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冉胜男,苏丰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工业板块归母利润增速14%,创新药管线快速推进 | 2025-08-22 |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6.75亿元(+3.39%,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7.01%),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8.40%);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9.39亿元(+3.65%),实现归母净利润9.00亿元(+7.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64亿元(+9.85%)。
工业板块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创新产品研发快速推进。工业板块2025H1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9.24%),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14.09%),其中创新产品业务收入10.84亿元(+59%,含销售及代理服务)。截至2025H1,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1)内分泌领域,口服GLP-1RA减重适应症中国Ⅲ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入组;GLP-1RA/GIPRA预计2025Q4进入三期。2)ADC领域:ROR1正开展晚期实体瘤、血液瘤中国Ⅰ期临床,且联合用药针对DLBCL患者的Ⅰb&Ⅱ期临床组长单位已启动;MUC17ADC正开展中国Ⅰ期临床且美国IND获批。3)自免领域:乌司奴单抗国内适应症拓展至儿童斑块状银屑病,且克罗恩病适应症正在审评中;罗氟司特乳膏斑块状银屑病及AD中国Ⅲ期均获得积极顶线结果,预计2025Q4递交IND。
医美臻品注册加速,国内外多款产品即将上市。医美板块2025H1实现收入11.12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下滑17.5%。其中Sinclair收入5.24亿元,欣可丽美学收入5.43亿元,国内外医美业务Q2收入较Q1均环比增长。1)Maili系列中,Maili Extreme已于5月正式实现商业化销售;Maili Precise目前为总结报告阶段。2)Ellanse系列中,Ellanse-S新增适应症临床已完成全部入组;Ellanse-M中国注册于1月获NMPA受理。3)海外地区,中东地区全部注射剂管线产品已在十余个市场完成注册及上市,EBD核心产品整体注册进度过半;美国地区Ellanse-S型临床入组进度过半,Maili、KIO015等积极筹备注册工作。
工业微生物板块快速增长:2025H1商业板块收入139.47亿元(+2.91%),净利润2.26亿元(+3.67%);工业微生物板块2025H1收入3.68亿元(+29%),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21%、动物保健板块增长超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医美业务收入上半年同比下滑及创新品种上市推广阶段,我们将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40.32/45.55/51.54亿元下调至39.32/44.21/49.50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20/18/16倍。考虑到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创新药品种逐步上市贡献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风险,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医美盈利低于预期的风险。 |
2 | 长城国瑞证券 | 胡晨曦 | 维持 | 买入 | 核心引擎强劲,创新管线驱动未来 | 2025-08-22 |
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
事件点评:
营收稳健增长,医药工业驱动业绩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6.75亿元,其中Q1和Q2分别实现营收107.36亿元、109.39亿元,同比增速为3.12%、3.65%。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工业微生物的营收分别为139.47/73.17/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1/9.24/29%,医美板块营收11.12亿元,同比有一定下滑。其中,医药工业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增长14.09%,净资产收益率12.16%,是公司业绩核心增长引擎。
创新产品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进入高速增长通道。随着公司医药工业商业化创新产品梯队持续扩容,新获批上市的创新药销售持续发力,已成为医药工业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产品业务收入贡献持续攀升,实现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代表性创新产品包括尼欣那、利鲁平、惠优静、赛乐信、爱拉赫以及CAR-T产品赛恺泽等;其中赛恺泽上半年有效订单达到111份,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爱拉赫作为唯一获得国内外权威指南共同I级推荐的全球创新药,上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计划于今年4季度启动该产品于国内的正式商业化销售。
深耕三大治疗领域,创新药研发管线突破80项:今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同比增长54.21%,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5.97%。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2025年上半年取得多项积极成果。①肿瘤领域:爱拉赫转为常规批准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受理;迈华替尼片用于EGFR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已完成补充资料递交,年内有望获批;公司自主研发的差异化ADC药物管线(HDM2005、HDM2020、HDM2012、HDM2017、HDM2024)已形成梯度布局:其中领先项目HDM2005(靶向ROR1)进度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其联合疗法治疗DLBCL的中国IND于4月获批,美国MCL适应症孤儿药资格于2月认定,正在国内开展3项临床试验(血液瘤单药进入剂量扩展、实体瘤单药完成首例给药并爬坡、DLBCL联合疗法启动);HDM2020和HDM2012(靶向MUC17,全球首个临床)均获中美IND批准,并于8月完成实体瘤Ⅰ期首例给药;HDM2017于7月递交中国IND;HDM2024预计Q4提交IND。PD-L1/VEGF/TGF-β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DR30206)同靶点进度全球领先,4月完成NSCLCⅠb期首例给药,同时,其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申请获批并启动Ib/IIa期入组。②内分泌领域:口服GLP-1激动剂HDM1002体重管理中国Ⅲ期完成入组(Ⅱ期数据优异),糖尿病Ⅲ期启动中;GLP-1R/GIPR双靶点HDM1005体重管理及糖尿病Ⅱ期均完成入组,预计Q4进入Ⅲ期,并新增OSA及HFpEF适应症IND批;first-in-class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在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Ⅱ期获阳性结果,脂肪肝Ⅱ期入组中;复方制剂HDM1010获美国糖尿病IND批件;合作引进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上市申请已受理,体重管理Ⅲ期入组完成待Q4顶线结果;德谷胰岛素上市申请受理并完成核查;德谷门冬胰岛素Ⅲ期预计9月获顶线结果。③自免领域:乌司奴类似药新增儿童斑块银屑病适应症于今年3月获批,其克罗恩病上市申请已于2月获受理;创新药HDM3016结节性痒疹中国Ⅲ期于3月完成入组(预计Q4顶线结果),特应性皮炎Ⅲ期入组近尾声;引进的罗氟司特乳膏银屑病及特应性皮炎中国Ⅲ期均获积极结果,计划今年Q4提交两适应症NDA;自研芦可替尼凝胶完成结节性痒疹I/II期入组,白癜风Ⅲ期进行中;合作产品MC2-01乳膏银屑病中国Ⅲ期申请于7月获批;自研两个first-in-class双抗——HDM3018(IBD/PsO/PsA)及HDM4002(IGA肾病)均处于IND开发阶段,预计2026年Q3前完成中美IND申报。
