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中邮证券 | 王晓萱 | 维持 | 买入 | 全年影视项目储备丰富,关注国庆档影片表现 | 2025-09-28 |
华策影视(300133)
事件回顾
2025年8月1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67.85%。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6.80%;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减少38.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减少99.35%。
事件点评
收入放缓叠加费用前置,Q2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收入端看,Q1爆款《国色芳华》上线后,公司在Q2进入内容空档期,上剧数量减少,带来收入增速放缓。利润端看,2025Q2,公司毛利率43.25%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2.79/16.26pct;期间费用率38.27%,同比/环比分别变动-0.82/+26.1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46%/21.33%/3.48%,同比分别-1.65/+0.96/-0.12pct,环比分别+8.19/+15.32/+2.60pct。Q2费用率环比上行预计主要系《我们的河山等重点剧目播出前宣发投入所致,相关前置费用在后续季度有望逐步回落。
内容供给储备丰富,叠加增量业务发力延续,影视类业务仍有看点。2025H1,公司电视剧/电影(含票房)收入分别为5.24/0.64亿元,合计贡献营收超70%。电视剧方面,《锦绣芳华》、《我们的河山》相继上线,其中《我们的河山》于2025年8月16日至20日期间黄金时段市场份额达11.91%,收视率2.91%,位列时段第一,除上述外,公司还有取证项目3部、杀青项目5部、开机项目6部作品,项目梯队丰富。电影方面,《刺杀小说家2》已定档2025年国庆档另有多部影片有望在下半年陆续上映。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短剧与动漫赛道,截至2025H1,公司微短剧月产能已提升至20部,其首次参与的国际头部动漫IP电影作品预计于2026年上映。除国内市场外,公司亦持续拓展海外,2025H1实现海外收入0.88亿元,同比增长28.48%。未来伴随运营战略深化,短剧、动漫及海外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积极布局AI服务链,算力服务业绩后续有望加速兑现。公司在AI链条软硬件两端协同推进:1)软件端,依托“有风”、“国色”
等垂直模型与工具,2025H1重点迭代翻译、动态漫、剪辑等功能,并已在长剧策划与宣发、短剧后期制作等环节落地应用,AI赋能效应逐步显现;2)硬件端,公司主要提供算力服务平台,2025H1实现收入0.57亿元,并预收算力贸易款4.61亿元,随着交付推进,相关收入将逐步确认并转化为业绩贡献。
投资建议
公司内容储备丰富,动漫、短剧等新兴业务保持高景气,同时积极切入AI服务链,算力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因公司在业务结构优化下经营效率持续改善,我们对资产类项目的预测假设进行了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不变。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33/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5.04/5.65亿元,对应EPS为0.24/0.27/0.30元;以9月26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39/35/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监管风险,市场需求降低风险,市场消费偏好转移风险海外政策变化风险。 |
| 2 | 国信证券 | 张衡,陈瑶蓉 | 维持 | 增持 | 年报点评: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向上,关注影视新品表现 | 2025-09-03 |
华策影视(300133)
核心观点
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向上。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94%、65.05%,对应全面摊薄EPS0.06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67.87%;;2)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38.3%;3)2024年度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20元(含税);4)电视剧制作业务大幅增长是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电视剧业务触底向上,关注下半年影视内容表现。1)上半年公司电视剧制作、发行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60、1.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8.92%、-9.24%;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23.55、5.14个pct至18.12%、61.43%;上半年公司有2部新剧上映(《国色芳华》《锦绣芳华》)、3部过审;同时开机6部(《你是迟来的欢喜》《花好》《奉陪到底》《重器》《七月的一天》《奇迹》),杀青项目5部(《太平年》《极限刑诉》《家业》《你是迟来的欢喜》《成何体统》),有望为下半年年业绩奠定较好基础;2)《刺杀小说家2》(前作获得10.35亿票房)已定档2025年10月1日上映,有望为电影业务贡献较大增量;3)行业来看,广电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有望为影视内容制作行业发展打开新空间。
短剧、动漫、算力业务崭露头角,开辟第二增长曲线。1)短剧月产能已提升到20部,《以爱之名》《下一任,是幸福》《亲爱的宿敌》等精品短剧播放均超2亿;2)动漫业务IP运营与展览双发力,,联合合孩之宝共同出品的《小猪佩奇:完美假期》预计将于2026年上映;3)算力实现常态化运营,上半年实现收入5650.42万元;4)国际业务方面,全球运营新媒体账号超600个,总粉丝量破5800万;首个国际短剧APP——DailyShort上线;上半年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11.61万元,同比增长28.48%。
