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维持 | 增持 | 一体化经营业绩稳定,成长红利双属性可期 | 2025-04-01 |
淮河能源(60057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21亿元,同比+9.83%;实现归母净利润8.58亿元,同比+2.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88亿元,同比+62.99%;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0%,同比减少0.56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7.57亿元,同比+181.64%。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7亿元,同比+0.36%,环比-17.32%;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90.97%,环比-94.25%;扣非后净利润0.15亿元,同比-57.98%,环比-93.78%。
事件点评
电力业务量、价齐增,成本改善,毛利率提高。2024年,公司实现发电
量167.67亿度,同比+6.17%;上网电量159.13亿度,同比+6.20%;公司全资及控股煤电机组加权发电利用小时数4776.85小时,同比+6.17%。其中:全资电厂完成发电量107.48亿度,同比+7.07%。2024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147.15亿千瓦时,同比+7.92%,占总上网电量的92.48%,同比提高1.48个百分点。测算的,度电平均价格420.01元/兆瓦时,同比+2.59%,度电成本363.83元/兆瓦时,同比-2.27%,其中由于煤价下行,度电原料煤成本242.79元/兆瓦时,同比-1.48%。电力板块毛利率实现13.39%,同比提高4.31个百分点。
物流贸易业务稳定,煤炭、运输毛利小幅降低,资产减值是拖累业绩主要因素。2024年公司物流贸易板块实现营收205.24亿元,同比+12.77%,实现毛利1.57亿元,同比+11.96%,毛利率维持0.77%,比较稳定。煤炭业务实现商品煤产量456.11万吨,实现营收18.75亿元,同比-2.96%,毛利4.61亿元,同比-4.17%,毛利率24.60%,同比0.3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营收7.72亿元,同比-9.54%;毛利2.92亿元,同比-27.39%,毛利率37.84%,同比降
低9.3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合计毛利18.45亿元,同比+8.21%。但最终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减少主要是因为潘三电厂拟于2025年关停,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1.24亿元。
有望全资买入控股股东旗下电力集团,业绩增长空间较大。为解决同业竞争,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电力集团89.30%股权,并拟摘牌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的电力集团10.70%股权。上述收购完成后,电力集团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公司经营效益的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或将阶梯性增长。
分红承诺比例大幅提高,红利属性开始显现。公司2023年分红比例达55%,2024年由于进行现金收购资产度拟不进行现金分配,但公司发布《关于2025-2027年度现金分红回报规划》,2025-2027年公司每年度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75%,且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不低于0.19元(含税)。以2025年4月1日收盘价3.35元,2025-2027年每股红利0.19元测算,则公司股息率将超过5.6%。随着电厂陆续投产及集团资产注入,业绩增长下,公司红利属性开始显现。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4\0.26\0.28元,对应公司4月1日收盘价3.35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14.2\12.9\11.9倍,鉴于公司外延成长稳步推进,分红预期提振红利属性,我们继续给予“增持-A”评级。风险提示
电价市场波动风险;并购进展不及预期;参股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新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风险;煤价超预期波动风险等;二级市场风险等。 |
2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首次 | 增持 | 盈利增长显著,未来装机增量可期 | 2024-08-31 |
淮河能源(60057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22亿元,同比+14.74%;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58.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100.89%;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同比+5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0%,同比增加1.6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2.68亿元,同比+279.9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7亿元,同比+10.37%,环比+16.30%;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49.81%,环比-14.42%;扣非后净利润2.43亿元,同比+71.14%,环比-13.82%。
事件点评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同比增长主因发电量增加及新注入产能释放。
