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金证券 | 骆红永 | 维持 | 买入 | 25Q2环比持稳,强化经营提升韧性,加速技术转化 | 2025-08-15 |
万华化学(600309)
投资要点
事件:万华化学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实现营收909.01亿元,同比下降6.35%;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下降25.10%;扣非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下降22.90%;毛利率13.84%,同比下滑2.57pct;净利率7.39%,同比下滑1.85pct。单季度看,2025Q2实现营收478.34亿元,同比下降6.04%,环比增长11.07%;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同比下降24.30%,环比下降1.34%;扣非归母净利润32.04亿元,同比下降19.33%,环比增长5.38%;毛利率12.16%,同比下滑3.15pct,环比下滑3.54pct;净利率6.98%,同比下滑1.68pct,环比下滑0.86pct。
持续优化结构,产销增长对冲行业下行。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地缘摩擦频发等因素给化工行业带来挑战,但在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出口市场多元化转型以及制造业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协同作用,化工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并呈现出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万华化学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上半年全球聚氨酯行业需求平稳,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表现较好,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下,聚氨酯复合材料用量需求持续提升。受海外投资恢复缓慢影响,海外建筑节能等领域需求弱于预期。上半年石化行业烯烃等产品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格局阶段性失衡,石化产品价格走低,石化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上半年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稳定发展,在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支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需求带动下,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从数据上看,2025H1公司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分别实现收入368.88、349.34、156.28亿元,同比分别变化4.04%、-11.73%、20.41%;毛利率分别为25.68%、-0.37%、9.55%,同比分别下滑2.32pct、4.89pct、7.44pct;销量分别为303、285、1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64%、3.64%、29.35%。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同比出现明显下滑,销量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其中聚氨酯、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提质增效,强化经营思维。万华从投资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制度和流程,强化成本费用管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价值创造和业绩导向,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1.烟台工业园:安全高质量完成14套装置大修并成功开车。深入推进技改优化落地,打造极致成本。提升装置数智化水平,自主运行率大幅提升。公司120万吨/年第二套乙烯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第一套乙烯装置进行乙烷进料改造,改造完成后预计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2.宁波工业园:上半年实施专项精准激励,围绕盈利、销量、质量三大维度设定挑战目标。聚焦全价值链效率提升,贯彻精益成本管控,同步强化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供应链实现灵活调整,最大限度使用波谷价格时段供电,有效节省成本;副产盐酸进一步下降,有效提升收益。3.匈牙利BC公司:上半年各装置整体运行平稳,持续推进工艺及参数优化,依据外部市场电力价格动态调整电厂、氯碱等配套装置运行负荷,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优化装卸和仓储方案、谈判引入新供应商,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4.福建工业园:建立对标标准化机制,将烟、宁、福三基地进行对标,显著增加基地收益。首次进行产业链全停大修,结合基地实际运行状态,开展“精准大修”,避免过度检修,节约费用。5.四川眉山工业园:寻求路线调整,从设计、建设到生产运营全员树立起成本意识。对标行业冠军定目标,专项攻关、缩小差距。锚定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军者战略定位,电池材料业务生产与技改并行,产品合格率跨越式提升,单月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6.万华蓬莱工业园: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并通过技改等方式降低园区运行成本。推进“智能工厂”建设,5套装置率先实现无人巡检,减少90%巡检量,准确率达98%;22个公用工程系统实现无人调度,效率提升21%;海水淡化装置通过“无人巡检+远程控制”实现行业首例完全无人值守。
坚持创新驱动,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万华化学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一代MDI技术开发,推进多个装置扩能和节能降耗项目,打造极致成本竞争力。公司各项自研技术加速成果转化,MS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丰富了光学业务产品线;叔丁胺产业化成功,不断延伸特种胺的产业链。砜聚合物已产出合格品,完善了万华工程塑料的解决方案。生物基1,3-丁二醇成功导入化妆品客户。电池材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第四代磷酸铁锂完成量产供应,五代完成定型首发。公司坚持产品差异化战略,开发多个高附加值POE、聚烯烃、尼龙12、改性材料新品,拓展细分市场,助力新业务能力提升。AI赋能研发项目有序推进,高性能有机光学聚合物与先进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聚焦战略需求,外部协同深化,与行业伙伴共建共赢生态。2025年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69件,新获得授权269件,海外专利布局提速,支持多个新业务的海外业务推广。
