公司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2)截至7月31日,公司完成回购,以集中竞价方式,以约2亿元资金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194.4万股,占总股本0.76%,回购最高价格17.25元/股,最低价格16.25元/股,均价16.74元/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认为,短期业绩承压不改公司长期发展趋势,公司正逐步从航空锻造龙头蜕变成为航空基础结构主力军,并逐步开辟商用、非航、“大国防”新增长极,未来有望开启新一轮高成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8/14.24/18.30亿,同比增长73%、29%、29%,对应PE分别为25/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宏山锻造扭亏控亏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产品配套交付进度延后,营收因航空订单波动有所下降 | 2025-08-29 |
中航重机(60076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51亿元,同比去年-4.51%;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去年-32.59%。
投资要点
业务结构优化仍在进行中,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客户拓展稳定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中航重机实现营业收入57.51亿元,同比下降4.51%;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下降32.59%。业绩下滑主要受产品配套交付节奏及结构调整影响,高毛利产品占比下降,收入规模缩减。分业务看,锻铸板块收入47.74亿元,同比降3.6%,仍占主导;液压环控板块收入9.82亿元,同比降5.9%,系下游需求波动所致;其他板块收入0.34亿元,基本持平。产品结构中,传统航空锻件订单放缓,而商用航天、舰船及海外客户新品开始放量,但尚未形成规模弥补缺口。
原材料成本上升及产能利用率不足: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27%(较上年同期微降),销售费用率0.86%、管理费用率6.94%、财务费用率0.53%,整体费用控制基本稳定。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净流出6.73亿元(主要受订单回款周期延长影响),投资活动净流出3.01亿元(用于产能升级),筹资活动净流出0.68亿元(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到位后支出增加),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41亿元。合同负债期末余额3.28亿元,同比下降28.62%,系正常确认收入冲减预收账款所致;存货余额54.54亿元,较期初微降0.42%,原材料及在产品随生产进度有序调整,整体库存压力可控。
2025上半年,中航重机核心竞争力继续强化:250MN等温锻压机、1500T辗环机等旗舰设备满负荷运转,宏远公司钛合金整体框锻件通过装机评审,安大4T级高筒、6T级厚壁超大锻件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公司新开发产品4002项,同比增长10%,新签及储备订单均增9%以上,并首次获得意大利依维柯批量配套。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以2亿元回购1194万股,占总股本0.76%,并启动挂牌转让卓越锻造29.99%股权。此外,航空精密模锻、研究院建设等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累计投入超39亿元,为后续高端产能释放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考虑到订单波动,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7/15.17亿元,前值18.89/21.72亿元,新增2027年预期17.5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稀缺的航空锻铸造龙头,近年来持续产业链一体化并购,逐步完成从航空锻造龙头到平台型航空基础结构件主力军的蜕变,下半年随着订单复苏业绩有望回暖,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与毛利率变动的风险;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3)产能不稳定的风险。 |
3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赵博轩 | 维持 | 买入 | 交付节奏变化影响业绩;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 2025-04-30 |
中航重机(600765)
事件:公司4月27日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25Q1实现营收23.1亿元,同比减少21.15%;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减少38.97%。收入端,公司25Q1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交付节奏放缓;利润方面,除了受到收入下降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税改政策、价格调整等因素牵制。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在手订单储备丰富,为实现年度经营计划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单季度来看,25Q1实现营收23.1亿元,完成全年经营计划115亿元的20.1%;利润总额3.0亿元,完成全年经营计划13亿元的23.3%,符合公司“2332”生产经营计划目标要求。盈利能力方面,25Q1毛利率为33.8%,同比增加4.04ppt;净利率为11.1%,同比减少1.66ppt。订单方面,截至3月末,公司累计在手订单充足,其中:商用工程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2.39%。2025年4月,公司所属子公司宏远公司、安大公司、景航公司再次与某客户签订了17.07亿订单,上述在手订单充足叠加产能充沛,供需协同优势突出,为公司实现年度经营计划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25年预计关联采购额上调幅度较大;推动产品向高价值领域转型关联交易方面,公司公告预计2025年:1)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额55亿元,较24年实际发生额42亿元增长31%;2)采购货物及接受劳务额27亿元,较24年实际发生额12亿元翻倍以上增长,产业链中游企业关联采购额一般具备较强指引性,公司大幅上调25关联采购额或说明整体需求较好。此外,公司依托6大区域协调中心和模锻、环锻、机载、民机、民品、锻件中标率、航天专项7大IPT团队,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模锻、环锻、机载专项取得显著成效,开发新品市场1768项,实现老型号向新型号迭代转型,持续为公司中长期发展赋能,产品结构向高价值领域转型。
公告股份回购方案彰显发展信心;开拓民航/商发/航天/深海等新领域2025年4月15日,公司披露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提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最终股份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内,拟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回购2亿元-4亿元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26.01元/股(该价格不高于公司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另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回购股份提议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来3个月、未来6个月不存在减持计划,主要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新领域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民用航空、商用发动机、航天、深海等新增领域市场,同时正积极构建“材料研发及再生-锻铸件成形-精加工及整体功能部件”返回料体系,产业规模及卡位优势明显,锻铸业务材料成本或有望降低,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我国航空锻造领域领军企业,装备主业稳健向好,国产大飞机、国际转包以及航天、深海等新领域不断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4/14.82/17.50亿元,对应PE为18.70/15.94/13.5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波动的风险;新型号装备研制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的风险;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
