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李书颖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OLED产品高端比例提升 | 2025-02-05 |
京东方A(000725)
核心观点
预计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116%。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2-55亿元,同比增长104%-1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38亿元。其中,4Q24归母净利润18.9-21.9亿元,同比增长24%-44%,环比增长84%-114%。公司四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长,主要来自1)国内以旧换新政策以及海外促销备货拉动下,LCD TV产品需求较好,TV面板价格止跌回升,出货量同环比增长;2)4Q24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超4000万片,环比显著增长,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LCDTV面板价格止跌回升,为公司稳定贡献盈利。LCDTV面板价格在2024年7月开始下滑,10月在需求端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价格企稳,2025年1月各尺寸LCD TV面板价格开始上涨。LCD行业供应端坚持按需生产,LCD TV面板价格在供给端调控下温和波动。2024下半年在国内补贴政策带动下,电视类应用同比增长明显,国内市场下半年呈现增长趋势。目前,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视等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公司重点发力超大尺寸产品(85寸及以上),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TV大尺寸化带动需求面积增长,IDC预计2025年全球LCD TV面板平均尺寸将同比增长0.62英寸至52.14英寸。
公司OLED面板高端比例提升,积极布局中尺寸应用。公司2024年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约1.4亿片,产品结构优化,高端类产品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量产交付全球首款三折产品,折叠产品整体出货量增长40%;Tandem双层串联智能手机终端方案独供多家品牌旗舰机型,实现量产出货。同时,公司在柔性AMOLED方面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应用。Omdia预计2025年中小尺寸OLED面板出货量将首次达到10亿台,下游应用广泛涵盖游戏机、AR/VR/MR头显、近眼眼镜、车载显示、智能手机等。
投资建议:2024下半年在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LCD TV面板需求提升,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8.3%/8.3%至2086/2259/2446亿元(前值:2074/2259/244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5%/70.9%/38.1%至53.36/91.20/125.90亿元(前值:47.30/90.76/124.03亿元),对应2024-2026年PB分别为1.27/1.22/1.16倍,我们看好LCD行业按需生产,持续实现稳定盈利,看好公司布局OLED中尺寸应用,OLED高端比例提升,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OLED业务不及预期。 |
2 | 平安证券 | 陈福栋,徐勇,付强 | 维持 | 增持 | 2024业绩大幅增长,“以旧换新”有望刺激行业景气向上 | 2025-01-21 |
京东方A(000725)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55亿元,同比增长104%-116%。
平安观点:
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地位稳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4全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55亿元,同比增长104%-11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38亿元;2024Q4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9亿元-21.9亿元,同比增长约24%-44%,环比增长约84%-114%。2024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总体向好,行业内呈现“弱增长、再平衡”格局,面对内外部诸多挑战,公司继续保持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优势,智慧应变、抢抓机遇,经营业绩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以旧换新”刺激需求改善,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保持第一。LCD方面,受供应端坚持按需生产、需求端“以旧换新”政策强力刺激、创新应用扩类增量等影响,主要应用领域呈现结构性改善。电视类应用同比增长明显,中国大陆市场下半年重现增长态势,大尺寸化程度再创新高;海外市场需求受体育赛事和促销拉动也呈现出向好的趋势,产品价格全年波动上行。2024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品牌客户紧密合作,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视等主流应用领域保持出货量全球第一,同时,公司重点发力85”及以上超大尺寸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UB Cell技术持续迭代,匹配高端电视产品需求。根据TrendForce信息,2025年1月下旬,32”、43”、55”、65”TV面板价格分别上涨1-2美元,行业景气程度得以延续。
OLED出货量再创新高,高端占比显著提升。柔性AMOLED方面,2024年全年公司出货量约1.4亿片,同比持续增长,产品结构明显优化,高端占比显著提升。其中,量产交付全球首款三折产品,折叠产品整体出货增长约40%;Tandem双层串联智能手机终端方案独供多家品牌旗舰机型实现量产出货。同时,公司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持续强化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能力,稳步提升柔性AMOLED业务整体竞争力。
投资建议:“以旧换新”刺激需求向好,面板行业景气度得以延续,公司利润弹性有望逐渐释放,同时,随着OLED出货量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优化,OLED业务对公司利润的拖累有望得到缓释,并逐步实现对利润的正向贡献。结合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以及对行业的判断,我们维持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利润分别为53.64亿元、84.53亿元、110.34亿元,对应2025年1月2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0.8X、19.6X、15.0X,随着公司LCD产线折旧陆续完成以及OLED逐渐减亏,公司利润有望逐渐释放,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产品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较快,竞争激烈,若公司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可能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2、OLED业务亏损的风险。国内OLED产线大都处于亏损状态,若公司OLED业务无法实现盈利,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作为TV、IT、手机等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行业景气程度强依赖于终端需求,若终端消费需求不振,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
