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西南证券 | 龚梦泓,方建钊 | | | 传统业务阶段性承压,新兴业务快速发展 | 2025-10-28 |
兆驰股份(0024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减少14%;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减少27.1%;扣非净利润8.9亿元,同比减少32.4%。单季度来看,Q3公司实现营收54.1亿元,同比减少18.5%;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减少2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减少31.9%。
电视出货同比下滑,系关税影响。根据洛图科技数据,公司2025年8月出货量约为120万台,排名专业代工厂第三,环比7月基本持平,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6%,公司客户以北美客户为主的兆驰,我们认为业绩主要系关税风波的影响。
新兴业务成核心引擎,光通信与LED高端化进展顺利。2025年前三季度,包括LED与光通信在内的新兴业务利润贡献占比已超60%,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力量。其中,LED业务聚焦高端化,成功推出RGBMiniLED背光方案,进一步完善高端显示布局。光通信业务突破迅速,400G/800G光模块已完成客户送样验证,2.5G光芯片成功流片,应用于光接入网的BOSA器件产品接获行业头部客户长期订单。
传统业务短期承压拖累利润,海外基地智能化改造有望改善盈利能力。公司Q3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传统电视ODM业务受海外产能调整影响,虽然越南基地扩产保障了旺季交付,但前期自动化水平不高导致成本上升,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此外,财务费用因存款保证金利息收入减少而同比增加101.5%,也对当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年产能已提升至1100万台,有效保障了季节性旺季的供应链供给,公司将于Q4加快海外基地智能化改造,有望推动毛利率逐步修复。
盈利预测。公司新兴业务表现亮眼,LED全产业链聚焦高端化,光通信业务快速突破打开新成长空间。传统电视ODM业务随着海外产能释放及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8元、0.38元、0.48元,分别对应PE23x/17x/13x。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LED产业链降价等风险。 |
| 2 | 开源证券 | 吕明,马宇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3传统业务承压,新兴业务驱动转型成长 | 2025-10-24 |
兆驰股份(002429)
2025Q3传统业务承压,新兴业务驱动转型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Q1-3公司实现营收138.96亿元(同比-14.03%,下同),归母净利润10.00亿元(-27.13%),其中2025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13亿元,同比-18.51%,环比+13.72%,实现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26.64%,环比+3.66%。由于公司电视ODM海外产能的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我们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7/16.8/20.2亿元(前值14.5/18.4/21.7亿元),对应EPS为0.30/0.37/0.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5/16.7/13.9倍。考虑到电视ODM海外产能智能化改造提效降本推动盈利修复的空间较大,同时LED产品高端化转型、光通信业务的突破仍有望持续落地,看好公司传统业务盈利修复,新兴业务驱动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LED产品高端化转型+光通信产业链突破,新兴业务利润占比超60%
分业务来看,(1)传统业务:2025Q3公司为保障海外TV销售旺季的供应链供给,将产能利用率与生产效率均尚且较低的海外生产基地调整为主要供货地,导致业务收入与利润同比增速短期内承压。预计公司后续在四季度的淡季开始进行自动化改造,看好提效降本修复盈利;(2)LED产业链:Mini/Micro LED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推出RGB Mini LED背光方案,Mini LED背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出货持续增长,看好公司继续巩固在高端显示领域的优势地位,产品高端化继续推进;(3)光通信产业链:截至2025Q3,公司400G/800G光模块已完成客户送样进入验证阶段,2.5G光芯片成功流片;光模块产线启动智能化改造,以提升规模化交付能力。此外,公司还基于Micro LED与光芯片、光模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前瞻性布局和研发“宽而慢”下一代光通技术路径。看好公司光通信产品研发与客户导入继续推进,打开成长空间;(4)北京风行:2025Q3自主研发的“橙星梦工厂”AIGC创发一体平台成功发布。2025Q1-3公司以LED产业链、光通信产业链和北京风行为主的新兴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超60%,成为公司转型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毛利率同比持平,费率小幅提升拖累净利率
