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源证券 | 田源,张明磊,田庆争,项祈瑞,陈婉妤 | 维持 | 买入 | 季度利润同比高增,MIM业务加速释放利润弹性 | 2025-05-08 |
东睦股份(600114)
投资要点:
业绩: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4.59亿元(同比+32.4%,环比-4.8%);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37.6%,环比-7.2%);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40%,环比-9.2%)。
MIM业务加速兑现一季度利润同比高增。营收方面,25Q1实现营收14.6亿,其中P&S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约17.8%;SMC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约5.7%;MIM营收务6.3亿元,同比增长约65.9%,折叠屏铰链推动MIM业务加速释放。盈利方面,25Q1净利率10.04%,同比+2pct,环比-0.39pct。
调整收购方案,赋能公司远期成长。公司近期公告调整收购方案,拟收购上海富驰比例由20.75%提升至34.75%,同时远致星火上翻为上市公司层面的持股。我们认为本次收购并表后有望增厚MIM业务利润,同时赋能SMC和PS业务的协同发展。
机器人赛道:深度布局轴向电机+谐波减速器柔轮。公司参股小象电动22%股份,东睦提供材料及产能+小象提供技术工艺,完成一体化轴向关节电机(配套行星减速器)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同时,子公司完成锆基液态金属柔轮开发,为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材料自修复+轻量化优势有望替代钢料。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7/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2%/20.8%/19.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3/19/16倍。作为国内粉末冶金平台龙头,公司MIM受益折叠屏铰链景气传导加速,凭借材料优势深度布局机器人赛道。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2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丁彦文 | 维持 | 买入 | 25Q1业绩超预期,三大业务平台表现亮眼 | 2025-04-30 |
东睦股份(600114)
业绩简评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5Q1公司实现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32.41%,环比下滑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7.61%,环比下滑7%。25Q1发放2024年终奖约2,165万元,25Q1业绩加回奖金为1.32亿。25Q1毛利率为21.95%,同比下滑2pct,环比下滑2.7pct,受淡旺季规模效应影响。
经营分析
25Q1公司P&S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17.80%,SMC业务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5.68%,MIM主营业务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约65.86%,需求受淡旺季影响,MIM业务其中折叠机铰链贡献重要增量。202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04亿元,同比增长33.47%,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创历史新高,P&S、SMC和MIM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7亿元、9.02亿元和1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5%、9.13%和92.19%。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60亿元左右,PS、SMC业务稳健增长,MIM组装业务上量、股权比例提升贡献利润,除此之外,机器人电机、斜齿轮、灵巧手、液态金属等各创新产品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97、7.27、9.17亿元,同比+50.43%/+21.79%/+26.08%,公司现价对应PE估值为21、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的风险。 |
3 | 天风证券 | 刘奕町,朱晔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翻倍增长,机器人与AI新场景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4-05 |
东睦股份(600114)
年报业绩:24年公司实现营收51.43亿元,yoy+33.2%;归母净利润3.97亿元,yoy+100.6%;扣非净利润3.79亿元,yoy+153.6%。其中,Q4实现营收15.32亿元,yoy+42%,环比+21.9%;归母净利润1.2亿元,yoy+32.3%,环比+38.2%。
三大主业协同发力,营收均创历史新高
营收端,24年公司主业收入51.04亿元,yoy+33.5%,P&S/SMC/MIM三大业务板块分别实现营收22.37/9.02/19.65亿元,yoy+13.3%/+9.1%/+92.3%,均创历史新高,MIM业务增长近一倍。盈利端,公司24年毛利率24.0%,yoy+1.63pcts,P&S/SMC/MIM板块毛利率分别为24.0%/21.5%/24.1%,yoy+0.48pcts/+0.45pcts/+4.88pcts,伴随稼动率提升,MIM毛利率提升明显。费用端,24年期间费用率13.8%,yoy-3.14pcts,其中研发费用率6.3%,yoy-0.9pcts,费用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最终24年录得净利率9.1%,yoy+4.1pcts,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折叠屏铰链成长动能充足,机器人与AI新场景打开成长空间
MIM:折叠屏铰链确立“MIM零件+模组”发展模式。24年MIM实现营收19.65亿元,消费电子/医疗/汽车领域分别占比83.4%/5.1%/8.9%,其中折叠机有关产品营收达9.10亿元。公司紧跟大客户新产品上市节奏,已配备7条折叠机模组生产线,并对相关核心材料进行性能升级。此外,随着AI和算力建设的发展,公司战略性布局钛合金MIM粉末原料技术,MIM技术在高速连接器外罩、芯片和光模块散热器等领域潜在需求空间广阔。
P&S:汽车应用为主,机器人带来发展新机遇。公司P&S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外汽车行业中高端客户,24年汽车/家电领域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7.1/4.5亿元,yoy+11.1%/+26.8%,占比76.4%/19.9%。由于机器人的发展,为P&S制造机器人用减速器齿轮、MIM制造灵巧手精密小齿轮和液态金属柔轮提供发展机遇。同时,公司加大P&S、SMC技术融合,已完成1,000平米的轴向磁通电机生产车间基建建设,并组建1条轴向磁通电机装配生产线,具备量产后5万套/年产线能力,24年实现轴向磁通电机收入154.2万元。