风险提示:影视剧销售风险;监管政策风险;票房低于预期风险等。
投资建议:维持25/26/27年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16/5.43亿元;摊薄EPS=0.23/0.27/0.29元,当前股价对应PE=37/32/30x。公司影视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电影、版权运营、AIGC、算力服务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继续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3 | 中邮证券 | 王晓萱 | 首次 | 买入 | 影视剧基本盘稳健,关注算力及AI业务进展 | 2025-07-01 |
华策影视(300133)
事件回顾
2025年4月1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下降14.48%;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36.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下降41.55%。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231.96%;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206.9%。
事件点评
主业稳健,毛利率回升,25年一季度营收大幅增加。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48%至19.39亿元,分业务看,电视剧制作收入11.94亿元,同比下降24.91%;电视剧版权发行收入3.79亿元同比下降6.99%;广告、电影销售、经济业务、音乐等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占比较低;另外公司报告期内新增算力业务,并中标浙江项目,实现营收0.18亿元,仍处于起步阶段。分地区看,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88亿元,占比9.68%,同比增加43.72%,获得较快增长。毛利率方面,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07%,同比增加2.57pct,为近10年较高水平,呈现回升趋势。期间费用处于正常区间,资产减值损失略有增长至0.33亿元(上年同期0.17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86亿元,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利润同比上升206.9%推测与一季度电视剧《国色芳华》上线后火爆播出有关。
24年项目排播符合预期,后续项目储备丰富。2024年公司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5部,播出7部,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短剧7部播出7部,上映电影共6部。24年开机电视剧9部,开机短剧7部,开机电影2部。25年公司计划开机的电视剧8部,计划上映电影8部,计划上映动画片及动画电影2部,整体项目充足,为25年主业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长短剧市场、海内外市场共同发展,加大算力及模型投入。公司自2022年进军短剧市场以来,微短剧业务快速发展。2025年公司将积极扩充微短剧专业人才和团队,提高短剧产能,实现长短剧联动。海外市场方面,24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显著增长,25年将持续深耕国际市场,推动海外发行价格提升及海外内容翻拍合作业务。同时,公司在算力与模型方面继续投入,公司已于2025年1月设立了专门团队,2025年3月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算力业务,其中重点发展智算服务;2024年5月公司“有风”大模型通过备案,实现文生文、百万级别小说阅读理解和评估、特有的短剧情节桥段库等功能;25年1月,公司“国色”大模型通过备案,实现文生图、文生视频、多语种翻译等多模态能力。预计大模型的应用将有效提升公司内容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丰富内容资产商业化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长短剧业务稳定提升,毛利率进入上升通道,海外市场拓展增速高,新算力业务具备想象空间,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33/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49/5.04/5.65亿元,对应EPS为0.24/0.27/0.30元,根据6月30日收盘价,分别对应32/28/25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监管风险,市场需求降低风险,市场消费偏好转移风险海外政策变化风险。 |
| 4 | 国信证券 | 张衡,陈瑶蓉 | 维持 | 增持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Q1同比大幅向上,关注内容储备表现 | 2025-05-06 |
华策影视(300133)
核心观点
25年Q1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大幅向上。1)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年营收19.39亿元,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4.48%、36.41%,对应全面摊薄EPS0.13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下滑41.55%;营收与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在电视剧业务下滑拖累(制作、发行收入同比分别下滑24.91%、6.99%);2)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96%、206.90%,主要得益于电视剧业务的拉动;3)2024年度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20元(含税)。