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费晨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水平承压,年度销量稳步增长 | 2025-04-16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2025年4月14日,万华化学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22.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3.59亿元,同比-18.74%。2025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30.68亿元,同比-6.70%,环比+24.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26.33%,环比25.07%。
2024年产品销量保持较高增速,25Q1销量环比有所下滑。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三大板块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其中,聚氨酯系列产品2024年实现销量564万吨万吨,同比+15.34%,石化系列产品实现销量547万吨,同比+15.89;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实现销量204万吨,同比+27.67%。2025年Q1,聚氨酯系列产品实现销量145万吨,同比+8.09%,环比-5.84%;石化系列产品实现销量133万吨,同比+1.44%,环比-5.00%,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实现销量54万吨,同比+31.91%,环比-11.48%。从2024年全年来看,各产品系列稳步增长。
公司多项研发成果落地,助力业务持续增长。公司持续开展园区装置工艺优化,开发投用超低盐酸比等多项新技术,在显著降本同时产品质量再提升,保持万华MDI、TDI产品全球领先优势;新投产POCHP装置单套产能达到世界最大,聚醚多元醇新工艺投用。公司持续突破精细化学品、高端化工新材料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POE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VA全产业链成功开车,正式进军营养健康领域;柠檬醛、特种异氰酸酯、聚氨酯固化剂等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重点业务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MDI产能达380万吨,2026年随着福建MDI技改扩产完成,公司MDI产能将达450万吨;2024年公司拥有TDI产能111万吨,预计到2025年5月,TDI产能将达到144万吨,继续保持全球最大MDI和TDI供应公司;聚醚多元化产能达159万吨,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聚醚多元醇供应商。石化业务2024年蓬莱一期PDH等项目开车投产,2025年初乙烯二期项目投产,LDPE装置开车投产,并于2024年7月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北欧化工、博禄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聚烯烃一体化设施,石化业务盈利能力有望将逐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化工行业龙头,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1.87、136.38、159.9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x、13x、11x。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趋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下滑;2)贸易摩擦;3)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4)汇率波动的风险。 |
2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龚道琳,李思佳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资产减值及报废短期拖累业绩,聚氨酯产能持续扩张 | 2025-04-16 |
万华化学(600309)
公司Q4业绩承压,看好未来业绩修复和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3.8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22.49%。其中,20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65亿元,同比-19.49%,环比-31.80%;实现归母净利润19.40亿元,同比-52.83%,环比-33.55%。2025Q1,公司实现营收430.68亿元,同比-6.70%,环比+24.96%;实现归母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25.87%,环比+58.89%。结合当前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及国际贸易局势,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以及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63(-58.93)、173.88(-57.26)、204.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64(-1.88)、5.54(-1.82)、6.5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10.2、8.6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化工行业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化工板块内需增长、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的景气修复行情,未来新项目投产将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4年聚氨酯板块销量同比增长,计提减值及资产报废短期影响公司业绩
