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新质生产力业务加速驱动 | 2025-09-02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0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11%。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10.0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2.11%,扣非归母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中二季度收入8.60亿元,同比增长13.79%,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7.83%,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7.95%,受益新质生产力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另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43.36%/6.25%,同比提升1.47/0.70个百分点,结构优化、降本增效明显。
新质生产力业务加速驱动。上半年分业务看,1)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17.68%,聚焦大客户业务开发,继续保持特殊行业优势,中标航空、汽车行业多个大额项目;2)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7.64%,拓展第三代半导体及芯片可靠性测试等业务,成功开拓硅光芯片可靠性验证新业务,保持高增速;3)电磁兼容检测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1.73%,新增认证资质,为拓展汽车、无人机等优势行业领域形成有力支撑,同时完成与土耳其IFC等合作协议签署,为国际认证业务开展奠定基础;4)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收入0.65亿元,同比增长47.07%,人工智能测评等业务显著放量,成为增长最快板块。另计量服务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14%,主要依托汽车、轨交、石化管网等行业大客户支撑,整体保持稳定。
定增加速聚焦国家战略产业,中期分红注重股东回报。公司2025年7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通过发行不超过13亿元定向增发,布局新兴领域,具体投向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项目3亿、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项目2.5亿等,加速打造科技研发检测龙头。同时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上半年投入1.80亿元,占收入比重约12%,新建人工智能测评、备案等能力,抢占大模型测试等新兴业务。另公司拟中期分红0.84亿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约100%,注重股东回报。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上半年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利润增速更快,新质生产力业务已成为公司新增长引擎,同时上半年新兴行业订单占比80%,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加速聚焦国家战略产业,长期受益新质生产力需求驱动,成长确定性较强,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0/4.59/5.35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
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22%,战略、科技板块引领增长 | 2025-08-29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Q2营收同比+14%,战略、科技型板块引领增长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2%,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6%;单Q2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8%,非经主要为政府补助,业绩接近预告中值,符合预期。
分板块,2025上半年(1)计量服务: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1%,景气度下行、竞争趋于激烈背景下增速放缓。(2)可靠性与环试服务: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18%。(3)集成电路检测: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18%。(4)电磁兼容:实现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12%。(5)生命科学: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下降9%,受土壤三普收官等的影响下滑。(6)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实现营收0.65亿元,同比增长47%。(7)EHS评价:实现营收0.41亿元,同比下降14%。特殊行业、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科技创新型下游景气上行,公司大客户拓展顺利,相关板块订单、收入引领增长。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费控能力维持稳定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3.4%,同比提升1.5pct,销售净利率6.2%,同比提升0.7pct。除去EHS,公司各事业部毛利率均稳中有升,计量/可靠性与环试/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生命科学/数据分析板块毛利率分别为46.3%/45.1%/50.0%/48.5%/40.0%/56.7%,同比分别提升0.2/0.6/2.0/2.7/0.4/7.5pct。2025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37.8%,同比提升1.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4%/7.9%/12.1%/1.4%,同比分别变动-0.36/+0.17/+0.83/+1.04pct,财务费用增长主要系新建基地投产,费用化利息支出增加。
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投向航空装备、AI芯片、卫星互联网等测试平台,中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2025年7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其中,(1)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拟投资3.4亿元,服务于航空装备产业与低空经济,借助江苏、上海等华东区域成熟市场夯实检验检测认证能力,(2)AI芯片测试平台:拟投资2.9亿元,增强AI检测领域的试验能力和设备能力,对传统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形成补充,(3)卫星互联网项目:拟投资3.4亿元,提升卫星互联网设备检测和认证的能力。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发展可期。公司定增均投向高成长、战略性下游,保障中长期高质量持续增长,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出于谨慎性考虑,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0/4.5/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32/28/2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汇率波动等 |