投资建议:万华化学聚氨酯地位稳固,石化、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不断延伸,持续技改扩能,行业低点强化经营提质增效,深化研发转化积蓄未来新增长点。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78.35/2203.31/245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6.0%/1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26/171.51/208.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8.1%/21.4%,对应PE分别为13.5x/11.4x/9.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确定性;贸易摩擦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
2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高铭谦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多元化布局提升竞争力 | 2025-08-15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
万华化学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9.01亿元,同比下降6.35%;实现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下滑25.10%。其中,公司20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8.34亿元,同比下降6.04%,环比上升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同比下降24.30%,环比下降1.34%。
投资要点
聚氨酯内外需求不振叠加石化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业绩承压
作为聚氨酯全球龙头,万华化学拥有全球最大的MDI和TDI产能。2025上半年公司聚氨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8.88亿元,同比增长4.04%,占总营业收入的40.58%,然毛利率同比下降0.47pct。尽管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需求增长,带动聚氨酯复合材料用量上升,但国内冰冷、建筑行业需求不振,叠加外销受关税政策影响,聚合MDI、TDI需求下降,多因素导致聚氨酯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从石化板块来看,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34,同比下降11.73%,毛利率为-0.37%,由正转负。上半年国内石化行业产能集中释放,供需阶段性失衡导致烯烃等产品价格走低,导致公司石化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2025上半年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6.28亿元,同比增长20.41%,在总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17.19%。该板块在上半年保持稳定发展。公司积极布局POE弹性体、电池材料等新兴领域,虽然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目前营收占比较小,但增长潜力较大,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盈利增长点。
四项费用率保持稳定,现金流持续稳健
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10/-0.16/-0.48/+0.38pct,其中公司研发费用率小幅上行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持续投入,这与公司“变革年”战略中持续布局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的策略相符。此外,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下降46.09%,主要得益于本期汇兑收益的增加。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尽管盈利能力承压,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回流能力依然稳健,能够稳定产生正向现金流,
新领域多元化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了摆脱对聚氨酯单一品类的业绩依赖,万华化学持续在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方面布局,相继部署了POE(聚烯烃弹性体)、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等先进产能;公司MS(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高端光学级MS规模化生产空白;电池新材料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第四代磷酸铁锂完成量产供应,五代完成定型首发。公司还坚持产品差异化战略,开发多个高附加值POE、聚烯烃、尼龙12、改性材料新品,拓展细分市场,助力新业务能力提升。
盈利预测
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聚氨酯产品在国内的稀缺性地位不改,新产能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龙头地位。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1、168.69、194.7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5、11.6、10.0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
3 | 山西证券 | 李旋坤,王金源 | 维持 | 买入 | 聚氨酯主业稳健运行,新材料布局加速 | 2025-08-14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描述
8月1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实现营业总收入909.0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25.1%;扣非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同比-22.9%。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总收入478.3亿元,同环比分别-6.0%/+11.1%;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环比分别-24.3%/-1.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0亿元,同环比分别-19.3%/+5.4%。
事件点评
