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孙树林 | 维持 | 增持 | 产品线全面发力,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 | 2025-05-15 |
松原安全(300893)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松原安全2024年营收19.7亿元,同比+53.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31.5%,扣非净利润2.5亿元,同比+30.2%;分业务看,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营收分别为12.6/4.7/1.3亿元,同比+40%/+152%/+71%;24Q4公司营收6.6亿元,同比+42.0%,环比+30.4%,归母0.7亿元,同比-13.7%,环比+3.4%,扣非0.65亿元,同比-20.0%,环比-1.5%;25Q1公司营收5.4亿元,同比+45.5%,环比-18.9%(25Q1吉利汽车销量70万辆,同比+47.9%;奇瑞汽车销量62万辆,同比+17.1%;长城汽车销量26万辆,同比-6.7%),归母0.7亿元,同比+20.5%,环比+5.5%,扣非0.6亿元,同比+8.9%,环比-3.8%,整体来看得益于核心客户的稳定放量,公司业绩持续释放。产品放量推动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费用层面,25Q1松原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4.6%/7.4%,同比分别-1.0/+0.2/+2.6pct,环比分别-0.2/+1.5/+3.0pct。盈利能力层面,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27.9%,同比-2.7pct,环比+1.4pct,预计主要系产品放来带来正向规模效应;25Q1公司净利率13.7%,同比-2.9pct,环比+3.2pct。
自主崛起大势所趋,被动安全国产供应商跟随中国品牌车企发展。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预计超1000亿元,行业为寡头市场,目前全球仅有3-4家汽车安全系统核心供应商,龙头奥托立夫约占全球43%份额,松原股份约占全球1%左右份额,规模尚小。受益于自主品牌车企崛起和全球化,成本优势显著、响应服务速度快的国产零部件厂商有望跟随国产车企成长。
订单实现突破,客户种类拓展。公司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受益于被动安全系统配置升级与客户结构拓展,单车价值量从200元左右,部分车型提升至500-800元,进一步向单车1000-1500元提升,向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升级。公司目前已拓展比亚迪、华为智选、新势力、合资外资等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新产品逐步上量,客户持续拓展,上调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3.9/5.2/7.0亿元(原预测25/26年为3.9/4.9亿元),EPS为1.71/2.30/3.08元(原预测25/26年为1.71/2.18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风险等。 |
2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刘力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业绩符合预期,自主被动安全龙头持续成长 | 2025-05-03 |
松原安全(3008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45.34%,环比下降18.96%;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20.47%,环比增长5.50%。公司2025一季度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营收保持高速增长。营收端,公司2025Q1实现营业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45.34%,环比下降18.96%。从主要下游客户2025Q1表现来看:1、奇瑞汽车批发60.01万辆,环比下降27.42%;2、吉利汽车批发70.38万辆,环比增长2.46%;3、上汽通用五菱批发35.30万辆,环比下降29.41%;4、长城汽车批发25.68万辆,环比下降32.33%。毛利率方面,公司2025Q1单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7.94%,同比下降2.7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3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5Q1期间费用率为14.36%,同比提升2.2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5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6%/4.60%/7.36%/1.15%,同比分别-1.00/+0.17/+2.58/+0.4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20.47%,环比增长5.50%;对应归母净利率13.72%,同比下降2.8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18个百分点。
安全带业务量价齐升,气囊+方向盘成为第二曲线。安全带方面,公司凭借技术、成本和服务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安全带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对外资的国产替代;此外,高性能安全带的功能复杂,安全性更好,价值量更高,特别是集成主被动可逆预紧式安全带(电动安全带)的价值量更是大幅提升,公司安全带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而方向盘+气囊业务则是公司的第二曲线,公司于2021年实现方向盘+气囊产品的量产,目前已经突破吉利、上通五菱、奇瑞等客户,后续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亿元、5.21亿元、6.98亿元的预测,对应的EPS分别为1.73元、2.30元、3.09元,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49倍、14.67倍、10.9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盈利不及预期。 |
3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赵悦媛,赵启政,丁泓婧,徐国铨 | | | 业绩稳健增长,新业务快速放量 | 2025-04-25 |
松原安全(30089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Q4公司实现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30%;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14%,环比增长3.4%。
点评:
深耕汽车安全,公司稳健成长。2024年,从收入端看,2024年公司收入19.7亿元,同比+54%;Q4公司实现收入6.6亿元,同比+42%,环比+30%。从盈利能力看,24年公司毛利率为28.7%,同比-2.8pct;归母净利率为13.2%,同比-2.2pct;对应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32%。24Q4的毛利率为26.6%,同比-4.7pct,环比-2.5pct;归母净利率为10.5%,同比-6.8pct,环比-2.8pct;对应归母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14%,环比+3.4%。从费用率来看,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3.7/5.0/0.8%,分别同比-0.4/-0.6/-0.3/+0.1pct;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3.1/4.4/0.9%,分别同比-0.5/-0.1/+1.0/+0.5pct,环比-0.4/-0.9/-0.9/-0.2pct。Q4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35亿元,同比增加0.26亿元,环比增加0.29亿元,主要系应收账款余额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所致,对公司利润产生短期扰动。
构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新产品快速放量。公司深耕汽车被动安全领域二十年,在安全带业务基础之上,积极拓展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通过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三大核心模块的技术整合,构建全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与主流内资汽车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分产品结构来看,2024年公司安全带产品实现收入12.6亿元,同比+40%;安全气囊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152%;方向盘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71%。
