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付婷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利润端增长良好,多个产品进入收获期 | 2025-08-27 |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利润端表现良好,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0.17%)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9.40%),归母扣非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8.91%);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91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14.42%)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6.02%,同比提升0.06pct,销售净利率为24.73%,同比提升3.17pct;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7.69%(同比-0.002pct),管理费用率为4.77%(同比-0.49pct),研发费用率为6.89%(同比-0.92pct)。公司持续提高运营效率、降本增效,利润端实现良好增长。
制剂板块平稳增长,原料药板块小幅下滑。2025H1,化学制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70亿元(同比+1.43%),其中,消化道领域实现收入13.51亿元(同比+3.87%),促性激素领域实现收入15.30亿元(同比-1.22%),精神领域实现收入3.17亿元(同比+6.89%)。随着艾普拉唑集采降价影响基本消除及阿立哌唑微球等新品上市,化学制剂板块预计可实现良好增长。中药制剂板块实现收入7.99亿元(同比+7.31%),参芪扶正注射液受益于解除癌种限制持续放量,抗病毒颗粒需求逐步回归常态,整体呈恢复性增长。2025H1,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实现收入16.62亿元(同比-5.65%),主要是头孢类原料药受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整体收入同比下降,随着公司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占比提升,预计全年整体可以相对平滑头孢类产品带来的波动。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营收3.74亿元(同比-5.13%),受到呼吸道产品周期变化影响,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收入小幅下滑。
研发管线顺利推进,多个产品进入收获期。2025上半年,公司的阿立哌唑微球和黄体酮注射液已获批上市。P-CAB片剂已完成III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针剂I期临床基本完成,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消化道领域的优势。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注射用阿立哌唑两款长效微晶等主要产品已申报上市。自免领域重组抗人IL-17A/F单抗体银屑病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目前已提交上市前沟通交流申请,预计2027年上半年获批上市,与北京鑫康合生物共同申报的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已启动III期临床,2024年12月公布首次分析达到试验的主要有效性终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推进到Ⅲ期临床后期;复达那非片、抗癫痫药物NS-041片、抗感染药物SG1001片处于Ⅱ期临床,小核酸痛风药物LZHN2408、注射用JP-1366获得临床批件并推进至Ⅰ期临床。公司仍在快速补齐管线的过程中,将通过"自研+BD"双轨模式继续围绕消化道、精神神经、心脑血管等核心治疗领域展开系统性调研,重点围绕双抗、siRNA等前沿技术持续扩充潜在项目储备
投资建议:公司经营稳健,新产品逐渐进入收获期,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我们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82/26.63/29.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4/2.95/3.26,对应PE分别为15.85/14.18/12.8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 |
2 | 太平洋 | 谭紫媚,张懿 | 维持 | 买入 | 丽珠集团:制剂业务稳健发展,创新药管线密集兑现 | 2025-08-26 |
丽珠集团(000513)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下降0.17%;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0%;扣非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8.9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87亿元,同比增长10.26%。基本每股收益1.43元,同比增长12.60%。
制剂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化学制剂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其中消化道产品受益于较强的产品力和市场需求稳定性,2025H1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3.87%;促性激素产品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2025H1收入15.30亿元,同比下降1.22%;精神类产品受益于精神健康意识提升及产品线拓展,2025H1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6.89%。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因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及部分产品价格承压,2025H1收入16.62亿元,同比下降5.65%。中药制剂业务稳健增长,2025H1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7.31%。诊断试剂及设备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2025H1收入3.74亿元,同比下降5.13%。
创新药管线驱动未来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推进创新药研发,2025H1研发投入4.91亿元,营收占比7.82%。目前多个核心产品进入临床Ⅲ期或上市阶段,有望驱动未来长期可持续增长。
精分长效针剂阿立哌唑微球(Q4W)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后续纳入医保将进一步放量,有望打破帕利哌酮长效针剂的进口垄断。新机制抗癫痫药物NS-041片已启动Ⅱ期临床。自免领域IL-17A/F抑制剂LZM012银屑病适应症Ⅲ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第12周PASI100应答率,LZM012为49.5%,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40.2%,显示出LZM012非劣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且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消化道领域P-CAB抑制剂JP-1366片已完成Ⅲ期临床并申报上市,注射用JP-1366进入临床Ⅰ期,有望成为新一代重磅产品。小核酸药物LZHN2408获临床批件,进入Ⅰ期临床,聚焦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治疗。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2.02/129.45/141.49亿元,同比增速为3.30%/6.09%/9.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0/25.04/28.31亿元,同比增速为9.16%/11.28%/13.07%;EPS分别为2.49/2.77/3.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6/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产品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3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刘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利润快速增长,持续加快差异化创新布局 | 2025-08-22 |
丽珠集团(000513)
2025H1利润快速增长,持续加快差异化创新布局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62.72亿元(同比-0.17%);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9.40%);扣非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8.91%)。2025H1公司毛利率66.02%(同比+0.06pct);净利率24.73%(同比+3.17pct)。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27.69%(同比-0.01pct);管理费用率4.77%(同比-0.50pct);研发费用率6.89%(同比-0.93pct)。2025单Q2公司实现收入30.91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14.42%)。我们公司创新药的差异化布局优势,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6、25.21、28.01亿元,EPS分别为2.52、2.79、3.1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4、14.8、13.3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基本盘表现持续稳健,化学制剂、中药和生物制品等齐头并进
