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林誉韬,朱碧野,王一如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成本与运营持续优化,组件业务亏损收窄 | 2025-08-26 |
TCL中环(002129)
事件
8月23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根据公告,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4.76亿元。分季度来看,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97亿元,同比+16.18%,环比+19.60%,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5.00亿元。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原因系行业需求波动,叠加供给过剩带来的产品价格下行所致。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优化,运营效率提升
25H1公司持续通过用料结构优化、细线化推进、供应链管理及技术革新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单瓦工费实现同比下降40%,公司推进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上半年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公司以销定产,加速库存去化,优化存货结构,运营效率有所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电池、组件短板逐步补齐,打造BC生态圈
25H1公司在电池组件方面持续发力,产能已达到24GW,组件出货规模持续提升,25Q2出货实现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公司产品矩阵持续完善,上半年已完成半片及BC产能建制,且持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及双品牌组件定位,拓展海内外市场渠道,营销能力持续提升。后续公司将继续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布局,加强与合作伙伴在BC专利上的合作,构建全新BC生态圈,通过差异化竞争的方式进一步改善电池组件板块盈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收入296.40/445.85/554.49亿元,归母净利为-52.54/12.14/22.51亿元,对应8月25日收盘价,26-27年PE为28x/15x。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后盈利能力或将迎来边际改善,组件业务重整后有望为公司业绩提供增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资产减值风险等。 |
2 | 国金证券 | 姚遥,张嘉文 | 维持 | 增持 | 组件亏损收窄,“反内卷”有望带动盈利修复 | 2025-08-24 |
TCL中环(002129)
业绩简评
8月22日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17%,实现归母净利-42.4亿元,同比亏损加深;其中Q2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16%,环比+20%,实现归母净利-23.36亿元,环比亏损加深(25Q1为-19.06亿元)。
经营分析
硅片价格低位盈利承压,技术工艺改进持续降本。上半年公司光伏硅片业务实现收入57.77亿元、毛利率-23.74%,产业链价格低位背景下,公司通过用料结构优化、细线化推进、供应链管理及技术革新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单瓦工费实现同比下降40%,单炉成本下降超20%。
组件出货规模逐季提升,单瓦亏损收窄。上半年公司组件业务实现收入38.46亿元,毛利率-6.2%。公司光伏组件出货规模逐季提升,第二季度出货量实现环比增长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经营能力逐步改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具有组件产能24GW。展望后续,公司有望完善产品布局,补齐BC技术工程化研发及量产能力,加强BC专利合作,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建BC生态;打造组件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改善电池组件业务板块经营业绩。
“反内卷”扎实推进,有望推动产业链价格及盈利修复。6月底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7月起硅片价格开始上涨,截至8月20日183硅片均价1.2元/片,较前期低点上涨36%,后续价格有望逐步覆盖全成本,带动硅片环节盈利修复。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参会,后续组件价格有望传导上游涨幅、逐步覆盖成本。
控股子公司Maxeon拖累业绩表现。公司持续推进Maxeon业务转型,但其组件业务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仍对上半年业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导致产品积压,市场份额下降。
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公司积极推动建设独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报告期内中东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Maxeon聚焦美国高壁垒市场,非美销售平台及菲律宾等资产完成转让,将菲律宾产能定位为BC电池、组件等全球化产能基地,有望增强全球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硅片价格和竞争格局的预测,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8、15、31亿元。光伏“反内卷”推进下公司盈利有望逐步改善,同时积极推动海外产能布局加强全球竞争力,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 |
3 | 东兴证券 | 洪一,侯河清,吴征洋 | 调低 | 增持 | 20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价格拼杀致业绩亏损,补强短板提升竞争力 | 2025-04-30 |
TCL中环(002129)
财务要点:公司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4.19亿,同比减少51.95%,实现归母净利-98.18亿元,同比减少387.42%。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减少38.58%,实现归母净利-19.06亿元,同比减少116.67%。
价格拼杀致毛利亏损,Q1亏损幅度已有收窄。24年公司营收利润大幅下滑,尽管公司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仍居于行业第一。但由于行业供需持续错配,产业链价格逐步降至现金成本以下,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25年Q1在终端抢装需求带动下,硅片价格略有回升,公司硅片业务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带动Q1公司净利润环比改善47.9%。
推动产品结构调整,25年Q1组件出货提升。24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8.3GW,较23年下滑3.5%。由于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板块相对竞争力不足,产品转型慢于市场需求,终端市场及区域集中,产销结构与规模不达预期,同时全年组件业务毛利率为-0.85%,盈利表现也不佳,量利双重影响,使得组件业务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公司经营业绩。今年公司计划进一步将组件产能升级为Topcon组件、BC组件产能,推动组件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多技术路线产品,扩充产品维度,形成全价值定位组件产品组合,满足客户需求。25年Q1,组件订单情况已出现改善,Q1光伏组件出货1.9GW,同比提升19%。
