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国银河 | 华立,阎予露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汇兑收益改善盈利,Q3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 2025-08-15 |
中科三环(00097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2亿元,同比-11.17%,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扭亏。2025Q2单季营收14.61亿元,同比-10.75%,环比+0.04%;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15.53%,环比+126.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24.96%,环比+247.59%。
汇兑收益增加叠加费用及成本下降助力业绩大幅改善:2025上半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均值同比上涨1%,公司境外收入占比接近一半,由此带来公司2025年上半年公司汇兑收益6729万元,同比增加5531万元,贡献报告期主要利润。季度环比来看,2025Q2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合计7361万元,环比Q1减少3128万元;2025Q2营业成本13.17亿元,环比Q1减少1733万元,是公司Q2业绩的环比改善的主要原因。
二季度受出口管制影响相对可控,三季度出口修复预期拉动产销回升:公司出口占比接近50%,在稀土磁材行业处于较高位置,2025年二季度出口管制背景下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47.46%。根据公司2025年4月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信息披露的60-70%开工率,综合考虑一季度春节假期,以及二季度出口管制对磁材行业的影响,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毛坯钕铁硼产量8400吨,其中一季度4000吨、二季度4400吨。预计三季度随着磁材出口的逐渐修复,公司产销量有望显著增加。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最早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工业化生产企业,是全球领先的的稀土永磁供应商,具备2.5万吨烧结钕铁硼和1500吨粘接钕铁硼产能,产品终端覆盖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变频空调、节能家电、消费电子、风电、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个高端领域。行业方面,随着稀土出口审批流程的常规化,稀土磁材出口有望逐渐修复,前期海外磁材短缺引发出口修复后的补库备库将推动下半年需求增加,叠加磁材行业进入传统旺季,2025Q3稀土磁材需求有望边际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行业触底回升带来盈利能力大幅改善。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4/2.50/3.27亿元,对应EPS为0.14/0.21/0.27元,对应PE为98x/68x/5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2)稀土永磁下游需求大幅萎缩的风险;3)稀土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4)公司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中国银河 | 华立,阎予露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稀土价格企稳资产减值转回,Q1业绩同比修复 | 2025-04-28 |
中科三环(00097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5Q1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349万元,去年同期亏损9874万元,同比扭亏,环比-75%;扣非归母净利润706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08亿元,同比扭亏,环比-84%。
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叠加汇兑收益增加,助力业绩扭亏为盈:资产减值方面,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5Q1金属镨钕、铽、镝价格同比+11.5%/+7.8%/-12.9%,根据公司在2025年3月13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稀土原材料库存整体维持在2个月左右用量,受稀土价格企稳回升影响,公司2025Q1资产减值损失转回677万元,较上年同期-1.26亿元大幅减少。汇兑收益方面,2025Q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季度均值同比上涨1%,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一半,汇兑收益增加导致公司当期财务费用为-2857万元,去年同期为921元。
