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 | 维持 | 增持 | 工程业务承压拖累业绩,氢能订单实现突破 | 2025-05-28 |
华光环能(600475)
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91.13亿元,YoY-13.31%;归母净利润7.04亿元,YoY-4.98%;扣非归母净利3.88亿元,YoY-24.00%。毛利率为19.18%,同比上升0.86Pct。公司24Q4实现营收18.81亿元,同比-33.03%;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1.34%;扣非归母净利1.59亿元,同比+510.88%。毛利率为30.97%,同比上升11.49Pct。
公司25Q1实现营收19.65亿元,YoY-32.25%;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30.77%;扣非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35.23%。毛利率为20.34%,同比上升4.26Pct。
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电站和市政工程业务承压和Q1季节性影响收入端看,公司25Q1营收同比下滑32.25%,主要系公司电站工程及市政工程业务收缩,营收下降,另外锅炉产品因出货季节性波动导致当期收入减少。利润端看,公司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23%,主要系公司参股企业约克空调分红减少3000万,高佳太阳能亏损等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600万,以及工程业务收入下降导致利润减少。
氢能实现订单突破,有望成为未来新增长点
2024年,公司15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正式下线,在产氢压力方面达到行业最高水平,填补国内空白。2024年,公司建设完成首期500MW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同时签订了上海联风2×100Nm/h订单并中标目前全球最大体量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在氢能实际落地应用方面实现突破。公司持续入围中能建2025制氢项目短名单,行业认可度高。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氢能鼓励政策,当前电解槽已公开招标量1.77GW,178万m/h、约1400余套电解槽将陆续迎来招标。公司技术领先,有望伴随渗透率提升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9.00/10.08亿元,对应PE11/10/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火改需求不及预期;电解槽设备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2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 | 维持 | 买入 | 工程业务收缩拖累增速 股权激励彰显经营信心 | 2025-05-05 |
华光环能(600475)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91.13亿元,同比下降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下降0.37亿或下降4.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下降24%。2)公告2024利润分配预案及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叠加前三季度每股派发0.10元(含税)现金红利,2024年分红总额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61.08%。此外,公司拟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分红金额不超过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0%。3)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实现营收19.64亿元,同比下降32.25%;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同比下降30.77%;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同比下降35.23%。
受电站工程业务收缩、联营企业亏损致投资收益减少等影响,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同比下滑1.78亿元,分板块来看,公司项目运营管理/工程与服务/装备制造分别实现毛利11.6/3.4/1.8亿元,同比分别+0.9/-2.2/-0.7亿元。其中,工程与服务板块主要受电站工程收入下滑拖累,其中光伏电站EPC业务收入下降较为明显。同时,联营企业高佳太阳能亏损导致对其投资收益同比下滑1.15亿元,亦导致公司业绩承压。然而公司净利润表现平稳,一方面因公司加强对合同资产管理、余额规模降低,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少0.82亿元;另一方面不动产搬迁致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增加1.31亿元亦有贡献。
受益于项目并购或投产,公司(热电、光伏及环保)项目运营收入规模稳增。项目运营管理板块毛利增长主要源于热电业务增长约0.9亿元。1)热电: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热电联产项目装机量近1.3GW,其中燃煤/天然气热电联产装机量分别182MW/1104MW;2023年5~6月公司完成对濮院热电、徐联热电、南京燃机的控股收购,2024年公司供热量971.32万吨、同比+18.76%,或为热电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此外公司亦有325MW光伏项目在运,其中2024年增量20.1MW,对电量亦有贡献。2)环保运营服务方面,厨余垃圾处置二期项目投运带动收入增加,但因毛利率小幅下滑1.7pct至29.45%,环保运营服务毛利规模维持稳定。
装备制造业务:公司把握设备更新机遇,装备销量增长;激烈竞争下,盈利虽短期承压,但海外市场及在手订单为后续业绩奠定良好基础。装备销量增长拉动,装备制造板块营收同比提升20.18%,但受市场竞争激烈影响毛利率下降6.74pct至10.23%,致板块毛利下降约0.7亿元。能源装备方面,2024年公司加大锅炉设备国内外市场拓展,签约中亚、非洲多个项目,锅炉设备销量增长;环保装备方面,公司垃圾焚烧炉和余热锅炉在手订单分别为1.38亿元、5.33亿元。此外公司布局了氢能及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领域,其中氢能已中标多个项目。随着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以及新业务业绩放量,装备制造板块业绩有望回升。
