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谢坤 | 首次 | 买入 | 华为合作深化,新车周期将启 | 2025-08-15 |
北汽蓝谷(600733)
老牌新能源国企,品牌矩阵完善
北汽蓝谷是国内首家新能源整车上市公司,布局三大品牌,亏损趋势收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旗下有极狐、北京汽车、华彰汽车(享界)三大品牌,覆盖不同市场。其构建三大整车平台,采用“高端突破+场景化细分”发展路径。公司经历营收波动,2020年大跌后逐步复苏,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150.75%。虽毛利率长期低位,净利润持续为负,但亏损幅度收窄,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公司还通过融资调整股权,与华为等合作,推进三年跃升计划,聚焦上量及改善盈利。
重新聚焦主流市场,极狐放量新阶段
极狐向主流用车市场转型,销量持续向上。极狐是北汽蓝谷2019年推出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覆盖10-30万价格带,与华为等深度合作,现有8款在售车型。2023年极狐通过降价、增配及推出新车型拉动销量,如考拉填补15万以下家用纯电SUV空缺。2024年推出阿尔法S5/T5等高热度车型,全年交付81017辆,同比增169.91%。2025年极狐将发力新技术,推出自动驾驶车型,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拓展至欧洲等地区,有望持续增长。
华为合作持续深化,卡位高端化稀缺市场
享界品牌具备稀缺性,对标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享界是北汽蓝谷与华为智选深度合作的品牌,双方合作从HI模式升级到智选车模式,华为参与度更高。享界S9是其首款豪华行政轿车,定位40万级别,依托华为途灵平台技术,成40万以上纯电豪华轿车销量第一,密云工厂提供产能支撑。但纯电定位和定价限制了市场覆盖。后续享界推出增程版,调整价格和配置,对标BBA竞品,提升覆盖率。未来旅行版等车型规划,有望释放增量潜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2.52亿元、617.94亿元、795.76亿元,同比+149.8%/+70.5%/+2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0、-15.02、9.1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S分别为1.3、0.8、0.6倍。从基本面看,公司依靠华为智能化的赋能、自主制造端能力的快速提升,产品品牌力已经逐步成型,高端化轿车市场自主突破空间可期,且公司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车上市。参考可比公司情况,给与北汽蓝谷2026年1.1XPS,目标市值707亿元,空间47%,对应目标价12.68元人民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增速放缓;行业价格战加剧;产品发布节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经营持续亏损的风险;跨市场选取可比公司的风险;诉讼的舆论风险。 |
2 | 华鑫证券 | 林子健,张智策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享界与极狐双品牌协同发展,牵手华为高端乘用车市场突破可期 | 2025-08-05 |
北汽蓝谷(600733)
投资要点
从销量冠军到科技先锋,北汽蓝谷的“智”变之路
公司成立于2009年,通过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成为中国首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凭借BEIJING及北汽新能源品牌曾连续多年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公司完成重大重组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将战略重心转向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2019年公司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并于2024年8月推出首款鸿蒙智行合作车型享界S9,智驾首发华为ADS3.0系统,开启高端突破新里程。
聚焦享界与极狐双品牌协同发展,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公司聚焦享界与极狐双品牌协同发展,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实现从单一极狐阿尔法产品序列到极狐阿尔法(中高端)、极狐贝塔(大众化)、享界(豪华)三大产品序列并行发展的跨越。通过双动力(纯电、增程)技术拓展,布局轿车、SUV、MPV、跨界车型、场景化车型,实现目标市场产品全覆盖。
极狐品牌为公司旗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包括阿尔法S(αS)轿车、阿尔法T(αT)SUV以及主打亲子出行的考拉在内的多款车型。受益于极狐品牌销量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销量11.39万辆,同比+23.5%,其中极狐实现销量8.1万辆,同比+169.9%。