省内用电量需求高增及新注入产能释放带动公司电量同比增加。24年H1安徽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增长5.20%,增速高于全国0.38个百分点。公司23年底收购潘集发电公司,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发电量86.79亿千瓦时,同比+27.81%;其中全资电厂发电量54.8亿度,同比+34.49%;上网电量实现82.56亿千瓦时,同比+28.18%。此外受电量增长影响,电燃公司配煤业务量1561万吨,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同比+33.08%;售电公司交易电量完成63.19亿度,同比+34.25%。
成本端改善,24H1盈利能力提升。24年H1公司毛利率实现7.33%,同比提升1.95个百分点,主因上游燃料价格回落;24Q2毛利率实现6.48%,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3个百分点,或因二季度燃料整体成本增速高于营收。
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强劲,有望受益于集团未来煤电资产持续注入及省内用电增长。安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用电量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增
长,供需格局偏紧;随着安徽省经济体量的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安徽省未来用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目前公司全资电厂包括潘集电厂一期、顾桥电厂、潘三电厂,参股电厂包括田集电厂一期、二期,未来潘集电厂二期等预计将陆续投产。截至24年上半年末,公司控股总装机容量351万千瓦,其中:潘集发电公司132万千瓦、顾桥电厂66万千瓦、潘三电厂27万千瓦、淮沪煤电田集电厂一期126万千瓦。母公司淮南矿业为安徽省煤炭及电力龙头,为避免同业竞争,2016年淮南矿业承诺将以上市公司淮河能源为其下属从事能源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平台,且目前集团仍有大量煤炭、电力资产,后续若实现进一步资产注入,公司业绩或将阶梯性增长。
货币现金充沛,2023年分红率达55%,业绩增长有望支撑高分红持续性。公司2023年分红比例达55%,并于2024年3月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提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具体每个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根据年度盈利情况、资金需求等决定。公司账上货币现金稳定充沛,后续随着电厂陆续投产及集团资产注入,业绩增长预期较强,或将支持公司分红持续性。
投资建议
公司是淮南矿业旗下煤电一体化平台,2023年收购潘集发电公司增厚业绩,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集团资产注入安徽省经济发展下用电需求高增。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6\0.27\0.30元,对应公司8月30日收盘价3.56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4.0\13.4\11.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电价市场波动风险;参股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投产不及预期风险;煤价超预期波动风险等;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 |
3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首次 | 增持 | 盈利增长显著,未来装机增量可期 | 2024-08-31 |
淮河能源(60057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22亿元,同比+14.74%;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58.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100.89%;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同比+5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0%,同比增加1.6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2.68亿元,同比+279.9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7亿元,同比+10.37%,环比+16.30%;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49.81%,环比-14.42%;扣非后净利润2.43亿元,同比+71.14%,环比-13.82%。
事件点评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同比增长主因发电量增加及新注入产能释放。
省内用电量需求高增及新注入产能释放带动公司电量同比增加。24年H1安徽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增长5.20%,增速高于全国0.38个百分点。公司23年底收购潘集发电公司,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发电量86.79亿千瓦时,同比+27.81%;其中全资电厂发电量54.8亿度,同比+34.49%;上网电量实现82.56亿千瓦时,同比+28.18%。此外受电量增长影响,电燃公司配煤业务量1561万吨,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同比+33.08%;售电公司交易电量完成63.19亿度,同比+34.25%。
成本端改善,24H1盈利能力提升。24年H1公司毛利率实现7.33%,同比提升1.95个百分点,主因上游燃料价格回落;24Q2毛利率实现6.48%,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3个百分点,或因二季度燃料整体成本增速高于营收。
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强劲,有望受益于集团未来煤电资产持续注入及省内用电增长。安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用电量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增