工业微生物板块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公司在持续推进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方向战略布局基础上,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将加快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医药产业供应链作为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国内外大客户拓展取得积极成果。该板块上半实现销售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21%,动物保健板块增长超过100%。
医美业务阶段性承压,环比呈现好转趋势。上半年医美板块实现营收11.12亿元,同比出现一定下降,其中,Sinclair实现收入5.24亿元(同比降7.99%),第二季度环比增19.96%;国内欣可丽美学实现收入5.43亿元(同比降12.15%),但连续两季度环比正增长(Q2环比增14.16%)。随着多款新品即将上市,国内医美业务有望开启新成长周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8/45.59/51.20亿元,EPS分别为2.30/2.60/2.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18/16倍。考虑公司医药工业保持增长趋势,创新管线产品步入收获期、进入高速增长通道,自研能力逐步体现、不断突破,我们维持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新药研发、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 |
3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余克清,刘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多产品步入收获期 | 2025-08-21 |
华东医药(000963)
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多产品步入收获期,维持“买入”评级
2025H1公司收入216.75亿元(同比+3.39%,以下为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7.00%);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8.40%)。2025H1公司毛利率33.9%(+1.2pct);净利率8.32%(+0.27pct)。2025H1销售费用率14.90%(-0.72pct);管理费用率3.35%(-0.06pct);研发费用率4.61%(+1.54pct)。2025Q2公司收入109.39亿元(+3.65%,环比+1.89%);归母净利润9.0亿元(+7.98%,环比-1.60%);扣非归母净利润8.64亿元(+9.85%,环比-3.67%)。我们看好公司创新转型实力,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0.61、47.16、55.37亿元,EPS为2.32元、2.69元和3.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8、17.1以及14.6倍,维持“买入”评级。
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产品矩阵陆续建立
2025H1公司医药工业73.17亿元(同比+9.24%),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14.09%),其中创新药收入10.84亿元(+59%)。医药商业139.47亿元(+2.91%),归母净利润2.26亿元(+3.67%);医美11.12亿元,Q2环比Q1增长;工业微生物3.68亿元(+29%)。公司创新药快速增长,产品矩阵陆续建立。
“pharma估值重塑”代表公司,创新转型加速
目前公司存量业务集采影响有限,同时创新管线持续兑现。DR30206(PD-L1|TGFB|VEGF)处于临床I/II期,预计2025年底读出数据;ADC方面,ROR1ADC、MUC17ADC、FGFR2b ADC已经进入临床阶段,CDH17ADC已递交IND;公司降糖减重领域的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HDM1002已开展降糖/减重的临床三期,FGF21R/GCGR/GLP-1R激动剂DR10624已完成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中国Il期临床,正在开展MAFLD/MASH中国Il期临床;自免领域,罗氟司特乳膏计划于2025年Q4递交NDA申请;口服JAK1抑制剂已获得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益,正在中国开展特应性皮炎III期、白癜风II期临床等。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的风险;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
4 | 中国银河 | 程培,孙怡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创新驱动长期增长 | 2025-08-21 |
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2025年8月1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2025H1公司实现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2025Q2公司实现收入109.39亿元,同比增长3.65%,实现归母净利润9.00亿元,同比增长7.98%,扣非归母净利润8.64亿元,同比增长9.85%。
医药工业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创新产品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通道。2025H1
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24%,实现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增长14.09%,净资产收益率12.16%;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36.96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2.04%,实现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6.34%。创新产品业务收入贡献持续攀升,上半年实现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其中赛恺泽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上半年向合作方下达111份有效订单;索米妥昔单抗计划于2025Q4启动国内的正式商业化销售,上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销售收约3000万元;乌司奴单抗上半年已开具处方医院超过1200家,市场销售逐步提速;独家推广的新型1.5代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胶囊当前已完成超200家DTP药房布局,覆盖医疗机构超600家。另外,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同比增长54.21%,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5.97%,高研发投入将支持创新产品的快速临床进展。
医美业务增长步入阶段性承压期,工业微生物各单元均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公司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达到11.12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出现一定下降。子公司Sinclair实现销售收入约5.24亿元,同比下降7.99%;其中Q2实现销售收入约2.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8%,环比增长19.96%。欣可丽美学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下降12.15%,其中2025Q2环比增长14.16%,已连续2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工业微生物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21%,动物保健板块增长超过100%,未来公司将在持续推进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方向战略布局基础上,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将加快开拓国际市场。