聚氨酯和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稳健发展,石化业务利润承压。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9.0亿元,同比-6.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3.84%和7.39%,同比分别下降2.57pct和1.86pct。分产品来看,公司
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营收分别为368.9、349.3、156.3亿元,同比分别+4.0%、-11.7%、+20.4%,销量分别为303、285、1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6%、3.6%、29.3%。对应的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5.68%、-0.37%、9.55%,同比分别-2.32pct、-4.89pct、-7.44pct,主要系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大部分产品价格下行。
反内卷叠加库存低位,聚氨酯价格具备上涨条件。近期,反内卷与供给侧优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认为供给侧优化与反内卷,有望使企业盈利与创新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截至2025年8月8日,据百川盈孚数据,纯MDI、TDI市场均价分别为1.79、1.6万元/吨,较二季度末分别上涨5.3%、37.0%。从聚氨酯行业库存来看,截至2025年8月8日,纯MDI、TDI行业总库存分别6.2、1.1万吨,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7月16日,科思创宣布其TDA/TDI、基于OTDA的产品、聚醚多元醇产品遭遇不可抗力,受氯气供应中断而受影响。另外,科思创的聚氨酯分散体(PUD)和聚醚多元醇装置也受到影响,被迫安全停车,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上半年,聚氨酯行业需
求平稳,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表现较好,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下,聚氨酯复合材料用量需求持续提升,海外建筑节能等领域需求弱于预期。我们认为在反内卷大背景下叠加行业库存低位,聚氨酯价格具备上涨条件,看好公司相关产品的价格弹性。
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材料布局加速,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上半年,公司推进多个装置扩能和节能降耗项目,打造极致成本竞争力。公司各项自研技术加速成果转化,MS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叔丁胺产业化成功,砜聚合物产出合格品,生物基1,3-丁二醇成功导入化妆品客户,电池材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第四代磷酸铁锂完成量产供应,五代完成定型首发,开发多个高附加值POE、聚烯烃、尼龙12、改性材料新品,助力新业务能力提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7.2/169.1/190.8亿元,对应8月13日收盘价62.98元,PE分别为14/12/10倍。看好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产能技改更新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风险。 |
4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潘宁馨 | 维持 | 买入 | 产销量稳步增长,看好旺季聚氨酯价格修复 | 2025-08-14 |
万华化学(600309)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8月11日,万华化学发布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09.01亿元,同比下降6.35%;实现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减少25.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减少22.9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95元/股。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8.34亿元,同比/环比-6.04%/+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同比/环比-24.30%/-1.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04亿元,同比/环比-19.33%/+5.38%。
产销量增长抵消产品价格下滑影响,看好旺季聚氨酯价格修复
聚氨酯板块:公司聚氨酯板块营业收入368.88亿元,同比+4.04%;毛利率25.68%,同比-2.32pct。聚氨酯系列产品产量/销量298万吨/303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34万吨。2025年上半年下游需求偏弱,主要产品价格均有所下滑。纯MDI市场均价在18,800元/吨左右。聚合MDI产品方面,2025年上半年冰冷、建筑行业需求不振,外销受到关税政策影响,出口订单下滑,市场均价在16,700元/吨左右。TDI产品方面,上半年汽车行业保持增长态势,家居需求一般,市场均价在12,400元/吨左右。软泡聚醚产品:上半年市场均价在7,800元/吨左右。展望后市,板块产销量有望继续增长,万华福建第二套33万吨/年TDI项目已于2025年7月建成投产;万华福建MDI将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同时,我们看好下半年旺季产品价格修复。
石化板块:公司石化板块营业收入349.34亿元,同比-11.73%;毛利率-0.37%,同比-4.90pct。石化系列产品产量/销量295万吨/285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10万吨,2024年万华蓬莱一期PDH等项目完成建设并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带来部分增量。2025年上半年,石化板块仍处于相对承压状态,产品同比表现分化,山东丙烯/山东正丁醇/山东丙烯酸/山东丙烯酸丁酯/华东NPG加氢法/山东MTBE/华东LLDPE膜级/华东乙烯法PVC均价同比-2.37%/-20.17%/+14.86%/-5.85%/+0.42%/-19.79%/-6.75%/-13.14%。展望后市,新增产能驱动产销量增长,2025年初,万华烟台25万吨/年LDPE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公司参与的合资公司将启动在福建省福州市建设一套特种聚烯烃一体化设施。此外,公司100万吨/年乙烯一期装置将从6月3日开始停产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周期5个月,改造完成后装置原料将由丙烷变为乙烷,大大提升盈利能力。
聚氨酯+新材料产能逐步落地,业绩成长可期