长,供需格局偏紧;随着安徽省经济体量的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安徽省未来用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目前公司全资电厂包括潘集电厂一期、顾桥电厂、潘三电厂,参股电厂包括田集电厂一期、二期,未来潘集电厂二期等预计将陆续投产。截至24年上半年末,公司控股总装机容量351万千瓦,其中:潘集发电公司132万千瓦、顾桥电厂66万千瓦、潘三电厂27万千瓦、淮沪煤电田集电厂一期126万千瓦。母公司淮南矿业为安徽省煤炭及电力龙头,为避免同业竞争,2016年淮南矿业承诺将以上市公司淮河能源为其下属从事能源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平台,且目前集团仍有大量煤炭、电力资产,后续若实现进一步资产注入,公司业绩或将阶梯性增长。
货币现金充沛,2023年分红率达55%,业绩增长有望支撑高分红持续性。公司2023年分红比例达55%,并于2024年3月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提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具体每个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根据年度盈利情况、资金需求等决定。公司账上货币现金稳定充沛,后续随着电厂陆续投产及集团资产注入,业绩增长预期较强,或将支持公司分红持续性。
投资建议
公司是淮南矿业旗下煤电一体化平台,2023年收购潘集发电公司增厚业绩,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集团资产注入安徽省经济发展下用电需求高增。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6\0.27\0.30元,对应公司8月30日收盘价3.56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4.0\13.4\11.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电价市场波动风险;参股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投产不及预期风险;煤价超预期波动风险等;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 |
4 | 国投证券 | 林祎楠,周喆 | 维持 | 买入 | “煤窝办电”优势突出,2024H1业绩高增 | 2024-08-28 |
淮河能源(600575)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22亿元,同比+14.74%;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58.94%;扣非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100.89%。分季度看,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7亿元,同比+10.37%,环比+16.30%;归母净利润2.65亿,同比+49.81%,环比-14.42%;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71.14%,环比-13.82%。
2024H1发电量同比高增贡献业绩增量:据公告,公司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主要系公司所属的潘集发电公司、淮沪煤电有限公司、顾桥电厂发电量同比增加影响。具体去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发电量86.79亿度,同比+27.81%,其中:潘集发电公司33.71亿度、顾桥电厂14.65亿度、潘三电厂6.44亿度、淮沪煤电田集电厂一期31.99亿度。合计上网电量82.56亿度,同比+28.18%。公司火电机组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2472.7小时,较上年同期增加294.66小时,主要原因为收购潘集发电公司后,公司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进一步提高。
潘集电厂1期进入正常运转,有望带动公司整体度电毛利向上提升:潘集发电公司下属的潘集1期项目为公司在2023年收购完成的坑口电厂。该电厂2023年初刚实现投运后,由于设备调试等因素影响致使利用小时数较低,2023年前6月发电量仅实现20.21亿度,因此其利润未在2023年上半年完全体现。正常运转情况下,假设按照利用小时数5000h,潘集电厂1期全年发电量可上升至66亿千瓦时,从目前实际披露的发电量数据看潘集电厂1期已进入正常运转阶段。之前我们曾在公司深度报告中将集电厂1期与新集能源利辛板集坑口电厂1期进行对比,考虑到两电厂均位于淮南煤炭富集区域,煤耗接近,后续在现货市场交易机制及容量电价政策加持下,叠加煤窝办电优势,潘集电厂5685438991期度电毛利有望向同为坑口电厂的利辛板集1期靠拢,进而带动公司整体度电毛利向上提升。
其他业务稳健运行,铁路货运量受控股股东下属煤矿安全事故影响稍有下降:除电力业务外,公司主营业务还涵盖物流贸易、铁路运输等。据公告,2024H1公司铁运分公司铁路货运量2497万吨,同比减幅0.12%,主要受控股股东下属煤矿安全事故影响(2024年3月11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煤矿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9人死亡,15人受伤);电燃公司配煤业务量1561万吨,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幅33.08%;售电公司交易电量完成63.19亿度,同比增幅34.25%。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277.6亿元、282.9亿元,增速分别为0.5%、1.1%、1.9%;分别实现净利润10.9亿元、11.3亿元、11.8亿元,增速分别为29.7%、4.0%、4.1%。公司在煤电一体化运营上具备丰富经验,煤窝办电以及集团保供的模式有力保证了旗下电厂的盈利稳定性。短期来看,潘集电厂1期正常投运叠加亏损电厂关停有望助力公司整体度电毛利向上提升;长期来看,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下,集团内电力资产在远期不排除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预计带来火电规模的再次扩张。给予公司2024年15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4.2元。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波动、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生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影响公司煤质风险、预测假设及模型误差超预期、分红比例不及预期、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管理层频繁变动风险。