投资建议:公司医药工业、医美以及工业微生物等板块经营保持稳健,创新转型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想象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9.34/45.73/50.50亿元,同比增长12.01%/16.23%/10.45%,EPS分别为2.24/2.61/2.8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0/18/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的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
5 | 国金证券 | 甘坛焕,马居东 | 维持 | 买入 | 新产品拉动工业板块增长,研发布局不断丰富 | 2025-08-20 |
华东医药(000963)
2025年8月1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分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39亿元,同比增长3.65%;实现归母净利润9.00亿元,同比增长7.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64亿元,同比增长9.85%。
经营分析
新产品放量带动工业板块增长,医美板块短期承压。公司创新产品梯队持续扩容,利拉鲁肽、乌司奴单抗、索米妥昔单抗、CAR-T产品赛恺泽(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等产品商业化增量逐步释放。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同比+9.24%,实现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14.09%。医美板块方面,上半年公司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达到11.12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出现一定下降。国内医美行业虽处于持续调整阶段,但公司国内医美业务整体仍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创新研发布局持续丰富,重点产品临床进展不断突破。公司深耕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等治疗领域,不断丰富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上半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ROR1ADC HDM2005进度位于全球临床研发第一梯队,目前正在国内开展针对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晚期实体瘤、DLBCL等三项临床试验。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目前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的全部受试者入组。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已成功完成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并获得揭盲后的阳性顶线结果。与荃信生物合作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HDM3001(QX001S)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批,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5-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15%)、45.4亿元(+12%)、49.8亿元(+10%)。2025-2027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2.30、2.59、2.8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0、18、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净利率下滑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
6 | 群益证券 | 王睿哲 | 维持 | 增持 | 25H1净利YOY+7%,创新药持续上量,符合预期 | 2025-08-20 |
华东医药(000963)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半年报,25H1营收216.7亿元,YOY+3.4%,录得归母净利润18.1亿元,YOY+7.0%,扣非後净利17.6亿元,YOY+8.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其中Q2单季实现营收109.4亿元,YOY+3.7%,录得归母净利润9.0亿元,YOY+8.0%,扣非後净利8.6亿元,YOY+9.9%。公司同时公布中期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
创新药上量,医药商业稳定,医美板块季度环比恢复:(1)公司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5H1实现营收(含CSO业务)73.2亿元,YOY+9.2%,录得归母净利15.8亿元,YOY+14.1%,其中Q2净利YOY+16.3%,主要受益于创新药上量,目前公司创新药已覆盖肿瘤、内分泌、自身免疫多个领域,重点産品包括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利拉鲁肽注射液、脯氨酸加格列净片、乌司奴单抗注射液、CAR-T産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及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预计Q4正式商业化销售),25H1创新産品收入10.8亿元,YOY+59%,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2)医美板块仍然承压,其中英国Sinclair25H1营收约5.2亿人民币,YOY-8%,国内欣可丽美学营收5.4亿,YOY-12.2%,但从单季环比来看,英国公司及中国公司Q2营收均分别环比增长20%和14%,季度略有恢复,另外,公司高端産品玻尿酸産品MaiLi系列年内上市,我们预计医美板块年内可能可以触底;(3)公司医药商业板块表现稳健,25H1实现营收139.5亿元,YOY+2.9%,录得净利润2.3亿元,YOY+3.7%。
毛利率回升,研发费用增加:公司25Q2综合毛利率爲34.9%,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主要是高毛利率的创新産品逐步贡献营收,推动综合毛利率提升。公司Q2期间费用率爲24.0%,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主要是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多个项目陆续进入临床,但我们认爲公司创新研发持续推动,将保障未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创新药上量对业绩的带动,但考虑到多个项目进入临床,研发支出增加,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38.8亿元、45.4亿元、52.8亿元,YOY+10.4%、+17.0%、+16.5%(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40.7亿元、47.8亿元、55.7亿元,YOY+15.9%、+17.6%、+16.5%),EPS分别爲2.2元、2.6元、3.0元,对应PE分别爲21X、18X、15X,维持“买进”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医美销售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
7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冉胜男,苏丰 | 维持 | 买入 | 白马药企转型创新,开启发展新阶段 | 2025-06-10 |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公司创新转型成果即将兑现,license-in与自研创新品种将陆续上市贡献业绩。存量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集采影响逐步出清的同时,工业微生物、医美业务板块补足业绩增长。公司整体业绩稳健增长+创新兑现,有望价值重估。