24年电视剧业务下滑明显,关注内容储备落地及电影、IP动漫进展。1)24年公司电视剧制作、发行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1.94、3.79亿元元、同比分别下滑24.91%、6.99%,是营收及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开机与上映数量较往期减少(全年共开机7部222集,首播7部249集);2)内容质量保持良好,《我是刑警》《承欢记》《锦绣安宁》等剧集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国色芳华》成为2025年开年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级剧集;《花好》《从善》等剧集陆续上映,将为2025年的发展奠定较好基础;3)电影业务方面,《出走的决心》、《误判》等均有不错表现;同时与全球知名IP《小猪佩奇》合作推出的《小猪佩奇·完美假期》,通过快闪店、举办粉丝主题活动等创新活动形式和广泛的市场推广,进一步拓展动漫业务的边界。关注第二增长曲线表现及AIGC、算力业务布局。1)国际业务:有效运营账号超200个,华剧场已设立15种语言,覆盖东南亚、中东、拉美地区及欧美地区,海外用户订阅数超4000万人;2)版权运营:整合森联公司,实现了版权储备超5万小时,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基础;3)短剧业务:成功打造了“她见四季”和“万千星辰”两大厂牌;《21和31》正片总播放量超过2亿;2025年春节档《以爱之名》上线以来,登上抖音短剧榜第一、DataEye热播榜周冠霸榜一周、WETRUE品牌播放榜周冠霸榜两周,正片总播放量已破5.1亿,集均播放量超3000万,点赞量458万;4)AIGC方面:两款影视行业垂类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探索布局算力业务,已有算力规模2000P。
风险提示:影视剧销售风险;监管政策风险;票房低于预期风险等。
投资建议:维持25/26盈利预测,新增27年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16/5.43亿元;摊薄EPS=0.23/0.27/0.29元,当前股价对应PE=30/26/25x。公司影视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电影、版权运营、AIGC、算力服务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继续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5 | 华鑫证券 | 朱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优质内容商业价值有望借力AI持续增强 | 2025-05-06 |
华策影视(300133)
投资要点
持续夯实内容发挥长剧优势布局短剧
2024年公司主业电视剧制作、电视剧版权发行收入分别为11.94、3.79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61.55%、19.52%),剧集端从《周生如故》到《我是刑警》《承欢记》《锦绣安宁》再到《国色芳华》均已凸显其剧集能力,作为剧集内容头部企业,出品内容已具市场品牌效应,伴随用户新需求变化,公司积极布局短剧业务,围绕团队、IP、AI、国际等要素建立制作营销模式,复刻精品短剧方法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预计2027年将超1000亿,短剧行业也从野蛮生长到深耕精品,公司当下加码短剧也是较好的切入窗口。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5.86亿元(同比+231.96%),归母净利润0.921亿元(同比+206.9%),开年的较好业绩得益于电视剧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也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初试算力借力AI增强内容价值
公司积极布局AI,借力AI赋能创作与营销,探索内容生产新范式,影视内容也是文化数字产品组成一部分,基于对未来数智化发展趋势公司在2024年初探算力业务,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有算力规模2000P,2024年公司算力收入0.1795亿元,毛利率为25.93%,2025年1月将其作为独立业务单元长期运营,2025年3月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算力业务并发展智算服务,未来将根据算力市场需求和大视听行业需求,进一步扩充算力规模和算力服务能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保持好奇心
内容作为强供给板块,需要企业持续保持好奇心,伴随用户代际变化,新供给才能拉动新需求,公司战略投资智谱华章,并建立战略合作,为公司数字化变革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公司“有风”大模型、“国色”大模型推出构建了全球首个影视垂直领域大模型,确立公司在数字内容生产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形成"AI+本地化"的新型范式。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2.83、26.07、30.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5.17、6.46亿元,EPS分别为0.21、0.27、0.3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6、26.5、21.2倍,作为头部内容创作公司,全面拥抱AI等新技术,新质生产力赋能内容可期,短期看优质内容持续供给,中长期看文化强国与版权强国双推动下,公司“内容+科技”战略落地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双升,后续公司也将利用上市公司优势,通过投资并购等资本手段围绕短剧、科技、国际三大方向布局,形成以内容为主体,产业与资本为两翼的发展格局,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电影、电视剧行业增速放缓风险;盗版的风险;作品内容审查审核的风险;政策及监管环境的风险;电影等项目延期上映导致业绩波动风险;原创作品存在被盗版盗播等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纠纷风险、仲裁和诉讼风险、内容多元化业务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