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刘奕町,胡十尹 | 维持 | 买入 | 业绩修复明显,供给侧迎持续优化 | 2025-09-05 |
中国稀土(000831)
业绩:25H1公司实现营收18.75亿元,同比+62.38%,主要由于稀土价格修复,叠加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5Q2实现营收11.47亿元,同比+34.48%,环比+57.69%。利润端,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62亿元,主要系量价齐升+减值冲回(其中资产减值冲回0.35亿);单Q2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环比+22.68%,由于Q2出口管制价格波动较大,资产减值损失0.15亿。
产能爬坡,稀土价格进一步修复
1)量:公司冶炼分离厂主要是定南大华和中稀永州新材,其中定南大华产能4400吨,中稀永州新材产能5000吨,去年底开始产能爬坡;2)价格:25年全年稀土价格开始修复。稀土产品,25H1轻稀土氧化镨钕均价43.08万元/吨,同比+12.68%,其中Q1/Q2分别为43.00/43.20万元;中重稀土氧化镝25H1均价166.11万元/吨,其中Q1/Q2分别为168.41/163.89万元;氧化铽25H1均价662.56万元/吨,其中Q1/Q2分别为619.73/703.98万元。稀土矿,中钇富铕25H1均价18.33万元/吨,其中Q1/Q2分别为18.12/18.54万元/吨。重要的是,进入三季度稀土价格上行明显,尤其是氧化镨钕已至60万以上,并且加工费已上行至1万以上,公司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资源优势显著,矿冶协同发展
公司业务涉及稀土矿开采到金属冶炼,目前中稀湖南拥有湖南省目前唯一一宗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权,所属的矿区达大型离子型稀土矿藏的规模。此外,圣功寨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已通过自然资源部的审查,并完成编制环境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取得了环评标准执行函。25H1公司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及合金产品营收为11.91/6.74亿,占比分别为63.51%/35.95%,同比增加+85.99%/+37.42%。具体来看,矿端,中稀(湖南)实现利润0.36亿;分离端,定南大华/中稀(永州)分别实现净利润0.45/0.07亿。盈利能力修复,业绩弹性较大
公司25H1毛利为2.51亿元,毛利率为13.37%,同比下降-0.39pct;25Q2实现毛利率15.65%,同比-1.45pct,环比+5.88pct。毛利率伴随稀土价格修复已开始上行。重要的是,当前稀土价格回升明显,加之分离厂持续整合,公司业绩弹性较大。
投资建议:行业层面,供给端迎加速整合优化,《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已发布,明确分离端的管控,要重视供给结构改善带来核心公司盈利变化;并且,当前正处于基本面加速修复阶段,重视价格弹性以及中长期价格中枢提升。
公司层面,公司是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公司,资源禀赋和行业地位优势显著。并且分离产能持续优化,公司作为集团核心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10/6.34/9.04亿(25-27前值为2.86/5.03/7.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稀土产业政策变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外稀土矿供应大量增加风险。 |
2 | 东莞证券 | 许正堃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充分受益政策红利,公司业绩逐步提振 | 2025-09-02 |
中国稀土(00083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62.38%;实现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点评:
稀土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业绩逐步提振。单季度来看,2025Q2,公司实现营收收入11.47亿元,同比+34.48%,环比+7.28%;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21.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33.33%。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3.37%,同
比-0.39pct,净利率为8.74%,同比+29.51pct。2025年上半年,稀土市场整体行情上涨,公司把握价格回升契机,调整营销策略,推动公司业绩企稳回升。
充分受益政策红利,公司业绩增长具备动能。公司是中国稀土集团控股子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中重稀土龙头及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将深度受益国家政策红利。公司旗下中稀湖南实力突出,不仅手握湖南省唯一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权,其湖南江华离子型稀土矿还是全国单证开采指标最大的同类矿山,更是自然资源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矿山”中首座离子型稀土矿。公司核心分离企业通过ISO9000、ISO14001体系认证,可实现十五种单一高纯稀土元素全分离,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依托中国稀土集团的资源、环保、科创等优势,公司原料供应高质稳定。未来公司将聚焦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资源获取,关注行业前沿技术,推动产业整合,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中重稀土行业龙头,且作为政策红利最大的受益者,将充分受益于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后续公司业绩增长具备动能。预计公
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2元、0.44元、0.60元,对应PE分别为174.23倍、129.23倍、94.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稀土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轻稀土产业发展超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调控风险、无稀土技术替代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