3 | 天风证券 | 潘暕 | 首次 | 买入 | 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OLED盈利拐点将至 | 2025-01-13 |
京东方A(000725)
概况: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营收利润稳步提升。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以半导体显示业务为核心主业,构建“1+4+N+生态链”发展架构。2024年上半年,京东方在LCD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OLED面板出货量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京东方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7.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3.80%,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LCD领域:LCD长期供需格局持续优化,短期看好国补政策催化市场需求,京东方折旧退出贡献利润。从行业来看:LCD面板仍是市场主流选择,面板平均尺寸增加带动出货面积增长。全球LCD产能保持,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厂商不断撤出,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中国大陆LCD电视面板厂的市占率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70.4%。据DSCC预测,电视面积增大可能导致未来需求增长、供应短缺,2023年至2028年显示区域需求的年增长率预计为5%。看好国补拉动电视需求量价齐升。8月份中国政府宣布新一轮依旧换新补贴计划,拨款3000亿元分四个阶段全部用于家电补贴,中国市场渐成为市场淡季的稳定器,超大尺寸出货将创单季新高,四季度全球大尺寸出货量中,超大尺寸的占比将首次来到48%,较三季度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10月面板价格全面回升,四季度TV面板价格保持平稳。明年家电补贴政策有望延续,中国大陆电视厂商和显示面板厂商预计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需求,有望增加150万至200万台。从公司来看:京东方在LCD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运营着8代以上LCD面板产线共8条,截至2024上半年京东方全球面板出货量市占率为23.8%。2025年京东方预计折旧退出,利润率提升。2018年开始量产的第10.5代TFT生产线将于2025年Q1开始完成设备折旧,全面折旧将允许面板厂商降低总模块和开模产品的成本,使京东方能够在不牺牲利润率的情况下提高需求,并提高其第10.5代设施的利用率。
OLED领域:中小尺寸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广阔,客户及产品结构优化下有望迎来盈利拐点。从行业来看:OLED全球市场规模平稳增长,2027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1.7亿片。中国OLED面板市场占比也逐渐扩大,2023年中国大陆OLED面板出货约2.9亿片,同比增长约71%。同时,OLED面板渗透率上升,预计2024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为55%,折叠手机等新需求促进OLED屏幕需求增长、苹果布局带动OLED逐渐向中尺寸渗透。此外,国内已布局多条OLED产线,24Q1中国首次超过韩国成为全球OLED出货量第一,OLED国产化进程加快。从公司来看:2024年上半年京东方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为全球厂商第二名,占比22.3%,仅次于三星显示;京东方OLED位列苹果供应链,并独供国内多个高端旗舰品牌,技术优势行业领先。京东方投建国内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2024年9月26日,该生产线提前完成全面封顶,从开工到封顶仅用时183天。预计在2026年10月实现量产,2029年达到满产状态。
非显示业务:构建“1+4+N+生态链”发展架构,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京东方坚持“屏之物联”战略,打造“1+4+N+生态链”发展架构。“1”即显示器业务,公司持续稳固行业领先地位;“4”即公司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布局的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及智慧医工四条主战线,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应用场景;“N”即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是公司物联网发展新的着力点,打造业务增长新曲线。
投资建议:伴随LCD出货规模增加、OLED渗透率提高、京东方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和技术优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能实现2001/2202/2406亿元营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24/2025/2026年预计能达到44.71/84.72/122.02亿元。估值方面,我们选取TCL科技与深天马A为可比公司,对应2025年平均PB倍数为1.11倍,基于LCD长期供需格局持续优化,京东方在该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随着10.5代TFT生产线将于2025年开始完成设备折旧,公司预计折旧退出,利润率提升;叠加OLED在新产品、新客户的拓展,带来较高的业绩弹性,考虑到公司OLED业务规模较大且具备较高成长性,故给予公司高于可比公司平均的1.5倍PB,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净资产3.73元,对应目标价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经营风险;面板景气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数据测算具有预测性。 |
4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李书颖 | 维持 | 增持 | 三季度营收同环比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 | 2024-11-05 |
京东方A(000725)
核心观点
3Q24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6%,毛利率环比基本持平。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1-3Q24营收1437.32亿元(YoY+13.6%),归母净利润33.10亿元(YoY+223.8%)。3Q24营收503.45亿元(YoY+8.6%,QoQ+6.0%),归母净利润10.26亿元(YoY+258.2%,QoQ-21.1%)。3Q24公司毛利率17.4%(YoY+2.6pct,QoQ+0.0pct)。在7-9月LCD TV面板价格逐月下跌的背景下,公司实现营收同环比增长,以及毛利率环比基本持平。
3Q24以旧换新政策推动TV面板需求提升,公司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9%。据迪显咨询,受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国内TV市场逐步复苏,推动8-9月面板出货恢复。1-3Q24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量1.78亿片,同比下滑2%,出货面积1.29亿平米,同比增长2%。其中3Q24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量5950万片,同比持平。3Q24公司LCD TV面板出货量1530万片,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出货量4370万片,同比持平,市占率24%位于市场第一位。三季度公司出货量增长主要来自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需求增加。