2024年公司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的销量分别为564、547、203万吨,同比+15.34%、+15.89%、+27.67%。价格方面,2024年聚氨酯系列产品价格多数呈现稳中走低趋势,纯MDI、聚合MDI、TDI、软泡聚醚市场均价分别为19,000、17,000、14,500、9,000元/吨左右。同时,2024年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9.43亿元,资产报废损失合计8.90亿元,短期影响公司业绩。2025Q1,伴随纯苯、煤炭等主要原料价格下行,公司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公司聚氨酯产能有望持续扩张,看好公司向全球化工巨头持续迈进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MDI产能380万吨/年、TDI产能111万吨/年,未来万华福建拟在2026Q2完成MDI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拟在2025年5月完成第二套33万吨/年TDI项目建成投产。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内成长属性延续,向着全球化工巨头持续迈进。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放缓、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
3 | 中原证券 | 顾敏豪 | 维持 | 增持 | 年报点评:2024年产销增长经营稳健,新项目保障长期发展 | 2025-04-16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下滑22.49,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33.59亿元,同比下滑18.74%,基本每股收益4.15元。公司同时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68亿元,同比下滑6.70%,实现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下滑25.87%,扣非后的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下滑26.33%。
2024年经营稳健,减值损失和资产报废拖累业绩。2024年,受市场需求疲软、能源价格高企、贸易阻碍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聚氨酯和石化行业景气低位运行。公司积极应对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影响,深化全球渠道布局,通过数智化资源投入,持续提升装置自主运行水平,多套装置完成技改扩能。推动主要产品销量及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具体来看,2024年公司聚氨酯销量564万吨,同比增长15.34%,石化系列产品销量547万吨,同比增长15.89%;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销量203万吨,同比增长27.67%。产品价格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纯MDI和聚合MDI均价分别为19037和17297元/吨,同比下跌5.28%和上涨8.18%;TDI和软泡聚醚均价14452和8979元/吨,同比下跌20.09%和9.55%。此外,石化系列产品如丙烯、丙烯酸、丁二烯、MTBE和苯乙烯等价格均以下跌为主。公司主要产品量增价跌,全年聚氨酯、石化系列和新材料系列分别实现收入758.44、725.18和282.73亿元,同比增长12.55%、4.60%和18.61%。在各业务增长的推动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38%。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聚氨酯、石化和新材料系列毛利率分别为26.15%、3.52%和12.78%,同比-1.54,+0.01和-8.64个百分点。全年综合毛利率16.16%,同比下滑0.61个百分点,整体经营表现稳健。全年业绩下滑主要受科研投入增加,三项费用同比增长以及计提大额减值损失(7.4亿元)和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8.9亿元)等因素影响。
一季度景气低位运行,公司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聚氨酯、石化行业景气低位运行,公司产品量增价跌,盈利下滑业绩承压。一季度公司聚氨酯、石化和新材料系列分别销售145、133和54万吨,同比+10.69%,-0.75%和+22.73%,收入184.27、163.20和73.70亿元,同比5.29%、-11.85%和+20.72%。受产品价格下滑影响,一季度综合毛利率15.70%,同比下降1.93个百分点,净利率7.16%,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受产品价格下跌和盈利能力下滑影响,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68亿元,同比下滑6.70%,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下滑25.87%,扣非后的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下滑26.33%。
新项目储备丰富,未来成长具有保障。在石化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发力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业务,布局柠檬醛及衍生物、PC、合成香料、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多个项目。2024年公司20万吨POE和4.8万吨柠檬醛装置投产,新材料业务保持快速成长态势。未来公司仍有较多项目储备,如聚氨酯技改、乙烯项目二期、POE二期和1万吨香兰素产业链项目等,从而保障公司长期的增长。凭借石化业务带来的原材料质量和成本优势,公司的新材料业务发展潜力广阔,推动公司从全球聚氨酯龙头向新材料巨头迈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6年EPS为4.53元和5.73元,以4月15日收盘价56.26元计算,PE分别为12.42倍和9.82倍。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前景,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行业竞争加剧 |