自研创新崭露头角,创新品种开始上市及商业化销售。公司通过自研、引进、投资合作等方式,聚焦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截至2024年底,公司创新药产品管线已超80项。其中,内分泌领域围绕GLP-1布局单靶点、双靶点、三靶点产品矩阵,单靶点口服小分子已进入三期,三靶点Ⅱa期临床数据显示优异数据。肿瘤领域,潜力靶点ROR1ADC已进入Ⅰ期临床,此外CDH17ADC、protac等重要靶点布局。自免领域已建立生物制剂/外用制剂覆盖全领域适应症。自2025年开始,公司license-in的创新品种率先上市销售,夯实创新药销售体系,未来创新品种销售占比提升、自研创新品种进展,将有望带来业绩贡献与估值提升。
工业微生物、医美板块成型,打造多元增长极。工微板块,公司通过自建及并购,加速工业微生物战略版图,已形成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业务,随着客户积累与订单转化,产能释放后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医美方面,公司通过收购英国Sinclair及设立国内欣可丽美学,打造国际化高端化医美布局,未来随着maili玻尿酸、重组肉毒素及多款医美设备上市,医美板块有望恢复较快增长。传统工业方面,近年来存量大品种集采逐步落地,自免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短期内集采压力较小,中长期看创新品种上市将减轻集采负面压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公司创新持续兑现,我们将其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由40.14/45.39/50.48亿元上调至40.32/45.55/51.5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9/17/15倍。考虑到公司未来创新药品种陆续上市贡献业绩,及创新能力兑现带来估值重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
8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余克清,刘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创新转型再出发,多产品步入收获期 | 2025-06-02 |
华东医药(000963)
创新转型再出发,多产品步入收获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聚焦慢病、肿瘤以及免疫等领域,覆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业务板块,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从仿制向创新方向转变。子公司中美华东核心产品市场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占有率稳步提升;医美板块,子公司Sinclair不断释放成长潜能;创新管线,公司差异化布局ADC和PROTAC赛道,并在降糖减重等代谢领域,全面布局口服小分子、双靶点及三靶点,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61、47.16、55.37亿元,EPS为2.32/2.69/3.16元,对应PE为16.3/14.0/11.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医药工业经营趋势稳健,医美多产品矩阵有望保证公司长周期向上
公司2024年和2025Q1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收入419.1亿元,(同比+3.2%,以下均为同比口径);实现归母净利润35.1亿元(+23.7%)。2024年医药工业收入138.1亿元(+13.1%);医药商业收入270.9亿元(+0.4%);工业微生物收入7.1亿元(+43.1%);医美业务收入23.3亿元(-4.9%),新品种方面,MaiLiExtreme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平台PréimeDermaFacial即将作为生美设备启动国内上市计划;重组肉毒素YY001、能量源设备V30、及Ellansé伊妍仕M型等国内上市申请均已受理。随着产品矩阵陆续建立,医美业务有望逐步恢复。
创新管线持续兑现,有望成为公司中长期增长动力
公司聚焦肿瘤、内分泌及自免三大核心领域,差异化布局ADC和PROTAC技术,ROR1ADC以及HPK1PROTAC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自研Cpd3-ADC均计划2025Q2/Q3递交中国和美国的IND申请。公司降糖减重管线布局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HDM1002;GLP-1R/GIPR双靶点的HDM1005,其肥胖适应症已在2025年4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2型糖尿病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FGF21R/GCGR/GLP-1R激动剂DR10624,预计2025Q3获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期顶线结果。公司有望在更多适应症上实现布局。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
9 | 群益证券 | 王睿哲 | 维持 | 增持 | 25Q1扣非净利YOY+17%,符合预期 | 2025-05-09 |
华东医药(000963)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一季报,25Q1营收107.4亿元,YOY+3.1%,录得归母净利润9.2亿元,YOY+6.1%,扣非后净利9.0亿元,YOY+7.0%,扣非净利实际YOY+17.2%,保持双位数增长,公司扣非净利增速符合预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本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影响。
医药工业稳步增长,医美板块尚待恢复:(1)公司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5Q1实现营收(含CSO业务)36.2亿元,YOY+6.5%,录得合并归母净利8.43亿元,YOY+12.2%,创新药销售持续发力,其中CAR-T产品赛恺泽(治疗骨髓瘤)Q1有效订单稳步增加,目前已有70余家惠民保及商保将其纳入报销范围,乌司奴单抗(治疗银屑病)去年年末获批后已有超800家医院开具处方,预计今年销售可超过3亿元;(2)海外医美仍受到大环境影响,英国Sinclair25Q1营收2.4亿人民币,YOY-12.3%,国内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则实现营收2.5亿,YOY-1.4%,但后续高端玻尿酸产品MaiLiExtreme5月将可上市,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PréimeDermaFacial也将于2025年内正式实现商业化销售,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能量源设备V30及Ellansé伊妍仕M型等核心医美产品国内上市申请均已获受理,有望于2026年获批,预计将会推动医美板块的业绩恢复;(3)公司医药商业板块表现稳健,25Q1营收69.3亿元,YOY+3.2%,录得净利1.2亿元,YOY+7.3%。
毛利率回升,研发费用增加:公司25Q1综合毛利率为32.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是销售结构变化推动。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2.0%,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主要是研发费用率增加2.1个百分点。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后续发展,集采边际影响减弱,创新药及医美新品将陆续上市推动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40.7亿元、47.8亿元、55.7亿元,YOY+15.9%、+17.6%、+16.5%,EPS分别为2.32元、2.73元、3.18元,对应PE分别为16X、13X、12X,给与“买进”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医美销售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
10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 | 维持 | 买入 | 24年稳健增长,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 | 2025-04-24 |
华东医药(000963)