手机品牌发布新机型带动柔性OLED面板需求回升。据CINNO Research,随着苹果IPhone16系列等高端旗舰机型的发布,3Q24全球OLED面板需求持续回升,3Q24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2亿片,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0.9%。其中京东方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0%,市场份额17.6%,公司持续增加LTPO、折叠等高端产品出货,布局8.6代高世代OLED产线,有望充分有益于OLED面板在手机以及中尺寸显示的渗透率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8%/8.9%/8.3%至2074/2259/244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7%/91.9%/36.7%至47.30/90.76/124.03亿元,对应2024-2026年PB分别为1.27/1.22/1.16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OLED业务不及预期。 |
5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屏之物联多点开花 | 2024-11-02 |
京东方A(00072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利润增速亮眼,营收与毛利稳步提升: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37.3亿元,同增13.6%;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增223.8%;扣非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增254.7%。其中,24Q3单季实现营收503.5亿元,同增8.7%,环增6.0%;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增258.2%。整体来看,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为16.5%/1.4%,同比+5.3pct/+0.3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3%/3.0%/6.1%,同比+0.0pct/-0.4pct/-0.3pct,营收与毛利率稳步提升。
围绕“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各业务板块深入推进:公司以显示技术为核心,构建了“1+4+N+生态链”业务发展架构,延展价值链以发掘新增长点。1)显示器件业务,公司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于今年9月25日提前封顶,计划于26年实现产品点亮和量产;2)物联网创新业务,公司在今年9月服贸会上公开了智慧办公、智慧商显、智能车载、智慧教育、智能工厂、智慧展陈等一系列物联网创新成果,开辟多场景应用市场;3)MLED业务,公司在IPC大会上推出首款P0.3Micro LED车载显示产品。MLED珠海晶芯项目全面启动,预计24年12月底完成设备搬入,25年Q1实现MLED直显产品点亮和全面量产。今年10月,公司金湾工厂全国首条6inch Micro LED规模化量产线成功点亮MicroLED产品;4)智慧医工业务,目前公司已在北京、合肥、成都、苏州运营四家数字医院。成都智慧医养中心已完成工程建设,推动储备客户签约的进展良好。未来将依托中关村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基地打造医工融合新生态;5)传感业务,目前已在光伏、锂电、车载、MEMS赛道中通过头部客户认证,增长动力十足。LC智能光幕是公司重点孵化的创新项目,今年5月推出的超豪华MPV极氪009光辉在车窗上全球首次搭载京东方LC智能光幕;6)第N曲线是公司可能的增长曲线。京东方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未来将在玻璃基、钙钛矿等新兴领域重点布局。今年10月,公司的合肥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线成功产出首批样品。
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多款显示产品通过海外客户认证:京东方海外首个自主投建的智慧工厂——越南智慧终端二期开工,目标年产300万台电视、700万台显示器及400万电子纸,预计25年开始量产,公司产能扩张有望更好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公司MLED灯箱在巴西成功落地,品牌的海外曝光率得到提升。同时,车载显示已完成在海外头部车企的导入,出货量保持全行业第一,为公司业绩贡献营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在产业需求逐渐恢复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受益面板行业周期反转与快速布局MLED赛道,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90.4/1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9/19/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显示面板行业竞争加剧。 |
6 | 平安证券 | 陈福栋,付强,徐勇 | 维持 | 增持 | Q3业绩亮眼,10月下旬电视面板价格触底 | 2024-11-01 |
京东方A(000725)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3,公司实现收入503.5亿元,同比增长8.65%,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58.21%。
平安观点:
三季度公司业绩亮眼,毛利率同比有提升,10月电视面板价格触底。
2024Q3,公司实现收入503.5亿元,同比增长8.65%,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58.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651.97%,实现毛利率17.41%,同比增长2.58pct。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Q3电视面板价格呈微跌趋势:7月,65”电视面板价格约180美元/片,9月降低到约175美元/片,降幅约2.78%;进入Q4,电视面板价格出现触底迹象:根据群智咨询数据,10月下旬,在国庆放假控产以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电视面板价格环比维持不变,电视面板价格触底,且年内有望维持该趋势。
公司半导体显示龙头地位稳固。根据Omdia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显示屏整体出货量和五大主流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屏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LCD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ADS Pro技术是目前出货量最高的主流液晶显示技术,凭借高环境光对比度、全视角无色偏、高刷新率和动态画质优化等优势,ADS Pro成为客户高端旗舰产品的首选。OLED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进一步增加,其与OPPO、一加客户联合发布全新2K+LTPO全能高端屏幕,且荣耀Magic6系列搭载了公司首发的OLED低功耗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加快OLED产业布局,投建的国内首条G8.6AMOLED生产线从开工到封顶仅用183天,强力推动OLED显示产业快速迈进中尺寸发展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半导体显示头部地位稳固,技术先进,市场表现优异,随着LCD周期趋弱以及公司产线折旧趋于尾声,公司LCD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同时公司OLED出货量稳步提升,有望在未来成为新的赢