根据年报,2024年底公司MDI、TDI、聚醚年产能380、111、159万吨。公司有序推进福建MDI以及福建TDI新装置建设及投产,在建项目投产后MDI/TDI产能将达到450/144万吨,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未来MDI、TDI供给格局有望继续向好,在聚氨酯领域,产能+成本均具有明显优势。2024年内,POE项目、柠檬醛及衍生物项目、尼龙12弹性体、MQ树脂已经投产,未来柠檬醛、维生素、香精香料产业链将相继打通。公司三位一体布局,多个项目陆续投放,推动公司新材料业务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58、164.98、173.7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73、11.95、11.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2)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4)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
5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费晨洪 | 维持 | 买入 | 2025半年报点评:季度净利润环比持稳,石化及新材料销量放量增长 | 2025-08-14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2025年8月11日,万华化学发布2025年半年报告,2025H1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09.14亿元,同比-6.35%,实现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25.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22.90%。2025Q2实现销售收入478.34亿元,同比-6.04%,环比+11.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04亿元,同比-19.33%,环比+5.38%。
上半年主要产品销量保持增长,Q2石化及精细化学品产品增速较快。公司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三大板块产销量保持增长态势。2025H1聚氨酯系列产品销量303万吨,同比+12.64%;石化系列产品销量285万吨,同比+3.64%;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产品销量119万吨,同比+29.35%。单季度来看,2025Q2聚氨酯系列产品实现销量158万吨,同比+2.72%,环比+8.97%;石化系列产品实现销量152万吨,同比+11.59%,环比+14.29%;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实现销量65万吨,同比+16.98%,环比+20.37%。
子公司宁波万华盈利大幅增长,博苏化学和电池材料处于亏损状态。从重要分子公司经营数据来看,2025H1公司子公司宁波万华实现收入144.49亿元,同比-20.72%,实现净利润23.44亿元,同比+34.33%。福建万华实现收入60.81亿元,同比-8.18%,实现净利润7.70亿元,同比-8.22%。博苏化学Borsod Chem实现收入93.76亿元,同比-7.36%,净利润-0.89亿元,同比-185.82%。石化销售公司实现收入206.49亿元,同比增长37.27%,实现净利润-1.48亿元,由盈转亏。
石化原料轻质化加速,多个自主研发项目投产。上半年公司120万吨/年的第二套乙烯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第一套乙烯装置进行乙烷进料改造,乙烯二期的投产和乙烯一期的技改将大幅提升乙烷在公司原料路线中的占比,投产和改造完成后,预计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加速成果转化,MS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丰富了光学业务产品线;叔丁胺项目产业化成功,延伸特种胺产业链;聚砜产出合格产品;生物基1,3-丁二醇成功导入化妆品客户;电池材料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第四代磷酸铁锂完成量产供应。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化工行业龙头,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1.87、136.62、160.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x、14x、12x。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趋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下滑;2)贸易摩擦;3)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4)汇率波动的风险。 |
6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龚道琳,李思佳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Q2业绩环比持稳,多项自研技术逐步落地 | 2025-08-12 |
万华化学(600309)
公司Q2业绩环比稳定,看好未来业绩修复和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2025H1,公司实现营收909.01亿元,同比-6.35%;实现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25.10%。其中,2025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8.34亿元,同比-6.04%,环比+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同比-24.30%,环比-1.34%。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内成长属性延续,结合上半年产品价差和业绩情况,我们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2026-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57(-10.06)、173.88、204.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33(-0.32)、5.55、6.5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5、11.3、9.6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化工行业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化工板块供给侧改善的景气修复行情,未来新项目投产及产品盈利改善将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H1公司聚氨酯板块销量同比增长,石化板块利润承压
2025Q2,公司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的销量分别为158、152、65万吨,同比+14.49%、+7.80%、+35.42%。2025H1,聚氨酯系列产品下游需求表现一般,纯MDI、聚合MDI、TDI、软泡聚醚市场均价分别为18,800、16,700、12,400、7,800元/吨左右;石化行业烯烃等产品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格局阶段性失衡,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主要原料纯苯、煤炭、丙烷、丁烷价格分别同比-21.53%、-22.78%、+0.49%、-3.10%,未来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价差有望修复。
公司多项自研技术逐步落地,看好公司向全球化工巨头持续迈进