2025Q3公司毛利率为14.39%(+0.01pct),预计LED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驱动整体毛利率提升,而智能终端业务由于海外产能的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较低拉低了毛利率水平。费用端,2025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78%(+1.0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6%/0.57%/4.22%/0.92%,同比分别+0.12/-0.27/+0.77/+0.45pct,财务费用增长系存款保证金利息收入减少所致。25Q3归母净利率为6.26%(-0.69pct),销售/研发/财务费率小幅提升拖累净利率。
风险提示:光通信产业链拓展不及预期;关税政策风险加剧;行业竞争加剧等。 |
| 3 | 中国银河 | 何伟,刘立思,赵良毕,陆思源,杨策 | 首次 | 买入 | 消费电子供应链龙头,光通信再续成长点 | 2025-09-29 |
兆驰股份(002429)
核心观点
首次覆盖兆驰股份:1)公司是高效率的消费电子供应链龙头,兆驰自2005年成立,从家庭视听消费类产品制造起家,以机顶盒、电视ODM业务为核心,迅速发展并成功上市;2011年进军LED行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在芯片、封装、显示领域领先;公司于2023年收购广东瑞谷拓展光模块业务,凭借兆驰半导体的技术积累,有望在光通信领域实现新突破,不断开拓增长新路径。2)公司短期受美国关税影响,2025H1业绩下滑,但LED全产业链表现良好。随着越南产能布局完善,以及Mini LED TV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黑电业务有望改善。此外,公司光通信业务有望成为第三成长曲线。
电视ODM龙头优势明显,越南产能释放迎来拐点:1)公司电视代工业务以北美客户为主,受到美国关税影响,产能正在全球重新布局中。据洛图科技,25H1兆驰全球出货量约523万台,同比+3%。2025H1,公司加速推进越南生产基地产能释放,越南基地年产能从年初的200万台提升至1100万台,未来可充分满足北美客户需求,25H2旺季获取增量订单。此外,公司在扩充越南产能过程中产能利用率较低影响利润表现。2)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2024年收入150亿元,2025H1营收56.8亿元,同比下滑18.2%。伴随后续越南产能释放和效率爬坡,盈利能力料将改善。
LED全产业链布局成熟,受益于Mini LED、COB直显发展:1)公司具备从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到下游应用的LED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公司在Mini LED领域具备领先优势:Mini RGB芯片单月出货高达15000KK组,市场占有率超过50%;2024年以50条COB线体的产能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Mini COB背光模组生产厂家;2024年COB显示模组产能达到25000平方米/月,公司出货量超COB行业的50%,稳居行业首位。据群智咨询,2024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达到620万台,同比+106.7%,预计2025年将达860万台,同比+40%,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达17.9%。2)2024年LED产业链收入53.3亿元,同比+18.3%;2025H1收入28.1亿元,同比+8.7%,净利润4亿元,利润贡献占比超60%。
光通信业务快速突破,新成长逻辑得到验证:1)公司收购广东瑞谷布局光通信领域,2025H1光通信器件、模块实现营收3.09亿,略有亏损但经营逐月改善,25H2有望扭亏。2)公司从普通产品起步,100G及以下光模块在多家头部光通信设备商完成产品验证并批量出货,未来逐步向高端产品拓展,开发400G及800G产品。3)公司具备光芯片、光器件到光模块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且借鉴LED全产业链运营经验,未来看好公司在光通信板块的份额提升。公司计划于2026年陆续推出50G及以上速率的DFB和EML光芯片、CW光源等相关的光芯片产品,以满足高密度、低时延的数据。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5.0/245.3/279.5亿元,分别同比+0.9%/+19.7%/+1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19.7/23.1亿元,分别同比-3.7%/+27.7%/+17.4%;EPS分别为0.34/0.44/0.51元,PE分别为20.3x/15.9x/13.5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关税政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 4 | 开源证券 | 吕明,马宇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收入触底,LED与光通信双成长曲线发展可期 | 2025-09-03 |
兆驰股份(002429)