价格传导滞后性有望带动2025Q2售价和单吨毛利提升:根据公司在2025年3月13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由于公司产品定价以成本加成为基础,调价周期一般为两到三个月,我们按公司产品售价滞后于稀土价格变动一个季度为周期进行测算。2024Q4金属镨钕、铽、镝均价同比下降15%/30%/37%,测算公司2025Q1产品均价同比-23%,销量同比+17.6%。2025Q1金属镨钕、铽、镝均价同比+11.5%/+7.8%/-12.9%,环比+2.8%/+6.1%/-1.2%,测算公司2025Q2产品均价有望同比+8%、环比+3.6%,有望带动公司2025Q2钕铁硼产品单吨毛利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最早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工业化生产企业,是全球领先的的稀土永磁供应商,具备2.5万吨烧结钕铁硼和1500吨粘接钕铁硼产能,产品终端覆盖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变频空调、节能家电、消费电子、风电、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个高端领域。行业方面,稀土出口管制叠加国内供给侧管控收紧,以及缅甸稀土供应的扰动,将推动稀土价格底部回升;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以及低空经济打开稀土永磁远期空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行业触底回升带来盈利能力大幅改善。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4/2.51/3.28亿元,对应EPS为0.14/0.21/0.27元,对应PE为75x/52x/4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2)稀土永磁下游需求大幅萎缩的风险;3)稀土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4)公司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 |
3 | 国金证券 | 王钦扬 | 维持 | 买入 | 售价下跌拖累业绩表现,稀土涨价或受益 | 2025-04-25 |
中科三环(000970)
事件
4月24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收入14.61亿元,环比-17.43%,同比-11.58%;归母净利润0.13亿元,环比-75.05%,同比扭亏。
点评
或因售价下跌拖累业绩表现。1Q25公司收入、毛利、毛利率环比-17.41%、-36.18%、-2.56pct至14.61亿元、1.27亿元、8.69%。考虑公司生产经营的季节性,1Q25公司售价或环比下跌,但成本端考虑1Q25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价格环比分别+3.29%/-0.86%/+6.79%,成本端稀土原材料价格总体上行,因而公司1Q25毛利率环比显著下降。
资本结构持续优化,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Q25末公司资产负债率25.70%,环比/同比分别-0.53、-2.72pct,资本结构持续优化。1Q25公司期间费用同比-30.92%至1.05亿元,期间费率同比-2.01pct至7.19%;其中销售费用同比-5.13%至0.37亿元,管理费用同比-2.94%至0.66亿元,研发费用同比-13.89%至0.31亿元,财务费用显著下降至-0.29亿元。
稀土价格看涨,公司有望受益。出口管制,海外矿供应显著收缩,国内有冶炼配额但缺矿的局面或将出现,叠加国内原矿配额温和增长,我们认为稀土供需有望持续修复;下游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持续打开稀土领域新增需求,磁材标的有望与稀土资源标的共振;稀土作为我国定价、全球领先的优势产业,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板块整体关注度有望显著提高。考虑磁性材料生产周期,在稀土价格上涨过程中具备天然的“库存收益”;且考虑公司产品结构中重稀土用量较大,稀土涨价尤其中重稀土涨价或有望显著改善公司业绩表现。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65/68/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3/1.74/1.96亿元,EPS分别为0.077/0.143/0.161元,对应PE分别为141/75/6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 |
4 | 国金证券 | 李超,王钦扬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点评:需求好转叠加原料上涨,业绩继续环比改善 | 2024-10-29 |
中科三环(000970)
事件
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9.82亿元,同比-22.37%;归母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118.82%。3Q24公司实现收入16.93亿元,环比+3.37%,同比-19.89%;归母净利润0.30亿元,环比+14.70%,同比-50.23%。
点评
镨钕价格上涨部分加回库存减值,旺季盈利能力有所回升。3Q24公司主要原材料镨钕合金、金属镝和金属铽价格环比分别+1.76%、-8.29%、-12.34%至48.19万元/吨、235.70万元/吨和673万元/吨。考虑公司原材料构成中镨钕占比应高于镝、铽,因而3Q24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加回0.17亿元。由于Q3开始为新能源车生产旺季,盈利能力强于其他产品,因而3Q24毛利、毛利率环比+16.67%、+1.31pct至1.96亿元、11.58%。
资本结构持续优化,管理费用进一步缩减。3Q24末公司资产负债率25.50%,环比2Q24下降0.33pct,较2022-2023年的30%~35%显著下降,资本结构持续优化。3Q24公司期间费率环比+0.06pct至8.86%,期间费率水平总体稳定;其中销售费率环比+0.17pct至2.13%,管理费率环比-0.16pct至4.61%,研发费率环比-0.62pct至1.95%,财务费率环比+0.67pct至0.18%。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3Q24研发费用为0.33亿元,仍处较高水平。
缅甸供给扰动,关注稀土价格整体回升。考虑磁性材料生产周期,在稀土价格上涨过程中具备天然的“库存收益”。近期缅甸局势动荡;缅甸稀土矿作为国内稀土原料供给、尤其中重稀土重要的一环,供给扰动将显著影响中重稀土镝、铽和轻稀土镨钕的价格。且由于2024年国内配额增速放缓,需求显著回升,叠加稀土管理条例落地有望带来“类供改”催化,多重因素下我们认为稀土价格有望持续上行;公司盈利有望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67.27/84.23/107.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2.47/3.17亿元,EPS分别为0.05/0.20/0.26元,对应PE分别为189.00/48.75/37.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