4 | 国金证券 | 杨晨,任旭欢 | 维持 | 买入 | 消化历史包袱业绩阶段性承压,业务结构优化彰显经营韧性 | 2025-04-28 |
中航重机(600765)
业绩简评
2025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实现营收23.06亿,同比下滑21.15%,环比增长13.58%;实现归母净利润1.98亿,同比下滑38.97%,环比增长151.8%。
经营分析
25Q1公司经营符合“2332”生产经营计划,实现首季“开门红”:1)25Q1公司营收23.06亿(-21.15%),归母净利润1.98亿(-38.97%),系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交付节奏放缓、收税改政策、价格调整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所致。2)25Q1单季营收23.06亿,利润总额3.03亿,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15亿和13亿的20.05%、23.30%。3)公司累计在手订单充足:截至3月末,公司商用工程在手订单较上年同期增长42.39%,4月公司所属子公司宏远、安大、景航与某客户签订17.07亿订单。4)持续推动产品结构高价值转型:依托6大区域协同协调中心和模锻、环锻、机载、民机、民品、锻件中标率、航天专项7大IPT团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模锻、环锻、机载专项取得显著成效,开发新品市场1768项,实现老型号向新型号迭代转型。
期间费率阶段性上升,持续研发奠定长期竞争优势:1)毛利率恢复明显:公司25Q1毛利率33.8%,同比提升4.0pct,环比提升30.8pct。2)期间费率阶段性提升:25Q1期间费率15.5%,同比提升3.0pct,环比下降11.1pct;其中管理费率8.5%,同比提升2.0pct,环比下降5.1pct。3)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5Q1公司研发费率5.4%,同比提升0.6pct,环比下降6.0pct;公司成立精密环锻、精密模锻、精密铸造等研究所,不断完善工艺技术、保持技术领先;积极推进核心技术与设备相结合、设备与信息化相结合,完成“大型模锻件智能精益产线”、“小型环锻智能产线”等智能制造项目立项。
多措并举提质增效,成本压降效果明显:1)宏远、安大公司与中国商飞实现质量全过程管控数据互通互联,显著提升公司民机产品交付质量和效率。2)公司制定的采购综合压降工作方案取得了积极成效:25Q1部分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材料新签采购合同单价降低,后续故事将持续推进材料循环体系建设,进一步降低综合采购成本。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认为,短期业绩承压不改公司长期发展趋势,公司正逐步从航空锻造龙头蜕变成为航空基础结构主力军,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航空工业高景气,开启新一轮高成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8/14.24/18.30亿,同比增长73%、29%、29%,对应PE分别为22/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宏山锻造扭亏控亏风险。 |
5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赵博轩 | 维持 | 买入 | 短期业绩承压,长期拓展大军工市场发展动力强劲 | 2025-04-01 |
中航重机(600765)
事件:公司2025年3月30日发布了2024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03.6亿,YoY-10.6%;归母净利润6.4亿元,YoY-52.2%;扣非归母净利润5.7亿元,YoY-55.5%。2024年全年综合毛利率为23.7%,同比下降7.59ppt;净利率为7.4%,同比下降5.84ppt。2024年业绩波动主要是重点型号客户对公司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导致。
聚焦航空重点型号,产品向高价值领域转型;商航、民品高速发展分行业看,1)锻铸业务实现收入82.7亿元,YoY-11.5%;毛利率为19.4%,同比减少10.53ppt。2)液压环控业务实现收入18.4亿元,YoY-7.3%;毛利率为39.7%,同比减少4.44ppt。分业务看,1)公司航空重点型号收入占比76%,市占率持续提升,新品交付创新高,产品结构向高价值领域转型;2)商用航空收入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71%,收入占比提升至10%,主要是公司抢抓大飞机发展机遇和拓展海外市场;3)民品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9.8%,收入占比提升至14%。公司在华为超级充电桩、低空经济、船舶配套锻件、风电、核电、燃机等多领域取得突破。
重视研发投入;销售回款减少影响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费用端,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8%,同比增加2.33ppt。其中:1)销售费用率1.1%,同比增加0.24ppt,主要是拓展国际转包业务销售费及商用航空产品包装费用增加;2)管理费用率8.8%,同比增加1.59ppt;3)研发费用率6.5%,同比增加0.29ppt,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支撑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全年完成48项研究课题。截至4Q24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07.8亿元,较年初增长24.8%;2)存货49.8亿元,较年初增长33.8%,主要是提前备料以及产品预投增加;3)合同负债4.6亿元,较年初减少35.7%;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8亿元,上年同期为7亿元,主要是销售回款困难增加,较上年同期下降11亿元,降幅11.46%。
25年经营目标稳增长;积极开拓民航/商发/航天/深海等新领域经营目标方面,公司预计25年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总额13亿元,同比增长50%。关联交易方面,公司预计2025年:1)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额55亿元,较24年实际发生额42亿元增长31%;2)采购货物及接受劳务额27亿元,较24年实际发生额12亿元翻倍以上增长。新领域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民用航空、商用发动机、航天、深海等新增领域市场,同时正积极构建“材料研发及再生-锻铸件成形-精加工及整体功能部件”返回料体系,产业规模及卡位优势明显,锻铸业务材料成本或有望降低,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我国航空锻造领域领军企业,装备主业稳健发展,国产大飞机、国际转包等领域业务快速发展。根据公司下游需求节奏变化,调整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15/132.77/152.88亿元(此前25~26年预测值为144.55/162.11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2.64/14.82/17.50亿元(此前25~26年预测值为18.92/22.68亿元),对应PE为19.99/17.05/14.4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波动的风险;新型号装备研制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的风险;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