4 | 国金证券 | 陈屹,王明辉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经营稳健 | 2025-04-16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
4月1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1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20.69亿元,同比+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22.49%。2025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68亿元,同比-6.70%,归母净利润30.82亿,同比-25.87%。
分析
2024年年度,公司销售费用16.19亿元,同比+20.25%。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营销机构和人员费用同比增加,同时为了提升全球客户交付效率,仓储物流费用同比上升。管理费用30.23亿元,同比+23.38%。公司规模和人员增加,管理人员相关费用同比增加。财务费用20.94亿元,同比+24.93%,主要为报告期内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所致。研发费用45.50亿元,同比+11.51%,系公司持续围绕现有业务技术迭代升级。资产减值损失7.40亿元,同比增加446.94%,主要为本期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公司各个板块经营基本保持稳定。聚氨酯业务板块:2024年年度,聚氨酯销售收入758.44亿元,毛利率26.15%,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MDI产能380万吨/年,同时公司福建基地MDI将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届时公司全球MDI产能将达到450万吨/年;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TDI产能111万吨/年,同时公司福建基地第二套33万吨/年TDI项目预计2025年5月份建成投产,届时公司TDI总产能将达到144万吨/年。石化业务板块:2024年年度石化销售收入725.18亿元,毛利率3.52%。2025年初,万华烟台25万吨/年LDPE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2024年年度,该板块收入282.73亿元,毛利率12.7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39.70、146.36和158.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45、4.66和5.03元/股,当前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12.64X、12.07X和11.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需求不足影响销量和产品价格,新项目投放不达预期。 |
5 | 国信证券 | 杨林,余双雨 | 维持 | 增持 | 业绩短期承压,聚氨酯龙头有序扩张 | 2025-04-15 |
万华化学(600309)
核心观点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2024年营收1820.7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22.5%);2025年一季度营收430.7亿元(同比-6.7%,环比+25.0%),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25.9%,环比+58.9%);毛利率/净利率为15.7%/7.8%,同比均下滑2pct。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7.4亿元,同比增长447%;营业外支出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56%,主要因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报废损失增加,减值及报废部分拖累业绩。报告期内万华蓬莱基地多套装置成功投产,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但产品价格下降,毛利减少,一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聚氨酯板块营收及产销量同比增长,需求整体疲软。2025年一季度公司聚氨酯板块营收184.3亿元,产量/销量为147/145万吨,同比增长,环比下滑。2024年聚氨酯系列产品价格多呈稳中走低态势,纯MDI受消费增速放缓影响;聚合MDI因下半年家电补贴政策刺激,冰箱冷柜需求攀升;TDI受益于下游家居出口带动;软泡聚醚虽内需平稳、出口增长,但行业竞争加剧。2025年一季度,受春节假期淡季效应冲击,聚氨酯主流产品价格普遍下行。
石化板块盈利水平仍较低。2025年一季度公司石化板块营收163.2亿元,产量/销量为141/133万吨。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下游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石化行业整体利润仍处于较低水平。2025年4月3日,万华化学乙烯二期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产销量同比增加。2025年一季度公司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营收73.7亿元,产量/销量为62/54万吨。2024年TPU三期、POE、PEBA、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等多个项目投产,有效拓展产线;2025年MS和XLPE项目计划投产,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