公司2025H1化学制剂产品32.70亿元(+1.43%),其中消化道产品13.51亿元(+3.87%),促性激素产品15.30亿元(-1.22%),精神产品3.17亿元(+6.89%),抗感染及其他产品0.72亿元(-7.40%);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16.62亿元(-5.65%);中药制剂产品7.99亿元(+7.31%);生物制品0.95亿元(+8.31%);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3.74亿元(-5.13%),公司基本盘表现持续稳健。
公司多元产品矩阵攻守兼备,差异化创新节奏加快
作为仿创pharma估值重塑代表之一,集团加快差异化创新管线研发,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阿立哌唑微球(每4周给药1次的长效缓释剂型)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IL-17A/F III期头对头临床显示疗效优于IL-17A、IL-12/23靶点的产品,预计2025Q4申报NDA;LZHN2408小核酸药物从基因层面源头抑制尿酸生成,具备FIC潜力;抗血栓药物H001胶囊作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目前II期入组完成;消化P-CAB产品JP-1366和精神领域的NS-041(BIC潜力)和布瑞哌唑微球强化公司产品布局;SG1001片目前已完成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I期研究。丽珠集团差异化创新管线快速推进,我们认为其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
4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 | LZM012的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 2025-07-24 |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事件:7月21日,丽珠集团重组抗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LZM012)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近期已向CDE递交上市许可前的沟通交流申请。本次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12周时达到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100的受试者比例(PASI100应答率),研究结果显示LZM012非劣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且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
IL-17赛道保持火热势头。目前,海外仅3款IL-17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礼来的依奇珠单抗和UCB的比奇珠单抗。从2024年销售额来看,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比奇珠单抗的销售额分别为61.4/32.6/6.3亿美元。2024年8月,2款国产IL-17单抗获批NMPA,分别为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恒瑞的夫那奇珠单抗。国产品种申请上市有3款,分别为三生国健的SSGJ-608于2024年11月申报上市,康方生物的古莫奇单抗于2025年1月申报上市,百奥泰的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物)于2025年2月申报上市。IL-17A/F双靶点药物在研企业数量较少,研发竞争格局较好,全球仅有UCB的比奇珠单抗(2021年欧洲上市,2024年中国上市)、丽珠集团的LZM012(III期临床)2款产品。
LZM012头对头司库奇优单抗优效。从数据对比上,本次III期临床对照组为司库奇尤单抗,主要终点第12周PASI100应答率为49.5%vs40.2%。次要终点第4周PAS I75应答率为65.7%vs50.3%。本次III期临床数据显示LZM012起效速度快、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5亿元、28亿元,我们看好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在研品种逐步进入收获阶段,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
5 | 中邮证券 | 盛丽华,陈成 | 维持 | 买入 | IL-17A/F三期临床达到终点,头对头数据优效 | 2025-07-24 |
丽珠集团(000513)
IL-17A/F单抗临床三期达到终点,数据亮眼
7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Ⅲ期临床研究是一项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司库奇尤单抗)临床实验。
研究结果显示,LZM012第12周PASI100应答率为49.5%,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40.2%,LZM012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主要的次要疗效终点方面,LZM012第4周PASI75应答率为65.7%,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50.3%,LZM012起效速度更快;LZM012第52周PASI100应答率320mg Q4W和320mg Q8W维持治疗组分别75.9%和62.6%,显示银屑病患者可持续提升获益。安全性方面,本品整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PK司库奇尤单抗实现优效,银屑病领域迎来生物药时代
司库奇尤单抗是全球首个IL-17A抑制剂,2019年在中国获批,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60亿美元。2024年7月,优时比(UCB)的比奇珠单抗(bimekizumab)在国内获批上市,是目前唯一一款上市的IL-17A/F。LZM012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III期临床的IL-17A/F,具备显著先发优势。银屑病国内患病人数600-700万,经历从传统药物到靶向生物制剂的迭代过程,生物制剂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已就LZM012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向CDE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前的沟通交流申请,有望明年获批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72亿、26.83亿、30.46亿,对应PE分别为16.74倍、14.79倍和13.03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及上市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
6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刘艺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L-17双靶头对头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持续推进 | 2025-07-23 |
丽珠集团(000513)
IL-17A/F头对头III期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管线持续推进
公司发布公告,IL-17A/F银屑病适应症对照司库奇尤单抗达到III期主要终点。该III期临床试验以第12周时PASI100应答率(100%皮损清除)为主要评价终点,结果显示第12周PASI100应答率,LZM012为49.5%,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40.2%,显示出LZM012非劣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且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主要的次要疗效终点,第4周PASI75应答率,LZM012为65.7%,对照组司库奇尤单抗为50.3%,显示出LZM012起效速度更快;第52周PASI100应答率,LZM012320mg Q4W和320mg Q8W维持治疗组分别为75.9%和62.6%,显示银屑病患者可持续提升获益。安全性方面,本品整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我们看好中国首个IL-17A/F双靶点抑制剂以及其他创新药的差异化优势,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6、25.21、28.01亿元,EPS分别为2.52、2.79、3.1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4、15.7、14.2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多元产品矩阵攻守兼备,差异化创新节奏加快
作为仿创pharma估值重塑代表之一,集团加快差异化创新管线研发,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阿立哌唑微球(每4周给药1次的长效缓释剂型)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期待打造10-20亿元以上的重磅;代谢领域司美格鲁肽Ⅱ型糖尿病适应症已申报上市,减重适应症预计2025年内完成Ⅲ期临床;IL-17A/F III期头对头临床显示疗效优于IL-17A、IL-12/23、TNFa靶点的产品,预计2027年获批上市;消化P-CAB产品JP-1366和精神领域布瑞哌唑微球强化公司产品布局;同时公司与佑嘉生物联合开发新型siRNA药物YJH-012(全球痛风治疗领域的潜在First-in-class小核酸药物),于2025年6月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此外,丽珠集团作为健康元的参股子公司,随着双方差异化创新管线快速推进,我们认为其估值有望迎来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等。 |