补强电池组件短板,穿越行业周期。1)公司同时专注于大尺寸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的研发生产,研发具有协同优势,凭借不断的工艺优化、技术降本,持续在细分产品领域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2)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补强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公司将凭借叠瓦路线,增强差异化竞争力,半导体业务方面,公司将顺应国产替代、加速下游客户拓展。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4/2.19/13.18亿元,EPS分别为-0.72/0.05/0.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1/140/23倍。因硅片行业产能出清仍待时日,25年公司业绩仍然承压,下调评级至“推荐”。
风险提示:行业贸易壁垒增加;下游需求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4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林誉韬,朱碧野,王一如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亏损环比收窄,市占率维持行业领先 | 2025-04-29 |
TCL中环(002129)
事件: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根据公告,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51.95%,归母净利润-98.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9.00亿元,与23年全年相比总体由盈转亏。
分季度来看,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同比-44.38%,环比-8.36%,归母净利润-37.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9.79亿元;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38.58%,环比+4.54%,归母净利润-19.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9.76亿元,25Q1亏损环比收窄。公司业绩承压原因如下:1)24年行业供需错配,产业链价格下行;2)电池组件业务产销结构和规模不及预期,进一步拖累业绩;3)受全球光伏产品供需错配及竞争加剧导致欧美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影响,叠加Maxeon经营模式及供应链布局转型调整慢于预期,及组件业务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等影响,子公司Maxeon业绩大幅下跌。
硅片市占率维持行业领先,技术创新稳步推进。24年公司光伏硅片出货125.8GW,同比+10.5%,市占率为18.9%,位居行业第一。截至25Q1,公司产能达到200GW,210系列产品出货占比持续提升,外销市占率达到55%以上。公司聚焦于技术与工艺创新,积极推动行业N型、大尺寸转型趋势,参与客户产品Design in,使产品具备高可追溯性,满足客户定制化、差异化的诉求,提升自身和客户可持续竞争力。
组件业务持续升级,产销能力进一步提升。24年全年公司组件出货为8.3GW。24年下半年,公司积极重整组件业务战略,重建营销体系,推动电池组件业务在技术、制造、产品的多方面升级,25Q1公司持续完善产品序列,改造TOPCon标准组件产线并筹建2GW BC组件产线,逐步形成全价值定位组件产品组合,满足市场需求;加速营销能力建设,订单量明显增加。截至25Q1,公司组件产能24GW,光伏组件出货1.9GW,同比+19%,产销能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收入318.98/439.70/519.86亿元,归母净利为-28.10/11.85/21.13亿元,对应26-27年PE为26x/14x。看好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后盈利能力迎来边际改善,组件业务重整后有望为公司业绩提供增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资产减值风险等。 |
5 | 国金证券 | 姚遥,张嘉文 | 维持 | 增持 | Q1硅片减亏,海外布局提升竞争力 | 2025-04-27 |
TCL中环(002129)
业绩简评
4月25日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98.2亿元,同比-387%;其中Q4实现营收58亿元,同比-44%,环比-8%,实现归母净利-37.6亿元,同比-36%、环比-25%。1Q25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39%、环比+5%,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117%、环比+49%。
经营分析
硅片出货持续增长,Q1亏损显著收窄。2024年公司硅片出货125.8GW,同比+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居行业第一。2024年行业供需失衡加剧、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公司硅片业务Q2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全年硅片业务毛利率-20.5%。25Q1终端抢装需求带动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需比有所改善,硅片价格回升,公司硅片业务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改善,带动销售毛利率修复5.48PCT至-6.96%。
组件产品结构调整,Q1订单量明显增加。2024年公司电池组件业务实现营收58.11亿元,组件出货8.3GW,因产品路线单一、终端市场及区域集中,组件业务盈利承压,全年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0.85%。25Q1公司持续完善组件产品序列,改造TOPCon标准组件产线并筹建2GWBC组件产线,逐步形成全价值定位组件产品组合,满足市场需求;加速营销能力建设,订单量明显增加。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组件产能24GW,光伏组件出货1.9GW,同比提升19%。
积极推进海外布局提升竞争力。公司积极推动独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一方面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子公司RELC、VisionIndustries合作共同建立目前海外最大规模的晶体晶片工厂,同时通过一揽子交易重组Maxeon,专注美国市场。
存货减值、收购Maxeon产生商誉减值拖累公司业绩表现。2024年公司合计计提减值52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40.5亿元,考虑转回或转销后影响利润-4.2亿元;商誉减值准备9.2亿元,主要因公司收购Maxeon确认商誉,报告期末考虑到Maxeon组件在目标区域市场供应链稳定性有待提升计提减值准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硅片价格和竞争格局的预测,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至-22.9、14.7亿元,新增2027年利润预测30.7亿元。考虑到硅片环节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仍维持制造端优势,同时积极推动海外产能布局加强全球竞争力,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