公司核心产品聚氨酯有序扩张。目前公司MDI和TDI年产能分别为380和111万吨,稳居全球首位。万华福建MDI技改扩能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二季度新增70万吨产能,万华福建第二套33万吨TDI项目预计2025年5月份建成投产,届时MDI和TDI产能将分别达450和144万吨。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聚氨酯行业龙头,产能有序扩张,但由于下游需求疲弱、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我们谨慎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9.25/140.64亿元(原值为172.72/189.44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3.24亿元,即2025-2027年EPS为4.44/4.48/4.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7/12.6/12.3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6 | 中原证券 | 顾敏豪 | 首次 | 增持 | 公司点评报告:减值与费用增长拖累业绩,未来有望恢复成长 | 2025-03-25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下滑22.49%,扣非后的净利润133.59亿元,同比下滑18.74%,基本每股收益4.15元。
资产减值和费用等因素拖累业绩。公司业务包括聚氨酯、石化业务和新材料三大类。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不断深化全球渠道布局,通过数智化资源投入,持续提升装置自主运行水平,多套装置完成技改扩能,推动了各业务板块主要产品销量及收入的增长。受市场价格和原料成本波动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毛利同比基本持平。但受公司科研投入增加,三项费用同比增长以及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等因素影响,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公司主要原材料中,纯苯均价8269.89元/吨,同比上涨14.49%,5000大卡煤炭均价787.94元/吨,同比下跌10.26%,丙烷均价5182.48元/吨,同比上涨0.36%。丁烷均价5190.36元/吨,同比上涨0.66%。
主要产品方面,纯MDI和聚合MDI全年均价分别为19037.45元/吨和17297.21元/吨,同比下跌5.28%和上涨8.18%。此外,公司石化产品中,丙烯、环氧丙烷、丙烯酸、环氧乙烷价格同比涨跌不一。总体来看,公司主要产品全年景气度保持平稳。
MDI景气有望复苏,乙烷项目有望改善石化业务盈利。2022年以来,受地产下行压制聚氨酯需求以及行业产能扩张等因素影响,MDI行业景气持续下行。未来全球MDI产能增量有限,需求端则受益于下游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从而推动MDI行业供需格局好转和景气的复苏。2025年以来全球聚氨酯龙头陆续上调挂牌价,行业盈利有所提升。石化业务方面,公司乙烯一期项目以及在建的二期项目将使用部分乙烷进料。相比于原油路线,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线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公司石化业务盈利有望改善。
新项目储备丰富,未来成长具有保障。在石化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发力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业务,布局柠檬醛
第1页/共5页
及衍生物、PC、合成香料、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多个项目。2024年公司20万吨POE和4.8万吨柠檬醛装置投产,新材料业务保持快速成长态势。未来公司仍有较多项目储备,如聚氨酯技改、乙烯项目二期、POE二期和1万吨香兰素产业链项目等,从而保障公司长期的增长。凭借石化业务带来的原材料质量和成本优势,公司的新材料业务发展潜力广阔,推动公司从全球聚氨酯龙头向新材料巨头迈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为4.15元和5.39元,以3月24日收盘价67.06元计算,PE分别为18.76倍和14.45倍。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前景,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7 | 国金证券 | 陈屹,王明辉 | 维持 | 买入 | 收入增长,MDI价格有所上涨 | 2025-03-19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20.69亿元,同比+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22.49%。其中4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65亿元,归母净利润19.4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31亿元。
分析
4季度有一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但受市场价格和原料成本波动因素影响,整体毛利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科研投入持续增加,销售、管理、财务等三项费用同比增长;同时对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22.49%。公司积极应对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不断深化全球渠道布局,通过数智化资源投入,持续提升装置自主运行水平,多套装置完成技改扩能。
4季度MDI价格有所上升,价差有一定扩大。主要产品:纯MDI产品:和3季度相比,4季度需求平稳,市场均价在18676元/吨左右。聚合MDI产品:和3季度相比,4季度冰箱冷柜受以旧换新政策影响需求上升,市场需求略有好转,外销市场保持稳定,4季度市场均价在18178元/吨左右。TDI产品:家居行业原料和成品库存较高,TDI市场需求较弱,4季度市场均价在12925元/吨左右。软泡聚醚产品:4季度家居和汽车行业需求同比下滑,软泡聚醚4季度市场均价在8725元/吨左右。主要原材料:纯苯:2024年4季度,纯苯均价为7420元/吨,环比3季度下跌-12.95%。煤炭:2024年4季度,动力煤均价722元/吨,环比3季度下跌3.48%。2024年4季度丙烷CP均价627美元/吨,环比3季度上涨5.0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89.83(+35.84%)、206.77(+8.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6.05、6.59元/股,当前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11.35X、10.4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需求不足影响销量和产品价格,新项目投放不达预期。 |