|
5 | 中泰证券 | 杜冲 | 首次 | 增持 | 电厂低成本高成长,淮南煤电一体先锋 | 2024-07-31 |
淮河能源(600575)
报告摘要
“煤电+物流”为主导的安徽省属公司:公司前身为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变革,主营业务覆盖物流贸易、煤炭、电力和铁路运输等领域,其中煤炭、电力和铁路运输是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2023年物流贸易、电力、煤炭和铁路运输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67%、22%、7%和3%,毛利润占比分别8%、33%、28%和24%。
坑口电厂优势突出,高成长值得期待。1)坑口电厂实现长协覆盖,火电竞争优势突出。淮河能源上游拥有1座600万吨优质动力煤矿井(丁集矿,600万吨/年),下游布局五座火电电厂,合计装机容量达到4910MW,权益装机容量达到3971MW,其中三座全资电厂均为坑口电厂(潘三电厂2*135MW、顾桥电厂2*330MW、潘集电厂一期2*660MW)、两家参控股电厂(田集电厂一期50.43%/2*630MW、田集电厂二期49%/2*700MW)所需燃料煤几乎由自有煤矿供应,长协覆盖率较高,同时也可节省煤炭中间流转成本,具备较强竞争优势。2)集团在建2640MW优质火电资产,注入可期。集团承诺潘集电厂二期(2*660MW)和谢桥电厂(2*660MW)两座下属控股在建电厂,有望在具备投产运营条件后注入上市公司,届时淮河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7550MW,较当前增长53.77%。2023年收购的潘集电厂一期(2*660MW),当年贡献净利润2.31亿元,亦表明注入资产的高质量。3)安徽省电力供应偏紧,助力煤电联营发展。目前安徽省电力消费结构以火电为主,水电和风电等占比较低。同时2020-2023年安徽省火电发电量复合增速为5.6%,高于全国复合增速(5.1%),叠加安徽省为电力净输出省份(测算2020-2023年安徽省年均净输出电量为237亿度),电力供给压力较大,这为公司发展煤电联营提供有利条件。
背靠安徽龙头煤企,奠定长期发展基础。1)控股股东储产资源丰富,可满足公司火电经营发展。公司控股股东淮南矿业为安徽省龙头煤企,坐拥11对矿井,核定产能达到7790万吨/年,可采资源储量达到50.99亿吨,测算可采年限达到46.8年,其中在安徽拥有8对矿井,核定产能5490万吨/年;蒙西鄂尔多斯3对矿井,核定产能2300万吨/年。淮南矿业煤炭储产资源丰富,且安徽省的煤炭资源可有效满足上市公司电厂用煤需求,为其后续扩大火电经营规模提供资源支持。2)长协定价+自营铁路,打造极致成本竞争优势。安徽省动力煤5000Q的长协价格为545-745元/吨,国家和安徽省政策共同推动长协价格保持稳定。此外,集团与公司间交通运输便利(自营铁路网1条干线+16条支线,联通淮南矿区所有煤矿和电厂,是煤矿产煤出矿和电厂燃料入库的必经通道,具有不可替代性),使得电厂用煤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较低,打造坑口电厂极致成本优势。
首次覆盖,“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80.03/284.01/338.42亿元,增速分别为2%/1%/19%;实现净利润10.47/11.37/20.22亿元,增速分别为25%/9%/78%,对应PE分别为12.8X/11.8X/6.6X,考虑到淮河能源火电板块成长空间较大,背靠集团充足煤源,煤电一体化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综合电价下行风险、煤价上行风险、资产注入不确定性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6 | 国投证券 | 周喆,林祎楠 | 维持 | 买入 | 24H1业绩同比高增,后续火电增量可期 | 2024-07-09 |
淮河能源(60057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到5.95亿元,与上年同期(重述后数据:3.62亿元)相比,同比增加53.41%-64.4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到5.45亿元,与上年同期(重述后数据:2.61亿元)相比,同比增加93.25%到108.54%。结合公司24Q1归母净利润进行测算,公司24Q2归母净利润区间预计为2.45亿元到2.85亿元。
24H1业绩同比大增,系发电量同比增加:据公告,公司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主要系公司所属的潘集发电公司、淮沪煤电有限公司、顾桥电厂发电量同比增加影响。其中,潘集发电公司下属的潘集1期项目为公司在2023年收购完成的坑口电厂。该电厂2023年初刚实现投运后,由于设备调试等因素影响致使利用
小时数较低,2023年前7533659996月发电量仅实现20.21亿度,因此其利润未在2023年上半年完全体现。正常运转情况下,假设按照利用小时数5000h,潘集电厂1期全年发电量可上升至66亿千瓦时。
远期火电注入空间或再添增量:近期,淮南矿业集团与中国电力协商平圩发电11%股权的出售事项。该出售事项得以落实,平圩发电将由淮南矿业持股51%,同时未来平圩发电将投资开发平圩4期项目(即兴建位于中国安徽省的两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按照集团2016年重组时作出的公开市场承诺,其在建煤电项目在具备投产运营条件后将注入上市公司。根据梳理,若上述转让事项可顺利落实,集团可注入淮河能源的在建项目包括:①潘集电厂2期与谢桥电厂,合计规模2.64GW,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②洛河4期电厂,规模2GW,23年底获得安徽省发改委核准,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标等工作;③平圩电厂4期,规模2GW,已于2023年12月底开工。未来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下,集团内其他电力资产在远期仍不排除具备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预计带来煤电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277.6亿元、282.9亿元,增速分别为0.5%、1.1%、1.9%;分别实现净利润10.9亿元、11.3亿元、11.8亿元,增速分别为29.7%、4.0%、4.1%。