3 | 天风证券 | 朱晔 | 维持 | 买入 | 定增加码特殊行业,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 2025-08-27 |
广电计量(002967)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版),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用于布局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项目、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项目、数据智能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平台项目、西安计量检测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
公司紧随国家产业战略,面向未来产业,持续加大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商业航天、通信、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研发力度。
公司特殊行业订单较快增长。公司在特殊行业业务主要聚焦研发阶段,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集成电路检测等核心领域公司的技术能力与业务规模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可提供从试验规划、六性设计、仿真分析,到性能检测、试验评价、失效分析及整改提升的装备全生命周期技术解决方案。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特殊行业需求旺盛,市场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相关任务量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公司订单实现较快增长。
本次定增对特殊行业加大投入。在西安计量检测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中,公司未来拟将西安广电计量建设成为广电计量西北区域特殊装备与工业产品领域的计量检测基地,打造全国区域军、民用整车与大部件系统检验检测需求单位的重要技术支撑基地。陕西作为特殊装备大省,潜在检测需求较大,在西安升级建设检测基地,可以与成都检测基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升广电计量在西北地区的整体检测实力,符合公司的战略部署。
除此之外,公司聚焦航空装备、人工智能芯片、卫星互联网等国家战略产业。针对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公司在广州建立AI芯片质量检测评价平台,研发国产GPU/FPGA芯片可靠性考核标准,填补国内高端芯片“无标准可依”的检测空白,服务寒武纪、华为等2万余家AI芯片企业的认证需求,支撑国产算力基座安全可控。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在广州、成都建设性能测试与评估平台,突破现有实验室能力瓶颈,满足国内超5万颗卫星申报主体的设备检测认证需求,抢占低轨卫星“先登先占”竞争下的市场先机。
公司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根据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50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7.91%—11.63%;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500万元—10000万元,同比增长19.20%—25.48%。其中,特殊行业、航空、集成电路等科技创新类业务订单的较快增长,订单增长逐步转化为收入增长。
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1/6.0亿元,同比+20%/+20%/+18%,对应PE31/25/22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核算结果,请以公司财报为准 |
4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AI芯片国产化+高端PCB扩产,建议关注已有配套检测服务布局的龙头企业 | 2025-08-11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速,AI芯片、高端PCB等硬件产业链需求快速增长,已有布局相关产业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迎发展机遇。
广电计量自2018年起以自建的方式布局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板块成长性领先,目前测试能力可覆盖4nm,CNAS认证的检测项目类别目前行业排名第一。同时,公司已前瞻性布局AI芯片等相关业务,于行业成长拐点之时把握机遇,未来成长性可期,建议重点关注:
AI芯片国产化为确定性趋势,第三方检测服务需求持续提升
AI产业链发展叠加中美科技博弈加剧,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为确定性趋势,我国AI芯片市场参与者逐年增长。第三方芯片检测服务于芯片全产业链,为其研发、生产、售后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其高性能与可靠性,影响芯片的天花板。由于芯片分析要求复杂,需多种类设备重资产投入,复合背景人才和项目经验积累,半导体产业分工趋于细化下,第三方检测替代自检具备经济性,需求将持续提升。广电计量可为AI芯片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服务,且具备口碑、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将持续受益。
高端PCB需求提升,带动配套产业链发展
PCB为电子设备核心元件,广泛应用于AI算力、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扩产、端侧AI渗透率的提升,将带动高端PCB需求增长,市场对高密度、高层数PCB用量的需求显著增加,且对PCB材料、结构等要求均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检测服务企业将广泛受益于产业技术迭代和需求增长,具备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强者恒强:(1)广电计量可为PCBA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工艺可靠性提供全面一体化评价和解决方案,帮助PCB厂商、板卡集成商等客户在研发、生产环节,保障材料性能稳定、降低失效风险,且随产业分工深化和经验积累,三方检测市场占产业链价值量将持续提升。(2)2022年广电计量收购深圳博林达,切入无机标准物质市场,其标准物质种类可满足PCB生产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等全系列标准物质需求,同样将受益于高端PCB发展。
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投向航空装备、AI芯片、卫星互联网等测试平台,中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2025年7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其中,(1)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拟投资3.4亿元,服务于航空装备产业与低空经济,借助江苏、上海等华东区域成熟市场夯实检验检测认证能力,(2)AI芯片测试平台:拟投资2.9亿元,增强AI检测领域的试验能力和设备能力,对传统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形成补充,(3)卫星互联网项目:拟投资3.4亿元,提升卫星互联网设备检测和认证的能力。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发展可期。公司定增均投向高成长、战略性下游,保障中长期高质量持续增长,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0/4.5/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25/22/2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下游需求释放节奏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