利点。结合公司2024年三季报以及对行业的判断,我们调整了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64亿元(前值为58.51亿元)、84.53亿元(前值为88.06亿元)、110.34亿元(前值为115.20亿元),对应2024年10月31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1.7X、20.1X、15.4X,公司技术雄厚,市场竞争力强大,随着LCD折旧陆续完成以及OLED逐渐减亏,公司利润有望逐渐释放,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产品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较快,竞争激烈,若公司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可能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2、OLED业务亏损的风险。国内OLED产线大都处于亏损状态,若公司OLED业务无法实现盈利,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作为TV、IT、手机等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行业景气程度强依赖于终端需求,若终端消费需求不振,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
7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维持 | 增持 | 二季度毛利率同环比改善 | 2024-09-03 |
京东方A(000725)
核心观点
1H24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2Q24营收、利润同环比增长。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1H24营收933.86亿元(YoY+16.47%),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YoY+210.41%)。2Q24营收474.99亿元(YoY+12.54%,QoQ+3.51%),归母净利润13.00亿元(YoY+166.17%,QoQ+32.16%)。在供给端控产策略下,LCD TV面板价格实现温和波动,行业盈利能力逐步改善,2Q24公司毛利率17.46%(YoY+6.4pct,QoQ+3.0pct)。分业务看,1H24公司显示器件业务营收780.13亿元(YoY+14.87%),物联网创新业务营收171.56亿元(YoY+10.57%),MLED业务营收40.33亿元(YoY+115.95%),智慧医工业务营收9.03亿元(YoY+13.63%),传感业务营收1.63亿元(YoY-10.83%)。1H24LCD TV面板价格上行,显示器件毛利率同比改善。公司保持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优势,在LCD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核心客户占比持续提升。LCD产品结构优化,优势高端旗舰产品稳定突破,超大尺寸产品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近两年LCD TV面板价格在供给端控产策略下实现温和波动,行业有望进入稳定盈利阶段,据Witsview数据,LCD TV面板价格在2-4月上涨,5-6月持平,上半年公司显示器件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1H24显示器件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7.92pct至13.91%。
OLED在智能手机面板领域持续渗透,1H24公司柔性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叠加OLED产能释放,OLED面板向低阶市场不断渗透,1H24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4.2亿片,同比增长50.1%。据群智咨询,1H24公司柔性OLED面板出货量6440万片,同比增长27%,位于全球第二位,公司持续增加LTPO、折叠等高端产品出货,提高高端旗舰产品出货比重。1H24公司多款柔性AMOLED高端折叠产品实现客户独供,打造多款品牌首发产品。据CINNO Research,2Q24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262万部,同比增长125%,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幅度,上半年累计销量498万部,同比增长121%,渗透率达到3.6%。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8%/8.9%/8.3%至2074/2259/244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7%/91.9%/36.7%至47.30/90.76/124.03亿元,对应2024-2026年PB分别为1.10/1.06/1.0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公司OLED业务不及预期。 |
8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维持 | 增持 | 24H1业绩同比高增,半导体显示领域持续领先 | 2024-09-03 |
京东方(000725)
投资要点
24H1业绩同比增长显著,持续保持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优势。(1)经营: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同比显着改善,实现营业收入933.86亿元,同比增长16.4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增长210.41%。其中,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99亿元,同比增长12.54%,环比增长3.51%;归母净利润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166.17%,环比增长32.16%。(2)业务分析:在LCD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核心客户端占比持续提升。LCD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优势高端旗舰产品稳定突破,超大尺寸(≥85”)产品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柔性AMOLED方面,公司紧抓市场机遇,重点发力高端需求,打造多款品牌首发产品,实现多个柔性AMOLED高端折叠产品客户独供。2024年上半年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超6,500万片,同比增长超25%。在“屏之物联”发展战略下,公司在实现显示业务持续领先的同时,“1+4+N+生态链”发展架构的其他业务板块均亮点纷呈,其中物联网创新、MLED、智能医工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1%、116%和14%。(3)管理:精益管理方面,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虽然业绩承压,但仍保持研发投入强度,上半年研发投入58亿,同比增长11%,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6%;此外,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着,上半年期间费用(不含研发)同比下降4%。