享界品牌为公司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新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款车型旗舰轿车享界S9发布于2024年8月,起售价39.98万元,定位高端市场,旨在与BBA等成熟豪华汽车品牌竞争。享界S9增程版于2025年4月发布,价格下降至30.98万元,叠加用户里程焦虑减轻等因素,享界S9月销量近几月逐月提升。享界第二款全新车型为旅行轿车S9T,将于9月上市。未来享界有望基于S9平台实现多车型扩展,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享界S9增程版及S9T有望提振销量,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45.12亿元,同比+1.4%;实现归母净利润-69.48亿元,同比-28.7%;实现扣非净利润-73.23亿元,同比-21.7%。公司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6/6.5/2.7/12.1%,同比-1.4/+0.3/-0.3/+3.9pct。
享界S9增程版的推出,降低S9起售价,并一定程度打消消费者里程焦虑问题,带动享界品牌销量由2025年年初月销量约600辆跃升至6月的4231辆。目前国内30万元以上轿车市场主要由特斯拉及BBA四家车企主导,且新能源渗透率较低。随着9月S9T的推出,叠加销售渠道建设,享界品牌有望打破轿车高端市场国外品牌垄断格局,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助力公司盈利改善。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22.3、482.6、741.6亿元,EPS分别为-1.0、-0.4、0.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2、-20.9、39.9倍。随着鸿蒙智行渠道扩建,叠加享界S9增程版及S9T的推出,公司产品矩阵持续完善,高端新能源市场有望持续突破,带动盈利能力提升,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推出节奏不及预期、产品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3 | 上海证券 | 仇百良 | 维持 | 增持 | 25Q2销量同比+120%,H2多款新车型有望上市,销量可期 | 2025-07-04 |
北汽蓝谷(600733)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6月产销快报:6月汽车销量1.20万辆,同比+25.25%;2025年1-6月累计销量6.72万辆,累计同比+139.73%。
投资要点
25Q2销量同/环比分别+120.46%/+42.30%。公司2025年1-6月累计销量6.72万辆,累计同比+139.73%,其中25Q2单季度销量3.94万辆,同比+120.46%,环比+42.30%。我们认为,销量规模提升,有利于提振公司汽车板块毛利率。从交付端看,极狐品牌,6月交付1.04万辆,同比+65.13%,上半年累计销量5.55万辆,同比+211.06%。享界品牌,享界S96月交付4154辆,环比+94.7%,锁定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品类第一。
极狐品牌,新车型+增程技术+极狐国际化,助力销量持续攀升。新车型:4月上海车展,极狐T1(SUV)车型首次亮相,T1轴距为2770mm;6月,极狐S3(轿车)车型在工信部最新一期申报目录上出现,S3轴距为2875mm,两款全新车型均有望年内上市。增程技术:截止6月,极狐增程版车型正在研发推进中,增程版试制车已下线。国际化:2月,公司在哥斯达黎加举办品牌发布会,宣告进军拉美市场,签约8个国家的核心经销商,同时亮相阿尔法T、阿尔法S、阿尔法T5等三款海外版车型。
享界品牌,拓展新渠道+S9旅行版新车,持续看好。公司大力推进享界销售网络布局,6月12日,成功举办享界专网招募大会,来自国内66个城市的126家经销商参加,年底前有望建成数十家享界专网用户中心,进一步完善享界销售服务网络体系。享界S9旅行版有望25H2上市。享界S9于2024年8月上市,S9增程版于2025年4月16日上市,根据享界销量数据,我们认为S9增程版上市快速提振享界品牌销量。同时S9旅行版也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我们认为在新车型加持下,享界品牌销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62.30、401.21、525.81亿元,同比分别为+80.75%、+52.96%、+31.06%;归母净利润为-41.49、-26.07、5.27亿元。对应2025年7月1日市销率分别为1.56X、1.02X、0.78X。
风险提示
高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与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与盈利风险。 |
4 | 上海证券 | 仇百良,李煦阳 | 首次 | 增持 | 极狐矩阵重构增长新势,华为智驾赋能高端转型 | 2025-06-18 |
北汽蓝谷(600733)
投资摘要
老牌新能源车企,高端化转型再发力。公司背靠北汽集团(实控人北京市国资委),旗下北汽新能源是中国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早期以B端市场为主,2018年重组上市,2020年开启高端化转型,逐步形成极狐、享界、BEIJING三大品牌矩阵,覆盖经济至高端市场。公司销量持续复苏,2024年至11.39万辆,同比+23.53%,其中极狐占比71.15%,2025Q1至2.77万辆,同比+173.80%。