2025Q1业绩受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及工程业务影响,业绩承压。根据公司公告,受参股企业约克空调分红减少0.3亿元及高佳太阳能亏损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减少0.36亿元。此外工程业务收入下降亦有影响。
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期待经营业绩企稳回升。2024年8月无锡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4年9月公司向150人以7.55元/股授予1308万股。根据激励计划,上述股票分三次解锁,对应2025-2027年业绩考核目标中,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23复合增长率不低于8%,测算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目标值需要分别达到5.95/6.43/6.94亿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4/8.50/8.98亿元,同比增长4.25%/15.73%/5.6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10.3/9.7倍。公司项目运营类资产贡献稳定现金流,火电灵活性改造、氢能等新业务有望提供业绩弹性。假设2025-2027年每股分红金额维持2024年水平,则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股息率约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热价或电价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
3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顾真 | 维持 | 增持 | 热电运营稳健提升,装备业务具备亮点 | 2025-04-30 |
华光环能(600475)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热电运营稳健提升,装备业务具备亮点;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公司盈利同比下降4.98%: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91.13亿元,同比减少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减少4.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减少24.00%。根据年报数据计算,2024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减少1.34%,环比增长165.59%。2024Q4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510.88%环比增长521.32%。2024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19.18%,同比提升0.86pct;实现综合净利润10.17%,同比提升1.26pct。
2025年一季度公司盈利承压: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减少32.25%;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减少30.77%,环比减少42.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减少35.23%,环比减少26.50%。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0.34%,同比提升4.26pct;实现综合净利率9.33%,同比提升0.65pct。
热电运营稳健提升:得益于公司完成了对濮院热电、徐联热电、南京燃机等3家热电厂的控股收购,全年合并后发电及供热量水平提高。2024年公司热电及光伏运营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长15.59%实现毛利率21.13%,同比减少0.90pct。
对公司氢能等装备业务保持乐观:氢能方面,公司已落地1500Nm3/h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并具备批量化生产交付能力,可实现产氢压力3.2MPa,填补国内千方级高压电解槽空白。新型环保装备方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开发“灵活性低氮高效燃煤锅炉技术产品”已基本完成产品在自有电厂试验,项目可实现锅炉20%低负荷稳定运行,NOx排放较改造前下降40%;公司CCUS电厂尾气CO捕集中试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上半年可完成评测实验。
估值
结合我国氢能行业投资现状,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0.80/0.84/0.94元(原2025-2027年预测为0.95/1.06/-元),对应市盈率11.3/10.6/9.6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氢能政策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
4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郭雪,吴柏莹 | | | 股息率超5%,关注氢能及火改业务订单落地 | 2025-04-29 |
华光环能(600475)
事件:2025年4月28日晚,华光环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3亿元,同比下降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下降4.98%;扣非后净利润3.88亿元,同比下降2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161.22%;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同比下降5.58%。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下降32.25%;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30.77%。2024年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分红比例约为61.08%。
点评:
工程业务收入下降拖累业绩,装备销售回暖及热电运营稳健成为业绩主要亮点。(1)装备业务:受益于电力设备的更新改造,公司装备制造订单回暖。全年板块实现收入17.42亿元,同比提高20.18%。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开拓中亚、非洲等地区市场需求,目前在手订单规模30.44亿元,同比大幅提升。(2)工程业务:受光伏电站EPC业务影响,电站工程业务实现收入6.75亿元,同比下降70%;市政环保工程实现收入13.1亿元,同比下降37.59%。(3)运营业务:环保运营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38亿元,同比上升5.50%;热电运营实现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加15.59%。主要由于2024年收购三家热电厂,供热量及收入实现并表。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热电联产项目装机量近1.3GW,2024年全年完成总售热971.32万吨,同比增长18.76%。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下降32.25%;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30.77%,主要由于电站工程和市政工程业务收缩影响业绩。此外参股企业约克空调分红减少3000万,高佳太阳能亏损等原因,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3600万。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61%,股息率超过5%,25年也有望实现两次分红。2024年公司实现三季度和年底两次分红,合计每股分红0.45元(含税),按4月28日收盘价计算,公司股息率达到5.1%。公司全年现金分红总额4.3亿元,分红比例达到61%。公司发布《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同时表示2025年公司也计划在持续盈利的条件下实施中期分红,彰显公司回馈股东的信心。
氢能电解槽订单释放有望贡献利润增量。2024年,公司建设完成首期500MW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具备多系列碱性电解槽的批量交付能力。同时,2024年公司中标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总承包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实现了大标方制氢设备及系统订单落地。公司持续入围中能建2025年制氢项目短名单,今年有望实现订单出货,实现电解槽收入贡献。
煤粉预热技术调试稳定,今年订单释放可期。公司“煤粉预热技术”兼具宽负荷率和低NOx排放特点。截至2024年底,公司调试锅炉已实现20%低负荷稳定运行,负荷0-110%灵活可调,NOx排放较改造前下降40%。同时,公司存量锅炉客户基数庞大,公司已与山东、陕西等地意向客户深度沟通接洽并完成了项目报价,今年订单落地可期。
盈利预测:公司深耕能源与环保行业,传统主业优势突出,且盈利较为稳定。同时公司掌握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以及碱性电解槽技术,有望在行业需求释放带动下贡献业绩。综合考虑到公司现有经营情况及未来业绩成长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87/110.07/123.81亿元,归母净利润7.49/8.49/9.21亿元,按4月29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11.46x/10.11x/9.33x。
风险因素:火电灵活性改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下游企业改造积极性不足;电解槽订单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涨价; |
5 | 国金证券 | 姚遥,唐雪琪 | 维持 | 买入 | 环保&电站工程承压影响短期业绩,氢能实现订单突破 | 2025-04-29 |
华光环能(600475)
环保&电站工程承压影响短期业绩,氢能实现订单突破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3亿元,同比-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4.98%;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32.25;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30.77%。
业绩短期下滑,主要受到工程业务承压和Q1季节性因素影响。公司2024电站运营、环保运营板块业绩稳健增长,营收分别+15.6%、+8.11%,装备制造收入也有所回暖,环保、节能高效发电设备营收分别+21.1%、+18.74%。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受到电站工程、市政环保工程及服务的影响——其中,电站工程服务营收-70.1%,主因光伏组件价格波动剧烈、新能源消纳和项目收益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竞争激烈等;而市场环保工程服务营收下滑(-37.6%)主因板块业务逐步向较高毛利业务转型、减少部分低毛利业务,因而毛利率同比上行6.06pct。公司1Q25业绩下滑除锅炉产品出货季节性波动因素外,也同样受到电站工程及市政工程业务收缩的影响。
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订单突破,火改产品运行试验。2024年,公司完成首期500MW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同时签订了上海联风2×100Nm3/h订单,并中标目前全球最大体量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在实际落地应用方面实现突破。央国企牵头绿氢示范项目陆续落地,共约170万吨项目已开工,对于设备企业而言,项目经验现阶段是关键。公司在具备项目背书以及与江苏省特检院、中能建氢能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的背景下,后续有望持续获取规模化订单。火改产品方面,公司灵活性低氮高效燃煤锅炉技术及产品完成试验调试,截至年底,项目已实现锅炉20%低负荷稳定运行,负荷0-110%灵活可调,NOx排放较改造前下降40%,并且公司已与山东、陕西等地意向客户深度沟通接洽并完成了项目报价,后续将实现市场规模化应用。
公司作为环保能源领域头部企业,积极切入布局火电灵活性改造和电解水制氢设备领域,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0/9.5/11.2亿元,EPS分别为0.83/0.99/1.17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7/9.0/7.6倍,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