8 | 东莞证券 | 卢立亭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产品销量增长,然费用增加、计提减值等影响全年业绩 | 2025-03-18 |
万华化学(600309)
投资要点: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20.69亿元,同比+3.8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22.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3.59亿元,同比-18.74%。
2024年产品销量增长,然费用增加、计提减值等因素影响利润。2024年,公司各业务板块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收入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加强贸易业务管控,审慎确认收入,贸易收入同比下降,2024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3%。虽然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但受市场价格和原料成本波动因素影响,整体毛利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科研投入持续
增加,销售、管理、财务等三项费用同比增长;同时对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22.49%。
单季度来看,预计2024Q4实现营业总收入344.65亿元(YOY-19.49%,QOQ-31.80%),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YOY-52.83%,QOQ-39.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31亿元(YOY-39.39%,QOQ-14.07%)。公司四季度业绩同环比下行,预计与计提减值等因素有关。主要产品价格方面,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2024Q4,聚合MDI市场均价是18201.61元/吨(YOY+16.13%,QOQ+4.00%),纯MDI市场均价是18646.77元/吨(YOY-10.64%,QOQ+0.88%),TDI市场均价是12885.48元/吨(YOY-24.69%,QOQ-4.65%)。公司聚氨酯业务主要产品四季度价格涨跌不一,其中聚合MDI价格表现较好。
投资建议: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不断深化全球渠道布局,通过数智化资源投入,持续提升装置自主运行水平,多套装置完成技改扩能。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
扩大高端化产品生产,有望进一步夯实龙头地位,实现持续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是4.15元和5.3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5年的市盈率是17倍和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工程进度、收益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欧美经济需求走弱导致出口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
9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费晨洪 | 维持 | 买入 | 事件点评:美企发起对华MDI双反,对万华影响预计有限 | 2025-02-17 |
万华化学(600309)
事件。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在北美发起对原产中国的MDI双反请愿。当地时间2月12日,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向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交了针对来自中国的MDI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请愿书。根据请愿人估算的MDI倾销幅度在305.81%到507.13%,请愿人未提供具体的补贴幅度计算。目前调查时间表预计安排如下:2025年3月4日,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2025年7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反补贴初步裁决;2025年9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反倾销初步裁决;2026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反补贴最终裁决。
万华向美国出口MDI约占公司出口总量26%,占公司MDI产能低于8%。
中国是全球MDI市场主要来源出口地,以聚合MDI为主。2022-2024年,中国聚合MDI出口量分别为98.84、104.39、120.40万吨,离岸人民币均价(不含税,下同)为14335、11269、11895元/吨。以山东、浙江、福建三省(万华装置所在地)数据为基础估算,2022-2024年万华对美国出口量分别约为21.02、21.69,26.27万吨,离岸均价为13817、9663、10361元/吨。2022-2024年,万华对美出口量约占到公司总出口量的26.53%、25.17%、25.89%。公司对美MDI出口量占公司产能比例低于8%。另据美国海关数据,2021-2023年美国聚合MDI进口量为40.26、41.83、27.17万吨,来自中国货源占美国进口量比重在50%-76%之间。