公司在煤电一体化运营上具备丰富经验,煤窝办电以及集团保供的模式有力保证了旗下电厂的盈利稳定性。短期来看,潘集电厂1期正常投运叠加亏损电厂关停有望助力公司整体度电毛利向上提升;长期来看,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下,集团内电力资产在远期不排除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预计带来火电规模的再次扩张。给予公司2024年15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4.2元。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波动、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生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影响公司煤质风险、预测假设及模型误差超预期、分红比例不及预期、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管理层频繁变动风险。
|
7 | 国投证券 | 周喆,林祎楠 | 首次 | 买入 | “煤窝办电”蓄新能,资产注入犹可期 | 2024-05-27 |
淮河能源(600575)
安徽省属“能源+物流”综合性企业:公司前身为芜湖港,两次更名调整为现在的淮河能源,业务涵盖物流贸易、电力、煤炭、铁路运输。从毛利结构看,物流贸易板块毛利贡献较小,铁路运输板块受益于运营模式贡献毛利基本稳定,电力及煤炭板块毛利受煤价变化影响近三年波动较明显,2023年物流贸易、电力、煤炭、铁路运输四大板块毛利占比分别为8%、33%、28%和24%。
坚持煤电一体化经营之路,保障盈利稳定性:截至2023年底,公司合计拥有控股+参股491万千瓦火电装机规模以及600万吨/年的丁集煤矿,其中丁集煤矿作为田集电厂的配套煤矿,自2007年投运开始即实现完全煤电一体化。相比于传统火电大幅降低因煤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确保电厂燃料长期稳定供应的同时还可减少中间采购环节,保障较高且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其余电厂均为坑口电厂,且所需煤炭原料均由集团保供,距离较近,可通过汽运或公司内部铁路运输到达上市公司电厂。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3年公司度电毛利分别为0.001、0.022、0.035元/千瓦时,在关停亏损电厂以及潘集电厂1期注入完成后实现提升,但整体相较于同位于安徽的新集能源利辛板集坑口电厂1期仍有差距。考虑到两电厂均位于淮南煤炭富集区域,煤炭开采成本一定程度较为相似,且同属超超临界机组,供电标准煤耗接近,后续在现货市场交易机制及容量电价政策加持下,叠加煤窝办电优势,潘集电厂1期度电毛利有望向同为坑口电厂的利辛板集1期靠拢,进而带动公司整体度电毛利向上提升。
集团资产注入尚未结束,后续火电增量可期:按照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2016年重组时所作出的公开市场承诺,其在建的潘集电厂2期、谢桥电厂及后期煤电项目,在具备投产运营条件后也将注入上市公司。当前潘集2期与谢桥电厂合计264万千瓦机组均预期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后有望启动注入程序。此外,2023年底安徽淮南洛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由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变更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电力集团,洛河电厂目前在运机组254万千瓦,洛河4期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23年底获得安徽省发改委核准。未来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下,集团内其他电力资产在远期仍不排除具备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预计带来煤电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空间。
积极回馈股东,后续分红潜力较大:公司发布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要求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据年报,2023年公司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62亿元(含税),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55%,按2024年5月21日收盘价测算股息率为3.4%。展望未来,煤电一体稳健的经营模式有望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叠加可控的资产开支和债务负担,公司未来分红潜力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277.6亿元、282.9亿元,增速分别为0.5%、1.1%、1.9%;分别实现净利润10.9亿元、11.3亿元、11.8亿元,增速分别为29.7%、4.0%、4.1%。公司在煤电一体化运营上具备丰富经验,煤窝办电以及集团保供的模式有力保证了旗下电厂的盈利稳定性。短期来看,潘集电厂1期正常投运叠加亏损电厂关停有望助力公司整体度电毛利向上提升;长期来看,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下,集团内电力资产在远期不排除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预计带来火电规模的再次扩张。给予公司2024年15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4.2元。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波动、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生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影响公司煤质风险、预测假设及模型误差超预期、分红比例不及预期、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管理层频繁变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