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鲁家瑞,李瑞楠,江海航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毛利率下降,减值计提增加,公司盈利承压 | 2025-05-06 |
荃银高科(300087)
核心观点
毛利率下降,减值计提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14.77%,主要得益于订单粮食、种子业务收入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58.23%,盈利下滑明显的原因一方面系公司主业毛利率下滑,另一方面系公司减值计提增加,其中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约1.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约0.8亿元。分季度来看,公司2025Q1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24.13%,主要得益于订单粮食及出口业务收入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02亿元,同比-87.62%,主要受种子业务毛利率下滑影响。
玉米种子量利齐增,水稻种子毛利率下降。2024年公司水稻种子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同比+5.67%,实现毛利7.40亿元,同比-1.73%,对应毛利率为39.81%,同比-3.00pct;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20.43%,实现毛利1.95亿元,同比+57.89%,对应毛利率为33.15%,同比+7.87pct。公司报告期内继续推进种粮一体化发展,订单粮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44.54%至10.22亿元,毛利率同比-3.33pct至1.56%。
费用率较为平稳,净利率短期承压。公司2025Q1销售毛利率13.48%,同比-6.26pct;销售净利率-2.02%,同比-4.51pct,原因系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种子业务毛利率承压。公司2025Q1销售费用率7.10%(同比-1.36pct),管理费用率6.25%(同比-0.07pct),研发费用率1.79%(同比-0.72pct),财务费用率1.21%(同比-0.68pct)。
资产周转维持平稳,经营现金流短期承压。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77亿元,其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3.00%(同比+1.10pct)。在主要流动资产周转方面,2025Q1公司存货天数达360天(同比-2.5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69天(同比+12.66%)。
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新品种推广表现不及预期风险,转基因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水稻种子业务国内领先,玉米种子业务快速拓展,中长期有望背靠先正达在转基因玉米和订单农业领域不断突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2.4/2.7亿元,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0.21/0.25/0.29元。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10.4-11.4元之间,相较当前股价约10-20%溢价,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 | 天风证券 | 吴立,陈潇,林毓鑫 | 维持 | 买入 | 新一轮种子销售季启动,转基因品种有望赋能后续发展! | 2024-10-27 |
荃银高科(300087)
事件:1)公司发布三季报,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55亿元,同比+32.26%;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892.84%。2)公司发布2023-2024业务年度经营情况报告,23-24业务年度总营收44.89亿元,同比+30.17%。
上一季种子销售同比高增,全球化+多品种布局显效
23-24业务年度(23年8月1日至24年7月31日),公司三大主要种子销售收入合计26.6亿元,同比+24.3%;种子销量合计19.2万吨,同比+33.4%,部分得益于种子出口增加。细分品类看,
水稻种子:销售收入17.7亿元,同比+23.3%,销售数量5.9万吨,同比+38.7%;24H1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选育新增国审杂交水稻品种4个、新增省审杂交水稻品种19个,截至6月末拥有水稻品种共510个。
玉米种子: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27.6%,销售数量2.4万吨,同比+20.5%;24H1新增玉米省审品种12个,截至6月末拥有玉米种子共124个。
小麦种子: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25.3%,销售数量10.9万吨,同比+33.9%;24H1新增小麦省审品种5个,截至6月末拥有小麦品种共24个。
此外,公司于23-24业务年度实现粮食作物收入10.5亿元,同比+78.9%。公司在做强核心种业的基础上,与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养殖企业等品牌合作订单农业业务,合作品牌涵盖君乐宝、光明牧业、古井贡酒、迎驾贡酒等,在促进种子销售的同时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新一季种子预售开启,24Q3合同负债增加8.7亿
种子销售季节性较强,种企多在Q3推进新一季种子预售;公司亦于9月份召开水稻事业部2024-2025年度全国营销峰会。24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36.0%;单季度合同负债金额增加8.7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余额16.8亿元,同比略增,为新一季种业销售增长奠定扎实基础。
背靠大股东优质资源、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通过
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0.6亿元,同比+20.1%。在生物育种领域,公司作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资源储备;合作选育的荣玉8K等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已于24年9月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审定通过。此外,公司第一大股东先正达的种业板块拥有中种科技、三北种业、金稻种业等资产;其在国内首次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应用于商业化育种,2023年实现种业收入30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背靠大股东优质资源,品种研发、区域拓展路径明确,有望加速转基因品种研发及商业化。
投资建议:公司种业拓展顺利,订单农业高增,三季度增加的合同负债为后续业绩提供支撑;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48.00/58.75/67.60亿元,归母净利润3.07/3.47/4.40亿元。看好公司转基因布局赋能后期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农业业务拓展风险,转基因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