短期,极狐品牌产品矩阵逐步完善,提振公司销量,助力公司营收及盈利能力提升。极狐定位高端智能纯电品牌,依托麦格纳智造体系与华为智驾技术,覆盖10-35万元市场。2024年销量8.10万辆,同比+169.91%,主力车型S5/T5及考拉贡献超90%。公司利用价格下探与场景化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2025年4月新6系上市进一步降低智驾门槛,有望打开增量空间。极狐销售渠道快速扩张,规划2025年一到五线城市门店覆盖率达90%,叠加全球化布局(出口中东、拉美等),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中长期,华为智选赋能享界品牌,剑指BBA燃油腹地。享界S9为北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行政旗舰轿车,搭载华为ADS3.0及D级车专属平台,增程版起售价30.98万元(纯电版本起售价39.98万元),对标奔驰E级、宝马5系、奥迪A6L等传统豪华车型。依托华为智驾技术、续航优势及智能化配置。我们认为,未来享界S9凭借差异化竞争力,特别增程版上市后,有望持续抢占豪华轿车市场份额,潜在替代空间广阔。华为渠道赋能与品牌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强化其市场突破潜力。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262.30、401.21、525.81亿元,同比分别为+80.75%、+52.96%、+3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9、-26.07、5.27亿元。对应2025年6月17日市销率分别为1.54X、1.01X、0.77X。
风险提示
高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与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与盈利风险。 |
5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享界能源类型拓展 | 2025-04-30 |
北汽蓝谷(600733)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2024Q4单季度营收为46.94亿元,同环比分别-6.3%/-22.8%;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57亿元(2023Q4为-21.48亿元,2024Q3为-19.20亿元);Q4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11亿元(2023Q4为-22.13亿元,2024Q3为-19.29亿元)。2025Q1单季度营收为37.73亿元,同环比分别+150.8%/-19.6%;Q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53亿元(2024Q1为-10.16亿元);Q1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61亿元(2024Q1为-10.32亿元)。
Q4业绩略低于预期。1)营收:24Q4公司实现销量4.6万台,同环比+23%/+16%,其中乘联会批发口径下享界S9Q4销量为0.33万辆。ASP为10.2万元,同环比分别-23.8%/-33.1%。2)毛利率:公司Q4毛利率-22.01%,同环比分别-14.8/-15.6pct。毛利率波动较大原因为会计准则变更影响毛利润3.9亿元。3)费用率:公司24Q4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3%/5.43%/14.12%,同比分别-3.3/-+0.9/+5.6pct,环比分别-3.6/+0.4/+6.9pct。4)净利润:合并报表口径单车亏损6.11万元(扣非后),价格竞争/营销&渠道持续投入/享界仍处爬坡期,公司Q4单季度亏损同环比均扩大。最终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4.6亿元。
Q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营收:25Q1公司实现销量2.8万台,同环比+174%/-40%,其中享界S9Q1销量为0.28万辆。ASP为13.6万元,同环比分别-8.4%/+33.5%。2)毛利率:公司Q1毛利率-7.51%,同环比分别-1.1/+14.5pct。3)净利润:合并报表口径单车亏损3.5万元(扣非后),环比减亏。2025年4月享界S9增程版正式上市,售价30.98万元起,能源类型拓展+价格下探,S9后续有望贡献较多销量增量。
公司公布定增预案,有助于增强公司竞争实力。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发行对象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北汽集团控制的关联方福田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其中,北汽集团拟认购金额不超过5亿元;福田汽车拟认购金额不超过25亿元。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以及AI智能化平台及智驾电动化系统开发项目,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充新能源产品谱系,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2025年4月16日享界S9增程版上市,能源类型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业绩预期,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5.8/-10.2(原为-20.3/6.1亿元),我们预期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考虑享界后续放量可期,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上量不及预期风险;智能化技术创新低于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