2025Q2收入触底,LED与光通信双成长曲线发展可期,维持“买入”评级2025Q2公司实现营收40.6亿元(同比-12.1%,下同),归母净利润3.3亿元(-34.1%),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40.6%),业绩短期触底主要系公司电视ODM业务主要面向美国市场,受关税影响较大。考虑到公司作为电视ODM全球龙头,越南产能大幅扩充承接转移订单,高端LED芯片、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同时光通信产业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看好公司电视ODM主业触底反弹,LED与光通信等新成长曲线助力整体业绩增长,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5/18.4/21.7亿元,对应EPS为0.32/0.41/0.4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6/13.9/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Q2电视ODM业绩承压,LED产业链高端化转型顺利,光通信批量出货分业务来看,2025H1公司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LED产业链业务营收分别为56.8/28.1亿元,同比分别-18.2%/+8.7%。(1)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电视ODM业务受关税影响较大,北美发货有所延迟。随着越南产能从年初的200万台提升至目前1100万台,可充分承接海外订单,叠加下半年北美销售旺季备货,业绩有望迎来恢复性改善;(2)LED产业链:2025H1实现净利润4.03亿元,利润贡献占比超过60%。公司持续推进LED产业链高端化转型,Mini RGB芯片、Mini/MicroLED显示模组等市占率均超50%,看好公司继续巩固强化COB等新型显示技术的优势地位;(3)光通信产业链:2025H1实现营收3.1亿元,有望在下半年扭亏。其中BOSA器件市占率达40%;100G及以下光模块在多家头部光通信设备商完成产品验证并批量出货;积极布局光芯片领域,看好公司依托LED芯片优势开拓光通信领域,充分发挥垂直一体化优势。分地区来看,2025H1公司境内/境外营收分别为40.1/44.8亿元,同比分别-4.6%/-15.9%。
2025Q2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管理和研发费用有所提升
2025Q2公司毛利率为15.7%(同比-1.9pct),2025H1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LED产业链毛利率同比分别-1.0/-3.9pct。费用端,2025Q2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9%,同比+3.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2/+1.4/+1.8/+0.6pct,管理和研发投入提升主要系公司租赁费用提升,同时拓展光通信和高端LED等需更多研发投入。2025Q2公司归母净利率为6.9%,同比-2.3pct。
风险提示:光通信产业链拓展不及预期;关税政策风险加剧;行业竞争加剧等。 |
| 5 | 华安证券 | 邓欣,成浅之 | 维持 | 买入 | 兆驰股份2025Q2业绩点评:LED+光通信成长接力可期 | 2025-08-24 |
兆驰股份(002429)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5Q2业绩:
25Q2:收入47.60亿元(同比-12.1%),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34.1%),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40.6%)。
25H1:收入84.83亿元(同比-10.9%),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27.4%),扣非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32.7%)。
收入分析:
多媒体视听:H1收入56.8亿(同比-18.2%),参考洛图,H1公司电视ODM出货量523万台(同比+3%),其中Q1+10%/Q2-2%,目前越南产能从年初200万台提升至H1末的1100万台可充分满足对美需求。
LED产业链:H1收入28.1亿(同比+8.7%)。
芯片:兆驰半导体25H1收入14.2亿(同比+4%),净利润3.7亿(同比-3%),在高端照明、背光、新型显示、车用LED、红外等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新型显示:Mini/MicroLED显示出货面积同比翻倍,在P1.25/P1.5以上点间距市占率各50%/85%,未来将大力推广家庭影院,并投建PCB电路板生产线实现降本。
光通信:H1收入3.09亿元,虽有亏损但逐月改善,H2有望扭亏。
利润分析:
Q2归母净利率6.9%(同比-2.3pct),毛利率同比-1.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同比各-0.2/+1.4/+1.8/+0.6pct,投入期产能爬坡成本波动,另政府补助等其他收入多8千万增厚利润。
拆分看,H1多媒体/LED毛利率各同比-1.0/-3.9pct,净利润占比四六开。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
我们的观点:
公司智慧显示、LED及光通信三大曲线基本成型,后续期待电视ODM越南工厂盈利改善,LED产业链贡献弹性,光通信抬升成长空间。预计25H2逐步企稳,期待拐点向上。
盈利预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203/241/284亿元(前值239/275/312亿元),同比+0%/+19%/+18%,归母15/19/24亿元(前值20/23/26亿),同比-9%/+29%/+29%;对应PE17/13/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出口景气度波动,原材料成本大幅变化,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