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前三季度完成全年目标75%;维修后市场打开成长空间 | 2025-10-29 |
航发控制(000738)
事件: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1~3Q25实现营收39.68亿元,YOY-5.75%;归母净利润4.01亿元,YOY-36.25%;扣非净利润3.94亿元,YOY-35.58%。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利润减少主要系受产品增值税改革政策影响。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3Q25业绩持续承压;利润率下滑。1)单季度:3Q25,公司实现营收12.32亿元,YOY-12.25%;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41.93%;扣非净利润0.89亿元,YOY-42.21%。2)利润率:1~3Q25,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3.58ppt至26.13%;净利率同比下滑4.82ppt至10.20%。其中,3Q25毛利率同比下滑3.82ppt至23.13%;净利率同比下滑3.84ppt至7.58%。
期间费用率较稳定;回款改善明显。1~3Q25,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0.87ppt至11.50%:1)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63ppt至0.35%;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1.03ppt至8.85%;3)财务费用率为-0.44%,去年同期为-0.84%;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08ppt至2.74%;研发费用1.09亿元,YOY-3.09%。
截至3Q25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57.67亿元,较年初增加4.61%;2)预付款项0.80亿元,较年初减少3.95%;3)存货15.54亿元,较年初增加1.31%;4)合同负债1.27亿元,较年初减少36.82%。1~3Q25,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6.73亿元,去年同期为-0.83亿元。公司回款情况大幅好转。
前三季度营收完成度74.9%;维修及国际业务打开成长空间。1)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面临主业中持续多年量产的部分型号阶段性达峰、部分新研产品尚在逐步上量带来较大挑战的形势,全年预计实现营收53亿元,前三季度完成度74.9%。2)维修业务:随着前期主要产品持续多年量产和用户作训任务增长,预计“十五五”期间修理业务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以修理项目市场需求为牵引,通过2023年、2025年募集资金建设内容调整变更,加大修理分解、装配、调试等产能保障,目前正在实施建设中,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预计能够满足维修业务需要。3)军贸业务:近年来随着国产自研高性能航空装备的亮相,以及国际客户的需求增长,国产航空装备出口将迎来新机遇,公司也正积极协同相关方拓展国外航空动力装备市场。
投资建议:公司是“两机”控制系统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尽管2025年在新老型号过渡期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公司将长期受益于下游新型号批产放量和维修后市场的稳定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稳健增长的长期趋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7亿元、7.36亿元、8.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9x/34x/30x。我们考虑到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控制领域的龙头地位,和国企改革的发展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等。 |
| 2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1H25营收完成年度目标52%;国际合作业务保持增长 | 2025-08-28 |
航发控制(000738)
事件: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1H25实现营收27.4亿元,YOY-2.5%;归母净利润3.1亿元,YOY-34.3%。业绩表现符合预期。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减少系受产品增值税改革政策影响,我们点评如下:
2Q25业绩阶段性承压;1H25营收完成度52%。1)单季度:公司2Q25实现营收13.9亿元,YOY-0.3%;归母净利润1.6亿元,YOY-22.8%;扣非净利润1.6亿元,YOY-20.8%。2)利润率:公司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3.6ppt至27.5%;净利率同比下滑5.4ppt至11.4%。其中,2Q25毛利率同比提升0.6ppt至29.8%;净利率同比下滑3.4ppt至11.8%。3)经营计划:2025年,公司面临主业中持续多年量产的部分型号阶段性达峰、部分新研产品尚在逐步上量带来较大挑战的形势,全年预计实现营收53亿元,1H25完成度51.6%。
各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波动;国际合作营收增长12%。1H25,分产品看,公司: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营收24.4亿元,YOY-3.1%,占总营收89%;毛利率同比下滑2.78ppt至28.1%。2)国际合作:营收2.0亿元,YOY+11.8%,占总营收7%;毛利率同比下滑5.78ppt至17.1%。3)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营收0.9亿元,YOY-13.9%,占总营收3%;毛利率同比下滑1.89ppt至35.5%。子公司方面,1)西控:营收同比减少4.7%至11.5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52.4%至0.89亿元。2)红林:营收同比减少2.1%至9.0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34.7%至1.26亿元。3)北京航科:营收同比增加2.5%至4.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3.8%至0.67亿元。4)长春控制:营收同比增加1.2%至1.9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7.3%至0.10亿元。