公司公布24年年报,24年公司全年实现总营业收入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利润总额为43.02亿元,同比增长24.11%;实现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公司创新药的转型已经逐步完成,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板块稳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工业业务成为核心引擎,拉动24年利润端快速增长。分业务来看,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实现收入270.92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医药工业业务实现收入(含CSO业务)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医美业务实现收入23.26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下降4.94%,主要是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所致,但后续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回暖及公司多个差异化新品陆续获批上市公司医美板块有望企稳回升。整体看,工业板块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引擎,随着公司新产品的不断上市及放量,公司工业板块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研发持续投入,多领域布局构建体系化平台。2024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7.70亿元,同比增长10.63%,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2.91%,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创新研发已经形成三大领域,分别为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业务,目前创新药管线已超过80项,包括小分子药物、靶向蛋白降解剂、多肽类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研发已逐步形成体系化的平台。除此之外,公司BD合作也不断推进,24年公司有多项对外投资进展,后续随着公司自主研发+BD双轮驱动下,研发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工业微生物业务潜力较大,未来前景值得期待。公司积极布局工业微生物板块,持续推进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方向,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能力建设,2024年,公司工业微生物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12%,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公司工业微生物板块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估值
公司业务稳健增长,研发投入及国际化不断推进,基于此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略微调整,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62/47.82/54.04亿元(原预测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41.33/49.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37/2.73/3.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4/14.3/12.6X。公司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公司研发进展不达预期;公司销售可能受到集采等政策方面影响。 |
11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冉胜男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点评:利润业绩略超预期,工业板块与工业微生物板块增长亮眼 | 2025-04-22 |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19.06亿元(+3.16%,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23.72%),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亿元(+22.48%);2024Q4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4.28亿元(+1.94%),实现归母净利润9.50亿元(+46.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79亿元(+50.88%)。利润业绩略超预期。
工业板块24年实现较快增长,自研+代理开始形成创新品种商业化梯队。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净资产收益率25.33%。利拉鲁肽注射液自2023年获批以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独家商业化CAR-T产品2024年3月获批以来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独家商业化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已在积极挂网入院并实现批量供货,新品种逐渐形成商业化梯队。
工业微生物板块收入快速增长,未来经营趋势稳步向上:工微板块2024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43.12%。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38%,xRNA板块增长20%,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142%,动物保健板块增长33%。随着国内外大客户拓展取得积极成果,工微板块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
医美板块海外收入下滑,国内保持收入增长与盈利提升:2024年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达到23.26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下降4.94%,主要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1)海外医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1%,实现EBITDA-1261万英镑。2)国内医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医美产品在研管线丰富,未来MaiLiExtreme玻尿酸、Ellansé伊妍仕新新型号、重组A型肉毒素等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将带来医美板块新增量。
在研管线储备丰富,仿创转型稳步推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和产品授权引进等方式,聚焦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均已有全球首创新药上市,并形成了ADC、GLP-1、外用制剂三大特色产品矩阵。创新药管线目前已经突破80项,自研产品开始进入验收期,BD引进产品开始商业化,稳健经营之上实现仿创转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产品集采及医美业务受到消费环境影响,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由39.16/45.61亿元,调整至40.14/45.39亿元,预期2027年为50.4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17/15/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