3 | 国金证券 | 王钦扬,金云涛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行业供改最大受益者 | 2025-09-01 |
中国稀土(000831)
事件
8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1H25实现营收18.75亿元,同比+62.38%;归母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大幅扭亏。2Q25收入为11.47亿元,环比+57.69%、同比+34.48%;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环比+22.68%、同比+100.92%。
点评
价格整体上行,2Q25业绩符合预期。2Q25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价格环比分别+0.56%/-2.68%/+13.60%,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整体上行;基于公司现有产能释放情况,我们认为2Q25公司产品销量同比有所增长。1H25公司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毛利率同比分别-9.10pcts/+9.72pcts至16.59%/6.90%。测算2Q25公司毛利、毛利率分别同比+22.60%、-8.82pcts至1.79亿元、15.61%。期间费率保持平稳,研发保持高投入。2Q25公司期间费用环比+12.50%至0.36亿元;期间费率环比-1.26pcts至3.14%、同比-0.61pcts至3.14%;其中销售、管理费率分别环比-0.05pcts/-0.94pcts至0.09%/1.39%。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水平,2Q25研发费用同比+41.67%至0.17亿元。2Q25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1.25%,环比+3.61pcts/同比-0.29pcts,资本结构持续优化。资源禀赋有望更上一层。公司通过参股华夏纪元持有的圣功寨稀土矿探矿权和肥田稀土矿探矿权的运营实施符合相关的行业准入资格,为提高探转采工作效率,公司正优先开展圣功寨稀土矿探转采办理工作。现阶段,圣功寨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已通过自然资源部的审查,并完成编制环境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取得了环评标准执行函。供改大幕拉开,板块迎戴维斯双击时刻。近日《暂行办法》落地,标志稀士行业供改大幕正式拉开。7月磁材出口量大增,环比/同比分别+75%/+6%;出口后续仍有较大恢复空间,叠加季节性旺季尚未到来,价格继续看涨。涨价、供改兑现、供应扰动叠加板块战略属性提升,稀土板块将继续演化估值业绩双升。公司作为稀土央企核心上市平台,或为供改最大受益者。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48/64/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5.88/8.27亿元,EPS分别为0.42/0.55/0.78元,对应PE分别为140/105/7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
4 | 华源证券 | 田源,张明磊,田庆争,项祈瑞,陈婉妤 | 首次 | 增持 | 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 | 2025-08-05 |
中国稀土(000831)
投资要点:
中国稀土: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资源冶炼完善布局成长可期。公司实控人为中稀集团,截至2025年4月24日持有公司28.56%股份。2024年公司稀土矿产量2384吨REO,仅占集团指标2.93%。中稀集团2022年承诺五年内通过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转让、业务调整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依托中国稀土集团丰富的稀土矿山及冶炼分离资源,公司未来成长可期。(1)稀土矿:目前在产核心矿山资源江华稀土矿,24年产量2384吨,保有矿石量2165万吨,保有资源量TREO2.3万吨。圣功寨与肥田稀土矿等待探转采,合计离子相REO资源储量10.14万吨。(2)冶炼分离:拥有定南大华(4400吨/年)、广州建丰(3000吨/年)、中稀永州新材(5000吨/年)三家冶炼子公司,总产能12400吨/年。
供给端:中国主导全球供给,国内指标配额增速放缓。2024全球稀土矿产量约39万吨,中国稀土开采量全球第一为27万吨(占比约70%),美国、缅甸、澳大利亚是其他主要生产国,产量分别为4.5万吨(占比约11%),3.1万吨(占比约8%),1.3万吨(占比约3%)。国内配额增速放缓,供给端逐步改善。2021-2024年稀土开采指标总额达16.8/21.0/25.5/27.0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20%/25%/21%/6%;稀土冶炼分离指标总额达16.2/20.2/24.4/25.4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20%/25%/21%/4%。
需求端: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持续扩张。高性能稀土永磁为伺服电机核心材料,下游应用涵盖消费电子、变频空调、节能电梯、工业机器人、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根据测算,我们预计2024-2027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市场需求对应10.3/11.4/12.9/14.2万吨,3年CAGR达11%。其中,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不断提升成为主要驱动力,风电需求有望筑底复苏,工业及人形机器人潜在需求有望迎来增长期。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5/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2.9%/29.0%/19.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24/96/80倍。我们选取北方稀土、广晟有色作为可比公司,作为国内中重稀土龙头和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公司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波动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