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股份(300648)
亏损同比收窄,盈利能力改善
2025H1公司营收5.57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0.0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毛利率33.4%、同比+1.9pcts,净利率-1.6%、同比+5.8pcts。其中Q2营收3.28亿元、同/环比-11.9%/+43.7%,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明显收窄,毛利率30.4%、同比+1.9pcts,净利率-1.4%、同比+2.1pcts,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公司费用管理能力改善,2025H1公司期间费率为32.2%、同比-2.8pcts。此外,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45.81天,较去年同期(195.35天)改善明显,资金回笼效应得以体现。
行业景气度持续,公司主业有所回暖
锂电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根据GGII数据,2025H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877.6万辆、同比+29.0%。其中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H1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销量分别为552.4/35.4万辆、同比+34.3%/+55.9%,维持较高增速。储能方面,根据CNESA数据,2025H1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42.6GWh、同比+27.5%,动储板块均呈现高景气格局。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公司主业有所回暖。根据公司半年报,2025H1公司锂电设备板块营收达到4.22亿元、同比+9.0%,毛利率33.8%、同比+2.3pcts,营收占比达到75.8%、同比+6.8pcts。主业经营稳步上行。
坚定新技术能力圈外延,Battery-Ai大模型打开增长新窗口
公司坚持以检测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定位,将自身核心能力从锂电池检测设备领域延伸至电池研发验证测试服务、新能源汽车年检与后服务市场、储能系统检测等领域,打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检测业务布局,实现能力链条的拓宽。在固态电池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已经陆续向客户交付了固态电池检测设备、固态电池智能化产线等最新产品,实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率先卡位布局。此外,公司已向Ai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能力圈,报告期内公司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车船服役电池健康AI大模型”,积极推动新能源运营车辆电池安全检测生态体系构建,并将在形成标准后向所有新能源汽车推广,实现从设备企业向Ai应用企业的转型,打造增长第二曲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全球电动化仍呈现向上趋势,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公司为锂电池设备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同时公司积极向固态电池领域、电池Ai大模型领域拓展能力圈,打造增长新动能。综上,我们认为公司具备高壁垒及优于行业的增长预期,且面临估值体系切换关键阶段。维持“买入”评级,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0.6、1.1和2.0亿元,对应PE值分别为159、80和45倍。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