LCD行业格局持续优化/AMMOLED加速向中尺寸渗透,AI促进终端换机需求。(1)LCD:①供给:行业内LCD生产线大规模扩产逐步进入尾声,LCD面板产能整体增长趋缓,随着行业内日韩厂商退出和关停产线,半导体显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得到持续优化。LCD行业稼动率方面,受体育赛事和备货需求的影响,二季度LCD行业稼动率升至高位;随着备货进入尾声,TV品牌端采购需求随之减弱,大陆面板厂根据市场需求匹配产线稼动率,坚持“按需生产”,预计三季度LCD行业稼动率低于二季度。②需求:2024年上半年,LCD终端市场有所回暖,虽然国内TV类产品促销结果不及预期,但是海外终端需求呈局部复苏态势,IT类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呈淡季不淡局面。同时,在大型体育赛事和终端备货的拉动下,品牌端对面板的备货需求提前释放,上半年五大主流应用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③价格:2024年,随着品牌端采购需求的恢复,LCDTV面板价格自2月份起全面上涨,5月LCDTV面板价格涨幅收窄,6月份高位维稳,二季度价格突破2023年9月高点。近期受部分头部品牌采购节奏提前、备货动能减弱影响,LCDTV面板价格承压;LCDIT类部分产品自3月份起价格上涨,6月延续小幅上涨,近期价格保持稳定。(2)AMOLED:随着柔性AM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4年全球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其中折叠产品的出货量和渗透率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全球知名品牌陆续推出应用AMOLED技术的IT产品,将推进中尺寸IT类产品向AMOLED技术升级换代,2024年AMOLEDTPC、NB出货量有望大幅提升。未来,随着行业内8.6代AMOLED生产线产能的陆续释放,AMOLED技术将加速向中尺寸应用渗透。(3)终端换机机遇:当前,AI技术的发展对显示产品赋能效应逐渐显现,并有望推动终端换机需求增长,而终端领域实现换新周期也将与AI创新驱动共振,成为AI爆发的关键。AI技术在智能手机(MBL)及NB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在汽车、平板电脑(TPC)、XR等领域蓄势待发。AIPC概念的兴起、人工智能CPU和Windows12的发布,将有效刺激终端设备尤其是NB终端设备的升级需求。此外,目前多数主流手机品牌已推出AI大模型,未来AI手机将从旗舰产品向中高端产品渗透,2025年有望迎来成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原有业绩预期,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33.78/2,273.36/2,474.10亿元,增速分别为16.5%/11.8%/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31/90.86/110.97亿元,增速分别为101.4%/77.1%/22.1%;对应PE分别为28.5/16.1/13.2倍。考虑到京东方在半导体显示传统应用领域领先优势,叠加公司在车载/MR/商用显示等众多新兴应用领域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落地,逐渐实现从“单一器件价值创造”向“屏之物联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转变,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公司研发/产线建设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AI带动换机潮进程不及预期。 |
9 | 平安证券 | 付强,徐勇,陈福栋 | 维持 | 增持 | 24H1业绩同比大幅上升,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 2024-08-30 |
京东方A(000725)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收入933.9亿元,同比增长16.4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10.41%。
平安观点:
受益于面板价格上涨,24H1公司业绩改善明显。2024H1,公司实现收入933.9亿元,同比增长16.4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10.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201.83%。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改善,主要原因为上半年面板价格上涨、公司行业头部地位进一步巩固、OLED出货量同比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分业务看,公司核心业务显示器件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4.87%,占收入的比重为83.54%,毛利率13.91%,较2023上半年增长7.92%;物联网创新业务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10.57%,占收入的比重18.37%,毛利率10.95%,较2023上半年增长2.97%;MLED业务实现收入40.3亿元,同比大增115.95%,占收入的比例也提高到4.32%;此外,智慧医工业务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13.63%,传感业务收入1.6亿元,同比下降10.83%。
2024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优势。LCD领域,公司在五大主流应用中的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核心客户端占比持续提升。LCD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优势高端旗舰产品稳定突破:超大尺寸(≥85”)产品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柔性OLED领域,公司产品出货量进一步增加,同比提升超25%,多款柔性AMOLED高端折叠产品实现客户独供,打造多款品牌首发产品。技术与产品方面,公司显示技术持续升级,OLED低功耗画质提升、OLED IRC等多项AI技术行业首发,AI+显示器件画质增强技术方案获2024DIC AWARD大奖,牵头制定行业首个工业大模型团体标准(TC1WG1)与中国首部《通用人工智能蓝皮书》,正式发布触摸显示、柔性显示性能及测试方法3项国家标准;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UB Cell3.0、MNT FHD520Hz、车载双17”拼接
滑卷等多款高端产品首发,110”16K裸眼3D终端、32”光场显示分别荣获SID2024PCA(People’s Choice Award)大奖,技术品牌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优势明显,技术产品、市场表现优异,伴随LCD周期趋弱以及公司产线折旧趋于尾声,公司LCD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同时公司OLED出货量稳步提升,有望在未来成为新的利润贡献点。结合公司2024半年报以及对行业的判断,我们调整了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利润分别为58.51亿元(前值为66.32亿元)、88.06亿元(前值为97.38亿元)、115.20亿元(前值为126.06亿元),对应2024年8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24.8X、16.5X、12.6X,公司技术积累雄厚,产品力强大,市场地位稳固,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产品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较快,竞争激烈,若公司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可能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2、OLED业务亏损的风险。国内OLED产线大都处于亏损状态,若公司OLED业务无法实现盈利,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作为TV、IT、手机等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行业景气程度强依赖于终端需求,若终端消费需求不振,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
10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面板显示龙头地位稳固,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 2024-08-29 |
京东方A(000725)
事件:京东方8月27日晚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33.86亿元(YoY+16.4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YoY+210.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YoY+201.83%)。
对应2Q24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74.99亿元(YoY+12.54%,QoQ+3.51%),归母净利润13亿元(YoY+166.17%,QoQ+32.16%),扣非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YoY+1117.74%,QoQ+70.39%)。