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经营净现金流改善明显。1H25,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1.3ppt至11.2%:1)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5ppt至0.3%;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1.0ppt至8.6%;3)财务费用率为-0.4%,去年同期为-0.7%;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6ppt至2.7%。截至2Q25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53.0亿元,较年初减少3.9%;2)预付款项0.9亿元,较年初增加3.1%;3)存货15.2亿元,较年初减少1.0%;4)合同负债1.5亿元,较年初减少23.6%。1H25,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0.1亿元,去年同期为1.8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两机”控制系统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尽管2025年在新老型号过渡期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公司将长期受益于下游新型号批产放量和维修后市场的稳定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稳健增长的长期趋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5亿、8.38亿、9.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x/32x/29x。我们考虑到公司在航发控制领域的龙头地位,和国企改革的发展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等。 |
| 3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潘暕,赵博轩 | 调低 | 中性 | 税收及价格调整影响业绩;受益大飞机/通航/无人机等发展 | 2025-05-07 |
航发控制(000738)
事件:公司4月28日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25Q1实现营收13.5亿元,YoY-4.7%;归母净利润1.5亿元,YoY-43.6%。公司收入下降主要受税收政策调整及部分产品价格调整影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收入下降,以及折旧及科研项目影响成本摊销增加等因素导致。利润率方面,公司25Q1毛利率为25.1%,同比减少7.80pct;净利率为11.0%,同比减少7.49pct。综合点评如下:
重视研发投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改善明显
费用方面,公司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0.48pct至11.1%。其中:1)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34pct至0.3%;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53pct至8.1%;3)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27pct至3.3%;4)财务费用率为-0.5%,较24Q1基本持平。截至2025Q1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53.9亿元,较年初减少2.3%;2)存货14.7亿元,较年初减少4.2%;3)合同负债1.7亿元,较年初减少1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亿元,24Q1为-2.0亿元,同比显著改善,主要原因是销售回款增加同时支付到期票据金额减少。
24年经营目标基本完成;25年或将处于新老产品过渡期
回顾2024年公司情况,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4.81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7.50亿元,同比增长3.26%,基本完成了24年度经营目标。分产品看,公司2024年: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4.0%,占公司总收入的89.1%,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毛利率同比增加1.55pct至29.2%;2)国际合作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5.5%;毛利率同比减少0.52pct至16.9%;3)控制系统技术衍生品收入2.3亿元,同比减少17.8%;毛利率同比增加3.12pct至24.0%。分地区看,公司2024年:1)境内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公司总收入的93.3%;毛利率同比增加1.69pct至28.9%;2)境外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公司总收入的6.7%;毛利率同比减少0.52pct至16.9%。此外,公司披露2025年目标收入为53亿元(24年收入为54.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持续多年量产的部分型号或将阶段性达峰,部分新研产品尚处于爬坡阶段。
坚持军、民、燃协同发展;商用发动机研制顺利看好大飞机业务长期发展公司坚持军、民、燃协同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充分发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优势,协同主机厂所加快大飞机、通航和无人机动力控制等自主研制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技术衍生品产业化发展。商用发动机方面,公司作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唯一机械液压关键执行机构供应商,紧跟主机厂研制进度计划,高效推进长江系列发动机型号研制和适航试验等任务,目前进展顺利。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民机维修业务,为C919等动力国产化做好服务保障。随着大飞机动力国产化推进,预计“十五五”中后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我国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赛道卡位优势明显,并不断推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工作,加速推动自主创新和战略转型,受益航空装备、大飞机、通航以及无人机等方向的需求增长,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较大。考虑到公司下游需求节奏和新老产品研制情况的变化,调整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16/59.20/67.31亿元(此前25~26年预测值为65.17/72.97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为7.25/8.15/9.27亿元(此前25~26年预测值为9.76/11.42亿元),对应PE为32.97/29.32/25.78x,调整至“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制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