12 | 财信证券 | 吴号 | 维持 | 买入 | 利润增长超预期,产品管线进展积极 | 2025-04-22 |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利润增长超预期,医药工业、工业微生物业务增长良好,盈利水平持续改善。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06亿元,同比+3.16%;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23.72%;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22.48%。单看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8亿元,同比+1.94%,环比-0.80%;扣非归母净利润8.70亿元,同比+50.88%,环比+1.55%。分业务来看,2024年,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138.11亿元(含CSO业务),同比+1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29.04%,主要受益于利拉鲁肽注射液、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等新产品上市放量。医药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0.92亿元,同比+0.41%;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同比+5.58%;医药商业业绩增速放缓主要由于医保控费及消费偏弱等。医美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26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4.94%,主要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等影响。工业微生物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同比+43.12%,主要因为国内外大客户拓展取得积极成果,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业务单元均实现较快增长。从盈利水平来看,2024年,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为33.21%,同比+0.81pcts;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29%、3.33%、3.40%、0.05%,同比变动-1.07pcts、-0.17pcts、-0.08pcts、+0.27pcts;综合影响下,公司净利率为8.34%,同比+1.33pcts。
商业化产品、在研管线进展积极,未来业绩增长可期。商业化产品方面,百令系列产品顺利完成集采续约,百令胶囊新医保目录报销适应症扩大,后续增长有望提速;利拉鲁肽注射液充分发挥先发和市场渠道优势,持续保持较快增长;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自2024年3月获批上市以来,已向合作方科济药业下达154份有效订单,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积极开展各省市挂网入院工作并实现批量供货,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上市的补充申请已获得批准。管线研究进展方面,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已于2024年11月附条件获批上市,常规批准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受理;利纳西普用于治疗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CAPS)和复发性心包炎(RP)适应症的中国上市申请分别在2024年11月与2024年12月获批;迈华替尼片用于EGFR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申请于2024年5月获得受理,目前处于审评阶段;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上市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受理;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已于2024年10月获得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研究顶线结果,预计2025年4月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Ⅲ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糖尿病适应症处于II期研究中,预计2025Q3获得顶线结果,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体重管理、糖尿病适应症处于II期研究阶段,体重管理适应症预计2025Q4进入III期临床研究;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注射液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重度高甘油三酯血适应症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此外,公司与荃信生物合作的创新药HDM3016、与美国Arcutis合作的罗氟司特乳膏、自研产品HDM3010(白癜风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5-2027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1.91/46.56/51.81亿元,EPS分别为2.39/2.65/2.95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5.41/13.88/12.47倍。结合公司业绩增速、历史估值情况等,给予公司2025年18-20倍PE,对应的合理价格为43.02-47.80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及销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
13 | 长城国瑞证券 | 胡晨曦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创历史新高,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 | 2025-04-22 |
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增长22.48%。
事件点评:
业绩创历史新高,医药工业是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增长22.48%,综合毛利率33.21%,同比提升0.81个百分点,综合净利率8.34%,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分板块看,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美、工业微生物的营收分别为270.92/138.11/23.26/7.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41/13.05/-4.94/43.12%;其中,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净资产收益率达25.33%,成为公司业绩核心增长引擎。
创新产品加速上市,自主研发持续突破。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7.70亿元,同比增长10.63%,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2.91%。公司目前医药在研项目合计133个,其中创新产品及生物类似药项目94个。2024年公司多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①独家商业化的CAR-T产品赛恺泽自3月获批上市以来已完成认证及备案的国内医疗机构数量超过200家,截止2024年12月31日已向合作方科济药业下达154份有效订单;②独家商业化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为国内首家获批上市,已获批适应症为成年及儿童斑块状银屑病,此外,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今年2月获得受理;③公司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已于2024年11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适应症为适用于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叶酸受体α(FRα)阳性的铂类耐药的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年患者。④全球创新产品注射用利纳西普(ARCALYST),用于治疗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CAPS)和复发性心包炎(RP)适应症的中国上市申请分别在2024年11月与12月获批。