3 | 中国银河 | 谢芝优,陆思源 | 首次 | 买入 | H1收入快增长,水稻种子出口高增 | 2024-08-29 |
荃银高科(300087)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24H1公司营收14.11亿元,同比+30.62%;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3H1为0.3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3H1为0.30亿元)。其中24Q2公司营收7.38亿元,同比+59.50%;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3Q2为0.0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4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3Q2为0.03亿元)。
Q2公司收入高增长,业绩略有亏损。H1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订单粮食业务大幅增长,种子业务收入略增(其中出口水稻种子同比增加)等;而业绩同比由盈转亏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有所下降、经营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加大科研投入等。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17.59%,同比-7.17pct;期间费用率为19.65%,同比-0.53pct。其中24Q2公司综合毛利率15.63%,同比-11.72pct;期间费用率为20.09%,同比-4.65pct。24H1公司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952.76万元,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减少824.77万元。24H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8.11亿元,同比+56.40%;公司存货23.46亿元,同比+98.96%。
订单粮食业务收入翻倍级增长,华北、国外收入增长亮眼。分产品来看,24H1公司水稻种子、订单粮食、皮棉分别实现收入3.82亿元、4.80亿元、2.03亿元,同比+14.09%、+111.96%、-9.51%,其中皮棉收入下滑主要系皮棉价格下跌所致;毛利率分别为31.19%、1.46%、7.44%,同比-8.77pct、-3.76pct、+1.41pct,其中水稻种子毛利率下滑存在出口水稻种子同比增加的影响(出口水稻种子业务因其较高的人工、运费等成本,通常毛利率低于国内水稻种子业务)。分地区来看,24H1公司各地区收入均有增长,华东、西北、华北、国外分别实现收入5.29亿元、3.11亿元、1.52亿元、2.22亿元,同比+21.68%、+34.52%、+111.95%、+147.42%,其中华北及国外地区收入增长亮眼。
持续投入研发,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公司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种子企业横向合作为辅”的新品种研发模式。24H1公司研发费用3829万元,同比+19.47%。24H1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通过自主或合作选育方式新增4个国审、19个省审杂交水稻品种,12个玉米省审品种,5个小麦省审品种;此外,新增授权的发明专利3项,植物新品种权4项。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水稻种子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玉米、小麦种子及订单农业等业务领域,叠加考虑受益于国内转基因商业化,公司业绩增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分别为0.37元、0.50元,对应PE为17、12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制种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订单农业业务拓展的风险等 |
4 | 天风证券 | 吴立,陈潇,林逸丹,林毓鑫 | 维持 | 买入 | 种子销售收入保持增长,转基因品种有望助力后期发展! | 2024-08-28 |
荃银高科(30008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4.11亿元,同比+30.62%;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156.41%。其中,2024Q2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59.50%,环比+9.61%;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593.43%,环比-325.33%。
1、出口推动种业增长,多品种布局持续完善
公司2024H1实现各类农作物种子销售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0.36%,主要得益于水稻种子出口增加;细分种子业务看,
水稻种子:实现收入3.81亿元,同比+14.09%,毛利率31.19%。上半年内,通过自主/合作选育方式新增国审杂交水稻品种4个、新增省审杂交水稻品种19个,截至2024H1拥有水稻品种510个(国审307个)。?玉米种子:实现收入1.19亿元,同比-9.93%,毛利率30.68%。上半年新增玉米省审品种12个,截至2024H1拥有玉米品种124个(国审31个)。?小麦种子:实现销售收入0.60亿元,同比-69.36%,毛利率7.96%。上半年新增小麦省审品种5个,截至2024H1拥有小麦品种24个。
2、核心种业有效协同,订单农业培育显效
2024H1实现非种子业务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53.79%;其中,订单粮食业务收入4.8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96%。随着土地规模化种植推进,公司在做强核心种业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品种+品牌+资本”模式,与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养殖企业等品牌合作,发展专用小麦、优质水稻、青贮玉米等订单农业业务,合作品牌涵盖君乐宝、光明牧业、古井贡酒、迎驾贡酒等,在促进种子销售的同时培育新增长曲线。
3、保持高研发投入,转基因玉米品种获批
公司2024H1研发投入0.38亿元,同比+19.47%,研发费用率2.71%。在生物育种领域,荃银高科作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合作,储备有关资源;2024年3月,荃银高科与葫芦岛市农业新品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荣玉8K等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初审通过公示。我们认为,公司品种、区域拓展路径明确,注重研发,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布局有望为公司玉米种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投资建议:公司种业拓展顺利、订单农业高增,且24H1合同负债8.11亿元,同比增加2.92亿元,为后续业绩释放提供支撑;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48.00/58.75/67.60亿元,归母净利润3.07/3.47/4.40亿元;公司深耕种子行业,转基因布局有望助力后期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订单农业业务拓展风险,转基因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