MDI全球贸易流向或将重塑,但对万华化学整体利润影响有限。自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以来,MDI对美出口关税被提升至25%,万华凭借成本优势,2022年以来仍保持每年20万吨以上的对美出口。但受较高的关税和运费影响,对美出口价格较其他市场和国内市场偏低较多。2022-2024年,万华聚合MDI出口至北美的离岸人民币价格比公司出口均价低分别598、1349、1171元/吨;比国内内贸市场均价分别低1609、4502、5035元/吨。鉴于对北美市场出口价较低,我们预计北美市场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比例较低。假设最终双反关税落地,东亚地区锦湖三井(61万吨/年)、韩国巴斯夫(25万吨/年)等地装置或将加大对美国出口力度,将导致亚太地区外贸市场货源趋紧,万华产品有望填补亚太地区的市场。且公司在欧洲拥有40万吨产能,有望通过加大欧洲装置对美出口,对冲相关风险。以上或将导致MDI贸易流向重塑,但并不会改变全球MDI近年来处于偏紧状态的格局,事件对公司利润影响预计有限。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化工行业龙头,美国双反影响预计有限。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8.46、176.74、205.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x、13x、11x。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趋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对公司的不利影响超预期;2)其他区域市场的关税争端影响;3)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
10 | 国信证券 | 杨林,余双雨 | 维持 | 增持 | 全球MDI厂家纷纷涨价,需求支撑行业景气度上行 | 2025-02-08 |
万华化学(600309)
事项:
事件: 近期全球主要聚氨酯企业相继上调 MDI 和 TDI 产品价格, 覆盖多个区域市场。 巴斯夫于 2025 年 1月 7 日对东盟及南亚地区的 Lupranate MDI(MS 等级) 提价 300 美元/吨, 随后于 1 月 10 日对同区域 TDI产品同步调涨 300 美元/吨, 原因主要包括可持续商业发展以及运输、 能源和监管工作成本的持续增加;2025 年 1 月 15 日, 万华化学宣布上调东盟地区 MDI 和 TDI 售价各 200 美元/吨; 亨斯迈则自 2025 年 2 月1 日起针对欧洲、 非洲、 中东及印度地区, 将 MDI 及其基于 MDI 的聚氨酯系统产品价格提高 125 欧元/吨; ,韩国锦湖 2 月份对中国地区聚合 MDI 最新报盘 2200 美元/吨 CIF, 较 12 月份报价提升 100 美元/吨。 MDI市场价格较年初实现增长, 据卓创资讯, 2025 年 2 月 7 日, 聚合 MDI 和纯 MDI 市场价格分别为 18875/19550元/吨, 较年初(2025 年 1 月 2 日) 增长 750/1150 元/吨, 涨幅达 4%/6%。
国信化工观点: 1) 行业主要聚氨酯企业集中调价, 涨价主要受原材料、 能源及物流成本上涨推动, 同时行业集中度高、 库存低位等因素也支撑了价格上行; 2) 需求端受益于家装、 汽车等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预计聚合 MDI 景气度支持较强; 3) 全球拟新增 MDI 产能主要来自万华化学, 公司多个新项目稳步推进中;4) 公司作为聚氨酯行业龙头, 存在稳固的利润保障, 同时新项目稳步推进。 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47.08/172.72/189.44 亿元, 对应 EPS 为 4.68/5.50/6.03 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14.7/12.5/11.4 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评论:
MDI 景气度提升, 企业相继上调价格
近期全球主要聚氨酯企业相继上调 MDI 和 TDI 产品价格, 覆盖多个区域市场。 巴斯夫于 2025 年 1 月 7 日对东盟及南亚地区的 Lupranate MDI(MS 等级) 提价 300 美元/吨, 随后于 1 月 10 日对同区域 TDI 产品同步调涨 300 美元/吨, 原因主要包括可持续商业发展以及运输、 能源和监管工作成本的持续增加; 2025年 1 月 15 日, 万华化学宣布上调东盟地区 MDI 和 TDI 售价各 200 美元/吨; 亨斯迈则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针对欧洲、 非洲、 中东及印度地区, 将 MDI 及其基于 MDI 的聚氨酯系统产品价格提高 125 欧元/吨, 主要归因于原材料、 能源及物流成本攀升; 韩国锦湖 2 月份对中国地区聚合 MDI 最新报盘 2200 美元/吨 CIF,较 12 月份报价提升 100 美元/吨。 行业龙头企业集中调价, 转嫁成本压力, 维护利润空间。 MDI 市场价格较年初实现增长, 据卓创资讯, 2025 年 2 月 7 日, 聚合 MDI 和纯 MDI 市场价格分别为 18875/19550 元/吨,较年初(2025 年 1 月 2 日) 增长 750/1150 元/吨, 涨幅达 4%/6%。 涨价主要受原材料、 能源及物流成本上涨推动, 同时行业集中度高、 库存低位等因素也支撑了价格上行。
聚合 MDI 景气度提升, 出口较强, 库存相对低位。 据 Wind 数据, 2024 年四季度公司主营产品聚合 MDI/纯MDI/TDI 市场均价分别为 18178/18672/12911 元/吨, 同比+17%/-11%/-25%, 环比+4%/+1%/-4%; 价差分别为 10470/10964/8826 元/吨, 同比+61%/-7%/-28%, 环比+12%/+6%/+1%。 聚合 MDI 价格及价差同环比均有提升, 纯 MDI 和 TDI 价格及价差同比下降, 但价差环比有所提升。 MDI 出口量处于较高水平, 2024 年 12月, 聚合 MDI 出口量 10.05 万吨, 同比+87%, 环比-2%; 纯 MDI 出口量 0.95 万吨, 同比+41%, 环比+19%。库存方面, MDI 社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 尤其是聚合 MDI。
需求端受益于家装、 汽车等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预计聚合 MDI 景气度支持较强。 2024 年 12 月, 我国冷柜产量同比提升 4.9%, 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加 10.3%; 出口冰箱数量 636 万台, 同比增加 10.7%。 下游冰箱冷柜产量延续同比提升态势, 且出口市场较好, 支撑聚合 MDI 景气度。 2025 年 1 月 5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 提出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积极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 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等。 政策助力之下, 预期聚合 MDI 景气度得以延续。