自主研发持续突破:①公司具有全球创新水平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于2024年10月获得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研究顶线结果,并在今年4月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Ⅲ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此外,糖尿病适应症临床II期研究正在顺利开展中,中期分析盲态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基线,呈线性下降趋势,总体安全性良好,预计今年Q3获得顶线结果,并于今年下半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②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poterepatide)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以及“用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多个适应症的IND。③在研的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注射液目前正在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II期临床研究。与此同时,此前已启动的另一项DR10624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揭盲后的顶线结果,以支持与CDE沟通未来开展III期临床研究。④公司首个自主研发ADC项目HDM2005,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已于2024年8月完成该产品的中国Ⅰ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已完成前三个剂量爬坡,均未发生DLT(剂量限制性毒性)。目前在第四个剂量爬坡给药阶段,同步进入第三个剂量组的扩展阶段。2025年2月,公司向NMPA递交HDM2005联合R-CHP治疗既往未经系统性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IND申请并获受理,同月,HDM2005的套细胞淋巴瘤(MCL)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⑤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HPK-1PROTAC(造血祖激酶1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HDM2006片在中国的IND申请于2024年10月获得NMP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2025年1月,HDM2006片美国IND申请获得FD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恶性肿瘤。此外,公司自主研发具特色创新靶点的ADC项目HDM2020、HDM2012和HDM2017均计划2025年Q2/Q3递交中国和美国的IND申请。
工业微生物板块持续推进四大战略布局。公司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板块发展战略,在推进xRNA、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生物材料、动物保健四大方向战略布局基础上,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将加快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医药产业供应链作为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国内外大客户拓展取得积极成果。2024年,各业务单元均保持较快增长,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43.12%。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38%,xRNA板块增长20%,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142%,动物保健板块增长33%。
国际医美业务阶段性承压。2024年公司医美板块营业收入达到23.26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下降4.94%;其中,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作为公司全球医美业务运营平台,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EBD业务内部调整和需求波动影响,实现营业收入约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1%,实现EBITDA-1,261万英镑;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伊妍仕推出第二代新品,拓展300家高端机构合作;芮颜瑅V20(多功能射频治疗仪)于2024年9月获批;重组A型肉毒素YY001提交上市申请;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V完成临床试验入组;壳聚糖填充剂KIO021启动临床试验。此外,玻尿酸MaiLi系列获新加坡批准,核心注射产品(再生材料、玻尿酸及埋线类)在中东十余国完成注册,能量源设备Cooltech系列在中东注册进程过半;新型玻尿酸填充剂MaiLiExtreme(改善下颌轮廓)于2025年1月获批。后续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回暖及公司多个差异化新品陆续获批上市,公司医美板块有望企稳回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8/45.59/51.20亿元,EPS分别为2.30/2.60/2.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15/13倍。考虑公司医药工业保持增长趋势,创新管线产品进入收获期,自研能力逐步体现、不断突破,我们维持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新药研发、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 |
14 | 中国银河 | 程培,孙怡,谭依凡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业绩点评:业绩超预期,费用显著下降 | 2025-04-19 |
华东医药(000963)
事件:2025年4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19.06 亿元,同比增长3.16%,归母净利润35.12 亿元,同比增长23.72%,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 亿元,同比增长22.48%,经营性现金流37.49亿元,顺利完成股权激励计划2024年度目标。单Q4收入104.28亿元,同比增长1.94%,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46.16%,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50.88%,经营性现金流12.43亿元。
四大板块均衡发展,海外医美有所承压。①医药工业:中美华东收入(含CSO 业务)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百令集采续约、利拉鲁肽快速增长、泽沃基奥仑赛和乌思奴单抗商业化落地。②医药商业:收入270.92亿元,同比增长0.41%,净利润4.56 亿元,同比增长5.58%。③医美:收入23.26亿元,同比减少4.94%,英国Sinclair收入9.67亿元,同比减少25.81%,国内欣可丽美学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④工业微生物: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43.12%,其中原料药&中间体同比增长38%,xRNA同比增长20%,大健康&生物材料同比增长142%,动保同比增长33%。
创新产品加速上市,BD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医药在研项目合计133个,其中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94个。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24年公司创新产品泽沃基奥仑赛、乌思奴单抗、索尼妥昔单抗、注射用利纳西普、塞纳帕利胶囊上市,25年工业增长动力继续强劲。BD方面:与澳宗生物合作TTYP01(依达拉奉片);与荃信生物合作QX005N(IL-4Ra单抗);收购贵州恒霸;与艺妙神州合作IM19(CD19 CAR-T);与IMB合作IMB-101/102(OX40L双抗和单抗);与四环医药合作惠优静(治疗2型糖尿病SGLT-2抑制剂);与施能康合作SNK-2726(siRNA)。
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率显著下降。2024年毛利率33.21 %,同比提升0.81pct,净利率8.34%,同比提升1.33pct。费用方面,2024年销售费用率15.29%,同比下降1.07pct;管理费用率3.33%,同比下降0.17pct;研发费用率3.4%,同比提升0.27pct;财务费用率0.05%,同比下降0.08pct。单Q4毛利率35.21%,同比提升1.2pct,净利率8.93%,同比提升2.55pct;销售费用率16.12%,同比下降3.27pct,管理费用率2.09%,同比下降0.98pct,研发费用率4.57%,同比提升0.37pct,财务费用率-0.15%,同比下降0.02pct。