2025H1,公司各项自研技术加速成果转化,MS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丰富了光学业务产品线;叔丁胺产业化成功,不断延伸特种胺的产业链;砜聚合物已产出合格品,完善了万华工程塑料的解决方案;生物基1,3-丁二醇成功导入化妆品客户;电池材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第四代磷酸铁锂完成量产供应,五代完成定型首发;开发多个高附加值POE、聚烯烃、尼龙12、改性材料新品,拓展细分市场,助力新业务能力提升,有望引领公司长期成长。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放缓、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
7 | 国金证券 | 陈屹,王明辉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经营稳健 | 2025-08-12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
8月1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9.01亿元,同比-6.35%,归母净利润61.23亿,同比-25.10%。
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7.79亿元,同比+6.32%。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营销机构和人员费用同比增加,同时为了提升全球客户交付效率,仓储物流费用同比上升。管理费用11.78亿元,同比-17.11%。公司规模和人员增加,管理人员相关费用同比增加。财务费用5.98亿元,同比-46.09%,主要为报告期内汇兑收益同比增加所致。研发费用22.91亿元,同比+10.10%,系公司持续围绕现有业务技术迭代升级。资产减值损失-3.11亿元,同比-5079.02%,主要为报告期内计提存货跌价损失所致。
公司各个板块经营基本保持稳定。聚氨酯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聚氨酯销售收入368.88亿元,毛利率25.68%;2025年上半年,纯MDI产品下游需求偏弱,市场均价在18800元/吨左右;聚合MDI产品冰冷、建筑行业需求不振,外销受到关税政策影响,出口订单下滑,市场均价在16700元/吨左右;TDI产品,汽车行业保持增长态势,家居需求一般,市场均价在12400元/吨左右;软泡聚醚产品市场均价在7800元/吨左右。石化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石化销售收入349.34亿元,毛利率-0.37%;2025年上半年石化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涨有跌,综合来看,盈利水平维持稳定。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156.28亿元,毛利率9.55%。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39.70、146.36和158.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45、4.66和5.03元/股,当前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13.81X、13.18X和12.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需求不足影响销量和产品价格,新项目投放不达预期。 |
8 | 国信证券 | 杨林,余双雨 | 维持 | 增持 | 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环比提升,费用控制显效 | 2025-08-12 |
万华化学(600309)
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公司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公司2025年二季度实现营收478.3亿元(同比-6.0%,环比+11.1%);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24.3%,环比-1.3%),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19.3%,环比+5.4%);毛利率12.2%(同比-3.1pct,环比-3.5pct),净利率7.0%(同比-1.7pct,环比-0.9pct),盈利下滑主要因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及聚氨酯产品弱势拖累,净利率下滑幅度较小,主要因费用管控成效显著,二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0.9%、2.4%、0.0%,总费用率4.1%(同比-1.3pct,环比-2.6pct),其中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增加。
聚氨酯板块需求分化,产能有序扩张。2025年二季度公司聚氨酯板块营收184.6亿元(环比+0.2%),产量/销量为151/158万吨(环比+3%/+9%)上半年全球聚氨酯需求平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推动复合材料需求增长,但海外建筑节能领域需求弱于预期。上半年公司纯MDI/聚合MDI/TDI价格分别为1.88/1.67/1.24万元/吨,MDI方面,冰冷、建筑行业需求不振,外销受到关税政策影响,出口订单下滑;TDI方面,汽车行业保持增长态势,家居需求一般。7月,由于海外装置不可抗力及多个装置集中检修,TDI价格快速上行。万华福建MDI技改扩能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二季度新增70万吨产能,万华福建第二套33万吨TDI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届时MDI和TDI产能将分别达450和144万吨。
石化板块盈利低,新产能贡献增量。2025年二季度公司石化板块营收186.1亿元(环比+14%),产量/销量为154/152万吨(环比+9%/+14%)。受行业烯烃产能集中释放影响,供需格局阶段性失衡,产品价格走低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公司通过平衡产销关系、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120万吨/年乙烯二期装置已投产,一期乙烷进料改造推进以降低成本。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销量提升,新兴需求驱动增长。2025年二季度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营收82.6亿元(环比+12%),产量/销量为62/65万吨(环比持平/+20%)。板块稳定发展,ADI业务深化全球化布局,MS树脂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填补国内高端光学级规模化生产空白,维生素A全产业链贯通切入营养健康领域,受益于新质生产力战略及新能源产业需求,发展空间充足。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投资建议:公司聚氨酯产能有序扩张,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9.25/140.64/143.24亿元,EPS为4.44/4.48/4.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9/13.7/13.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