SMC:积极开拓AI应用新领域。24年SMC营收yoy+9.1%,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35%/18.7%。同时公司顺应AI算力建设发展趋势,24年SMC实现芯片电感和UPS软磁材料销售收入1.75亿元,yoy+155.5%。鉴于光伏行业增速放缓,公司积极寻求SMC技术平台新的业务增长点,重点推进金属软磁新型一体化电感等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批量生产组合式芯片电感,成功开发出铜铁共烧一体式芯片电感,已向客户交样待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作为国内粉末冶金行业龙头,公司三大主业亮点纷呈,叠屏铰链成长动能充足,机器人与AI新场景打开成长空间。考虑到公司拟收购上海富驰少数股东20.75%股权,我们上修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7.16/8.94亿元(25-26前值为5.21/6.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7/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不足或流失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
4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维持 | 增持 | 各平台业务表现亮眼,机器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 2025-03-31 |
东睦股份(600114)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51.43亿元,yoy+33.2%;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yoy+100.59%;归母扣非净利润3.79亿元,yoy+153.62%。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平安观点:
公司三大技术平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对外不断拓展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生产稼动率持续提升,边际改善效果明显。2024年公司粉末压制成形产品、软磁复合材料和金属注射成形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37亿元、9.02亿元和19.65亿元,同比增长13.25%、9.13%、92.19%,均达历史新高。同时各平台毛利率水平均有所提升,MIM业务毛利率增长较为显著,同比增加4.88个百分点。
MIM业务大幅高增,折叠机铰链成为核心增长极。公司MIM技术平台销售收入同比高增92.19%。其中消费电子占其收入比约83.39%,医疗占比5.05%、汽车类占比8.89%,与折叠机相关的产品占MIM技术平台收入比达46.31%。公司发展了以构建折叠屏手机铰链模组能力提升为中心任务的重点工作,紧随大客户新产品上市的节奏,已投入使用了7条折叠机铰链模组生产线,并随新机型开发,加大投资构建新增的生产线,落实了从折叠机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发展模式,折叠机铰链正成为公司MIM技术平台的重要增长极,公司将计划进一步整合上海、华南、连云港三大MIM基地资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平台优势。
机器人市场广阔前景打开公司成长空间。随着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推进,公司各技术平台协同优势将持续显现,驱动公司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2024年公司磁通电机项目加速推进,组建了1条轴向磁通电机装配生产样版线,具备量产后5万套/年产线能力,涉及机器人关节电机合作客户超过30家。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推广运用,预计MIM产品能在灵巧手指驱动齿轮和仿生手手指连接结构件等应用场景的潜在需求量将大幅提升。此外,公司下属公司上海驰声新材料成功开发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用液态金属柔轮样件,谐波减速器预计能广泛运用到人形机器人关节,在轻量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投资建议:随着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AI算力建设推进,公司各平台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公司各产品技术升级及产业链布局深入,三大主营业务协同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92、7.26、8.53亿元(原2025-2026预测值为5.32、6.84亿元)。对应PE为20.3、16.5、14.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若当前在建项目进展超预期缓慢,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业绩增长节奏。(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若受终端影响需求出现较大程度收缩,公司产品销售或一定程度受到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竞争大幅加剧或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
5 | 华源证券 | 田源,张明磊,田庆争,项祈瑞,陈婉妤 | 首次 | 买入 | 粉末冶金平台龙头,MIM铰链+关节电机打开成长增量 | 2025-03-26 |
东睦股份(600114)
投资要点:
MIM业务:折叠屏铰链开启新景气周期,零部件到模组件的跨越提升。MIM工艺优势高度匹配复杂精密零部件的大批量生产,消费电子为其重要下游,市场稳定增长。铰链作为折叠屏成本的关键零组件,引领MIM新需求周期,根据我们测算,2023-2027年全球折叠屏铰链模组件市场空间有望由41.7提升至125.0亿元,4年CAGR达31.56%。产能方面,形成上海富驰+东莞华晶+连云港三基地布局;折叠屏方面,已建成5条模组产线,实现MIM零件+模组的跨越式发展;新技术方面,战略性布局钛粉+MIM钛合金生产技术,有望卡位3C钛材商业化进程。
SMC业务:软磁粉芯持续景气,一体化龙头乘风新能源+AI产业。软磁粉芯为功率电感核心材料,站稳光储新能源及充电桩等景气赛道。根据我们测算,2022-2025年全球合金软磁粉芯市场空间预计达45.9/65.6/91.4/109.3亿元,3年CAGR达33.5%。产能方面,形成粉体+粉芯+芯片电感一体化布局,全集团SMC生产能力达7万吨/年。新产品方面,高性能铁镍系和铁硅系产品完成推广,为大客户研发的芯片电感销售逐步增量,24年上半年芯片电感和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营收5299万元。
PS+电机业务:粉末冶金零部件增速稳定,轴向电机打造PS+SMC的新材料生态。粉末冶金零部件具有节能+节材+一致性好等优势,站稳汽车零部件应用。对比发达国家,国内单车用量空间仍广阔,受益国内制造业成本优势及行业格局优化,公司长期成长动力充沛。此外,公司参股小象电动新增轴向电机业务,因其小体积+高扭矩+高功率密度优势,在机器人+无人车+摩托车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广阔。技术方面,小象电动掌握电机+减速器+一体化关节电机设计能力;产能方面,已完成1000平车间建设,提升PS减速器+SMC软磁定子+轴向电机组装综合能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5.41/6.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5%/37.1%/20.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0/22/18倍。我们选取铂科新材、龙磁科技作为可比公司,根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
2024-2026年平均PE分别为38/25/18倍,作为国内粉末冶金平台龙头,公司MIM受益折叠屏铰链景气传导加速,轴向电机切入机器人赛道。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