投资建议:公司医药工业、医美以及工业微生物等板块经营保持稳健,创新转型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想象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06/45.73/50.50亿元,同比增长14.07%/14.14%/10.45%,EPS分别为2.28/2.61/2.8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6/14/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的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
15 | 国金证券 | 袁维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增长趋势稳健,创新研发加速推进 | 2025-04-18 |
华东医药(000963)
2025年4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增长22.48%。分季度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8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46.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50.88%。
经营分析
医药工业、工微板块快速增长,商业、医美板块整体稳健。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净资产收益率25.33%,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工微板块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12%。商业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70.92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58%。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创新研发布局不断丰富,积极推进临床进度。公司医药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94个,24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公司创新研发重点布局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肿瘤领域公司建立了涵盖靶向小分子化药、ADC、抗体、PROTAC等超过30项肿瘤创新药产品管线,公司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已于2024年11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内分泌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计划2025年4月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Ⅲ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糖尿病适应症临床II期研究正在顺利开展中。自免领域,与荃信生物合作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HDM3001(QX001S)用于治疗成年斑块状银屑病的中国上市申请于2024年11月获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5-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15%)、45.4亿元(+12%)、49.8亿元(+10%)。2025-2027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2.30、2.59、2.8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6、14、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净利率下滑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
16 | 群益证券 | 王睿哲 | | 增持 | 2024年净利YOY+24%,净利端增长好于预期 | 2025-04-18 |
华东医药(000963)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19.1亿元,YOY+3.2%,归母净利润35.1亿元,YOY+23.7%,录得扣非归母净利润33.5亿元,YOY+22.5%,公司业绩略好于预期。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104.3亿元,YOY+1.9%,录得归母净利润9.5亿元,YOY+4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亿元,YOY+50.9%。公司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0元(含税)。
医药工业及国内医美稳步增长:(1)公司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收(含CSO业务)138.1亿元,YOY+13.1%,录得扣非归母净利28.8亿元,YOY+29.0%,主要得益于公司百令产品集采边际影响降低,另外利拉鲁肽注射液在2023年获批后销售业持续增长;(2)公司海外医美受到大环境影响,英国Sinclair营收9.7亿人民币,YOY-25.8%,国内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则实现营收11.4亿,YOY+8.3%,但目前多个产品正在积极推进国内外的上市,预计后续医美业务将可恢复;(3)公司医药商业实行营收270.9亿元,YOY+0.4%,录得净利4.6亿元,YOY+5.6%,在控费背景下相对稳健。
毛利率回升,费用率下降:公司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33.2%,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提升0.3个百分点,另外从收入结构来看,医药工业营收比重增加也提升了毛利率的均值。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2.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主要是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下降明显。
创新药及医美新品正在积极推进上市,看好后续发展:(1)公司创新药方面目前已经重点布局肿瘤、内分泌、自身免疫三大领域,医药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94个,2024年研发投入27亿元,YOY+16.8%,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已于2024年11月获批,公司1类新药迈华替尼片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5月受理,此外,公司多个产品已处于临床阶段。(2)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医美产品上市,新一代注射用皮肤填充产品KIO015已处于欧盟技术审批阶段,预计2025年可获得CE认证,国内也有多个产品在持续推进中,如V30医美平台机于2025年3月收到NMPA的注册受理,MaiLiPrecise(眶下凹陷适应症)处于安全随访中,MaiLiExtreme(改善下颌轮廓适应症)于2025年1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Ellansé伊妍仕S型新增适应症(改善额部轮廓)于2024年11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长效胶原再生的Ellansé伊妍仕M型(改善颞部凹陷适应症)已于2025年1月获得NMPA注册受理通知。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后续发展,集采边际影响减弱,创新药及医美新品将陆续上市推动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40.7亿元、47.8亿元、55.7亿元,YOY+15.9%、+17.6%、+16.5%,EPS分别为2.32元、2.73元、3.18元,对应PE分别为16X、13X、12X,给与“买进”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医美销售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