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地位稳固,AMOLED出货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巩固显示领域地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在“屏之物联”发展战略下,公司在实现显示业务持续领先的同时,“1+4+N+生态链”发展架构的其他业务板块均亮点纷呈,其中物联网创新、MLED、智能医工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1%、116%和14%。柔性AMOLED方面,公司紧抓市场机遇,重点发力高端需求,打造多款品牌首发产品,实现多个柔性AMOLED高端折叠产品客户独供。2024年上半年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超6500万片,同比增长超25%。
LCD TV面板行业格局重启,京东方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3年以来,随着供给端韩厂LCD产能几乎出清,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的定价权由韩厂交棒至中国大陆厂商手中,面板行业开启新秩序。根据Witsview等咨询机构数据,2024年,随着品牌端采购需求的恢复,LCD TV面板价格自2月份起全面上涨,5月LCD TV面板价格涨幅收窄,6月份高位维稳,二季度价格突破2023年9月高点。对应行业趋势,京东方毛利率2Q24达到17.46%,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10.17亿元,均创2Q22以来单季新高。近期受部分头部品牌采购节奏提前、备货动能减弱影响,LCD TV面板价格承压,但受行业“按需生产”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预计三季度行业整体LCD稼动率低于二季度,行业稼动率的下调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季度LCD产品价格下跌幅度,同时公司预计四季度LCD TV产品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4/92.2/130.77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8/16/11倍,PB分别为1.1/1/1倍,考虑公司作为全球显示龙头的行业话语权和引领新技术带来的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线建设进度或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
11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产品技术持续落地,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 2024-08-28 |
京东方A(000725)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报
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净利率逐季改善:公司24H1实现营收933.9亿元,同增16.5%。利润端增长明显,归母净利润为22.8亿元,同增210.4%;扣非净利润为16.1亿元,同增201.8%。24H1毛利率为16%,同比提升7pct;净利率为1.9%,同比提升4pct。24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0%/3.0%/6.2%,同比-0.4/-0.4/-0.4pct。单季度来看,24Q2营收达到475.0亿元,同比增长12.5%,环比增长3.5%,为上半年业绩贡献显著;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16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1117.7%;Q2毛利率为17.5%,环比提升3pct;净利率为2.7%,环比提升1.6pct。报告期内LCD TV面板价格受益于下游拉货和格局持续健康化趋势,同时公司各版块新品放量,有效拉动营收毛利双重提升。
围绕“屏之物联”核心战术,五大板块产品更新迭代:公司以显示技术为核心,持续拓展终端应用领域。1)显示期间业务实现营收780.1亿元,同比增长14.9%;毛利率为14.0%,同比提升7pct。得益于超大尺寸LCD产品在出货量获得稳定突破,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在五大主流应用中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市占率持续提升。同时,多款柔性AMOLED高端折叠产品实现客户独家供应,带动柔性OLED出货量提升超25%。在行业中首发OLED+AI技术,并且牵头制定了行业首个工业大模型团体标准以及中国首部《通用人工智能蓝皮书》,并正式发布了触摸显示、柔性显示性能及测试方法等三项国家标准,不断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2)物联网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71.6亿元,同比增长19.4%,毛利率达到11.0%,同比提升2.3pct。3)MLED业务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增长116.0%,在各版块中增速最快,得益于板块业务终端客户拓展,各产品线在车载、户外、商显、电影屏等领域实现落地交付。4)智慧医工业务实现营收9.0亿元,同比增长13.6%。成都智慧医养中心完成工程建设,推动储备客户签约,进展良好。5)传感业务实现营收0.2亿元,同比减少10.8%。传感类产品目前已经在光伏、锂电、车载、MEMS赛道中通过头部客户认证,业绩增长动力十足。
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多款显示产品通过海外客户认证:京东方海外首个自主投建的智慧工厂——越南智慧终端二期开工,目标打造年产300万台电视、700万台显示器及400万电子纸,预计2025年开始量产,有利于公司产能扩张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同时,车载显示已完成在海外头部车企的导入,出货量保持全行业第一,为公司业绩贡献营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在产业需求逐渐恢复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受益面板行业周期反转与快速布局MLED赛道,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90.4/1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1/1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显示面板行业竞争加剧。 |
12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维持 | 增持 | 预计24H1归母净利润高增,拓展OLED聚焦高端中尺寸产品 | 2024-07-23 |
京东方A(000725)
投资要点
半导体显示景气度上升&格局持续优化,预计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2024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13.16亿元,同比增长128.50%-169.44%,环比增长13.46%-33.78%;2024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185%-213%。主要是因为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上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公司经营情况同比改善。1)LCD:2024H1受益于大型体育赛事召开和电商促销活动的带动,终端客户备货需求尤其是TV类面板需求提前集中释放;2024Q2末,阶段性备货高峰结束,下游需求释放趋于保守。TV类产品价格三月、四月上涨态势明显,随后涨幅逐渐收窄;部分IT类产品价格逐步开始回升。在终端市场,大尺寸化仍是推动大尺寸LCD面积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因,不同地区市场平均尺寸存在较大差异,平均尺寸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为应对行业需求变化,公司坚持“按需生产”,随需求变动灵活调整产线稼动,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AMOLED:随着AMOLED产品渗透率持续攀升,上半年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同比保持增长;不断深耕折叠为代表的高端AMOLED市场,充分发挥公司竞争优势。面对短期仍在增加的折旧压力,公司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匹配市场需求,增强整体竞争力。