客户持续突破,全球战略稳步推进。作为自主品牌零部件供应商,公司经历了以自主品牌商用车→自主品牌乘用车→新势力、新品牌→合资外资→GLOBE平台项目的各个阶段的跨越,客户持续突破。公司在2024年分批次获得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S客户的F平台、S平台相关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平台车型提供被动安全系统相关产品,S客户的项目平台为全球化平台,项目体量及行业影响力较国内平台明显提升,助力公司快速成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4、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2.4、3.2元,对应PE分别18.8、13.9、10.5倍。
风险因素:产能扩建进度不及预期、客户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等。 |
4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刘力宇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2024Q4经营整体稳健,自主被动安全龙头持续成长 | 2025-04-24 |
松原安全(3008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1亿元,同比增长53.94%;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31.65%。其中,20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41.93%,环比增长30.41%;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降13.66%,环比增长3.37%。公司2024Q4业绩稍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期。
2024Q4营收同环比大幅增长,减值损失短期拖累业绩。营收端,公司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41.93%,环比增长30.41%。从主要下游2024Q4表现来看:奇瑞批发82.68万辆,环比增长31.09%;吉利批发68.69万辆,环比增长28.63%;上汽通用五菱批发50.01万辆,环比增长85.22%;长城批发37.95万辆,环比增长29.04%。毛利率方面,公司2024Q4单季度毛利率26.56%,环比下降2.45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年底部分客户返利所致。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4Q4单季度期间费用率为9.77%,环比下降2.4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9%/3.06%/4.36%/0.86%,环比分别-0.40/-0.93/-0.91/-0.16个百分点,公司2024Q4期间费用率环比明显下降主要系公司2024Q4收入环比大幅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所致。减值损失方面,公司2024Q4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35亿元,预计主要系公司对部分客户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所致。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2024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环比增长3.37%;对应归母净利润10.54%,环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安全带业务量价齐升,气囊+方向盘成为第二曲线。安全带方面,公司凭借技术、成本和服务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安全带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对外资的国产替代;此外,高性能安全带的功能复杂,安全性更好,价值量更高,特别是集成主被动可逆预紧式安全带(电动安全带)的价值量更是大幅提升,公司安全带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而方向盘+气囊业务则是公司的第二曲线,公司于2021年实现方向盘+气囊产品的量产,目前已经突破吉利、上通五菱、奇瑞等客户,后续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基本维持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5.21亿元的预测,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6.98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73元、2.30元、3.09元,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21倍、14.46倍、10.7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盈利不及预期。 |
5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丁泓婧,徐国铨 | | | 定点持续突破,公司稳健成长 | 2025-02-20 |
松原股份(300893)
事件:2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了国内某知名汽车制造商的定点通知书,将为该客户部分车型提供整车安全带产品,供货产品为前后排安全带,生命周期5年,生命周期内产量总计约40-50万台,销售额折合人民币约3600万元。
点评:
订单持续突破,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此次客户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车企,本次定点为公司首次获得其项目定点,是客户对公司在被动安全系统方面的项目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认可。此次与该客户合作有望强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地位,且有利于就其他平台车型洽谈相关项目,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车型及产品订单,中长期看有利于降低公司对传统燃油车客户依赖,增强抗周期能力。
新产品逐步起量,成长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司基本盘业务为安全带总成,产品毛利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在行业中具备明显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之上,公司积极拓展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气囊&方向盘事业部近年保持年均翻番的销售增长,且伴随着产量的迅速提升,毛利率表现(尤其方向盘产品)回暖并趋于稳定,目前气囊及方向盘产品毛利均稳定在20%以上,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看公司的成长能力进一步加强。
走向海外,客户&产能稳步推进。公司近年来持续突破海外市场,在客户以及产能建设方面均不断推进。客户方面,公司在2024年分批次获得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S客户的F平台、S平台相关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平台车型提供被动安全系统相关产品,S客户的项目平台为全球化平台,项目体量及行业影响力较国内平台明显提升,为公司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产能方面,公司正积极建设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第一期投资按安全系统总成50万套/年规划,后期视增量进行追加投资,包括引入上游零部件工艺和产线、提升装配产能等,第一期拟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量产状态。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工厂有助于公司打造全球化交付能力,更好地满足国际客户的订单需求,持续增强公司竞争力。
客户持续突破,业绩有望稳健增长。作为自主品牌零部件供应商,公司经历了以自主品牌商用车→自主品牌乘用车→新势力、新品牌→合资外资→GLOBE平台项目的各个阶段的跨越,客户持续突破。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实现收入约19.8亿,实现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40.1%-54.7%,随着公司持续突破客户,业务有望维持高质量快速发展状态。
盈利预测:公司持续获得新定点,且新产品、新客户持续突破,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3.9亿元、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1.7、2.3元,对应PE分别26倍、19倍、15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