近期亚洲地区 MDI 部分装置停车检修。 日本东曹 40 万吨/年装置 1 月 17 日因故临时停车, 暂停报价; 韩国锦湖 41 万吨/年装置计划 2 月初起检修一个月(另 20 万吨/年装置正常运转) ; 韩国巴斯夫 MDI 装置计划于 2 月 9 日检修一个月左右; 日本科思创 7 万吨/年装置将于 3 月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计划检修。
全球拟新增 MDI 产能主要来自万华化学
目前全球主要 MDI 厂商总产能约为 1076 万吨, 拟新增产能约为 173 万吨, 其中万华化学拟新增产能 130万吨, 为产能增长主力。 近期万华化学(宁波) 180 万吨/年 MDI 技改项目发布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即今年将新增 60 万吨 MDI 产能。 2024 年 10 月 25 日, 万华化学(福建) 150 万吨/年 MDI 技改扩能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 70 万吨 MDI 产能
公司多个新项目稳步推进中。 公司除了聚氨酯技改扩能项目之外的规模较大的在建项目中, 二期 120 万吨乙烯预期将于 2025 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另外, 二期 40 万吨 POE、 高端α-烯烃(1-辛烯、 1-己烯)、 一期 100万吨乙烯技术改造项目有望于 2025 年投产。
公司年产 1 万吨香兰素产业链项目及营养品二期项目获环评批复,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再获新进展。 香兰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主要作为香精和调味剂。 年产 1 万吨香兰素产业链项目投资额17.4 亿元, 项目新建 3 个生产单元, 分别为 50000 吨/年苯二酚单元(BP 单元)、 12000 吨/年邻甲氧基苯酚/邻乙氧基苯酚单元(MP 单元)及 10000 吨/年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单元(VN 单元)及配套公辅工程。 营养品二期项目投资额 1.5 亿元,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类胡萝卜素合成(CRS)单元和类胡萝卜素制剂(CRP)单元,项目产品总产能为营养品晶体 236.2 吨/年, 副产三苯基氧膦(TPPO)349.9 吨/年, 营养品制剂 1250 吨/年。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聚氨酯行业龙头, 存在稳固的利润保障, 同时新项目稳步推进。 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47.08/172.72/189.44 亿元, 对应 EPS 为 4.68/5.50/6.03 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14.7/12.5/11.4 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
11 | 国金证券 | 王明辉,陈屹 | 维持 | 买入 | 万华化学月报跟踪 | 2025-01-26 |
万华化学(600309)
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聚氨酯、石化和新材料。
聚氨酯业务未来保持稳定着增长:我们预计公司MDI当前产能350万吨,未来3-4年将提升至490万吨,公司产能占比将从32.62%提升至38.72%;TDI目前产能95万吨,3年内扩产到142万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会持续保持增长。
石化业务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厚:2025年随着公司乙烯二期的投产,公司C2装置产能将达到220万吨,C2原料改成石脑油+乙烷进料,盈利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新材料业务持续有新产品推出:①ADI部分价格下降,盈利基本触底;②PC/PMMA/SAP等部分放量,贡献业绩;③尼龙12、柠檬醛等产品持续投入中;④规划电池材料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经营跟踪
MDI价格跟踪: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5年1月纯MDI价格为18611元/吨,相比较2024年12月价格下降145元/吨,环比涨跌幅为-0.77%;相比较2024年1月价格下降1364.09元/吨,同比涨跌幅为-6.83%。2025年1月聚合MDI价格为18122元/吨,相比较2024年12月价格上涨46元/吨,环比涨跌幅为0.26%;相比较2024年1月价格上涨2595元/吨,同比涨跌幅为16.71%。
TDI价格跟踪:2025年1月,TDI价格为13458元/吨,相比较2024年12月上涨494元/吨,环比涨跌幅为3.81%,相比较2024年1月价格下降3187元/吨,同比涨跌幅为-19.15%。
万华化学石化板块价差指数计算采用大进大出方法,根据我们的跟踪,2025年1月,公司PHD整体毛利率为5.03%,乙烯毛利率为5.2%。
万华化学新材料板块主要的产品有HDI、IPDI、PC、PMMA、SAP、TPU等产品,2024年3季度,公司精细化学品以及新材料产量为45万吨,环比减少25.09%,同比增加15.38%;销量为50万吨,环比减少4.17%,同比增加16.28%。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53.76、180.62、194.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90、5.75、6.21元/股,当前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13.88X、11.82X、10.9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需求不足影响销量和产品价格,新项目投放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