投建第8.6代AMOLED产线,聚焦高端中尺寸产品。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深耕多年,基于自身技术、产品等多方面的能力积累以及与全球主要品牌客户的长期合作基础,特别是高端IT、车载等中尺寸产品的长期紧密合作,为更好的对应柔性AMOLED在高端中尺寸产品领域的需求,于2023年11月宣布投资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并于2024年3月完成奠基,预计于2026年底实现量产。届时,公司将能够同步国际同业,抢占高端市场,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公司投建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其产品将集中在高端的中尺寸产品,尤其是TPC、Notebook和车载相关领域。随着OLED下游各应用领域的显示面板更新换代,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据Omdia数据显示,2022年OLED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约600万片,同比增长19%。据DSCC预测,到2026年OLED在高端IT市场将以51%的年复合增长率到44百万片,OLED面板将占据75%高端IT市场份额。同时,DSCC预测2026年OLED平板电脑面板营收将超20亿美元;在此期间,预计OLED平板电脑屏幕的出货和营收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大约在49%和46%。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更轻薄、便携性更高的需求,IT产品将逐步向Hybrid、柔性平面型过渡,最终朝着柔性折叠、卷曲、大曲率乃至自由形态终极推进。因此,第8.6代AMOLED产线对应的中尺寸IT类产品市场未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睿视科技设备搬入即将投产,京东方步入柔性调光新赛道。2024年7月19日,京东方睿视设备搬入仪式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举办。睿视科技主要生产柔性调光膜和柔性电子器件,致力于解决车载调光天幕多曲率等问题,未来产品将应用于乘用车天窗及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在柔性产品生产工艺领域,睿视科技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例如柔性低温黄光技术、柔性膜片成盒技术、柔性卷膜取向技术和常压卷膜复合技术等。睿视科技以前期的研发验证为基础,快速搭建起行业领先的柔性产线。柔性产线工艺设备的顺利搬入,为快速实现产线量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能够与晟视科技的刚性调光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双向拉通快速实现车载全场景智能调光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考虑到行业景气度提升及竞争格局优化,结合公司24H1业绩预告数据,我们调整对公司原有业绩预期,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由原来1,998.87/2,134.40/2,344.21亿元调整为2,033.78/2,273.36/2,474.10亿元,增速分别为16.5%/11.8%/8.8%;归母净利润由原来41.42/81.31/119.55亿元调整为51.31/90.86/110.97亿元,增速分别为101.4%/77.1%/22.1%;对应PE分别为28.6/16.2/13.2倍。考虑到京东方在半导体显示传统应用领域领先优势,叠加公司在车载/MR/商用显示等众多新兴应用领域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落地,逐渐实现从“单一器件价值创造”向“屏之物联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转变,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公司研发/产线建设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13 | 平安证券 | 付强,徐勇,陈福栋 | 首次 | 增持 | LCD&OLED双龙头,半导体显示领航者 | 2024-05-14 |
京东方A(000725)
平安观点:
公司显示面板业务全球领先,业绩周期波动有望逐渐缓解。公司是全球显示面板龙头,经过3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显示面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为解决国家“少屏”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面板行业呈现出强周期性,公司业绩也随之上下波动:2019-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160.6亿元、1355.5亿元、2210.4亿元、1784.1亿元、1745.4亿元,波动明显,其中,2021年是面板大周期的价格高位阶段,公司收入达到阶段性峰值,同时,净利润波动规律与收入基本一致,2021年达到259.6亿元的峰值。当前,中国大陆面板厂执行按需生产策略,面板行业的周期性逐渐得到抑制,未来公司业绩的波动性有望弱化,盈利能力有望逐渐趋稳。
LCD面板巨头,有望受益于行业周期弱化。LCD产业已经成熟,长期以来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在经历了美欧-日本-韩台-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后,目前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行业Top3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合计拥有18条G8.5及以上高世代LCD产线,因此,中国大陆基本掌握了产业链话语权,具备控产保价、按需生产的能力,LCD行业周期逐渐得到抑制。公司拥有6条G8.5/G8.6、2条G10.5以及多条低世代LCD产线,规模位居行业榜首,随着多条LCD产线陆续完成折旧,盈利能力有望逐渐释放,在行业周期弱化的趋势中,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OLED行业快速发展,静待公司盈利能力释放。OLED在小尺寸手机领域持续攻城略地,已占据半壁江山,并逐渐往IT等中尺寸领域渗透,行业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在OLED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产能优势,在各种柔性创新形态、核心EL发光器件等方面技术实力强大,且拥有三条G6AMOLED产线,产能规模国内第一,2023年,公司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近1.2亿片,2024年预计出货量1.6亿片,客户范围几乎覆盖国内所有主流手机厂,市场地位较为稳固。2023年11月,公司公告投建G8.6高世代OLED产线,定位中尺寸IT产品,公司OLED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当前,国内OLED产线大都处于亏损状态,未来随着出货规模持续增长以及价格改善,国内OLED产业扭亏曙光已现,2023年上半年绵阳京东方实现盈利,公司OLED业务扭亏为盈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显示面板龙头企业,在LCD、OLED领域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LCD产业周期减弱,有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趋于稳定,OLED在小尺寸中快速拓展并逐渐往中尺寸IT等产品渗透,公司OLED业务体量稳定增长,扭亏为盈未来可期。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分别为0.18元、0.26元、0.33元,对应2024年5月13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24.8X、16.9X、13.0X,公司技术积累雄厚,产品力强大,市场地位稳固,在当前面板行业景气向好的时点颇具潜力,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产品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较快,竞争激烈,若公司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可能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2、OLED业务长期亏损的风险。国内OLED产线大都处于亏损状态,若公司OLED业务长期无法实现扭亏,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面板作为TV、IT、手机等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行业景气程度强依赖于终端需求,若终端消费需求长期不振,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
14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速亮眼,有望持续受益于面板景气度回暖 | 2024-05-06 |
京东方A(000725)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报
公司一季报业绩增速亮眼,营收稳步增长: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58.9亿元,同比2023年一季度增长20.8%。随着行业整体回暖终端价格改善,公司24Q1毛利率为14.5%,同增7.6pcts,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2%/3.2%/5.9%,同增0.3/0.6/1.1pcts,利润端,公司实现显著增长,归母净利润达到9.8亿元,同比大幅上涨297.8%,扣非净利润为6.0亿元,同比增长135.8%,业绩增速亮眼。
LCD领域持续创新,OLED产业快速迈进:1)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在TV显示屏领域已连续6年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并依托自主研发的、行业领先的高端ADS Pro硬屏解决方案,与海信、联想、创维、长虹等合作伙伴展示了一系列搭载UB Cell高端液晶显示技术的大屏、超高清智能电视产品,伴随供给格局持续向大陆龙头倾斜,叠加需求逐步改善,LCD价格有望持续回暖,拉动公司业绩持续改善。2)在柔性显示领域,京东方作为国内在柔性OLED领域布局早、技术优、市场应用广的企业,目前公司已在成都、重庆、绵阳投建了三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投建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极大推动OLED显示产业快速迈进中尺寸发展阶段。在市场方面,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有望保持大幅增长,并持续改善产品结构及提升盈利能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全面布局“1+4+N+生态链”,把握智能物联时代大机遇:1)物联网创新业务方面持续高速发展,智慧终端业务覆盖各类应用场景,开发周期及质量管控行业领先,系统方案领域深耕多个物联网细分场景;2)传感业务方面,极氪推出的首款四座超豪华旗舰MPV极氪009光辉成为全球首个量产搭载京东方LC智能光幕的新能源汽车,开创了新能源汽车智慧化升级的里程碑,树立了京东方传感业务在车载调光领域树立行业新标杆;3)MLED业务方面持续赋能笔记本、显示器、电视、车载、XR、电影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另外,京东方持续加快全球产业布局与服务优化步伐,在越南投建首个海外自主投建的智慧工厂,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终端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在产业需求逐渐恢复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受益面板行业周期反转与快速布局MLED赛道,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90.4/1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6/18/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TV液晶显示屏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显示面板行业竞争加剧。 |
15 | 国投证券 | 马良,朱思 | 首次 | 买入 | 行业景气度回暖,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 2024-05-01 |
京东方A(000725)
事件:
4月30日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58.88亿元,同比增长20.84%,归母净利润9.84亿元,同比增长297.8%。
行业景气度回暖,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2024年一季度,得益于良好的供给格局和下游需求的提前释放,行业景气度于春节后显著回暖,LCD方面,需求端受体育赛事备货需求和高涨价预期的影响,终端客户订单提前释放,公司坚持“按需定产”策略,二月稼动率维持较低水平,三月受订单释放提振。公告披露,公司3月LCD稼动率在80%左右,LCDTV稼动率超85%。价格方面,TV类产品价格自二月份全面上涨,三月四月依然稳步上涨。IT类产品价格回升态势也开始逐步显现。OLED方面,公告披露,2023年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单年出货量创新高,2024年一季度出货量仍保持同比增长,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目标1.6亿片,同比增长超30%。公司持续发力柔性AMOLED高端需求,尤其是在折叠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整体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稳固行业领先地位,加速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
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继续稳居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市场地位,在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在LCD领域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优势高端旗舰产品保持突破,超大尺寸(≥85英寸)产品实现全球出货量第一,ADSPro产品实现TV高端市场突破。在OLED领域,公司柔性AMOLED全年出货量近1.2亿片,同比大幅提升,成熟产线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明显。专利方面,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9万件,其中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在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覆盖美、欧、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全球持有授权有效专利超4万件,并连续第六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TOP20(2023年度全球排名第15位)。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2090.55亿元、2331.92亿元、2637.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2亿元、92.28亿元、239.9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TCL科技和彩虹股份,给予24年1.5倍PB(MRQ),对应六个月目标价5.19元,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